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股价下跌1.24% 赴港上市申请正式递交
金融界· 2025-08-20 00:0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立讯精密股价报39 1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24% [1] - 当日开盘价为39 60元,最高触及39 75元,最低下探至38 61元,成交额42 59亿元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 [1]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87 95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 37%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 69% [1] 资本运作 - 8月18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用于全球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及产业链投资 [1] - 2024年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70 7%,市场普遍认为该客户为苹果公司 [1] - 近期完成对德国汽车线束企业莱尼集团的收购,以加强汽车电子业务的全球布局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 21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5 19亿元 [1]
3个月薪资2万,苹果手机生产旺季,每天上千人进入富士康
第一财经· 2025-08-19 22:42
苹果供应链生产旺季 - 郑州富士康A事业群进入iPhone组装旺季高峰期 返费工做满3个月预估工资1.92万-2.3万元 包含2100元底薪 最高8000元返费 1300元津贴和补贴 小时工最高时薪26元叠加2元/小时补贴和800元补贴[1] - 深圳富士康iDPBG部门小时工价达26元/小时 龙华和观澜厂区每日招聘人数超千人 中介反馈组装苹果手机部门订单量充足 工人每日稳定工作10小时[1][3][4] 招工策略与成本变化 - 郑州富士康7月中旬返费5500元 7月底上涨至8000元并叠加稳岗奖金和额外补贴 但当前返费水平低于2022年10500元和2023年8500元 小时工薪资31元/小时也高于当前26元水平[5][7] - 深圳富士康WWW部门时薪最高达27-28元需穿无尘服 CNSBG路由器部门时薪27元需站立作业 iDSBG平板电脑部门时薪25元可坐班且满勤奖励500-1000元[5] 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全球Q2智能手机出货量2.889亿部同比下降 苹果出货量降2%市占率第二 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五 出货量降1.3%[7] - 华为中国市占率时隔四年重回榜首 苹果通过iPhone 16系列降价最高1400元策略 配合政府补贴缩小出货量下降幅度[7] 产品战略布局 - 苹果被分析人士认为正在筹备折叠屏手机 可能于明年推出 通过手机形态变革提振销售[8]
3个月薪资2万!苹果手机生产旺季,每天上千人进入富士康
第一财经· 2025-08-19 21:53
苹果供应链生产旺季 - 郑州富士康进入旺季高峰期 A事业群返费工预估3个月工资1 92万~2 3万元 小时工最高时薪26元叠加补贴[2] - 深圳富士康iDPBG部门小时工工价达26元/小时 招聘高峰期每日进厂人数预计上千人[2] - 郑州富士康招募中心7月第四周起每日接待数千名求职者 8月18日出现数百米排队现象[6] 招工激励政策变化 - 郑州富士康A事业群返费从7月中旬5500元上涨至7月底8000元 并叠加稳岗奖金和额外补贴[7] - 深圳富士康WWW部门小时工时薪最高达28元 CNSBG部门时薪27元 iDPBG部门时薪26元[9] - 对比历史数据 2022年郑州富士康返费达10500元 小时工时薪31元 均高于当前水平[11] 智能手机市场动态 - 2023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 889亿部同比小幅下降 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2%市占率第二[11]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Q2出货量同比下跌4 1% 华为市占率重回榜首 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1 3%排名第五[11] - 苹果5月推动iPhone 16系列降价 线下渠道最高降1400元 线上电商降幅更大[11] 产品创新方向 - 市场传闻苹果筹备折叠屏手机 可能于2024年推出以提振销售[12]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正式递表港交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19
上市进程 - 公司于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并披露发行材料 计划募资规模超10亿美元[1][3] - 本次上市由中信证券、高盛及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为A股三大果链巨头中最后启动港股上市的企业 竞争对手蓝思科技与歌尔股份已先行完成[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五大领域:生产基地扩建与智能化升级、核心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优化财务结构偿还借款、补充营运资金[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140.28亿元增至2687.9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4] - 同期归母净利润由91.63亿元提升至133.66亿元 增幅达45.8%[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 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4]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2240.94亿元同比增长13.65% 占总营收83.37%[4]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48.69% 营收占比5.12%[4] - 通讯互联产品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6.29% 电脑互联产品收入90.02亿元同比增长20.15%[5]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2024年合计销售额2110.23亿元占比78.5% 其中第一大客户(苹果)销售额1901.39亿元占比70.74%[6] - 境外收入2354.66亿元占比87.6% 境内收入333.27亿元占比12.40%[5] - 全球拥有105个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全球三分之二智能可穿戴设备及五分之二智能汽车[4][5] 战略布局 - 2024年9月启动收购德国莱尼集团50.1%股权 切入宝马/奔驰/大众等顶级车企供应链[5] - 公司早期通过并购昆山联滔进入苹果供应链 现已成为消费电子代工领域龙头企业[3]
苹果手机进入生产旺季,富士康招聘旺季3个月薪资可达2万!
第一财经· 2025-08-19 20:58
苹果生产旺季 - 苹果手机生产进入旺季 按照惯例在9月秋季发布会推出新款iPhone [1] - 郑州富士康进入旺季高峰期 A事业群负责iPhone组装业务 [1] - 深圳富士康iDPBG部门同步启动招聘 每天进厂人数预计达上千人 [1] 招聘薪资结构 - 郑州富士康返费工底薪每月2100元 叠加加班费及各类补贴 [1] - 在职满90天发放最高8000元返费 外加1300元津贴和补贴 [1] - 做满3个月预估总工资达1.92万-2.3万元 高价政策限周日到周三4天 [1] - 小时工最高时薪26元 叠加2元/小时补贴和额外800元补贴 [1] - 深圳富士康小时工价同步达到26元/小时 [1]
立讯精密正式递表赴港IPO 全球化步伐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0:28
赴港上市进程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材料 [1] - 上市需取得中国证监会 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批准 存在不确定性 [2] - 本次发行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 [2]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3.3% 75.2%和70.7% [1] - 超过七成收入依赖于单一客户 该客户为苹果公司 [1] 业务结构与发展 - 汽车电子业务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9.6% 2024年营收138亿元占总收入5.1% [3]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98.9% [3] - 产品应用于全球50%智能手机 33%智能可穿戴设备及20%智能汽车(2024年销量计) [1] 全球化布局 - 制造基地分布中国 越南 泰国 印尼 马来西亚 罗马尼亚 摩洛哥 印度 墨西哥 德国等国家 [3] - 中国基地整合完整产业链与高素质人才 形成精密制造技术高地 [4] - 东南亚布局利用相对优势劳动力成本与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 [4] - 墨西哥 德国等地产能布局贴近当地市场 缩短交付周期并拓展国际份额 [4] 募资用途 - 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升级生产基地 特别是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产能扩张 [2] - 部分用于技术研发 完善制造流程 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2] - 部分用于投资上下游产业链优质标的 偿还银行借款及补充营运资本 [2] 战略收购 - 2024年启动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相关业务 2025年7月完成 [3] - 收购加强公司在欧洲 非洲及美洲的战略部署 [3]
立讯精密赴港IPO:剑指全球 海外业务布局新征程
财富在线· 2025-08-19 18:12
公司战略与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标志着全球化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1] - 赴港上市被视为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有望借助港股国际化平台的资本与资源优势开启新增长周期 [1] - 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自动化升级与本地化生产 提升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业务的全球交付能力与供应链韧性 [8] 行业地位与业务结构 - 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拥有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2]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三大领域 具备全栈式开发与智造平台能力 [2][3][4] - 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构建从零组件、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生态 [3] 消费电子业务 - 业务涵盖连接器、线束组件、扬声器、屏幕模组、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零组件与系统集成产品 [3] - 垂直整合能力覆盖连接器、无线充电模组、声学模组、SiP等关键零组件领域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消费电子产能与生产基地 改善本地生产及交付能力并降低贸易摩擦风险 [8]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达137.58亿元 同比增长48.69% [4] - 产品矩阵涵盖汽车线束、智能座舱、ADAS、智能底盘及动力总成系统 [4] - 2025年7月完成收购德国莱尼集团 成功切入全球顶级车企供应链 [4] - 募投资金将重点投向汽车线束、域控制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及智能底盘解决方案的产能扩张 [8]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 - 2024年通信互联业务营收为183.60亿元 同比增长26.29% [6] - 产品从铜互联、光互联延伸至完整功能系统 具备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 [4][6] - 已切入AWS、Meta、Google等海外头部客户供应链 为英伟达GB300提供全栈连接方案 [6] 技术协同与全球化布局 - 消费电子领域的精密制造能力可迁移至汽车电子与通信领域 形成技术复用优势 [4][7] - 港股上市将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增强国际客户信任度 [8] - 全球化产能布局与技术创新投入将加速构建多元化和韧性的业务体系 [11]
立讯精密赴港IPO:年入2688亿,七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7:03
上市计划与背景 - 公司正式递交H股上市申请 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2] - 赴港上市旨在寻求国际资本加持 为全球化布局与业务多元化注入新动力 [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达2688亿元人民币 逼近2700亿元 [2][3]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140亿元、2319亿元和268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22亿元和146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9%至618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1.3%至34亿元 [3] 业务结构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为营收绝对基石 2024年贡献收入2331亿元 占总营收86.7% [3]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38亿元 占总收入5.1%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9.6% [4] -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84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6% [4]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98.9% [4] 市场地位与产品渗透率 - 以2024年销量计 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2] - 产品深度渗透全球消费电子、汽车及通讯市场 [2] 战略布局与收购行动 - 2024年启动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相关业务 2025年7月完成收购 [4] - 收购旨在加强公司在欧洲、非洲及美洲的战略部署 加速汽车业务全球化进程 [4] - 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提供从铜互联、光互联、散热模组到完整功能系统的垂直一体化服务 [4]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2-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3.3%、75.2%和70.7% 超过七成收入依赖单一客户 [5][6] - 市场普遍认为最大客户为苹果公司 经营业绩与主要客户产品周期、销售表现及供应链策略高度绑定 [6] 供应链集中度特征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62.3% 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56.0% [6] - 最大供应商同时为最大客户 行业存在"买售"模式 客户要求向指定供应商采购核心零组件 [6] 募资用途规划 - 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大升级现有生产基地 重点针对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业务的全球产能扩张 [7] - 资金将投入技术研发 完善制造流程并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7] - 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上下游产业链优质标的 以及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营运资本 [7] 行业趋势与背景 - 苹果核心供应链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会师"趋势明显 反映产业链龙头对国际资本的共同需求 [7] -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以对冲潜在风险 [7]
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富士康郑州厂区招工
新浪科技· 2025-08-19 16:57
iPhone 17量产进展 - 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1] - 富士康郑州厂区正开展旺季招工以应对生产需求 [1] 供应链动态 - 富士康作为苹果iPhone主要代工生产商承担核心制造任务 [1] - 产业链信息显示苹果提前启动iPhone 17量产流程 [1]
华曦达港股IPO丨携手立讯精密共建实验室,加速生态协同与商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36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企业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6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3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8.5% 预计2029年达343亿美元 未来五年增速提升至21.4% [1] - 增长由智能硬件功能升级 全球网络基建加速及AI大模型落地家庭场景三重动能驱动 欧美运营商对软硬件捆绑方案需求激增 [1] -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中国科技企业成为重要力量 [1] 公司竞争地位 - 华曦达科技按2024年收益计位列全球第八 中国第三 [1] - 业务覆盖80余国 服务超300家运营商及企业客户 [3] - 2024年Android TV终端出货量达885万台 位居全球首位 [3] 技术能力与创新 - 具备硬件+平台+生态三位一体全栈能力 硬件覆盖AI Home基础设施及设备 包括Wi-Fi 7路由器 光网络终端 智能电视盒 投影仪和摄像头 [3] - 自研XHome设备管控系统与家庭AI智能体Cedar构成核心中枢 深度集成Google Gemini技术 支持多语言交互与情境感知 [3] - 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Google Android TV认证企业 2023年成为全球首家Google TV投影认证ODM厂商 [3] - 2022年发布万兆Wi-Fi 7路由器 具备三频Mesh组网和毫秒级漫游切换能力 [3] - 2025年新增数据传输加密专利 [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营收稳定在25亿元量级 具体为25.29亿 23.67亿 25.41亿元人民币 [4] - 研发投入从2022年9644万元增至2024年1.61亿元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6.6% [4] 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 2025年6月与立讯精密共建AI Home生态建设联合实验室 聚焦Home AI Agent 智能中枢及终端设备研发 [4] - 2022年立讯精密领投华曦达 双方曾创下5个月研发百万台智能电视盒交付纪录 [4] - 深化与谷歌 Netflix的绑定 探索与零售巨头推自有品牌产品 [4] 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募集资金用于AI算法 物联网安全等研发 [4] - 计划将软件服务占比从1.2%提升至30% 通过Cedar智能体深化服务价值 [4] - 拓展医疗健康 能源管理等跨界场景 [4] - 依托深圳新建研发大楼强化实验室创新 [4] 公司荣誉与定位 - 两度斩获代表深圳工业界最高荣誉的深圳工业大奖 [5] - 公司正从设备商向AI Home生态主导者转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