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辰光(300570)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动向曝光,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4:14
基金经理三季度调仓动向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和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在三季度新进加仓PCB龙头东山精密[1][2] - 莫海波管理的万家臻选减仓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同时新进重仓机器人产业链的鸣志电器和绿的谐波,并增持音频SoC芯片概念股恒玄科技[1][6] - 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减持中芯国际、兆易创新、海光信息、寒武纪-U,新进重仓晶圆制造龙头华虹公司、翱捷科技-U及中科曙光[1][7] -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基金新进重仓港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增持快手,减仓腾讯控股,配置框架聚焦科技AI和困境反转行业如新能源、军工[9] - 周思聪管理的平安医疗健康增持港股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新进重仓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并同步加仓A股百利天恒、福瑞股份,重点布局创新药方向[9] 绩优基金持仓与表现 - 年内回报率领先的永赢科技智选基金(截至10月24日回报率超200%)三季度大举加仓算力板块,前五大重仓股为新易盛(占净值比9.77%)、中际旭创(9.48%)、天孚通信(8.98%)、深南电路(8.69%)、沪电股份(8.29%)[3][4] - 相较二季度末,该基金对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的持仓数量分别增加232.27%、241.07%、347.47%、768.44%、502.17%[3][4] - 该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暴增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增长近9倍,主要受益于净值增长(三季度净值增长率接近100%)和净申购资金流入[12] - 万家臻选A和银河创新成长A自年初以来回报率分别为63.91%和55.12%,均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8] 行业观点与投资逻辑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指出,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基于“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继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投资[5] - 莫海波持续看好AI和煤炭板块,认为国产算力芯片集群建设将推动服务器、算力芯片、集群网络设备等核心环节实现大规模部署,重点产品有望实现从0到1再到100的市场突破[11] - 郑巍山表示后续将继续投资硬科技领域,看好AI新需求及半导体产业周期复苏,对国产化前景保持乐观[11] - 基金经理莫海波认为,四季度在“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或维持高位,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趋势仍有明显增量空间[10]
AI主导本轮牛市!光模块龙头冲锋,创业板人工智能年内跑赢同类!还能涨吗?机构:景气度仍有上行空间
新浪基金· 2025-10-26 19:49
市场表现 - 算力硬件板块午后持续爆发,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单日暴涨超5% [1] - 光模块CPO三巨头领涨,中际旭创股价暴涨12.05%续创新高,新易盛涨7.25%,天孚通信涨6.46% [1][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单日上涨5.49%,全天成交额达8.9亿元,技术形态上呈现"W"底,MACD指标显示快线逼近慢线,有望形成金叉 [2]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单周累计上涨13.82%,跑赢CS人工智指数(11.14%)和科创AI指数(8.03%) [4]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2020年至2024年的年度涨幅分别为20.1%、17.57%、-34.52%、47.83%、38.44% [5] 行业与政策背景 - 人工智能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本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 - 科技部表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高效供给,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赋能各行各业 [5] - 人工智能行业处于政策、技术、需求三维共振阶段,"人工智能+"行动带来政策赋能和潜在资金支撑 [5] - 海内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落地,AI赛道有望持续主导A股行情 [4] 细分领域与公司分析 - 光模块是算力方向的核心,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在光模块领域的持仓占比超过51% [6] - 三季度海外800G光模块需求预计延续快速增长,头部厂商如中际旭创、新易盛业绩有望延续同比高增长 [6] - 随着1.6T光模块有望进一步起量,看好光模块、光引擎等环节厂商的业绩兑现 [6]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超过70%的仓位布局于算力领域,超过20%布局于AI应用 [6] 产品与资金流向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是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截至10月23日规模超过35亿元 [6][7] - 该ETF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8亿元,其规模和流动性在跟踪同一指数的7只ETF中均排名第一 [6]
太辰光涨2.13%,成交额3.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65.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4
截至6月30日,太辰光股东户数5.03万,较上期增加10.13%;人均流通股3823股,较上期减少9.19%。 2025年1月-6月,太辰光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62.49%;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 118.02%。 分红方面,太辰光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8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太辰光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 股东,持股781.5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35.40万股。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720001)位居第八大流通股 东,持股190.78万股,为新进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52.41万 股,为新进股东。景顺长城科技创新混合A(008657)、宏利转型机遇股票A(000828)退出十大流通 股东之列。 今年以来太辰光已经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9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471.02万 元;买入总计2.17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6.80%;卖出总计2.61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8.20%。 资料显示,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 ...
惊呆了!九个月暴增440倍!
天天基金网· 2025-10-23 16:14
公募基金规模动态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规模在2025年三季度末增至115亿元,较2024年底的0.2609亿元增长超过440倍[3][5]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30.81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190.69亿元[9] -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9.96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26.58亿元,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规模从11.32亿元增至17.9亿元,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基金规模从0.1369亿元增至2.6亿元[10] 基金业绩与持仓分析 - 截至10月21日,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净值上涨194.96%,业绩亮眼是规模暴增的重要原因[7]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重仓云计算板块,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合计为73.25%,持仓集中导致净值波动剧烈[7][8] - 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基金三季度重点配置芯片、军工及大飞机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华虹公司、纳芯微等,新进重仓股为敏芯股份、航宇科技、兆易创新、云天励飞[12]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值得关注,有较多投资机会可以把握[3]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经理任桀表示云计算行业长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但需警惕估值扩张后的均值回归风险[9] - 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基金经理杨超指出芯片行业已逐步走出周期底部,部分细分领域迎来行业反转,芯片价格开始反弹,晶圆代工稼动率提高[13] -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经理程敏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当前投资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4][15] 行业配置与投资方向 - 已披露三季报的基金对科技成长主线关注度较高,持仓结构有所调整[12] - 芯片行业伴随AI在端侧应用加快,部分上市公司迎来业绩反转甚至大幅增长[13] - 在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及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继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科技成长板块投资机会受关注[14]
单季最高99.7%回报,AI主题基金三季度强势领跑!绩优基金经理任桀、冯炉丹齐发风险警示
新浪基金· 2025-10-23 15:28
基金三季报整体表现 - 公募基金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呈现AI主题基金强势领跑的市场格局 [1] - 永赢科技智选A、中欧信息科技A、中欧数字经济A以单季度99.74%、83.72%、79.11%的回报率暂列前三 [1] - 永赢科技智选A以近乎翻倍的单季度回报成为最耀眼产品,截至9月30日基金规模达115.21亿元 [2] 永赢科技智选A分析 - 基金经理任桀的核心逻辑是基于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基金在三季度基本维持高仓位运作,继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3] - 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持仓市值11.25亿元)、中际旭创(持仓市值10.92亿元)、天孚通信(持仓市值10.34亿元) [4] - 对算力基础设施个股大幅加仓,深南电路、太辰光、沪电股份加仓幅度均超过500%,显示出对板块的坚定信心 [4][5] 中欧信息科技A分析 - 该基金自2025年2月26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93.19%,三季度回报83.72% [2][7] - 基金经理杜厚良认为三季度高回报并非常态,归因于处于合适的AI产业和市场环境 [7]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持仓市值6.25亿元)、阿里巴巴-W(持仓市值6.05亿元)、工业富联(持仓市值5.65亿元) [8] - 对腾讯控股、东山精密、中芯国际等个股加仓幅度均超过170%,显示出在AI算力领域的深入布局 [8][9] 中欧数字经济A分析 - 基金规模达130.21亿元,采取均衡配置思路,覆盖AI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半导体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 [2][9] - 基金经理冯炉丹对AI基础设施个股进行显著调仓,新易盛持仓增加177.09%,中际旭创增加161.39%,天孚通信大幅增加275.26%,沪电股份增加203.31% [9] - 基金经理表示小幅减仓AI基础设施,可能在个股选择上更加精益求精 [9] 非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作为非科技主题基金,在三季度取得15.32%的回报,今年以来累计回报突破102% [11] - 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创新药板块已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并在三季度逆势加仓益方生物-U、康弘药业等个股,加仓幅度分别达到63.56%和55.65% [13] 市场信号与投资主线 - AI与数字经济仍然是当前市场最具活力的方向,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的整个产业链都在经历深刻变革 [13] - 经过前期调整,创新药等成长板块也开始显现配置价值 [13] - 随着更多基金三季报的披露,市场的投资主线将更加清晰 [14]
A股CPO概念股回调,剑桥科技、新易盛跌超5%
格隆汇· 2025-10-23 10:37
CPO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CPO概念股出现回调 [1] - 汇绿生态、天孚通信、长飞光纤、仕佳光子股价下跌超过7% [1] - 剑桥科技、新易盛股价下跌超过5% [1] - 华天科技、华工科技、长芯博创、联特科技、烽火通信股价下跌超过4% [1] - 光迅科技、景旺电子、锐捷网络、中际旭创、太辰光股价下跌超过3% [1]
一批热门基金三季报出炉 “冠军基”规模暴增近9倍
证券时报· 2025-10-23 02:04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 - 前三季度基金涨幅达194%,成为冠军基,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涨幅为99.74% [1][2] - 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暴增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度增长近9倍 [1][2] - 基金份额从二季度末的7亿份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单季度为投资者带来利润47.15亿元 [2]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生益科技(持仓市值9.19亿元)、澜起科技(6.35亿元)和仕佳光子(5.24亿元) [2] - 基金经理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值得关注,AI模型价值提升,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 [3] - 预计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大年,CPO、OCS等技术将进入落地期 [9]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 - 前三季度基金涨幅约为102% [4] - 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32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17.90亿元,基金份额从6.79亿份增至9.32亿份 [5] - 股票仓位从二季度末的75.89%上升至三季度末的82.18% [6] - 三季度单季涨幅一度超过40%,随后回落至两成左右 [5] - 新晋前十大重仓股为舒泰神、中国生物制药 [5] - 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创新药个股已极具性价比,持仓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展开 [6] - 创新药基本面依旧向好,全球竞争力逐渐加强的趋势基本确立 [8] 行业观点 - 全球云计算产业值得重点关注,AI模型价值因商业化发展而优化 [3] - 新云厂商的举债投资及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可能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 [9] - 模型和算力架构深度匹配将带来计算、通信、存储配置方案的丰富化及产业链机会 [9] - 创新药行业能靠自身研发创新熬出来,未来值得期待 [8]
暴赚195%,猛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16:43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任桀管理) - 基金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94.49%,年内收益率接近195%,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234% [1][3] - 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大幅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度增长近10倍,份额从7亿份增至34.66亿份 [1][5] - 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股票仓位超过91%,前十大持仓高度集中于全球云计算产业,包括光通信(CPO)、PCB等重点领域 [2][3]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持仓市值11.25亿元)、中际旭创(持仓市值10.92亿元)、天孚通信(持仓市值10.34亿元) [2][3] - 增持动作显著,沪电股份、太辰光、天孚通信加仓幅度分别为502.17%、642.80%、347.47% [2][3] - 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新晋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为9.19亿元、6.35亿元、5.24亿元 [2][3]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梁福睿管理) - 基金前三季度业绩达102.02%,成为“翻倍基”,规模从二季度末11.32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17.90亿元,单季度增长近60% [1][7][8][9] - 基金股票仓位超过82%,前三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持仓市值1.73亿元)、三生制药(持仓市值1.65亿元)、热景生物(持仓市值1.61亿元) [7][8] - 增持益方生物-U、诺诚健华、康弘药业、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个股,其中益方生物-U加仓幅度达63.56% [7][8] - 舒泰神、中国生物制药新晋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22亿元和1.08亿元,一品红遭减持,减仓幅度为7.79% [7][8] 行业观点与展望 - 全球云计算产业仍值得重点关注,AI模型价值提升,全球旗舰模型通过不降价、限流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token数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 [5][6] - 新云厂商举债投资及芯片与模型厂商相互投资,可能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计算、通信、存储配置方案丰富化将带来更多产业链机会 [6] - 光通信和PCB行业预计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大年,CPO、OCS、Scaleup光方案、正交背板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 [6] - 创新药板块已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选股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重点提升非肿瘤领域持仓占比,后续将加大核心管线全球竞争力和稀缺性的选股权重 [7][9]
算力概念牛股辈出 14股上涨空间获机构看好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6:31
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算力是年内市场最热题材之一 板块诞生多只翻倍牛股 [1]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今年以来有21只股票累计涨幅翻倍 [1] - 胜宏科技 新易盛 仕佳光子 中际旭创 源杰科技累计涨幅居前五位 胜宏科技年内累计上涨564.6% 高居榜首 [1] 机构预测的高增长潜力股 - 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 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38只 [1] - 以10月22日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 14只股票上涨空间超过10% [1] - 申菱环境上涨空间62.16% 排在第一位 上涨空间较大的还有奥飞数据 太辰光 润泽科技 沃尔核材 莲花控股等 [1] 具体个股数据 - 申菱环境 A股市值169.32亿元 预测机构家数未明确列出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85.96% 目标价上涨空间62.16% [2] - 奥飞数据 A股市值188.66亿元 预测机构12家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65.46% 目标价上涨空间57.94% [2] - 太辰光 A股市值234.21亿元 预测机构13家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63.94% 目标价上涨空间42.49% [2] - 润泽科技 A股市值750.82亿元 预测机构19家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34.47% 目标价上涨空间41.62% [2] - 沃尔核材 A股市值357.69亿元 预测机构5家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55.23% 目标价上涨空间33.43% [2] - 莲花控股 A股市值102.21亿元 预测机构6家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39.10% 目标价上涨空间33.16% [2]
研判2025!中国微纳光学器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高端应用面临技术挑战,规模化生产仍待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2 09:15
行业概述与定义 - 微纳光学器件是指在亚波长尺度(微米至纳米级)实现光的发射、引导、调制、局域、吸收和探测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丰富等优势 [2] - 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微纳结构设计(如超表面、光波导、光栅等)精确调控光场特性,突破传统光学器件的尺寸限制 [2]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R/VR近眼显示、生物传感、光通信、量子信息处理等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微纳光学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65亿元,同比增长2.13% [1][7] - 2024年中国光刻机行业市场规模为178.75亿元,同比增长11.11%,其技术进步直接推动微纳光学器件的制造水平 [6][7] - 2024年中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为1473亿元,同比增长4.84%,其技术升级对微纳光学器件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光学塑料、镀膜材料、纳米材料等原材料,以及光刻机、纳米压印机等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微纳光学器件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光通信、生物医学成像、汽车电子等领域 [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苏州苏大维格自主研发纳米压印与激光直写光刻设备,支持12英寸晶圆级压印,制造成本较传统光刻降低超90% [8] - 苏大维格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2亿元,同比增长5.27%;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10.46% [8] - 深圳市汇创达通过微纳米压印模具开发实现导光膜、背光模组自主化生产,良率高于95% [9] - 汇创达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下降26.32% [9] - 歌尔股份在VR/MR光学模组、AR衍射光波导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客户覆盖Apple、Meta等头部企业 [8] 技术发展与挑战 - 中国在3纳米光刻、原子级制造(0.3nm精度)、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等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支撑超构透镜、衍射光栅等微纳元件的纳米级加工 [1][7] - 高端应用(如量子信息、生物传感)仍面临纳米压印精度不足、相变材料稳定性差等技术挑战,导致规模化生产受限 [1][7] - 未来极紫外(EUV)光刻技术等先进光刻技术的应用将使微纳光学器件的制造精度进一步提升 [9] 行业发展趋势 - 受益于消费电子、自动驾驶、AR/VR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爆发式需求,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 [10] - 微纳光学器件的应用将从传统领域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6G光通信、生物医学等新兴市场拓展 [10] - 全球衍射光学器件产能将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精密微纳光学器件生产基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