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杰科技(300373)
icon
搜索文档
扬杰科技: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毛利率稳步上升
华鑫证券· 2024-10-25 1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扬杰科技(300373.SZ)公司"买入"投资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汽车业务成长性可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4.24亿元,同比增长9.48%,其中Q3实现营收15.58亿元,同比增长10.06%。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转型,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后期成长性充足。[2][3] 2. 降本增效收效显著,前三季度毛利率稳步上升。公司积极策划成本优化卓越运营活动,从研发创新、精益价值流改善、流程优化等多个维度着手,全方位推进增效降本及革新项目,成效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实现稳步上升,Q3毛利率达到33.59%,较Q1毛利率提升5.92个百分点。[4] 3. 海外市场Q2进入环比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海外市场在上半年经历了库存去化,Q2进入环比增长。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MOSFET、小信号产品,以及TVS和ESD等二三极管,IGBT和SiC产品也在有序推进中。随着海外主流的汽车、新能源和AI服务器厂家寻找低成本供应链,公司相关产品有望在海外市场拥有巨大替代空间。[5] 4.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0.65、73.12、85.37亿元,EPS分别为1.77、2.19、2.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22、18倍。随着下游的逐步回暖以及汽车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将受益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持续提升。[6]
扬杰科技(300373) - 扬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10-25 17:28
公司概况及业绩情况 - 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硅片、芯片及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中高端领域的产业发展[1] - 公司主营产品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材料板块、晶圆板块及封装器件板块[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通讯、安防、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诸多领域[1]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达到44.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48%[1] - 累计归母净利润为6.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28%[1] - 第三季度营收15.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06%,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7.91%[1] 业务发展情况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60%,后期成长性充足[1] - 公司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相关产品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15%左右,对主流Tier1、Tier2供应商及主机厂均有覆盖[2] - 公司自2017年起开始布局汽车领域,经过数年积累,从体系、软硬件等方面达到了车规要求,于2023-2024年进入第一阶段的收获期[2] 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 - 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均超20%[1] - 工业和消费行业自2021年高位下行后,已在去年三四季度开始缓慢回升,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到明年[6] 毛利率提升 - 公司产品不断向汽车电子等毛利水平高的领域拓展[5] - 通过不断开发出高科技属性、高附加值水平的新产品,有利的改善公司整体的产品毛利结构[1] - 公司自身强有力的管理水平和降本能力,如精益管理、研发投入提效等,使公司实现季度毛利逐步提升[5] - 未来公司将继续将业务拓展高更多高毛利领域,并通过强化内在管理基本功探索更多毛利改善的空间[5]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海外业务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5] - 得益于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海外供应能力加强,能够规避海外客人担心的供应链安全问题[5] - 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更有优势的价格条件,能够得到海外客户的广泛认可[5] 产能扩充 - 汽车相关的产线,如5吋、6吋、8吋到碳化硅,都在进行相关扩展[6] - 海外生产基地越南工厂的扩展,预计在今年年底投产使用[6] - 其余为产线随着订单量增长而实施的边际扩产[6] 子公司湖南杰楚微进展 - 湖南杰楚微进展顺利,当前产能已经扩展至3.5万片/月,后续产线建设仍在持续规划和推进中[6] - 公司将根据市场状况对未来建设进度进行规划,保持公司的健康温和发展[6]
扬杰科技: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1-3业绩稳健增长,看好汽车电子业务
开源证券· 2024-10-24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44.24亿元,同比增长8.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6.59% [2] - 公司下游光伏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略微下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 - 看好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持续增长 [1] 分部门总结 汽车电子业务 - 受益于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转型,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 [3] - 公司在车载领域已开发多款车规级芯片和模块产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4] - 公司在碳化硅领域的SiC MOS系列产品已开发上市并实现批量出货 [4] 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 - 受益于消费类电子及工业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公司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超20% [3] 盈利能力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开发新产品,毛利率得到改善,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3]
扬杰科技:Q3营收创历史新高,行业复苏&汽车业务驱动
中泰证券· 2024-10-24 09:30
报告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行业复苏和汽车业务驱动营收增长 [1]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1] - 公司高端新产品不断推出,碳化硅业务发展迅速,有望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良好增长 [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930/1150/1451百万元,对应PE为29/24/19X,估值具备性价比 [1]
扬杰科技:2024年三季报点评:24Q3收入创单季度新高,汽车业务加速放量
华创证券· 2024-10-23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3 业绩同比稳健增长,毛利率同环比均实现改善 [2] - 公司"YJ+MCC"双品牌战略持续推进,拓展海外市场助力长远发展 [2] - 公司IDM体系不断完善,依托自有产能多产品品类布局优势逐步显现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4亿元,同比+9.48%;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6.69/6.54亿元,同比+8.28%/+6.59% [1] -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环比+10.06/+1.38%;毛利率33.59%,同比/环比+1.31pct/+2.27pct;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环比+17.91%/-0.03% [1]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53/11.58/14.27亿元,对应EPS为1.75/2.13/2.63元 [2]
扬杰科技:24Q3营收创新高,持续深化“MCC+YJ”双品牌全球化布局
华金证券· 2024-10-23 18: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买入-A"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 24Q3 营收创新高,持续深化"MCC+YJ"双品牌全球化布局 [1] 2.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增长良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0% [1] 3. 公司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营收同比增长均超 20% [1] 4. 公司秉持成本领先的战略,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毛利率提升明显 [1] 5. 公司实行"双品牌"+"双循环"及品牌产品差异化的业务模式,实现了双品牌产品的全球市场渠道覆盖 [1] 6. 公司正加速越南工厂的建设和海外网点布局,加速海外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1] 7. 公司持续增加对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投入,打造半导体功率器件全系列产品的一站式供应 [1] 财务数据与估值 1.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0.48/72.58/84.1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1.8%/20.0%/16.0% [4] 2.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46/11.51/13.65 亿元,增速分别为 2.3%/21.8%/18.6% [4] 3.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 PE 分别为 27.9/22.9/19.3 [4]
扬杰科技:公司点评:3Q24收入、利润稳健增长,汽车电子业务加速放量
国金证券· 2024-10-23 16:03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扬杰科技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9.48%,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8.28%,看好未来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产能利用率提升,业绩增速有望逐步修复[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9.48%,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8.28%,Q3单季度营收15.58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7.91%[2] - 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电子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上升60%,消费电子及工业类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上升均超20%[2] - 预测公司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3/11.98/14.10亿元,分别同比+3%/+26%/+18%,对应EPS分别为1.76/2.21/2.60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9/23/19倍[2] 经营分析 - 半导体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公司收入规模稳健增长,秉持成本领先战略降本增效,毛利率稳步上升,3Q24单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3.59%环比提升2.27pcts[2] - 公司持续在汽车电子市场发力,3Q24研发费用率为6.99%较去年同期上涨0.48pcts,车规级功率器件市场存在增量空间,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2] 历史推荐与市场情况 - 近期市场相关报告投资建议为“买入”的情况较多,在不同时间段内“买入”评级的数量有一定分布[6] - 历史推荐中有给出目标价的情况,如2024 - 03 - 20市价41.98元目标价54.32 ~ 54.32元[7]
扬杰科技:3Q24收入、利润稳健增长,汽车电子业务加速放量
国金证券· 2024-10-23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扬杰科技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9.48%;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8.28%;Q3单季度营收15.58亿元,同比增长10.06%,环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7.91%,环比下降0.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13.74%,环比下降1.30% [2] - 半导体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公司收入规模稳健增长,毛利率稳步上升,3Q24单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3.59%,环比提升2.27pcts,销售净利率为15.81%,环比略微下降0.07pcts [2] - 公司持续在汽车电子市场发力,研发费用率上升,3Q24为6.99%,较去年同期上涨0.48pcts;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上升60%,消费电子及工业类业务营收同比上升均超20% [2] - 考虑到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预测公司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3/11.98/14.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6%/18%,对应EPS分别为1.76/2.21/2.60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9/23/19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54.04亿、54.10亿、60.23亿、72.88亿、83.4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90%、0.12%、11.33%、21.01%、14.56% [3] - 2022 - 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0亿、9.24亿、9.53亿、11.98亿、14.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8.02%、 - 12.85%、3.16%、25.70%、17.71% [3] - 2022 - 2026E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2.067、1.706、1.755、2.206、2.597元 [3] - 2022 - 2026E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56、1.66、2.40、3.01、3.56元 [3] - 2022 - 2026E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分别为17.23%、11.20%、10.82%、12.48%、13.34% [3] - 2022 - 2026E P/E分别为24.28、29.42、28.60、22.75、19.33 [3] - 2022 - 2026E P/B分别为4.18、3.30、3.09、2.84、2.58 [3]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2021 - 2026E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3.97亿、54.04亿、54.10亿、60.23亿、72.88亿、83.4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5.1%、36.3%、30.3%、32.1%、33.3%、34.6%等 [4] - 资产负债表:2021 - 2026E货币资金分别为11.35亿、14.57亿、35.18亿、28.70亿、25.26亿、28.58亿元,应收款项、存货等也有相应变化 [4] - 现金流量表:2021 - 2026E净利润分别为8.26亿、10.94亿、9.22亿、9.98亿、12.48亿、14.6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筹资活动现金净流等有相应数据 [4] 比率分析 - 每股指标:2021 - 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1.499、2.067、1.706、1.755、2.206、2.597元,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净流、每股股利等有相应数据 [4] - 回报率:2021 - 2026E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11%、17.23%、11.20%、10.82%、12.48%、13.34%,总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收益率等有相应数据 [4] - 增长率:2021 - 2026E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8.00%、22.90%、0.12%、11.33%、21.01%、14.56%,EBIT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有相应数据 [4] - 资产管理能力:2021 - 2026E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5.6、75.3、91.9、100.0、95.0、90.0,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天数等有相应数据 [4] - 偿债能力:2021 - 2026E净负债/股东权益分别为 - 21.47%、 - 11.75%、 - 24.93%、 - 23.08%、 - 21.36%、 - 21.30%,EBIT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有相应数据 [4]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 - 2024年3月20日,评级“买入”,市价41.98元,目标价54.32 - 54.32元 [7] - 2024年4月22日,评级“买入”,市价34.58元,目标价N/A [7] - 2024年8月23日,评级“买入”,市价36.33元,目标价N/A [7]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一周内“买入”0家,“增持”0家,“中性”0家,“减持”0家,评分0.00 [6] - 一月内“买入”0家,“增持”1家,“中性”0家,“减持”0家,评分2.00 [6] - 二月内“买入”11家,“增持”4家,“中性”0家,“减持”0家,评分1.27 [6] - 三月内“买入”12家,“增持”5家,“中性”0家,“减持”0家,评分1.29 [6] - 六月内“买入”27家,“增持”0家,“中性”0家,“减持”0家,评分1.00 [6]
扬杰科技20241023
2024-10-23 15:46
根据会议纪要,总结如下: 1. 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主要从事上市公司和行业研究,专注于解读公司财报、行业动态和宏观市场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从2017年开始布局车规业务,历时3-4年初步达到车规要求,从2020年开始陆续邀请车规客户进行验证审查,2022年开始有车规订单产出,预计2023-2024年进入收获期 [2] 公司汽车业务目前占比较小,未来需持续提升产品能力和车规能力,因为车规要求很高,产品管理从设计到制造都与非车规不同 [3] 未来车规产品需要更多产品系列和配套能力,不能只有单一产品,还需要有中低压传统产品和第三代半导体等新产品 [4] 车规业务需要持续降本,提高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是一个高门槛的领域 [5] 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较好,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过去几年积累的客户和订单,以及国内进口替代和海外市场拓展 [6] 公司已进入主流TR1和主机厂客户,但份额和单车价值还需进一步提升 [7] 车规业务利润有望优于其他领域,因为产能相对稀缺,且汽车行业更注重可靠性而非单纯价格竞争 3. 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三季度各下游应用占比:消费30%、工业28%、光伏17%、汽车15%、同行10%左右 [2] 四季度及明年需求预计变化不大,汽车和工业将保持复苏,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存在不确定性 [3] 公司未来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下游、能提升市场份额和地位的标的,尤其关注车规能力和新业务 [4] 公司海外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供应链重组、海外客户对低成本供应链的需求以及公司在欧美的品牌和布局优势
扬杰科技(300373)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2 18:09
营收与利润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558362631.0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423617833.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8%[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266633.8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69110085.5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8%[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1373584.0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53825526.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9%[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48%[8]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6.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28%[8] 现金流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4592553.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23%[2]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4,592,553.08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113.23%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减少[8] - 2024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4,317,812.95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53.17%主要因收回理财产品减少[8] - 2024年1 - 9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414,857.21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92.79%主要因上年同期发行境外存托凭证[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36.91亿元2023年为39.29亿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28.07亿元2023年为35.14亿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8.85亿元2023年为4.15亿元[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0.81亿元2023年为2.54亿元[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6.06亿元2023年为5.96亿元[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 -5.24亿元2023年为 -3.42亿元[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16.32亿元2023年为25.25亿元[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第三季度为15.17亿元2023年为9.24亿元[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1.15亿元2023年为16.01亿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第三季度为4.46亿元2023年为17.58亿元[23] 资产与负债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3685400087.4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38%[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414794124.5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4%[2]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为7340957638.28元较之前的6558548088.00元有所增长[17] - 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资产为6344442449.21元较之前的6068375663.10元有所增长[17]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为13685400087.49元较之前的12626923751.10元有所增长[17]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负债为3552567916.32元较之前的2707606263.59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负债为1291952242.17元较之前的1232627588.58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为4844520158.49元较之前的3940233852.17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414794124.57元较之前的8246447181.72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840879929.00元较之前的8686689898.93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13685400087.49元较之前的12626923751.10元有所增长[1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股本为543347787.00元较之前的543014987.00元有所增长[18]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51.36%主要为本年公司购买短期风险可控理财产品[5] - 在建工程较上年度末增长93.99%主要为报告期内杰楚微8吋晶圆项目投入增加[5] - 短期借款较上年度末增长98.51%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一年内的银行融资增加[5] - 长期借款较上年度末增长52.29%主要为报告期末公司一年以上的银行融资增加[5] - 2024年1 - 9月财务费用为-54,227,167.22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53.25%主要因外汇汇率波动汇兑收益减少[7] - 2024年1 - 9月其他收益为101,824,790.01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226.59%主要因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及政府补助增加[7] - 2024年1 - 9月投资收益为595,495.39元较2023年1 - 9月变动比率为-98.40%主要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减少[7] 股东持股情况 - 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6151100股[12] - 建水县杰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3723520股[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396358股[12] 限售股情况 - 刘从宁期初限售股数284860股期末限售股数299860股[14] - 梁瑶期初限售股数285469股期末限售股数296719股[14] - 陈润生期初限售股数173002股期末限售股数266752股[14] - 戴娟期初限售股数201094股期末限售股数212344股[15] - 沈颖期初限售股数8250股期末限售股数16500股[15] - 范锋斌期初限售股数7500股期末限售股数15000股[15]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4.2361783334亿元较上期增长9.48%[20] - 营业总成本为37.2751623246亿元[20] - 研发费用为3.0909333549亿元[20] - 净利润为6.6913317276亿元[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911008554亿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3元[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7741846963亿元[21] - 营业利润为7.8117026127亿元[20] - 综合收益总额为6.5236650338亿元[21] - 其他收益为1.0182479001亿元较上期增长226.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