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MBGYY)
搜索文档
连导航都要收钱,百年豪车巨头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裁员与成本削减计划 - 公司据称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补偿金 [1] - 公司官方目标是通过外包决策、不填补空缺职位等方式 到2027年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3] - 公司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并实施间接岗位的裁员方案 [3] 销量与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3] - 去年公司总营收为1455.9亿欧元 同比下滑4% 息税前净利润为136亿欧元 同比下滑31% 净利润为104亿欧元 同比大跌28.4% [4] -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3.77亿欧元 同比下滑8.6%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60.87亿欧元降至26.88亿欧元 跌幅高达55.8% 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8.7% [7] 中国市场困境 - 第三季度公司在亚洲销量为17.55万辆 同比下滑22%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12.51万辆 同比下滑27% 前三季度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41.83万辆 同比下滑18% [4]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市场营收为231.39亿欧元 同比下降8.5% 共销售汽车68.36万辆 同比下降7.3%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7] -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华累计销量29.32万辆 同比下滑14% 是全球汽车销量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场 [8] 电动化转型与竞争压力 - 公司第三季度纯电动车销量为5.12万辆 环比增长22% 同比增长9% 但前三季度累计纯电动车销量为13.86万辆 同比下滑7% [4] - 公司9月EQ系列电动车型销量表现不佳 EQB、EQE SUV、EQA、EQE车型销量分别为370辆、238辆、266辆、103辆 累计不及部分中国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的十分之一 [21]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21] 成本控制与未来策略 - 公司计划在2027年使中国市场本地物料成本相对2024年降低10%以上 使可变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下降20% [21] - 公司具体降本措施包括出台新一代电池 加强标准化减少电子控制单元数量 以及减少车型复杂度 例如未来入门级车型只能选择一款发动机 [21] - 为应对竞争 公司管理层强调在中国市场不能犯任何错误 需要与100多家企业竞争 [20]
目标裁撤3万人!奔驰大裁员,赔付额被曝最高达50万欧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33
裁员计划与成本削减 - 公司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全球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希望优厚的离职补偿能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 官方目标到2027年通过外包决策等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3] - 补偿方案采用梯度设计 与职级和工龄挂钩 并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补偿金 [5] - 裁员计划主要针对工程师、行政和IT领域员工 相关员工可在2026年3月之前申请 [7]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7] 市场表现与销量下滑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12] - 中国市场第三季度销量仅为12.51万辆 同比下滑高达27% 较第二季度19%的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12] - 美国市场销量下降17%至7.08万辆 [12] - 欧洲市场销量微增2% 其中德国本土市场增长3% 西班牙增长5% 波兰大幅增长20% [13] - 南美和海湾国家市场表现强劲 销量分别实现45%和33%的增长 [13] 价格压力与市场竞争 - 公司多款车型价格出现暴跌 奔驰A级经销商报价最低为12.56万元 相当于厂商指导价25.13万元的五折 [9] - 奔驰C级经销商报价为18.28万元 相当于厂商指导价33.48万元的五五折 [9] - 新能源车型价格同样暴跌 奔驰EQA经销商报价16.1万元 相当于指导价32.2万元打五折 [9] - 以奔驰A级200L时尚型为例 其价格从8月的15.77万元进一步下探至10月的13.78万元 两个月内终端售价降幅接近13% 最低折扣击穿五折 [10] - 销售负责人坦言销售受到中国市场环境影响 公司正被比亚迪和小米等本土厂商以功能丰富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电动车蚕食市场份额 [12][13] 行业背景与同行对比 - 德国汽车业整体业绩出现下滑 宝马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677亿欧元 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 同比下降29% [7]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 税后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 [8] - 大众汽车集团早在2024年12月就宣布到2030年将裁员超3.5万人 约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 预计到2030年每年节省15亿欧元劳动力成本 [8] - 与宣布裁员计划的同行不同 宝马集团今年并未宣布裁员计划 [7] 后续影响与公司应对 - 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已出现大量公司员工活跃求职 主要流向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及其他外资车企的相近岗位 [4][5] - 因价格暴跌和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多家门店相继关闭 涉及上海、杭州、唐山、德州等多地 闭店原因包括授权终止和业务调整 [9] - 公司正加速产品更新 未来规划包括2026年初上市的全新纯电GLC、新一代CLA及其猎装版、电动C级轿车以及G级敞篷版等高端车型 [13] - 公司在美国市场采取了主动调整库存水平的措施 以减轻关税上涨带来的冲击 [12]
李佳琦回应一夜赔20亿;闲鱼回应平台出现卢浮宫珠宝;张雪峰账号已解封;奔驰计划裁员3万人,离职补偿最高50万欧元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23 08:10
梅赛德斯-奔驰大规模裁员 - 奔驰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目标为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1] - 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补偿金采用梯度设计,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1] - 补偿方案特别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裁员基于双方自愿原则[1] 宇树科技IPO进展 - 宇树科技决定将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办理工商登记变更程序[3] - 辅导机构中信证券协助公司对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论证分析,确保符合未来发展战略[3] 特斯拉三季度财报 - 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于预估的263.6亿美元[15] - 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二季度同比下降23%[15] - 第三季度毛利率18%,预估17.2%,自由现金流39.9亿美元,预估12.5亿美元[15] 京东汽车拍卖 - 京东001号"国民好车"拍卖吸引近30万人围观,经过4小时23000多次竞价,最高出价超7800万元[17]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但京东不直接参与制造,聚焦用户洞察与销售渠道[17] 亚马逊自动化计划 - 亚马逊计划实现75%运营流程自动化,到2033年机器人将取代美国超过60万个岗位[25] - 自动化预计从2025年到2027年将为公司节省126亿美元,每件商品拣选、包装和配送成本节省约30美分[25] AI与机器人领域融资 - LiblibAI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为今年中国AI应用领域最大融资[26] - 乐聚机器人完成15亿元Pre-IPO轮融资,IPO计划正在推进中[27] - 星际光年完成Pre-A轮融资,资金用于灵巧操作底层技术攻关及灵巧手操作系统研发[27] 消费电子新品发布 - 三星混合现实头显Galaxy XR正式上市,售价1799美元,约为苹果Vision Pro售价3499美元的一半[28] - 松延动力发布全球首款万元以内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定价9998元,自由度Dof≥21[30]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1-9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企业共销售2043.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9%[37] - 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63.2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6.1%[37] 情绪经济发展 - 中国情绪经济规模2024年超2.3万亿元,2029年预计突破4.5万亿元[38] - 潮玩市场从2015年63亿元跃升至2023年600亿元,并火到海外[38]
德国汽车巨头,大规模“裁员”落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1:50
奔驰自愿离职计划 - 梅赛德斯-奔驰于今年4月启动代号为“自愿遣散计划”的裁员风暴,旨在通过提供丰厚遣散费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 [3] - 该计划涵盖多个层面员工,入门级员工获得与任期挂钩的基本遣散费,管理职位则受益于放大薪酬乘数,例如服务15年的董事可能有资格获得30万欧元,副总裁可能达到50万欧元上限,工龄每增加一年补偿金额递增15% [3] - 目前已有大约4000名员工通过该计划离职,公司预计到2027年每年将节省约50亿欧元,这些资金将重新用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4][3] 奔驰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为663亿欧元,同比减少8.6%,税后净利润仅为27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55.8% [7] - 上半年全球销量为107.63万辆,同比下降8%,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降14% [7] -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29.32万辆,同比下降14%,成为全球跌幅最高市场,其中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19%至14.04万辆 [8] 德国汽车行业整体状况 - 宝马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8]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税后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集团计划到2030年裁员超3.5万人,约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 [8] - 三家企业股价表现不佳,宝马2024年股价下跌21%,大众2024年下跌16%,梅赛德斯-奔驰2024年下跌6% [8] 行业外部压力因素 -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激进关税政策极大冲击德国汽车行业,德国对美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占其总出口近20%,加征关税直接推高出口成本 [9]
目标30000人离职,奔驰实施大规模裁员计划
第一财经· 2025-10-22 15:32
裁员计划与成本削减 - 公司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其中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补偿金 [2] - 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 与职级 工龄直接挂钩 并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遣散费方案主要针对工程师 行政 IT领域员工 [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外包决策 不填补空缺职位以及遣散费等方式 到2027年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3] - 公司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同时实施间接岗位的裁员方案 [4] 战略转型与产品规划 -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可持续人才计划"以"重塑"战略支柱为核心 聚焦于依据新产品 新技术及核心能力领域精简组织架构 [4]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4] - 公司与总职工委员会就德国地区一系列涉及人事成本及灵活性的广泛措施达成联合共识 以增强竞争力 就业保障承诺延长至2034年底 [4] 近期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 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5]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5]
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大裁员”!砸钱劝退员工,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赔偿金最高达415万元
格隆汇· 2025-10-21 17:19
格隆汇10月21日|据快科技,近日,据媒体消息,梅赛德斯-奔驰裁员计划迎来实质性进展,已有约 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早在今年3月就有消息传出,梅赛德斯管理层将在4月给所有员工发信,鼓励员工自愿离职。遣散费方案 主要针对工程师、行政、IT领域的员工。该遣散费方案已在4月启动,感兴趣的员工可以在2026年3月之 前申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离职补偿方面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直接挂钩,还设置了"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其中对 于资深管理人员最高提供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15万元)的补偿金。 ...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虎嗅· 2025-10-21 12:59
隐形冠军理论起源与定义 - 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指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公众认知度低的中小企业 [1][2] - 初始标准为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公众认知度低,后放宽为世界排名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美元 [8] - 这些企业深耕细分赛道,在产业链关键节点占据绝对优势,是德国等国家出口的主力 [3][4] 全球隐形冠军分布与作用 - 全球隐形冠军数量为3406家(2023年),德国有1573家,美国350家,日本283家 [9] - 德国每百万居民拥有隐形冠军18.91家,显著高于美国的1.06家和日本的2.25家 [13] - 隐形冠军企业成就了欧美日二战后的经济腾飞,造就了德国50-60年代和日本80-90年代的“黄金十年” [22] 隐形冠军企业案例 - 德国Weckerle公司占据全球85%的口红机器市场份额 [15] - 德国Flexi公司凭借可伸缩狗绳产品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行销90多个国家 [16] - 日本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如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霸占全球芯片材料7成以上份额 [18] - 日本信越化学与胜高SUMCO两家企业拿下全球高纯度硅片一半以上市场 [18] 德国制造业衰退现状 - 德国GDP去年下降0.2%,连续两年萎缩,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又下降0.3% [27] - 自2021年以来,德国制造业企业破产数量增长80%以上,2024年每6家破产大型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汽车零部件商 [28] - 博世将裁员1.3万人,累计裁员超过2.5万人;采埃孚计划在德国削减1.1万至1.4万个岗位;大众计划到2030年前让3.5万人下岗 [28] 传统隐形冠军面临挑战 - 168年历史的汽车门锁供应商基克特宣告破产,该公司曾为全球1/3车辆提供门锁系统 [31] - 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死亡”名单,包括Gerhardi、马瑞利集团、First Brands Group、Flabeg、伟巴斯特等 [31]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叠加老龄化加速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加速替代,对传统隐形冠军造成冲击 [35] 数字化转型滞后问题 - 日本直到2024年7月才在政府机构中全面淘汰软盘,修改了1000多项法案才得以成行 [40] - 日本正在使用AGI的人数仅有9%,而中国这一数字接近60%,美国超过50% [43] - 德国数字化转型滞后,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投资谨慎,选择优先维护传统业务 [42] 中国企业的崛起与替代 - 在2014-2020年,中国企业收购了300家德国公司,包括均胜电子收购普瑞、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经典案例 [51] - 中国已有1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榜,4家进入前50,中国企业息税前利润率5.7%为全球最高 [52] - 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单项冠军企业1500多家 [53] 中国隐形冠军与独角兽发展 - 赫尔曼·西蒙识别出的中国“隐形冠军”数量从约100家增至300家 [54]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声量显著,全球独角兽榜前30名中无一家德国或日本企业 [37][48] - 典型中国隐形冠军案例包括运城制版集团、义乌双童吸管(占世界30%份额)、中集集团等 [54]
奔驰“牵手”豆包,谁是最终获益者?
36氪· 2025-10-21 11:48
合作事件概述 - 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宣布升级合作,全新纯电CLA车型将搭载“豆包”大模型 [1] - 此次合作是继2023年字节系“火山车娱”进入奔驰座舱、2024年奔驰中国与火山引擎建立合作后的进一步深化 [1] - 合作性质被描述为超越简单的供应商与主机厂关系,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豪赌” [1][3] 梅赛德斯-奔驰的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为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税前净利润暴跌40.7%至45.34亿欧元,税后净利润下滑55.8%至26.88亿欧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53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12%和4%,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减少9% [5] - 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惨淡,三季度交付量同比暴跌27%至12.5万辆,前三季度累计销量41.8万辆,同比下滑18% [5] - 2025年7月在华零售量环比下降超40%,为五年来首次月销量跌破2.8万辆 [5] - 公司面临智能化体验滞后的挑战,包括车机系统反应迟缓、操作逻辑僵化等问题 [4] - 30岁以下高端车消费者中将奔驰列为首选品牌的比例从五年前的28%降至15% [9] - 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在“豪华乘用车”细分市场的份额已从早年的不足5%飙升至约30%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2024年智能汽车全球销售量达到6620万台,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5% [1] - 预期智能汽车全球销售量将于2029年达到9210万台,2025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 [1] - 麦肯锡调查显示智能化程度在购车决策中的权重从2021年的第三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二位,94%的中国车企会在新车中搭载基于AI的智能解决方案 [5] -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创新指数上涨38分至588分 [15] - 2024年国内豪华车市场新增量为63.4万辆,增幅领先于整体乘用车市场的7.7% [18] - 研究显示到2027年人工智能驾驶舱功能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5% [17] 合作对梅赛德斯-奔驰的战略意义 - 合作旨在短期内补齐智能化短板,填补车机交互、场景联动等赛道的差距 [7][8] - 借助豆包背后的抖音、TikTok等应用贴近年轻消费群体,重塑品牌形象 [9][10] - 通过外部合作降低研发风险、提升效率,纯电CLA原计划2025年上半年推出但因软件问题推迟上市 [10][11] - 公司宣布了140亿元的在华投资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华推出7款专属车型 [6] - 公司数字化研发团队从2019年的300人扩充至4500人,其中60%的工程师拥有互联网背景 [13] 合作对字节跳动(豆包)的战略意义 - 合作是将AI从虚拟世界传导至实体工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渗透的重要一步 [2] - 借助奔驰豪华车型场景破圈,CLA车型的实车数据能反哺豆包模型持续优化 [18] - 依托奔驰品牌背书拓展车企客户矩阵,奔驰在2025年“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品牌创新指数排名”中以622分位列豪华传统能源市场第一 [18] - 通过深度适配过程积累从“模型研发”到“场景落地”再到“数据迭代”的全流程服务经验,形成生态闭环 [19] - 此前与特斯拉的合作已助其跻身车载AI第一梯队,与奔驰联手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地位 [17] 行业竞争格局与合作动态 - AI+汽车市场快速增长,阿里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华为鸿蒙智行等均已加入车企阵营 [2] - 2025年上汽大众与百度深度绑定,比亚迪与DeepSeek达成深度集成,吉利、东风等6家车企也接入DeepSeek [15] - 比亚迪与阿里云敲定深度合作,广汽传祺、本田雅阁等选择与商汤合作 [15] - 特斯拉宣布车机语音系统将同时接入“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 Chat” [15] - 火山引擎在汽车行业的客户已覆盖上汽、奥迪、宝马、特斯拉、理想、蔚来等主流车企,与国内八成主流车企达成合作 [13] - 行业存在“重智驾、轻座舱”的失衡,各家车企对智能座舱的投入仅约为智能驾驶的1/3 [16] 潜在挑战与行业趋势 - 奔驰通过合作获取的智能优势可能会被同行快速追平 [13] - 外部合作被视为权宜之计,长期来看车企需要自主的智能化根基 [13] - 车企与AI企业之间存在新型的“竞合关系”,主导权与核心利益的冲突浮出水面 [22]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判,未来汽车成本中机械占比将由70%降至30%以下,电子与软件占比将飙升至70% [22] - 2025年行业整体质量抱怨量同比增长34.8个PP100,智能座舱中“不易理解/难以使用”的问题占比升至36% [24] - OTA功能更新放缓,2024年月均更新功能为648项,而2025年3月仅更新265项 [25] - AI企业面临数据积累的挑战,特斯拉拥有超1000万个有效视频片段数据,而国内车企场景数据普遍不足百万 [25]
传梅赛德斯-奔驰大规模裁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0 14:15
裁员计划规模与现状 - 梅赛德斯-奔驰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约4000名员工已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1] - 该转型计划始于今年4月,面向约4万名员工开放申请通道 [1] 补偿方案设计 - 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与员工的职级和工龄挂钩 [1] - 方案中设有"加速奖金"以鼓励员工自愿离职 [1] - 公司员工原本享有至2034年的就业保障,但集团通过经济补偿方案说服大量人员自愿离职 [1] 成本节约目标 - 到2027年,公司希望通过外包决策、不填补空缺职位以及支付遣散费等方式,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1]
中德产学研合作再结硕果:梅赛德斯-奔驰和清华大学合作项目斩获2025德国红点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8:09
合作成果与获奖 - 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交互式刺绣汽车内饰“流光山水”荣获2025年度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大奖 [1] - 该概念设计以中国山水美学为灵感,将智能发光纤维与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相结合,探索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新型交互体验 [3] - 公司是红点奖的常客,旗下C级车、E级车及smart精灵系列等曾屡获该奖项 [4] 合作广度与核心技术 - 公司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始于2012年,已持续十余年,从“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升级至“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 [7] - 2023-2025年,双方在电动出行、智能网联、研发数字化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6] - 合作具体领域包括电池技术创新、车网互联、视觉语言模型在智能座舱的应用、神经辐射场技术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应用等 [6] 研发战略与生态构建 - 公司在中国研发已20周年,构建了包括清华大学、字节跳动、腾讯、Momenta、思必驰等在内的广泛合作网络 [7] - 合作模式涵盖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以培养汽车行业未来创新型人才 [7] - 公司旨在以“奔驰标准”和“中国速度”持续推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突破,引领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