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永磁(300748)

搜索文档
金力永磁(300748) -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关于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06 19:04
会议安排 - 2025年6月19日提议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6] - 7月19日在深交所网站等发布股东大会公告[6] - 8月6日下午14:30现场召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09:15 - 15:00[8][9] 参会情况 - 891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会,代表股份605,115,036股,占比44.1004%[10] 会议审议 - 审议《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多项议案[13][17] 表决规则 - 特别决议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一般决议半数以上通过,关联股东回避[14] 会议合规 - 律师认为召集、召开等程序合规,表决结果有效[15]
金力永磁(0668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10
股本数据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人民币1,372,131,923元[1] A类普通股数据 - 上月底法定/注册股份1,144,025,635股,本月增465,488股,月底结存1,144,491,123股[2]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136,475,339股,本月增8,015,784股,月底结存1,144,491,123股[5] H类普通股数据 - 上月底法定/注册股份200,745,600股,本月增26,895,200股,月底结存227,640,800股[3]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227,640,800股,库存股份数为0[5] 股份变动原因 - 2025年7月14日因股份奖励发行新股或转让库存股份,A类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增8,015,784股,库存股份减8,015,784股[7]
金力永磁(06680)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06 17:5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公布[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3]
金属新材料板块8月6日涨1.34%,屹通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6 16:31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当日上涨1.34%,领先于上证指数(涨0.45%)和深证成指(涨0.64%)[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5%,其中屹通新材(300930)以5.39%涨幅领涨,深圳新星(603978)涨5.04%位列第二[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272.8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34亿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屹通新材(300930)收盘价36.58元,成交量7.13万手,成交额2.54亿元[1] - 金力永磁(300748)成交额达14.51亿元,为板块最高,涨幅2.84%[1] - 宁波韵升(600366)成交量62.33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7.40亿元[1] - 龙磁科技(300835)下跌1.70%,为板块跌幅最大个股[2] 资金流向 - 金力永磁(300748)主力净流入1.21亿元,主力净占比8.31%,居板块首位[3] - 鑫科材料(600255)主力净流入4832.07万元,主力净占比4.08%[3] - 博威合金(601137)主力净流入2834.79万元,但游资净流出2830.21万元,净占比-10.03%[3] - 新莱福(301323)主力净流入2682.84万元,主力净占比12.16%,为占比最高个股[3]
金力永磁发行1.18亿美元可转债 业绩大幅回暖加快新兴领域开拓
长江商报· 2025-08-06 08:01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首次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 本金总额1 175亿美元 所得款项净额约1 15亿美元 [1][2] - 债券年利率1 75% 初始转换价每股H股21 38港元 若悉数转换可转换为约4314 14万股H股 占已发行总股本约3 14% [2] - 募集资金用途分配:66%用于回购H股股份 22%补充一般营运资金 9%偿还债务 3%用于子公司营运开支 [2] - 此次发行标志着公司在港股市场的资本结构从单一股权融资向"股债结合"模式拓展 [2] - 公司2022年港股上市募集资金42 41亿港元 2024年12月通过H股配售融资2 1亿港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 35亿元 同比增长151%至180% [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约35亿元 同比增长4%至5% 创同期历史新高 [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2 3亿元至2 65亿元 同比增长576%至679% [4] - 2024年营业收入67 63亿元 同比增长1 13% 归母净利润2 91亿元 同比减少48 37% [4] - 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双增 2023年出现业绩双降 [4] 业务发展布局 - 公司配合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及产能建设 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1][5] - 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风力发电 节能变频空调 节能电梯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4] - 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 目标2027年建成6万吨产能 [5] - 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 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优化实现稳健发展 [5] - 作为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研发和制造商 2018年9月在A股上市 [4]
作为磁性材料“大国”,为何存在磁性材料“卡脖子”问题?
材料汇· 2025-08-06 00:05
永磁材料 - 2021年中国永磁铁氧体产量80万吨,稀土永磁21.33万吨,其中钕铁硼占90%以上[2][36][53] - 铁氧体永磁占全球永磁体产量60%以上,主要应用于汽车(2025年需求61.4万吨)、家电(2025年20.1万吨)领域[6][45] - 稀土永磁中钕铁硼需求增长显著,新能源车领域2025年需求为2020年5倍,风电领域2025年全球需求2.4万吨[6][66][67] -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15系铁氧体仅日本TDK能批量生产,国内9系以上占比低[40][41] - 钐铁氮材料产业化滞后,日本大同电子等企业已实现量产,国内有研稀土建成300吨生产线[61][63] 软磁材料 - 2020年中国软磁铁氧体产量近40万吨,全球产值132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81亿美元[13][82][83] - 金属磁粉芯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超20万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充电桩、光伏逆变器[13][80] - 横店东磁软磁铁氧体年产能3.5万吨,天通股份3万吨,铂科新材金属磁粉芯产能1.6万吨[15][85] - 高频低损耗配方研发不足,高端磁芯依赖进口,Mn-Zn铁氧体适用于2MHz以下场景[13][81] 磁性生物材料 - 免疫磁珠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06.5亿元(CAGR 14.9%),国产化率仅5-10%[19][99][102] - MRI造影剂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220亿元,增速超30%,恒瑞医药国内市占率第一[19][108][109] - 免疫磁珠表面修饰技术待突破,需开发多癌种检测磁珠;MRI造影剂需解决钆离子毒性问题[18][111] - 诊疗一体化是未来趋势,磁性纳米颗粒可结合药物递送实现成像引导治疗[20][113] 磁记录材料 - 磁记录材料存储全球70%数据,技术演进路径为PMR→HAMR→MAMR[23][115] - HAMR/MAMR技术被希捷、西部数据垄断,中国无产业化能力,2026年希捷将推50TB HAMR硬盘[23][129] - 磁带领域IBM与富士通掌握317Gbit/in²技术,LTO-10容量36TB,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23] 磁性吸波材料 - 全球市场规模2019年297.5亿元,2025年CAGR 8%,1GW海上风电对应5亿元吸波涂覆市场[31] - P波段(0.3-1GHz)吸波材料空白,海洋环境涂层易氧化,需开发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22][25][27]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飞荣达、武汉磁电等,美国3M、日本TDK技术领先[26] 行业整体情况 - 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总产值800亿元,预计2025年超千亿元,产量占全球60%以上[34] - 核心挑战包括高端技术依赖(如晶界扩散专利)、产业链短板(热压生产线)、重稀土资源安全[32][38] - 战略方向包括开发连续化装备、推广永磁电机(节能30%)、强化军工材料研发[38] - 目标2025年高端稀土永磁国产化率70%,2030年达80%并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38][74]
稀土及稀土永磁优势在我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稀土及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涵盖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材料生产和应用领域[1] * 主要公司包括北方稀土(轻稀土龙头)、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盛和资源(海外布局)、金力永磁(永磁材料龙头)等[3][24][25][26][28]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9900万吨氧化物,中国占比38%(4400万吨)居首,其次为巴西2100万吨、美国1900万吨[3][4][9] * 中国资源分布呈"南重北轻"特点:北方以白云鄂博轻稀土为主,南方以离子型重稀土为主[2][24] * 其他重要产区:澳大利亚莱纳斯(西澳威尔德矿200万吨储量)、缅甸(2024年产3.1万吨)、泰国(1.3万吨)[13][14] 中国产业政策与供给控制 * 实行配额管理制度:2024年开采配额27万吨(轻稀土25万吨/+6.36%,重稀土2万吨持平),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10.43%[1][5] * 组建两大国有集团:北方稀土(占开采配额70%)和中国稀土,推动行业集中化[2][24] * 2025年4月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小贸易商或难获许可证[15]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MP公司**: - 获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扩产至1万吨,设定氧化钋最低价110美元/kg[10] - 分离技术落后中国,成本较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11][12] * **澳大利亚莱纳斯**: - 2024年产超1万吨氧化物,获美国2.5亿美元支持建德州分离厂[13] - 2025年首次在中国以外提取重金属锑[13] * 缅甸供应风险:克钦州采矿证可能2025年底到期[14] 供需与价格趋势 * 需求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需求增1.5-2kg)、风电(永磁直驱技术)、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单台需3kg+)[17][20][23] - 稀土永磁毛坯产量:中国2024年超25万吨(上市公司占60%)[19] * 价格现状: - 轻稀土氧化钕52万元/吨,与美国最低价差显著[16] - 历史周期:2010-2012年风电驱动、2020-2022年新能源车驱动[16] 重点企业表现 * **北方稀土**: - 2024年产氧化物1.55万吨、盐类12.5万吨、金属3.7万吨,净利润10亿元[24] - 包销价格连续五季度上涨[24] * **中国稀土**: - 中重稀土龙头,2024年产7000吨,利润随价格上涨转正[25] * **金力永磁**: - 2024年成品产量2.1万吨(毛坯2.5-3万吨),规划扩产至6万吨[28] * **盛和资源**: - 完成对MP子公司收购,获6万吨冶炼分离能力,持有Mountain Pass股权[26] 技术与安全 * 稀土永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需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氢气环境[18] * 中国分离技术全球领先,尤其包钢研究院研发优势[2] 行业风险 * 政策风险:配额管理、出口管制等直接影响供给[37] * 地缘政治:中美贸易博弈影响显著[37] *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需求[37] 未来趋势 * 价格预期持续上涨,中国保持定价权[36] * 潜在需求爆发点: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36] * 海外供给短期难撼动中国主导地位[36]
金力永磁(300748) - H股公告-刊发发售通函


2025-08-05 17:56
债券发行 - 公司将发行1.175亿美元、利率1.75%的2030年到期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发行价格为面值的100%[23] - 债券面额为20万美元,超过部分应为10万美元的整数倍[28] - 债券持有人可在2025年8月4日后第41天起至到期日前10个工作日将债券转换为担保人发行的H股,初始转换价为每股21.38港元[25] - 债券自发行日起按年利率1.75%计息,每半年付息一次,于每年2月4日和8月4日支付[26]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集团收入分别为71.652亿元、66.879亿元和67.6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46亿元、5.669亿元和2.941亿元[82] - 2022 - 2024年总资产分别为112.20亿元、118.26亿元、122.97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111] - 20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0亿元、15.18亿元、5.08亿元[114] 公司运营 - 担保人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80] -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量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绿色智能制造项目”[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约为21.781亿元,包括5.595亿元原材料、4.265亿元在产品和12.053亿元产成品[144]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受稀土原材料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130] - 公司提升产能的计划可能无法按时、按预算或顺利实施[134] - 中国和全球关于公司产品终端市场的法规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务[136] 其他信息 - 2025年3月,担保人宣布采用2025 H股受限股份计划和2025 A股员工持股计划[84] - 公司2025年4月宣布A股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不超31.18元/股[85] - 蔡报贵、胡志斌和李新农共同控制421,799,769股A股和20,171,400股H股[120]
金力永磁(06680) - 刊发发售通函 - 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117,500,...


2025-08-05 12:07
债券发行 - 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将发行1.175亿美元、利率1.75%的2030年到期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发行价格为面值的100%[23] - 债券面值为20万美元,超过部分为10万美元的整数倍[28] - 债券持有人可在2025年8月4日后第41天起至到期日前10个工作日,按每股21.38港元的初始转换价将债券转换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H股[25] - 债券自发行日起按年利率1.75%计息,每年2月4日和8月4日半年付息一次,自2026年2月4日开始[26]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集团营收分别为71.652亿元、66.879亿元和67.633亿元[82] - 2022 - 2024年集团净利润分别为7.046亿元、5.669亿元和2.941亿元[82] - 2022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分别为60.06亿元、56.13亿元、60.11亿元[109] - 2022 - 2024年总资产分别为112.20亿元、118.26亿元、122.97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111] - 2022 - 2024年流动资产分别为91.27亿元、88.36亿元、76.92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111] 公司运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担保人已发行股份数量为13.72131923亿股,其中A股11.44491123亿股,H股2.276408亿股[83] - 2025年3月,担保人宣布采用2025 H股受限股份计划和2025 A股员工持股计划[84] - 2025年4月公司宣布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不超31.18元/股[85] - 公司正扩建产能,计划加速包头科技三期建设,投资建设年产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绿色智能制造项目”[134]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受稀土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影响,稀土供应受政府管控、产能限制等多种因素制约[130] - 公司产品需求受经济和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影响,若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资源利用不足问题[135] -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受政策影响大,政策不利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经营成果和前景[136] - 公司面临国内外竞争,若竞争失败,将对业务、财务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7] 其他 - 股票借贷协议于2025年7月23日签订[120] - 认购协议于2025年7月23日签订[120] - 信托契约预计于2025年8月4日签订[121] - 担保人于2025年7月21日获得国家发改委预发行登记证书,截至发行通函日期该证书有效未被撤销[200]
金力永磁(300748.SZ):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完成1.175亿美元可转换为公司H股的公司债券发行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28
债券发行 - 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完成1.175亿美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1] - 债券由公司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担保 [1] - 债券预计于2025年8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 [1] 公司结构 - 发行主体为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