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LNVGY)

搜索文档
联想集团Q4净利下滑?真相在这里!
格隆汇· 2025-05-22 15:37
财报核心数据 - 2024/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1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利润同比骤降64%至0.9亿美元[1] - 剔除认股权证影响后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2.78亿美元全年增幅达36%[7] 会计准则影响分析 - 净利润波动主因是2025年1月发行的三年期认股权证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造成1.18亿美元负面影响[2] - 公允价值变动具有非现金属性仅为账面估值调整且波动不可控与实际经营无关[3] - 股价上涨导致权证内在价值上升会计处理表现为利润表"损失"但无实际现金流影响[5][6] 行业对标案例 - 阿里巴巴常规披露调整后EBITDA剔除股权激励等非现金支出[8] - 腾讯控股采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过滤投资标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8] - 小米采用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免除非经营业绩指标影响[8] 主营业务表现 - 智能设备集团(IDG)营收8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PC市场份额23.8%领先第二名3.8个百分点AI PC占比达16%[9] - 基础设施方案集团(ISG)营收近3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连续两季度盈利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3%[9] - 方案服务集团(SSG)收入超1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运营利润率23%混合云服务订单全年增长82%[9] 战略验证 - 三大业务双位数增长验证"设备+基础设施+服务"协同效应及混合式AI战略有效性[10] - SSG服务收入占比突破10%ISG业务迈过盈利拐点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10]
联想集团SSG业务持续高利润增长 AI服务商业化初具规模
格隆汇· 2025-05-22 13:37
公司业绩 - 联想集团2024/25财年全年营收达4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创历史第二高位 [1] - 全年盈利同比增长36%,增速快于营收 [1] - 第四财季SSG营收1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运营利润率创纪录达23% [1] - SSG全年营收超6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运营利润率21.1% [1] - SSG成立四年每个季度均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 [1] 业务结构 - SSG解决方案和"即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接近60%,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1] - SSG混合云服务全年订单同比增长82%,GPU即服务增长高达13倍 [2] 行业趋势 - 全球IT服务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4.6%,2024-2027年CAGR有望达7.8% [1] - 超过92%的企业计划三年内加大AI服务投入 [1] - 63%的企业倾向采用本地或混合部署架构 [1] - 混合式基础设施成为承载AI工作负载的最优选择 [2] 公司战略 - 联想具备"口袋到云"全产品覆盖能力,提供端到端AI解决方案 [2] - SSG将锚定"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提升平台能力与全球交付效率 [2] - 加快拓展超级智能体场景,增强客户粘性与高附加值服务商业化 [2]
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 联想集团(00992.HK)押注AI创新
格隆汇· 2025-05-22 13:37
财务表现 - 公司全年收入达4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5%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1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增36% [1] - 全年研发投入1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1] - 研发人员占比27 8% 同比提升1 6个百分点 [1] 个人智能领域进展 - 第四财季AI PC在中国市场笔记本总销量中占比达16% [1] - 开发搭载个人超级智能体的终端产品 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生态系统 [1] - 打造"一体多端"跨设备跨生态的无缝体验 [1] 企业智能领域布局 - 利用液冷技术优势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1] - 开发面向企业客户的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产品组合 [1] - 首款企业超级智能体已推出 将持续丰富产品线 [1] 技术研发战略 - 推进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中心(AAITC) 加速混合式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 [2] - 中心核心架构包括AI智能体框架开发平台及模型工厂 [2] - 构建技术壁垒 输出可规模化落地的AI能力 [2] - 全面支撑个人AI与企业AI业务发展 [2]
联想集团ISG业务连续两季度盈利 Q4营收同比增长63%
格隆汇· 2025-05-22 13:37
公司业绩 - 公司2024/25财年全年营收达4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5% 创历史第二高位 [1] - 全年盈利同比增长36% 增速快于营收增长 [1] - 第四季度ISG业务营收299.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3%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 [1]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3% 海神液冷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大增244%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新一代ThinkSystem V4服务器和ThinkEdge SE100入门级AI推理服务器 [1] - 第六代Neptune海神液冷技术带来40%的能源效率提升 [1] - 存储产品组合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更新 发布21款存储产品及全新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1] ISG业务表现 - ISG全年营收104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3%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2] - 云基础设施(CS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 [2] - 企业基础设施(E/SMB)收入增速达20% 创历史新高 [2] - 海神液冷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8% [2] - AI服务器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拓展至高频交易、新能源及智慧医疗等行业 [2] - 存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 [2] 行业前景 - IDC预计2025年全球基础设施市场将增长18% 达2650亿美元 [2] - AI服务器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472亿美元 2024-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18% [2] - 生成式AI和多模态模型加速落地将推动企业级AI基础设施投入持续释放 [2] 发展战略 - ISG将坚持"云基础设施+拓展企业基础设施"业务模式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强化市场销售能力 提升端到端运营韧性 [2] - 加码AI服务器、液冷方案和边缘计算布局 打造混合式智能基础设施平台 [2]
恒指午后跌幅扩大至1%,百度(09888.HK)、联想集团(00992.HK)领跌成分股,恒生科技指数现跌1.44%。
快讯· 2025-05-22 13:21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后跌幅扩大至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4% [1] 个股表现 - 百度(09888.HK)领跌恒指成分股 [1] - 联想集团(00992.HK)领跌恒指成分股 [1]
联想集团(00992)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13:17
财务业绩 - 公司年度收入达690.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 - 每股基本盈利11.30美仙,拟派末期股息每股30.5港仙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净溢利分别增长36%及37% [2] 业务分部表现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增长63%,主要受益于伺服器订单强劲增长、企业需求回升及新客户拓展 [1]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创下新纪录,受DWS和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需求推动 [1]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3%,个人电脑业务受益于全球市场份额增长、商业销售复苏及高端产品推出 [1] - 智能手机业务在亚太及欧洲等关键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1] - 非个人电脑收入占三大业务集团总收入的47% [1] 业务战略与盈利能力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以满足云需求为重心,下半年成功扭亏为盈 [2]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盈利能力达历史高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尽管受关税负面影响 [2]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经营溢利率保持在21%,占三大业务集团综合分部溢利总额的33%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3%,旨在促进混合人工智能增长 [2] - 推动基础设施、边缘设备、服务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在CES获得创纪录的75项奖项 [2]
联想集团(00992.HK)午后直线下挫,跌超3%,公司中午披露业绩,2024/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

快讯· 2025-05-22 13:11
联想集团业绩表现 - 2024/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 [1] - 午后股价直线下挫,跌幅超3% [1]


5月22日电,联想集团午后跌超4%,公司2024/2025财年净利低于预期。
快讯· 2025-05-22 13:05
公司业绩表现 - 联想集团2024/2025财年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 [1] - 股价在5月22日午后交易时段下跌超过4% [1]
不惧全球市场不确定性!联想集团(00992)全年业绩爆发 主要大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12: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全年收入达4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5%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大增36% 达104亿元人民币 [1] - 全球所有大区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美洲19% EMEA16% 中国26% 亚太29% [1] 业务亮点 - IDG全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PC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达23 7% 领先第二名3 6个百分点 [1] - 智能手机业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7% 创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以来新高 [1] - 智能手机业务在亚太区增长179% EMEA区32% 中国区66% [1] 运营体系 - 公司构建端到端全球运营体系 涵盖产品设计至服务的全链条 [2] - 采用"ODM+模式" 在11个市场布局超30个自有或合作制造基地 [2] - 供应链具备"全球资源 本地交付"能力 提升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