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方纳米(300769)
icon
搜索文档
德方纳米(300769)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9 20:02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19日14:30召开现场会议,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5]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228人,代表股份71,035,308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5.6093%[9] - 中小股东出席223人,代表股份6,044,755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1792%[10]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70,442,03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1648%[11] - 《关于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70,435,45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1556%[13]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同意70,435,45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1556%[15] - 《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70,435,45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1556%[18]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70,329,85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0069%[20]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70,437,358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1582%[23] - 《关于公司2025年度董事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33,455,959股,占出席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7.9507%[25] - 中小股东对相关议案表决,同意5341985股,占比88.3739%;反对684350股,占比11.3214%;弃权18420股,占比0.3047%[30] - 《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的议案》表决,同意33533179股,占比98.1767%;反对583050股,占比1.7070%;弃权39700股,占比0.1162%[31] - 中小股东对《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的议案》表决,同意5422005股,占比89.6977%;反对583050股,占比9.6456%;弃权39700股,占比0.6568%[32] - 《关于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表决,同意70391535股,占比99.0937%;反对605273股,占比0.8521%;弃权38500股,占比0.0542%[34] - 中小股东对《关于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表决,同意5400982股,占比89.3499%;反对605273股,占比10.0132%;弃权38500股,占比0.6369%[36] - 《关于对外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表决,同意32842772股,占比94.6785%;反对1799257股,占比5.1869%;弃权46700股,占比0.1346%[37] - 中小股东对《关于对外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表决,同意4198798股,占比69.4618%;反对1799257股,占比29.7656%;弃权46700股,占比0.7726%[38] 其他情况 - 关联股东对相关议案回避表决[33][39] - 见证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40] - 备查文件包括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和法律意见书[41]
德方纳米(300769)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跟踪报告
2025-05-15 19:50
业绩总结 - 2024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653,038.73万元,同比下降54.35%[4] - 2024年1 - 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 82,165.19万元[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5年6月[5] 保荐人工作 - 保荐人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每月一次[3] - 保荐人列席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各1次[3] - 保荐人现场检查公司1次[3] - 保荐人发表专项意见9次[3] - 保荐人于2024年12月25日对公司培训1次[4] 承诺履行 - 报告期内公司及股东各项承诺均已履行[7]
德方纳米(300769)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5-15 19: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28,018.80万元[5] 报告披露时间 - 2022年年度报告于2023年3月31日披露,2023年于2024年4月24日披露,2024年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5] 保荐相关情况 - 保荐代表人于2022 - 2024年每年12月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和相关人员培训[6][7] - 持续督导期内原保荐代表人李逍由肖耿豪接替[15] 募集资金情况 - 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316,125.65万元,投资于两项目[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305,528.80万元,专用账户余额13,555.04万元[7] - 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22] 保荐机构意见 - 对公司多项资金使用、项目延期、内控报告等事项无异议[7][8][9][10][11][12][13][14] - 认为发行人公告与实际相符,严格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19][20] 公司表现 - 尽职推荐和持续督导阶段公司及中介机构表现良好[17][18]
德方纳米近2年1期亏损 2019年上市三募资共48.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5: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6.13亿元,同比下降55.1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8.25%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亿元,同比下降97.61%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5.90%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51%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21亿元,同比恶化28.26% [2][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78.09亿元,同比下降14.11% [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45亿元,同比下降22.16% [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74.8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81% [3]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3.90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81% [3] 募资情况 - 2019年IPO募集资金净额3.93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纳米磷酸铁锂等项目 [4][5] - 2020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11.82亿元,发行价102元/股 [5] - 2021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31.61亿元,发行价255元/股 [6] - 三次募资合计48.47亿元 [6] 历史发行信息 - 2019年4月15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1.78元/股,发行量1069万股 [3] -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董瑞超、金巍锋 [3] - 上市发行费用共计5316.77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853.08万元 [5]
德方纳米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04亿元 同比增长5.90%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18: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 同比下降55.15%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38亿元 同比减亏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90%至20.04亿元 毛利率环比转正至0.30% [1]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 同比增长15.31% 销量22.57万吨 同比增长5.52% [1] 经营压力与市场环境 - 2024年主要原材料锂源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市场竞争加剧 [1] - 产品售价同比大幅下降 产品毛利降低 导致整体业绩持续承压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48亿元 研发资源向关键方向聚焦 [2] - 围绕"一核、多元"业务布局 以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为核心进行全生态材料研发布局 [2] - 积极推进新一代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高性能添加剂等新产品的研发及量产 [2] 发展战略与行业展望 - 锂电行业未来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2] - 以"客户提升、原料降本、制造降本、性能溢价、服务增值"为五大战略支点 [2] - 聚焦"产品力""品质力""制造力""成本力""组织力"协同赋能主线 [2] - 系统化推进技术攻坚、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 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壁垒 [2]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1:51
生产基地与市场拓展 - 西班牙生产基地已完成 ODI 备案及经营者集中审核,正按计划推进后续工作,公司将建立海外销售体系,推进海外基地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2]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发挥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海外基地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5] 营收与利润改善措施 - 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新型号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等新产品应用 [2] - 强化运营管理,围绕“降成本、压费用、提周转、细管理、控风险”开展工作,降本增效已取得显著效果 [2] - 加速全球产能布局,推进西班牙生产基地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坚持创新路线,聚焦研发资源,围绕“一核、多元”布局研发新产品,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升级 [2] 产能情况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 26.5 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11 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5000 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 8 万吨/年 [3] 原材料与价格战应对 - 碳酸锂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公司通过拓展锂源供应渠道、加强采购和库存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及开展套期保值等措施应对 [3] - 行业价格战短期使企业盈利承压,长期推动技术迭代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应对 [3] 风险评估与应对 - 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技术迭代、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4] - 通过推进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应对风险 [4] 产品工艺优势 - 公司液相法可实现离子级均匀混合,精准控制元素比例,粒径均一可控,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好,加工和倍率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 [4] - 液相法可生产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第四代高压密产品已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4] 一季度产销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 6.15 万吨,同比增长 36.85%,环比增长 5.65% [5]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已批量出货,应用于动力端,出货量占比将提升 [5] 补锂剂情况 - 补锂增强剂已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领域和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 [5] - 目前产能 5000 吨/年,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500%,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 [5] - 补锂增强剂可提高电池多方面性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加大开拓力度,推动市场化应用和产品迭代升级 [5] 关联交易与电池回收 - 与子公司曲靖华祥科技业务往来主要产品为其回收的锂铁磷原材料 [6] - 曲靖华祥科技从事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实现废旧资源有效回收与再利用 [6] ESG 投入 - ESG 投入是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初期投入可转化为财务回报与社会价值 [7] - 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理念,开展温室气体核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绿色低碳与降成本融合 [7][8] 管理层薪酬制度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相关薪酬和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层薪酬依据岗位和考核情况确定,与企业长期价值和员工福祉绑定 [8] 衍生品投资 - 公司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锂盐价格波动影响,2024 年盈利,具体对冲情况需综合判断 [8] 行业破局 - 磷酸铁锂行业破局需“政策刚性约束 + 市场柔性调节”,短期淘汰落后产能,中长期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 [9] - 公司将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状况,为股东创造价值 [9]
东吴证券:给予德方纳米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30 13:33
核心观点 - 德方纳米2024年营收76亿元同比-55%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毛利率-4.6% 25Q1营收20亿元同环比+6%/+85% 毛利率转正至0.3% [1] - 24年出货量22.6万吨同比+6% 25Q1销量6-6.5万吨同环比增38%/8% 预计全年出货28-30万吨同比增30% [2] - 25H2有望单季扭亏 补锂剂24年出货200吨 25年有望提升至0.1万吨 [3] - 25-26年归母净利预期下修至-1.5/2.7亿元 新增27年预期6.1亿元 [4] 财务表现 - 24Q4营收11亿元同环比-59%/-51%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环比-19%/+69% 毛利率-14% [1] - 24年铁锂均价3.7万元/吨同比-59% 单吨亏损0.6万元/吨 24Q4均价2.1万元/吨 单吨亏损1.1万元/吨 [3] - 25Q1铁锂均价恢复至3.6万元/吨 单吨亏损0.37万元/吨 [3] - 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4亿元同比-97.6% 25Q1经营性现金流-9.2亿元 [4] 产能与结构 - 当前产能45万吨 有效产能26万吨铁锂+11万吨锰铁锂 [2] - 24年锰铁锂出货2000吨 预计25年0.5-1万吨 锰铁锂产能利用率偏低 [2] - 铁锂产能基本满产 60-70%为储能 动力产品压实密度2.55以上 [2] 费用与资产 - 24年期间费用7.8亿元同比-39.3% 费用率10.2%同比+2.7pct [4] - 25Q1期间费用1.7亿元同环比-31.7%/-15.7% 费用率8.3% [4] - 24Q4末存货9.8亿元较年初+16% 25Q1末存货8.3亿元较年初-16% [4] - 24年资本开支4.6亿元同比-71.4% 25Q1资本开支1.3亿元 [4]
德方纳米(300769):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25Q1盈利有所改善,静待经营拐点
东吴证券· 2025-04-30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至“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4大幅计提减值,25Q1毛利率转正,25H2有望单季扭亏;补锂剂24年出货量200吨,25年有望提升至0.1万吨并开始贡献利润 [3] - Q1毛利率转正,业绩符合预期;24年出货量微增,25Q1恢复高增,预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达28 - 30万吨,同比增近30% [10] - Q1费用管控加强,存货减少;考虑铁锂加工费降至低位,下修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预期,新增27年归母净利预期,下调至“增持”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973|7,613|8,747|10,660|12,862| |同比(%)|(24.76)|(55.15)|14.89|21.88|20.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36.24)|(1,337.65)|(145.24)|269.44|611.59| |同比(%)|(168.74)|18.25|89.14|285.52|126.9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84)|(4.77)|(0.52)|0.96|2.18| |P/E(现价&最新摊薄)|(4.61)|(5.65)|(51.99)|28.03|12.35|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7.44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2.23/53.00元,市净率1.43倍,流通A股市值6,908.11百万元,总市值7,688.36百万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9.24元,资产负债率61.71%,总股本280.19百万股,流通A股251.75百万股 [8] 财务数据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7,008|7,649|7,034|9,628|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0,800|10,452|10,049|9,970| |资产总计(百万元)|17,809|18,101|17,083|19,597| |流动负债(百万元)|7,962|7,801|6,500|8,375|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963|2,963|2,963|2,963| |负债合计(百万元)|10,925|10,764|9,464|11,33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5,545|6,018|6,264|6,82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38|1,318|1,355|1,43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6,884|7,337|7,619|8,259|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7,809|18,101|17,083|19,597|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613|8,747|10,660|12,862|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966|8,025|9,469|11,211|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61|39|48|58| |销售费用(百万元)|34|31|32|23| |管理费用(百万元)|316|315|341|373| |研发费用(百万元)|248|262|288|322| |财务费用(百万元)|179|157|141|106|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31|30|36|44|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42|52|32|39|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3|0|10|10| |减值损失(百万元)|(639)|(185)|(70)|(70)|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1)|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756)|(185)|350|792|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13)|2|2|7| |利润总额(百万元)|(1,769)|(183)|352|799| |减:所得税(百万元)|(167)|(18)|46|104| |净利润(百万元)|(1,602)|(165)|306|695|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64)|(20)|37|8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38)|(145)|269|61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4.77)|(0.52)|0.96|2.18| |EBIT(百万元)|(1,388)|74|483|876| |EBITDA(百万元)|(632)|884|1,347|1,815| |毛利率(%)|(4.64)|8.25|11.18|12.84| |归母净利率(%)|(17.57)|(1.66)|2.53|4.75| |收入增长率(%)|(55.15)|14.89|21.88|20.6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8.25|89.14|285.52|126.99|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3|1,047|1,511|1,99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51|(407)|(427)|(81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80)|260|(2,355)|66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86)|900|(1,271)|1,837|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756|810|864|939| |资本开支(百万元)|(465)|(448)|(449)|(84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369|11|70|131| |每股净资产(元)|19.79|21.48|22.36|24.3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80|280|280|280| |ROIC(%)|(8.83)|0.51|3.41|6.25| |ROE - 摊薄(%)|(24.12)|(2.41)|4.30|8.97| |资产负债率(%)|61.35|59.47|55.40|57.8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5.65)|(51.99)|28.03|12.35| |P/B(现价)|1.36|1.25|1.21|1.11| [12]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2:0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销量22.57万吨,产销量居行业前列;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同比下降55.15%;归母净利润 -13.38亿元,同比减亏18.25% [2] - 2025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 -1.67亿元,同比减亏9.51%,业绩仍承压但亏损幅度收窄 [2] 产品竞争力 - 磷酸铁锂方面推出多款新产品,具备高压实密度、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3] - 磷酸锰铁锂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行业领先,是已建成规模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第二代验证进展顺利;2024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00%,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行业第一 [3] - 补锂增强剂在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体系均有应用,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投资者问答 出货量 - 2024年第四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出货量5.82万吨,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6.15万吨 [3] 在建工程 - 2025年第一季度在建工程增加主要源于技改项目和原材料自制项目 [3] 高压实产品 - 高压实产品已批量出货,主要应用在动力端,随着落地项目增加,出货量占比会持续提升 [3] 海外扩产 - 与海外客户积极沟通,与海外头部电池企业有接触,动力和储能领域验证进展顺利;已公告与ICL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 [3][4] 海外项目合资原因 - ICL是全球化企业,有丰富海外运营经验,在供应链和市场端有布局,在西班牙有建厂经验;合资模式可发挥双方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 磷酸锰铁锂预期 - 公司最早布局磷酸锰铁锂产能,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领先,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首,预计未来出货量随车型增加而提升 [6] 补锂增强剂应用 - 产品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应用领域及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已建成产能5000吨/年,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0%,预计2025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7] 产能规划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5000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8万吨/年;2025年推动已建成产能释放,未来新增产能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推进 [7][8]
德方纳米(300769) - 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29 02:16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评估独立董事王文广、毕晓婷、李海臣独立性[1] - 董事会认为独立董事能胜任职责,符合任职资格及独立性要求[1] 报告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