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NSANY)
搜索文档
日产汽车拟减持雷诺股份 联盟关系“松绑”再进一步?
中国经营报· 2025-06-18 16:44
日产汽车与雷诺股权关系调整 - 日产汽车计划减持雷诺5%股份 持股比例将从15%降至10% 减持所得资金预计达1000亿日元(约49.58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新车型开发 [1] - 此次减持是双方资本关系"松绑"战略的延续 2023年7月双方已将互持股比降至15% 标志着联盟进入"低绑定 高自治"新阶段 [1] - 减持动作旨在削弱财务交叉依赖 为战略松绑铺路 但联盟协同机制仍保持稳固 [1][2] 联盟关系历史与现状 - 联盟始于1999年 此前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且有投票权 而日产仅持雷诺15%股份无投票权 导致长期紧张 [3] - 2023年雷诺将日产持股从43.4%降至15% 为日产与其他公司(如本田)合作创造条件 [3] - 减持时机选择考虑雷诺CEO更迭可能带来的变数 日产寻求在未来更自由地建立新合作关系 [3] 日产汽车战略转型背景 - 2024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7.7%至698亿日元(约34.77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从盈利4266亿日元转为亏损6709亿日元(约334.23亿元人民币) [7] - 面临美国关税 地缘政治 中国车企竞争三重压力 推动"Re: Nissan"重组计划 目标2026财年恢复汽车业务正利润和自由现金流 [7] - 计划削减5000亿日元(约248.62亿元人民币)成本 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占员工15%) 关闭7家工厂 [7] 产品与市场挑战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迟缓 电动车领域"起大早赶晚集" 中国过度依赖轩逸 天籁等燃油车导致转型滞后 [6] - 产品矩阵老化严重 新车型投放不足 战略模糊与品牌定位失焦造成系统性困局 [6] - 2024财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 重点投入电动化与辅助驾驶领域 中国实施"在中国 为中国 向全球"战略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明确技术路线 加快纯电平台和混动技术独立研发 重构品牌认知 强化区域自主权(尤其中国市场) [6] - 新任CEO埃斯皮诺萨推动战略重组 改革力度堪比1999年"日产复兴计划" [7] - 依托92年历史积累 强大团队与充足现金支撑转型 强化本土化产品定义权 [8]
Nissan Considers Stake Reduction in Renault to Fund New Investments
ZACKS· 2025-06-17 22:41
日产与雷诺联盟调整 - 公司计划减持雷诺股份以集中资源开发新车型 但双方合作关系仍将保持稳固 [1] - 双方更新联盟协议 允许相互持股比例从15%降至10% 以增强运营灵活性 任何股份出售需协调并包含优先购买权 [2] - 若出售5%雷诺股份 公司可筹集约1000亿日元(按当前市值计算) 目前持有雷诺15%股份 [2] 雷诺持股变动 - 雷诺自2023年起通过法国信托逐步减持日产股份 旨在建立更平衡的股权关系 [3] - 公司若出售股份 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 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3] 公司战略重组 - 新任CEO推出"Re:Nissan"计划 目标到2028年3月裁员2万人 并将全球组装工厂从17家缩减至10家 [4]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净亏损6708亿日元 [4] - 计划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资产出售筹集高达1万亿日元 用于债券偿还和重组成本 [4][7] 其他汽车行业公司表现 - CarGurus(CARG)2025年销售和盈利预计同比增长4.96%和25% 60天内2025-2026年EPS预期分别上调30美分和44美分 [6] - 米其林(MGDDY)2025年销售和盈利预计同比增长1.69%和37.76% 30天内2025年EPS预期上调1美分 7天内2026年预期上调3美分 [6]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7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17 11:09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7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2 @ JINTO.COM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JIN10.COM t . | 入》 大众汽车 | | 524.23 | 1 +2.71 | 103.2 | | --- | --- | --- | --- | --- | | 通用汽车 | | 473.7 | 1 +5.94 | 49.27 | | >6 玛鲁蒂铃木 | | 459.36 | 1 +4.46 | 146.1 | | 保时捷 | | 433.97 | + -1.79 | 47.64 | | 马恒达汽车 | | 422.95 | 1 +2.48 | 35.26 | | 福特汽车 | | 414.79 | 1 +7.41 | 10.62 | | C | 本田汽车 | 413.92 | + +11.08 | 29.92 | | 19 现代汽车 | | 351.72 | 1 +9.08 | 54.2 | | OD | 塔塔汽车 | 305.66 | + -11.32 | 8.01 | | 赛力斯 | | 296.06 | 4 -2.21 | 18.13 | | 斯特兰蒂斯 | | 2 ...
汽车早餐 | 极氪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交易商协会:鼓励支持汽车企业加大债券融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08:45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1.7%,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2.5% [2] - 交易商协会鼓励汽车企业加大债券融资,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4] - 5月皮卡市场销售5.2万辆,同比增长13.6%,1-5月累计销售25.8万辆,同比增长18.2% [6] 汽车企业动态 - 极氪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创豪华纯电品牌最快纪录,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 [11] -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采用2200Mpa超强钢车身,前门承载能力提升52.4% [12] - 日产汽车计划减持雷诺股份,但合作协议保持不变 [7] - 三菱汽车在东京试点电动汽车换电站,计划部署150辆商用电动车及14座换电站 [8][9] 自动驾驶与低空经济 - 美国简化自动驾驶汽车监管审批流程,豁免申请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10] - 文远知行与Uber、迪拜交通局合作,2026年实现纯无人Robotaxi商业运营 [13] - 吉利沃飞长空eVTOL飞行器AE200进入适航取证第四阶段,预计2026年商业化 [13] 电池与能源技术 - 宁德时代在宜宾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聚焦电池制造及新材料研发 [15] 工业与制造业 - 工信部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中试领域标准制定 [5] 企业人事变动 - 中国航天汽车公司董事长变更为谷超灵 [14]
“日企广东行”签单总额1166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1
粤日贸易与投资增长 - 2024年1-4月广东对日本进出口总额1447亿元 同比增长5 36% 增速高于广东整体外贸水平 [1] - 同期广东实际利用日本外资同比大幅增长超48% [1] - "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促成68个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1166亿元 [1] 日企在粤投资布局 - 日产汽车在中国拥有6个整车工厂和45000名员工 东风日产22年在粤累计投资超280亿元 带动300家零部件企业落户 [2] - 日产计划2027年前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 大部分将在广州生产并出口海外 [2] - 丰田 本田 松下 东芝 日立 三菱等知名日企长期深耕广东市场 [2] 重点合作产业领域 - 活动聚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商贸服务五大产业 [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5% 日企在质量管理方面优势显著 产业互补性强 [4] - 广东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 日企可融入产业链协同发展 [3] 企业对接成果 - 近60家中日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 6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4] - 日立 三井物产等60余家日资企业与广药集团等粤企洽谈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5] - 商贸服务对接会吸引20家中企与25家日企参与 涵盖餐饮 金融 科技 物流等领域 [5] 广东产业优势与政策 - 广东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最全产业链和最强制造基因 [3] -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5] - 形成电子信息 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提供产业链协同机会 [3]
今年前4个月广东对日本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36%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2:42
中日贸易与投资 - 广东是中日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1-4月对日本进出口总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5.36%,增速高于广东省整体对外贸易 [1] - 同期广东实际利用日本外资同比大幅增长超48% [1] - 粤日合作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广东是中日合作最密切、日企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省份之一,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知名日企长期投资广东 [4] 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 - 6月12日广东省政府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210家日本企业与会,促成68个项目签约,总金额1166亿元 [1] - 活动旨在发挥广东国际化优势,当好中外企业投资合作的向导,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4] - 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广东蕴含广阔投资机会,希望日企抓住机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4] - 省长王伟中强调中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应坚持合作共赢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稳定 [4] 日企在广东的投资与发展 - 日产汽车2003年在广州成立东风日产,累计投资超280亿元,带动300家零部件企业落户,纳税2400亿元 [5] - 日产在中国拥有6个整车工厂和45000名员工,东风日产是国内最快达成1600万销量的日系合资企业 [5] - 日产计划到2027年夏季前在中国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大部分在广州生产,广东将成为日产中国基地 [5] - 瑞穗金融集团1987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分行,认为中日企业应携手创造新合作机会 [5]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1日(周三)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11 11:14
汽车行业市值及股价表现 - 丰田汽车以2414.31亿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达+17.02,市值领先第二名小米汽车约649.12亿 [2] - 小米汽车市值1765.19亿,但单日表现最差(-15.49),与比亚迪(1549.88亿)构成第二梯队 [2] - 法拉利以866.76亿市值位列第四,但其股价表现(+12.98)和单位市值(486.39)显著高于同梯队梅赛德斯奔驰(572.64亿) [2] 中游车企竞争格局 - 大众汽车(535.88亿)与宝马(549.84亿)、奔驰(572.64亿)形成德系三强,三者涨幅均超5 [2][3] - 保时捷(443.03亿)以+14.44涨幅领跑豪华品牌,市值接近母公司大众汽车 [3] - 中国车企中比亚迪(+23.66)和赛力斯(+1.63)逆势上涨,而理想汽车(-11.16)与小鹏汽车(+2.98)分化明显 [2][3][4] 新兴品牌与尾部车企 - VinFast Auto(82.09亿)和蔚来汽车(79.91亿)市值接近,但前者跌幅-1.4后者涨幅+4.4 [4] - 日系品牌日产(87.12亿)与斯巴鲁(129.2亿)市值不足头部车企5,但斯巴鲁维持+0.58正增长 [4] - 中国二线车企如广汽集团(108.56亿)和长安汽车(155.79亿)市值偏低但保持微幅上涨 [4] 特殊市场表现 - 斯特兰蒂斯(301.3亿)以+13.58涨幅成为中段车企最佳,超越福特(414亿)等传统巨头 [3] - 印度车企玛鲁蒂铃木(464.41亿)和塔塔汽车(315.1亿)呈现涨跌分化(-4.36 vs +6.21) [3] -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单位市值达486.39,是丰田的2.6倍,反映细分市场溢价能力 [2]
日产汽车,昔日辉煌难再续?
虎嗅· 2025-06-10 14:49
日产汽车业绩困境 - 公司宣布全球裁员2万人,占员工总数15% [1] - 2024财年在华销量暴跌12.2%至69万辆,连续六年下滑 [3][4] - 2024财年净亏损达6709亿日元 [5] 中国市场表现 - 在华销量从2021年138万辆骤降至2024年69.6万辆,三年内腰斩 [3][4] - 市占率从6%下滑至不足4%,外资品牌整体市占率从50%降至40% [6] - 销量严重依赖轩逸轿车,新能源车型占比仅1% [6][10] 产品与技术问题 - 电动化转型滞后,仅有两款新能源车型在售 [10] - 研发周期长达55个月,远超行业平均 [11] - 传统燃油车型更新缓慢,配置落后于中国消费者需求 [10] 管理决策失误 - 戈恩离职后战略收缩,新品投入不足 [10] - 管理层频繁变动导致决策迟缓,错失战略窗口期 [12][13] - 2025年更换CEO,调整执行团队以应对危机 [13] 外部竞争环境 - 中国新能源车2023年销量774.8万辆,渗透率35.7% [14] - 比亚迪2023年销量257万辆,超越一汽-大众成为冠军 [15] - 本土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全面领先 [15][16] 未来战略调整 - 计划2027年前推出10款中国导向新车型,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20] - 与东风合作开发代号"N7"纯电轿车,续航635公里 [20] - 首次在华推出插电混动产品以丰富新能源谱系 [20]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合资品牌利润空间被挤压 [16] - 丰田在上海建独资电动车工厂,计划2027年投产豪华纯电车型 [20] - 本土品牌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领域领先 [15][16]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0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10 11:11
汽车制造商市值排名 - 比亚迪以1098.38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达13.67% [2] - 法拉利以866.77亿美元位列第二,但单日下跌6.29% [2] - 梅赛德斯奔驰以565.81亿美元排名第三,单日上涨2.53% [2] - 宝马汽车以543.18亿美元位列第四,单日涨幅2.38% [2] 传统车企市值表现 - 大众汽车市值528.12亿美元排名第五,单日微跌0.48% [3] - 通用汽车市值460.82亿美元,单日上涨4.43% [3] - 福特汽车市值407.99亿美元,单日涨幅3.16% [3] - 本田汽车市值405.27亿美元,单日下跌0.57% [3] 亚洲车企市值变动 - 现代汽车单日大涨14.18%,市值达360.01亿美元 [3] - 玛鲁蒂铃木市值464.14亿美元,单日上涨6.41% [3] - 上汽集团市值254.58亿美元,单日涨幅1.77% [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28.08亿美元,单日上涨1.99% [3] 新能源汽车厂商表现 - 理想汽车市值309.91亿美元,单日上涨6.46% [3] - 赛力斯市值308.89亿美元,单日涨幅3.99% [3] - 小鹏汽车市值188.76亿美元,单日上涨6.17% [3] - 蔚来汽车市值163.96亿美元,单日涨幅4.56% [4] 其他重要车企市值 - 斯特兰蒂斯市值287.72亿美元,单日上涨2.59% [3] - 雷诺市值143.49亿美元,单日上涨1.49% [4] - 日产汽车市值85.29亿美元,单日微跌0.07% [4] - VinFast Auto市值83.5亿美元,单日上涨3.51% [4] 中国车企市值情况 - 长城汽车市值230.85亿美元,单日下跌2.59% [3] - 吉利汽车市值224.36亿美元,单日下跌1.29% [3] - 长安汽车市值156.2亿美元,单日下跌2.06% [4] - 广汽集团市值108.02亿美元,单日下跌0.71% [4]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9日(周一)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09 11:12
全球汽车公司市值及股价表现 - 特斯拉市值达9506.34亿美元居首 单日增长336.53亿美元 股价报295.14美元[2] - 丰田汽车市值2412.87亿美元位列第二 单日上涨9.61亿美元 股价185.14美元[2] - 小米汽车市值1772.51亿美元排名第三 单日下跌19.9亿美元 股价6.84美元[2] - 比亚迪市值1500.16亿美元排名第四 单日下跌37.2亿美元 股价48.89美元[2] - 法拉利市值860.03亿美元 单日上涨4.02亿美元 股价482.61美元为表格中最高[2] 传统车企市值变动 - 大众汽车市值529.97亿美元 单日下跌9.28亿美元 股价104.67美元[3] - 通用汽车市值456.39亿美元 单日上涨3.58亿美元 股价47.47美元[3] - 福特汽车市值407.99亿美元 单日上涨6.35亿美元 股价10.26美元[3] - 本田汽车市值405.27亿美元 单日上涨6.11亿美元 股价29.24美元[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84.31亿美元 单日上涨5.47亿美元 股价9.87美元[3] 中国汽车企业表现 - 上汽集团市值251.98亿美元 单日上涨4.99亿美元 股价2.18美元[3] - 长城汽车市值233.02亿美元 单日上涨1.55亿美元 股价3.15美元[3] - 吉利汽车市值227.44亿美元 单日下跌3.09亿美元 股价2.26美元[3] - 长安汽车市值157.69亿美元 单日上涨1.82亿美元 股价1.81美元[4] - 广汽集团市值109亿美元 单日上涨0.28亿美元 股价1.07美元[4] 新能源汽车厂商市值 - 理想汽车市值301.67亿美元 单日上涨2.54亿美元 股价29.52美元[3] - 小鹏汽车市值188.76亿美元 单日下跌4.64亿美元 股价19.5美元[3] - 蔚来汽车市值78.86亿美元 单日上涨0.22亿美元 股价3.63美元[4] - Leapmotor市值81.22亿美元 单日下跌0.29亿美元 股价6.96美元[4] - Zeekr市值67.08亿美元 单日下跌0.74亿美元 股价26.39美元[4] 亚洲汽车制造商市值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6.9亿美元 单日上涨12.36亿美元 股价145.32美元[3] - 马恒达汽车市值434.55亿美元 单日上涨9.06亿美元 股价36.22美元[3] - 现代汽车市值348.41亿美元 单日上涨2.59亿美元 股价54美元[3] - 塔塔汽车市值305.47亿美元 单日上涨0.61亿美元 股价8.3美元[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28.45亿美元 单日上涨4.08亿美元 股价11.84美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