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LNVGY)

搜索文档
联想集团发布年报:全年营收4985亿,同比增长21.5%!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市场份额不掉,利润不掉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全年收入4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创历史第二高位 [1] - 第四财季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3%,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提升25% [1] - 三大核心业务中,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整体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ISG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同比增长63%,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收双位数增长且运营利润率超21% [3] 业务结构 - PC之外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达到47% [3] - 全球所有大区营收全部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ISG基础设施业务集团下半财年成功扭亏 [3] 研发投入 - 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研发人员占比达27.8%,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公司提出"超级智能体"概念,继去年发布首款AI PC个人智能体 [3] 运营体系 - 公司构建端到端全球运营体系,覆盖产品设计、需求预测、采购、制造、销售、服务全链条 [3] - 通过"ODM+模式"在全球11个市场布局逾30个自有或合作制造基地,形成"全球资源、本地交付"供应链能力 [3]
联想集团Q4业绩亮眼:营收、净利同比增长均超20% 增长势头强劲
智通财经· 2025-05-22 12:48
联想集团2024/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 第四财季整体营收123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20.25亿人民币同比提升25% [1] - 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 增长势头强劲 [1] IDG业务表现 - IDG营收8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PC市场份额达23.8%领先第二名3.8个百分点 [1] - AI PC在中国市场笔记本总销量中占比达到16% [1] - 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 激活量达1350万台创单季新高 高端机型收入占比达25% [1] -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8% 呈现稳中向好发展趋势 [1] - 持续推进"个人智能双胞胎"进展 将推出更多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创新终端产品 [1] ISG业务表现 - ISG单季营收近3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 [2]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3% 海神液冷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大增244% [2] - 加速打造面向AI时代的混合式智能基础设施平台 推动可持续盈利性高增长 [2] SSG业务表现 - SSG第四季度收入超1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 运营利润率创纪录达23% [2] - 围绕"联想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构建核心能力 推出AI智能体平台、AI一体机等新产品组合 [2] - 与新加坡ST Logistics开展智能仓储解决方案第二期合作 [2] - 未来将锚定"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 全面提升平台能力与全球交付效率 [3] 未来发展战略 - 打造涵盖创作、学习、娱乐等场景的AI应用生态系统 推动用户"一体多端"体验 [1] - 加快拓展超级智能体场景 增强客户粘性 拓宽高附加值服务商业化路径 [3] - 助力全球企业释放AI价值 [3]
联想集团全年营收近5000亿元 净利润大增近四成
格隆汇· 2025-05-22 12:3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全年收入达到4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5%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全年净利润1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 [1] - 第四财季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3% 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1][3] 业务板块表现 - IDG智能设备业务营收364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运营利润率提升 [2] - ISG基础设施业务营收104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3% 下半财年成功扭亏 [2] - SSG方案服务业务营收610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运营利润率超21% [2] - PC之外业务占总营收比例达47% 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区域市场表现 - 美洲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9% [2] - 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营收同比增长16% [2] - 中国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6% [2] - 亚太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9% [2] 市场竞争地位 - PC全球市场份额扩大至23.8% 领先第二名3.8个百分点 [3] - 智能手机业务在海外市场以高于大市12个百分点的增速提升市场份额至第四位 [3] - ISG业务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 [3]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 [3] - 研发人员占比达27.8%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率先提出"超级智能体"概念 推进AI时代"智能双胞胎"愿景 [3] 行业背景 - PC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全球政经格局复杂多变 [1] - AI浪潮带来多重变局 主要经济体间持续博弈 [1]
联想集团(00992.HK)2025财年营收增长21%至690亿美元 纯利同比增长37%至13.84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5-22 12:30
财务表现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加37%至13.84亿美元 [1] - 收入增长21%至690亿美元,创年度营收第二高纪录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36%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5港仙 [1] 业务分部表现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增长63%,主要受益于伺服器订单强劲增长、企业需求回升及新客户拓展 [2]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受DWS和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需求推动 [2]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3%,个人电脑业务受益于全球市场份额增长、商业销售复苏及高端产品推出 [2] - 智能手机业务稳占亚太及欧洲等关键市场份额 [2] - 非个人电脑收入占三个业务集团总收入的47% [2] 盈利能力与战略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下半年扭亏为盈,聚焦云需求增长 [2]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盈利能力达历史高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经营溢利率保持在21%,占三大业务集团综合分部溢利总额的33% [2] 研发与人工智能进展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13%至23亿美元 [3] - 在个人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展,推出AI NOW智能代理,打造多设备兼容生态系统 [3] - 在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开发"超级智能体",结合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全栈式能力及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的AI library [3]
联想集团第四财季营收169.8亿美元,预估156.7亿美元。第四财季净利润9,000万美元,预估2.262亿美元。

快讯· 2025-05-22 12:20
联想集团第四财季业绩 - 第四财季营收169 8亿美元 超出预估156 7亿美元 [1] - 第四财季净利润9000万美元 低于预估2 262亿美元 [1]


5月22日午间公告一览:联想集团2024/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
快讯· 2025-05-22 12:20
联想集团年度业绩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7%至13 84亿美元 [1] - 收入同比增长21%至690 77亿美元 创历史第二高 [1]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及溢利分别同比增长13%及14% [1]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3% 下半年转亏为盈 减少1 8亿美元亏损 [1]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连续第四年实现创纪录的收入和溢利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 5港仙 [1] *ST锦港退市风险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警示 [2] - 2024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且财务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2] - 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整改 [2] - 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2] - 公司股票被上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 部分账户被冻结 部分金融机构下调其征信分类及评级 [2]
联想集团全年营收690.8亿美元 高于预期
快讯· 2025-05-22 12:08
财务表现 - 全年营收690.8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估678亿美元 [1] - 全年净利润13.8亿美元 低于市场预估14.8亿美元 [1] - 每股末期股息0.305港元 [1]
联想集团(0099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22 12: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690.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4][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16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3%;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9000万美元,同比下降64%[4] - 2024 - 2025财年,公司毛利率为16.1%,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4]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2024 - 2025财年公司经营溢利2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2%;除税前溢利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30%;期内溢利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6%[4] - 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21%至690亿美元,是历来第二高纪录[1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溢利同比增长36%至14亿美元,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7%至14亿美元[9]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13%至23亿美元[10] - 现金周转期同比增加六天,主要因存货天数延长[10]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11.30美仙和10.62美仙,分别上升2.89美仙和2.57美仙,净溢利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2%[22] - 2025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35.84534亿美元,行政费用为28.22604亿美元,研发费用为22.88204亿美元[24] - 2025年其他经营收入/(费用)净额为 - 2.38115亿美元,2024年为0.30861亿美元[24] - 集团进行组织变革获得2.82亿美元一次性所得税抵免[22] - 年内经营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15%,雇员福利成本增加4.69亿美元,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1.92亿美元[25] - 年内集团录得资产减值及撇销1.23亿美元(2024年:4000万美元),与认股权证相关的衍生金融负债公允值亏损1.18亿美元(2024年:无)[25] - 战略性投资公允值收益6000万美元(2024年:1.53亿美元),净汇兑亏损2100万美元(2024年:7400万美元)[25] - 年内财务费用较去年轻微增加1%,银行贷款及透支利息增加8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利息增加1600万美元[27] - 2025年与2024年相比,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976.2万美元(2024年:20977.7万美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628.3万美元(2024年:13495.9万美元)[26] - 2025年与2024年相比,无形资产摊销(不包括自用电脑软件)为15141.9万美元(2024年:21196.5万美元),无形资产减值及撇销为12314万美元(2024年:2974.5万美元)[26] - 2025年第四季度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收入为169.84亿美元(2024年:13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经营溢利为3.31亿美元(2024年:4.89亿美元),同比下降32%[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销售额约为169.84亿美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1.58亿美元至约9000万美元,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16.4%[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费用为24.512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39355亿美元增加26%[30][31][32] - 雇员福利成本增加1.47亿美元,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6100万美元,与认股权证相关的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亏损1.18亿美元[31] - 战略性投资公允价值收益1900万美元(2024年:5100万美元),净汇兑亏损400万美元(2024年:净汇兑收益500万美元)[31] - 2024年同期集团录得签出认沽期权负债的重新计量收益1.43亿美元[31] - 期内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主要因银行贷款及透支利息减少1300万美元及保理成本减少2900万美元,部分被可换股债券利息增加2200万美元所抵销[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全年,公司呈報經營溢利2164153千美元、除稅前溢利1480870千美元、年內溢利1461952千美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384445千美元[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全年,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經營溢利2454124千美元、除稅前溢利1815110千美元、年內溢利1503757千美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441291千美元[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全年,公司呈報經營溢利2005784千美元、除稅前溢利1365454千美元、年內溢利1102312千美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010506千美元[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全年,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經營溢利2012910千美元、除稅前溢利1399930千美元、年內溢利1120451千美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060177千美元[39] - 2025年以公允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值變動淨額在經營溢利、除稅前溢利、年內溢利、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分別為 -59552千美元、 -59552千美元、 -44530千美元、 -29489千美元[39] - 2025年併購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在經營溢利、除稅前溢利、年內溢利、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分別為130735千美元、135467千美元、106616千美元、106616千美元[39] - 2024年以公允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值變動淨額在經營溢利、除稅前溢利、年內溢利、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分別為 -153113千美元、 -153113千美元、 -127309千美元、 -95777千美元[39] - 2024年併購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在經營溢利、除稅前溢利、年內溢利、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分別為169407千美元、174139千美元、137353千美元、137353千美元[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呈报经营溢利331,381千美元、除税前溢利177,698千美元、期内溢利124,418千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89,878千美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分别为481,240千美元、353,940千美元、296,805千美元、278,408千美元[4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呈报经营溢利488,772千美元、除税前溢利308,665千美元、期内溢利253,032千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47,724千美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分别为468,969千美元、294,881千美元、233,986千美元、222,589千美元[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全年,集团资本性支出为11.51亿美元,2024年为12.86亿美元[41] - 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442.31亿美元,2024年为387.51亿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0.69亿美元,2024年为55.83亿美元;总负债为375.71亿美元,2024年为326.70亿美元;流动比率为0.93,2024年为0.87[42] - 于2025年3月31日,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共为48.17亿美元,2024年为36.26亿美元;其中美元占比43.6%(2024年:25.5%)、人民币占比21.2%(2024年:27.3%)等[42] - 于2025年3月31日,68%的现金为银行存款(2024年:90%),32%的现金为投资级别流动货币市场基金投资(2024年:10%)[42] - 2025年贸易信用额度可动用金额6,200百万美元,已动用4,370百万美元;2024年可动用4,676百万美元,已动用2,861百万美元[45] - 2025年短期货币市场信贷可动用金额3,194百万美元,已动用62百万美元;2024年可动用1,926百万美元,已动用41百万美元[45] - 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债务)/现金为(551)百万美元,贷款权益比率为0.81;2024年分别为6百万美元和0.60[47] - 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未完成远期外汇合约之承担为159.82亿美元,2024年为115.55亿美元[48] - 2025年公司收入为69,076,968千美元,2024年为56,863,784千美元[51] - 2025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461,952千美元,2024年为1,102,312千美元[51] - 2025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1.30美仙,2024年为8.41美仙[51] - 2025年公司总全面收益为976,275千美元,2024年为772,284千美元[52] - 2025年公司总资为44,230,812千美元,2024年为38,750,954千美元[53] - 2025年公司存货为7,923,804千美元,2024年为6,702,677千美元[53] - 2025年公司总权益为6,659,917千美元,2024年为6,081,187千美元[54] - 2025年公司总负债为37,570,895千美元,2024年为32,669,767千美元[54] - 2025年公司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1,978,933千美元,2024年为10,505,427千美元[54] - 2025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1294亿美元,2024年为33.68939亿美元[55] - 2025年已付利息7.25686亿美元,2024年为7.44049亿美元[55] - 2025年投资活动所耗的现金净额为10.56275亿美元,2024年为12.8345亿美元[55] - 2025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89887亿美元,2024年所耗现金净额为13.36105亿美元[55]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2.33434亿美元,2024年减少6.08564亿美元[55] - 2025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28124亿美元,2024年为35.59831亿美元[55] - 2025年年内溢利为13.84445亿美元,2024年为10.10506亿美元[56] - 2025年其他全面亏损为4.85677亿美元,2024年为3.30028亿美元[56] - 2025年已付股息6.08351亿美元,2024年为5.83273亿美元[56] - 2025年已付其他非控制性权益股息5928.6万美元,2024年为3699.5万美元[56] - 2025年公司总经营收入为69,076,968千美元,2024年为56,863,784千美元;2025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480,870千美元,2024年为1,365,454千美元[61] - 2025年按某一时点确认收入为66,028,793千美元,2024年为53,802,468千美元[63] - 2025年董事评估商誉及可使用年期不确定的商标及商品命名共61.18亿美元,2024年为61.69亿美元[63]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3861亿美元,较2024年的4.28472亿美元有所增加;使用权资产折旧1.15965亿美元,较2024年的1.51899亿美元有所减少[67] - 2025年财务收入1.09964亿美元,较2024年的1.48134亿美元有所减少;财务费用7.73269亿美元,较2024年的7.62805亿美元有所增加[68][69] - 2025年中国香港利得税3309.3万美元,较2024年的6175.2万美元有所减少;中国香港以外地区税项5.84217亿美元,较2024年的3.91787亿美元有所增加[70] - 2025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84445亿美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22.54034847亿股[72] - 202


IDC发布一季度智能手机数据 联想(00992)摩托罗拉海外市场再进一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8 18:58
市场表现 - 联想摩托罗拉2025年Q1海外市场收入达34.2亿美元 同比激增16.7% 远超市场4.4%的增速 市场份额从第五升至第四[2] - 全球市场中联想以2.5%的收入份额位列第八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增速16.4%远超行业4.3%的平均水平[2] - 北美市场收入1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4% 份额3.6%排名第四 美国市场收入9.9亿美元 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2] - 亚太新兴市场营收创下同比92.1%的超高速增长[2] 出货量数据 - 全球出货量3.014亿部微增0.4% 联想摩托罗拉以5.6%的增速出货1385万部 份额4.6%排名第八[3] - 海外市场出货1371万部 同比增长6.3% 份额6.0%超越vivo OPPO 排名第五[3] - 亚太新兴市场出货量373万部 同比激增69.5% 份额3.1% 印度市场出货243万部 增速54.7% 份额7.5%排名第七[3] - 拉丁美洲出货量518万部 份额16.3%稳居第二[3] 区域市场策略 - 北美市场和亚太新兴市场是两大核心增长极[2] - 公司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持续创新实现"海外突围" 强调区域市场深度理解 技术投入和本地化策略[3] 产品创新 - 推出moto razr 60系列折叠屏手机和moto edge 60系列直板机[3] - moto razr 60 Ultra AI元启天禧超级智能体支持全天候私人管家功能 全局语音唤醒 跨应用操作[4] - 搭载DeepSeek-R1大模型 实现复杂问题即时解答 AI识屏翻译支持12种语言[4] - 超级互联2.1技术实现与联想电脑 平板无缝协作 提升生产力[4]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打造超级智能体 推动AI普及普惠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3
联想AI战略转型 - 公司从设备公司转型为以智能体为核心的公司,推动AI普惠愿景 [2] - 发布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和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定义三大特征 [2] - 超级智能体技术被定义为个人与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实现从工具型助手到全场景智能伙伴的跨越 [3] 超级智能体技术特征 - 感知与交互:通过多模态协同实时捕捉用户状态与环境信息,跨终端精准解读意图 [4] - 认知与决策:调用跨设备、跨生态的本地知识库,结合用户背景提供个性化服务 [4] - 自主与演进:分解复杂任务并调用生态工具主动执行,通过自我学习优化决策逻辑 [4] 混合式AI战略进展 - 一季度总营收1351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06% [6] - 混合式AI指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共存互补,是未来10年发展重点 [6] - 自研"推理加速引擎"将云端算力压缩至PC端,实现本地化服务与隐私保护 [6] AI PC与企业智能布局 - 下一代AI PC集成"推理加速引擎",可本地运行百亿参数级大模型 [7] - 企业智能体基于"端—边—云—网"混合基础设施,支持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 [7] - 乐享超级企业智能体能力将向外部企业复制,拓展AI业务增长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