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川技术(300124)
icon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300124)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01 19:46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1日通讯表决召开[2] - 应参加董事9名,实际参加9名[2] 激励计划 - 董事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预留权益授予议案[3] - 确定2025年8月1日为预留权益授予日[3] - 以42.46元/股向5名对象授予77.50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 - 以42.46元/股向3名对象授予5.6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 - 以42.46元/份向133名对象授予262.70万份股票期权[3]
汇川技术(300124) - 关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七期股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01 19:46
激励计划流程 - 2024年8月28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审议议案和核实名单[9] - 2024年9月5 - 17日,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内部公示,2人放弃[9] - 2024年9月23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议案并披露自查报告[10] - 2024年9月23日,董事会调整激励对象和权益总数[11] - 2025年6月6日,因权益分派调整授予和行权价格[12] - 2025年8月1日,确定预留权益授予日并授予权益[14] 激励对象与权益数据 - 激励对象由1162名调为1160名,预留授予141人[11][16] - 授予权益总数由3476.30万股调为3465.52万股[11] - 首次授予权益总数由3128.3万股调为3117.52万股[11] - 股票期权首次授予人数由1148人调为1146人[1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由3100万份调为3089.22万份[11] - 向5人授77.50万股一类限制性股票,3人授5.60万股二类限制性股票,133人授262.70万份股票期权[17] - 授予和行权价格均为42.46元/股(份)[18] - 预留授予权益总量由348.00万股调为345.80万股,2.20万股作废[19] 授予条件 - 最近一年财报和内控审计无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21] - 上市后近36个月无未按规定利润分配情形[21] - 激励对象近12个月无不当认定和重大违法违规[22] - 激励对象无《公司法》规定不得任职情形[22] - 预留授予条件满足,可授予权益[24]
汇川技术(300124) -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七期股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8-01 19:46
股权激励计划概况 - 2024年拟授予股票权益不超3476.30万股,预留348.00万股,占股本0.13%[11] - 限制性股票及期权原授予/行权价42.87元[11] - 第七期计划获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11] 调整情况 - 授予权益总数调为3465.52万股[12] - 授予/行权价调为42.46元[12] 预留授予情况 - 2025年8月1日预留授予,141人获授[17] - 各类权益数量及占比[17] - 预留授予权益345.80万股,2.20万股失效[19]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7、18-2025、07、31):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基建项目支撑国内工程机械需求-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8:1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特斯拉OptimusGen3有望2025年推出并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傅里叶GR-3医用康养机器人将于8月6日发布[3]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将支撑工程机械长期需求,钻机作为核心施工设备需求有望快速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高端机床/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34]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50%且复合增长率约15%[34] 行情表现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0.82pct),7月上涨5.67%(跑赢2.12pct),年初至今上涨15.49%(跑赢11.92pct)[1][11] - 二级板块双周表现:工程机械(+4.17%)>专用设备(+2.75%)>通用设备(+1.12%)>轨交设备Ⅱ(+0.65%)>自动化设备(+0.49%)[2][17] - 个股表现:恒立钻具双周涨191.69%(年初累计涨324.49%),华曙高科双周跌15.27%[2][18][19][20] 估值水平 - 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28.51倍,细分板块:自动化设备(47.37倍)>通用设备(36.24倍)>专用设备(28.01倍)>工程机械(21.35倍)>轨交设备Ⅱ(17.47倍)[2][22] - 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均值溢价:自动化设备(+16.35%)>专用设备(+16.48%)>通用设备(+14.39%)>工程机械(+5.67%)[22] 重点公司推荐 - 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市占率领先)、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3][37] - 工程机械领域:三一重工(挖掘机龙头)、恒立液压(油缸市占率超50%)[3][37] 产业动态 - 逐际动力发布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34] -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首期50亿元)[34] - 杰普特2025H1净利润预增57.03%-82.60%[34] - 浙江鼎力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27.49%[38]
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机器人ETF嘉实(159526)下修调整,东杰智能涨超16%领涨成分股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47
流动性及规模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4.51%,成交金额2480.73万元 [2] - 近1周日均成交4549.31万元 [2] - 近1年规模增长5.22亿元,融资买入额123.83万元,融资余额1545.66万元 [2] 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45.32%,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5.90%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93% [2] 指数成分股 - 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包括科大讯飞(9.70%)、汇川技术(9.96%)、石头科技(5.03%)等 [2] - 权重股涨跌幅:双环传动(+1.45%)、大华股份(+0.92%)、拓邦股份(+1.15%),科大讯飞(-0.96%) [4]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中国厂商占据84.7%份额,主导企业包括擎朗智能、普渡机器人等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繁荣,汽车厂商、家电及云厂商加速布局,订单落地推动硬件与算法迭代 [5] 投资渠道 - 机器人ETF嘉实联接基金(024619)为无股票账户投资者提供布局渠道 [6]
港澳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大湾区ETF投资机会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01 10:26
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09:56,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上涨0.29% [1] - 成分股捷佳伟创(300724)上涨19.98%,深桑达A(000032)上涨6.57%,深信服(300454)上涨4.35%,英维克(002837)上涨3.71%,传音控股(688036)上涨3.69%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大湾区ETF近2周累计上涨1.26% [1] ETF表现 - 大湾区ETF(512970)最新价报1.3元,当日上涨0.70% [1] - 近1年净值上涨27.00%,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52%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1.9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7.0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14% [1] - 近1个月夏普比率为2.25 [1] 流动性指标 - 大湾区ETF盘中换手率0.01%,成交金额5176.00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25.60万元 [1] 风险指标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3%,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8天 [2]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53% [3] 费率结构 - 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2] 指数构成 - 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反映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3] - 指数系列包含港股通、沪港深三地及内地市场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 [3] - 选取最大50只香港市场证券、最大300家公司及最大100只内地市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3] - 结合科技类证券行业因子调整权重,使指数样本中科技类证券权重与待选空间占比接近 [3]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7% [4] - 中国平安权重8.55%,比亚迪权重8.59%,招商银行权重8.14% [4][6] - 美的集团权重5.08%,立讯精密权重5.04%,迈瑞医疗权重3.91% [4][6] - 汇川技术权重3.49%,中兴通讯权重3.00%,格力电器权重2.88%,胜宏科技权重2.33% [4][6] 权重股表现 - 比亚迪上涨0.18%,中国平安下跌0.27%,招商银行上涨0.11% [6] - 美的集团上涨0.17%,立讯精密上涨0.35%,迈瑞医疗上涨0.83% [6] - 汇川技术上涨0.92%,中兴通讯上涨0.73%,格力电器上涨0.64%,胜宏科技上涨0.16% [6]
新能车产业链下半年新催化密集,新能车ETF(515700)开盘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8-01 09:53
新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新能车板块近期出现回调但"反内卷"交易仍具中长期机会 政策明确将破除内卷作为下半年重点工作[1] - 行业新增供给大幅放缓 需求与新技术成为周期上行核心驱动力[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覆盖50只涉及整车、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2] 新能车需求与出海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全球竞争力领先 宁德时代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达21.1%显著高于整体营收增速7.3%[1]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水平 显示出海战略成效[1] 新技术发展动态 - 智能驾驶加速渗透低价车型 比亚迪承诺对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下半年新车型推出值得关注[1] - 固态电池迎来密集催化 工信部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车规级电芯性能中期审查 2025H2-2026H1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1] 市场交易数据 - 新能车ETF(515700)8月1日早盘开盘上涨[3]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3]
科创创业ETF(588360)开盘跌0.30%,重仓股宁德时代涨0.07%,中芯国际跌0.34%
新浪财经· 2025-08-01 09:38
科创创业ETF市场表现 - 科创创业ETF(588360)8月1日开盘下跌0.30%至0.663元[1] - 该ETF成立以来(2021年6月29日)累计回报率为-33.50%[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表现较好达到9.17%[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宁德时代开盘微涨0.07% 中芯国际下跌0.34%[1] - 迈瑞医疗小幅下跌0.09% 海光信息上涨0.36%[1] - 中际旭创跌幅较大达2.34% 新易盛下跌2.15%[1] - 寒武纪下跌1.34% 汇川技术微涨0.14%[1] - 阳光电源基本持平涨0.04% 澜起科技微涨0.09%[1] 产品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收益率[1] - 基金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 - 基金经理为黄岳[1]
创业50ETF(159682)开盘涨0.29%,重仓股宁德时代涨1.34%,东方财富跌0.59%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39
创业50ETF市场表现 - 7月31日开盘价1.043元 涨幅0.29%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3.99% 近一个月回报达11.03% [1] 成分股涨跌情况 - 中际旭创领涨4.94% 新易盛涨4.54% 胜宏科技涨3.00% [1] - 宁德时代上涨1.34% 迈瑞医疗平盘 [1] - 东方财富跌0.59% 阳光电源跌0.79% 同花顺跌0.95% 亿纬锂能跌0.20% 汇川技术跌0.09% [1] 产品基本信息 - 跟踪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 [1] -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1] - 基金经理为汪洋和张晓南 [1] - 产品成立于2022年12月23日 [1]
广东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7:31
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达1.1万亿元(2024年)[1][14]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1200万千瓦(全国首位)[13] - 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13] - 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4000亿元(2024年)[21] - 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22] - 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2024年)[16][17] 产业体系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9] - 培育新能源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及省级近30家[15] -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10[23] - 新增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及省级490家[24] - 培育80家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25]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绿色建筑总面积超1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95%)[11] - 建成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10] - 完成千万吨级海上CCUS集群规划及投产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恩平15-1油田)[27][28] - 形成海上风电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条[12] 重点企业布局 - 新能源汽车领域涵盖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17][18] - 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18] - 电驱动系统企业含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19] - 智能化企业涉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19] 未来发展规划 - 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33][34] - 创建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及技术交易中心[36][37] - 建设零碳园区并开展"绿电直供""以绿制绿"试点[42][43][44] - 推动建立粤港澳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及国家级绿色期货交易所[50][56] - 完善碳市场、碳普惠和绿电绿证协同交易机制[59] - 加快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