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宙邦(300037)

搜索文档
钛白粉大厂开启全球化布局,重视行业底部修复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21:3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3] 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修复阶段,建议从纺服链、农化链、出口链及“反内卷”受益四个方向进行布局 [3] - 成长领域重点关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包括半导体材料、面板材料、封装材料等 [3] - 钛白粉行业出现底部修复机遇,头部企业开启全球化布局,供给进一步集中,叠加海外地产景气有望向上及贸易摩擦边际缓和,盈利有望回暖 [3] 行业动态与宏观判断 - 原油供应预期非OPEC引领产量提升,OPEC+存在超额增产预期,全年供给显著增长;需求方面全球GDP维持2.8%增速,但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地缘事件缓解,油价维持低位 [4] - 煤炭价格中长期底部震荡,中下游压力逐步缓解 [4] - 美国或将加快天然气出口设施建设,进口天然气成本有望下滑 [4] - 9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2.3%,同比降幅较8月收窄,环比持稳;9月全国制造业PMI录得49.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 [5] 细分行业动态与产品价格 - 石油化工:截至10月17日,Brent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1.34美元/桶,较上周下调1.2%;WTI价格收于57.59美元/桶,较上周下调1.0% [9] - PTA-聚酯行业:本周PTA价格环比下跌3.5%至4335元/吨,MEG价格环比下跌2.0%至4145元/吨,POY环比下跌2.3%至6450元/吨 [9] - 化肥:尿素本周出厂价1550元/吨,环比上升0.6%;一铵价格3300元/吨,环比下跌0.6%;二铵价格3480元/吨,环比持平 [10] - 农药:市场处于淡旺季备货转换期,双草价格持稳,阿维菌素精粉价格下调1万元/吨至44万元/吨,吡唑醚菌酯价格下调0.1万元/吨至14.6万元/吨 [10] - 氟化工:R22市场均价16000元/吨,环比下调17000元/吨;R134a市场均价53000元/吨,环比上调1000元/吨 [11] - 钛白粉:价格13300元/吨,环比持平,成本高压与出口利好驱动下价格重心上移,市场稳中看涨 [12] - 新能源汽车相关:电解钴价格37.7万元/吨,环比上调3.2万元/吨;三元材料523报价136元/千克,环比上调14元/千克;碳酸锂均价7.34万元/吨,环比下调0.01万元/吨 [13] 投资布局建议 - 纺服链:关注锦纶及己内酰胺(鲁西化工)、涤纶(桐昆股份、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等)、氨纶(华峰化学、新乡化纤)、染料(浙江龙盛、闰土股份) [3] - 农化链:关注氮肥及煤化工(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磷肥及磷化工(云天化、兴发集团等)、钾肥(亚钾国际、盐湖股份等)、农药(扬农化工、新安股份等) [3] - 出口链:关注氟化工(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MDI(万华化学)、钛白粉头部企业、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等 [3] - “反内卷”受益:关注纯碱(博源化工、中盐化工等)、民爆(雪峰科技、易普力等) [3] - 成长领域:半导体材料(雅克科技、鼎龙股份等)、面板材料(瑞联新材、莱特光电等)、合成生物材料(凯赛生物、华恒生物)等 [3]
化工周报:钛白粉大厂开启全球化布局,重视行业底部修复机遇-202510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19:4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4] 核心观点 - 钛白粉大厂开启全球化布局,行业处于周期底部,盈利有望底部回暖 [3][4] - 全球钛白粉供给进一步集中,国内中小企业亏损已至现金流以下 [3][4] - 国内钛白粉40%以上用于出口,与海外房地产景气关联度较大,美联储降息强化,海外地产景气有望向上 [3][4] - 印度法院取消对中国的钛白粉反倾销税,贸易摩擦边际缓和,叠加反内卷预期,行业迎来修复机遇 [3][4] - 化工板块建议从纺服链、农化链、出口链及部分"反内卷"受益四方面布局 [4] - 成长领域重点关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包括半导体材料、面板材料、封装材料等 [4] 行业动态 - 原油供应方面,预期非OPEC引领原油产量提升,OPEC+存在超额增产预期,全年供给显著增长 [5] - 原油需求方面,全球GDP维持2.8%增速,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需求增速有一定放缓 [5] - 地缘方面,俄乌及巴以事件有望缓解,油价仍将维持低位 [5] - 煤炭价格中长期底部震荡,中下游压力逐步缓解 [5] - 美国或将加快天然气出口设施建设,进口天然气成本有望下滑 [5] - 9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2.3%,同比降幅较8月收窄,环比持稳 [6] - 9月份全国制造业PMI录得49.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 [6] 化工产品价格与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7日,Brent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1.34美元/桶,较上周下调1.2% [10] - WTI价格收于57.59美元/桶,较上周下调1.0% [10] - PTA价格环比下跌3.5%,报于4335元/吨 [10] - MEG价格环比下跌2.0%,报于4145元/吨 [10] - 涤纶POY环比上周均价下跌2.3%,报于6450元/吨 [10] - 国内尿素出厂价为1550元/吨,环比上周均价上升0.6% [11] - 钛白粉价格为13300元/吨,环比上周均价持平 [14] - 聚合MDI价格为14400元/吨,环比上周均价下跌4.0% [14] - 纯MDI价格为18200元/吨,环比上周均价上升0.8% [14] - 碳酸锂市场均价7.34万元/吨,环比下调0.01万元/吨 [16] - 六氟磷酸锂均价7.9万元/吨,环比上调1.1万元/吨 [16]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趋势不变,积极把握回调后的布局机会-20251019
开源证券· 2025-10-19 16:43
好的,我已经仔细阅读并分析了这份氟化工行业周报。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制冷剂及高端氟材料等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2] - 制冷剂行业景气远未结束,三代制冷剂(HFCs)趋势不变,平均成交价格或将保持长期上行态势 [49] - 尽管本周板块指数出现回调,但建议积极把握回调后的布局机会 [4][22] 行业行情与指数表现 - 本周(10月13日-10月17日)氟化工指数下跌8.97%,收于3789.69点,跑输上证综指7.50%,跑输沪深300指数6.74%,跑输基础化工指数2.30%,跑输新材料指数3.77% [6][24] - 氟化工板块13只个股中,仅1只周度上涨(占比7.69%),12只下跌(占比92.31%),多氟多周涨幅为+7.08% [30][31] 萤石市场行情 - 本周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为3,620元/吨,较上周下跌0.44% [7][19] - 10月均价(截至10月17日)为3,631元/吨,同比上涨3.12% [7][19] - 2025年至今均价为3,512元/吨,较2024年均价下跌0.95% [7][19] - 市场在前期冲高后呈现偏稳偏弱运行,供需双方博弈偏强,价格触及下游心理与成本承受极限 [19][34] 制冷剂市场行情 - **三代制冷剂价格整体强势**:截至10月17日,R32、R125、R134a、R410a价格分别为62,500、45,500、53,000、53,000元/吨 [8][20][46] - **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相较于2024年,R32、R134a、R410a价格分别上涨64.5%、55.9%、45.2% [46] - **二代制冷剂R22价格大幅回调**:本周价格16,000元/吨,较上周下跌51.52%,较2024年下跌47.5%,剧烈博弈或趋近尾声 [8][20][46] - **出口市场量价齐升**:2025年8月,HFCs单质制冷剂出口额同比+72.8%,其中R32出口量同比+53.7%,出口均价同比+96% [91] 重点公司动态与业绩 - **三美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24-16.46亿元,同比+171.73%-+193.46%,并投资3090万元布局四代制冷剂中试装置 [10] - **东阳光**: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47-9.37亿元,同比+171.08%-+199.88% [10] - **永和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6-4.76亿元,同比+211.59%-+225.25% [10]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萤石)、巨化股份(制冷剂、氟树脂)、三美股份(制冷剂)、昊华科技(制冷剂、氟树脂、氟精细) [11][22] - 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11][22]
新宙邦:有机氟化学品产品聚焦于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和高端含氟聚合物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4
证券日报网讯新宙邦(300037)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产品聚 焦于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和高端含氟聚合物,在氟化工产业链中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生产技术难 度高、产品生产准入门槛高、客户普遍要求高质量、交付要求高等特点,并且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提 供产品+解决方案,不仅致力于产品创新,更注重创新产品的应用领域,有机氟化学品毛利率受上述因 素综合影响。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凭借扎实的研发积累、稳定的供应保障、高品质的产品、严谨完善的 质量体系,以及多基地的交付服务等优势与国内外核心客户群保持稳定战略合作关系,众多产品全球市 占率高。 ...
新宙邦:投资的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为2.4万吨/年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0
证券日报网讯新宙邦(300037)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投资的江西石磊氟材 料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为2.4万吨/年,待2025年底技改完成后,六氟磷酸锂规划产能达3.6 万吨/年,后续看市场需求仍会有进一步的扩产计划。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和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氢氟酸进行布局。 ...
新宙邦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6660.08万元,融资余额7.8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30
融资方面,新宙邦当日融资买入6660.0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8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8%,融资余额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券方面,新宙邦10月16日融券偿还2.16万股,融券卖出460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 21.18万元;融券余量12.80万股,融券余额589.40万元,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资料显示,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昌业路新宙邦科技大厦,成立日期 2002年2月19日,上市日期2010年1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 产、销售和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池化学品66.43%,有机氟化学品17.03%,电子信息化学品 16.03%,其他(补充)0.50%。 10月16日,新宙邦跌0.60%,成交额5.9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新宙邦获融资买入额6660.08万元, 融资偿还6654.92万元,融资净买入5.16万元。截至10月16日,新宙邦融资融券余额合计7.92亿元。 分红方面,新宙邦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4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21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 ...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1016
湘财证券· 2025-10-16 09:51
核心观点 - 冷却液在数据中心液冷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多家国内化工企业正积极布局相关产品产能 [3][4] -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服务器功耗增长,液冷技术成为高效散热的最佳解决方案,带动氟化冷却液等材料需求 [3][6] 行业公司动态 - **巨化股份**:拥有4000吨/年氢氟醚D系列产品,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一期1000吨/年运行良好 [3] - **新宙邦**:已建成3000吨/年氢氟醚产能和2500吨/年全氟聚醚产能,并计划通过"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系统性扩大氟化液产能规模 [3] - **东阳光**:从冷板式液冷和双相浸没式液冷两大方向布局,与中际旭创战略合作推广液冷散热整体解决方案 [3] - **润禾材料**:提供包括超低粘冷却液、热界面材料等的三位一体浸没式解决方案,研发方向包括低成本储能硅油和高性能导冷液 [3] - **长芦化工新材料**:已建成500吨/年全氟聚醚和300吨/年氢氟醚装置,二期项目将新增2072吨/年氢氟醚产能,达产后年产值突破4亿元 [6] - **浙江诺亚氟化工**:开发Noah3000系列(单相液冷)和Noah2000系列(相变液冷)等多款浸没式氟化冷却液产品 [6] - **八亿时空**:参股公司南通詹鼎(持股11.5892%)生产电子氟化液,应用于半导体和AI服务器冷却,其全氟胺电解法材料稀缺性强,发展势头良好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电子氟化液领域积极布局的巨化股份 [4]
又一化工新材料龙头,布局聚酰亚胺
DT新材料· 2025-10-16 00:04
公司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完成含氟聚酰亚胺单体和树脂的布局 [2] - 公司产品线涵盖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领域 [2] - 公司是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双料龙头",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2] - 公司拥有深圳、南通和惠州三个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2] - 公司布局含氟聚酰亚胺是布局高端电容器封装材料的尝试,也是补全全产业链最后一环,形成"材料-组件"一体化能力的关键举措 [4] - 公司还将面向特定场景(如柔性电子皮肤)开发聚酰亚胺薄膜产品 [4] - 公司全氟聚醚产品产能2500吨,还在建设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 [4]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上升18.58% [3]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5.6亿元,同比上升13.66% [3] - 2025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上升16.36% [3] - 电池化学品业务作为支柱业务,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22.77% [3] - 有机氟化学品业务盈利能力最强,2025上半年营收7.22亿元,同比增长1.37%,毛利率高达62.80% [3] - 电子信息化学品业务增长最快,2025上半年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25.18% [3]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能扩张 - 公司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深圳宙邦化工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5] - 公司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5] - 2014年公司锂离子电解液销售数量跃居全球第一 [5] - 2015年公司收购三明海斯福,新增有机氟化学品业务板块,并进入半导体及液晶面板化学品领域 [5] - 2017年公司收购巴斯夫在华电解液业务及苏州工厂,开启全球化布局 [5] - 2021年公司收购博氟科技和整合盈石科技股权,强化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和氟化工渠道布局 [5] - 2023年波兰新宙邦4万吨电解液投产,海斯福二期、海德福一期、天津一期、惠州3.5期投产 [5] - 2023年三明海斯福全国首条千吨级全氟异丁腈产业化产线正式投入试生产 [5] - 2024年11月公司收购江西石磊,解决六氟磷酸锂供应问题 [5] - 2025年7月14日子公司三明海斯福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开工 [5] 产品技术与行业地位 - 聚酰亚胺材料拥有优异的低介电损耗、柔韧性及热稳定性,是电子皮肤和柔性传感器的理想基底与封装材料 [3] - 含氟聚酰亚胺通过在分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保留常规聚酰亚胺优异性能的同时,赋予气体分离性能、高透明度、低介电常数、出色溶解性等独特优势 [3] - 全球含氟聚酰亚胺产业玩家包括杜邦、日本大金、住友化学、宇部兴产、三井化学、韩国可隆、韩国SK等 [4] - 国内含氟聚酰亚胺产业玩家除公司外,还有中天胜新材料、鼎龙控股、国风塑业、华夏神舟新材等 [4]
新宙邦涨2.04%,成交额2.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5.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32
10月15日,新宙邦盘中上涨2.04%,截至10:18,报46.57元/股,成交2.92亿元,换手率1.17%,总市值 348.2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345.57万元,特大单买入1038.73万元,占比3.56%,卖出1734.23万元, 占比5.95%;大单买入7216.86万元,占比24.74%,卖出6866.92万元,占比23.54%。 新宙邦今年以来股价涨25.71%,近5个交易日跌12.76%,近20日跌4.24%,近60日涨40.48%。 资料显示,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昌业路新宙邦科技大厦,成立日期 2002年2月19日,上市日期2010年1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 产、销售和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池化学品66.43%,有机氟化学品17.03%,电子信息化学品 16.03%,其他(补充)0.50%。 新宙邦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氟化工、超级电容、MSCI 中国、锂电池、4680电池等。 截至6月30日,新宙邦股东户数3.82万,较上期减少18.69%;人均流通股14141股 ...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 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7:13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公告 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 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 [1] - 管制范围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 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 [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宁德时代10日单日跌幅6.82% 亿纬锂能跌10.96% 国轩高科 欣旺达等跌幅均超8% [2] - 设备环节利元亨 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 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 [2]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 14日收盘跌超4% [2] 相关公司回应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 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 不属于管制范围 出口业务可正常申请许可 [3] - 利元亨称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 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 能够保障海外客户订单的生产交付 [3] -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解释政策是管制而非禁止 针对300Wh/kg以上产品 对公司主要对外供给产品影响不大 公司将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3] - 当升科技回复其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不在此次管制范围 终端市场以欧洲地区 日韩及东南亚为主 [4] 行业现状与影响分析 - 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庞大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 同比增长24% 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5]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 今年前8个月国内电池累计销量920.7吉瓦时 其中出口173.1吉瓦时 同比增加48.5% 占总销量18.8% [6] - 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 300Wh/kg以上电池属于半固态 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 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 [6] - 分析认为政策现实影响不大 因300Wh/kg产品实际产量尚少 市场担忧属短暂情绪波动 调整是获利盘集中兑现的结果 [6] 长期行业格局展望 - 出口管制升级标志锂电之争由产能转向高端技术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 [7] - 管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 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 [7] - 政策将促使中国电池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加速国内高端电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7] - 中国锂电产品的出口形态未来可能更多转型后端形式出口 锂电海外产能的稀缺性将进一步上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