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金属周报_铝 - 溢价停滞
摩根· 2025-06-16 11:16
Global Commodities Research 12 June 2025 J P M O R G A N Metals Weekly Aluminum – Premium paralysis Global Commodities Research Gregory C. Shearer (44-20) 7134-8161 gregory.c.shearer@jpmorgan.com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 Ali A. Ibrahim (44-20) 3493-6438 ali.ibrahim@jpmorgan.com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 Ananyashree Gupta (91-22) 6157 3627 ananyashree.gupta@jpmchase.com J.P. Morgan India Private Limited See page 8 for analyst certification and important disclosures. {[{xTcfaSlj-ZSQMv-ljRpIM64nGog6K9mGYZYV ...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兴前沿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全面爆发,开启新纪元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保持一致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AI赋能,机器人凭借协作能力和更高自主性的发展拓展应用场景,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翻倍,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引领增长,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将成最大类别 [4][6] - 全球机器人市场在2020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7%,2024年估值约1220亿美元,增长源于工业自动化加速、劳动力短缺以及AI和机器学习技术进步 [21] -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关键支柱,目前占全球市场约40%,且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更快采用,这一比例可能增加,同时中国正成为创新中心,推动全球成本效率和下一代机器人发展 [24][28] - 机器人组件市场2024年总潜在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预计2025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机会在于本地化、机器人组合和结构变化 [32] - 中国机器人供应链本地化加速,各关键组件在2024年本地化率相对较高,但不同组件渗透率存在差异 [37] - 机器人应用能提高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生产质量、降低部署成本、更符合ESG标准,为行业升级奠定基础 [74][76] - 机器人行业呈现AI技术降低自动化门槛、AI赋能机器人拓展应用、机器人协作以及机器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趋势 [121][133][150][1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机器人市场2024年估值约1220亿美元,2020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是主要类别 [21] - 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100亿美元,未来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实现稳健增长 [4][25] 机器人类型与应用 - 介绍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等类型的定义、设计、关键参与者和应用场景 [12] - 机器人应用广泛,涵盖工业、商业、家庭服务等领域,如工业焊接、手术、农业、物流等 [9] 机器人组件市场 - 预计2024年机器人组件总潜在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2025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电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组件市场规模将增长 [31][32] - 中国机器人供应链本地化加速,各关键组件2024年本地化率相对较高,但不同组件渗透率存在差异,电池、LiDAR等本地化率较高 [37] 机器人应用效益 - 机器人应用可提高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企业采用机器人后生产率可提高20 - 300%,每增加一倍人均机器人数量,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高11%和8% [74] - 机器人能提高生产精度,降低缺陷率,如工业机器人可将太阳能电池缺陷率降至0.02%,手术机器人可实现亚毫米级操作 [78] - 机器人可优化决策,如农业无人机收集数据指导精准施肥,物流移动机器人实时上传数据优化仓库布局 [78] - 机器人可降低部署成本,提高生产灵活性,如协作机器人可在15分钟内完成换线,适应高混合、低产量生产 [79] 机器人应用案例 - 汽车行业,2012 - 2023年全球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翻倍,中国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从200台/万人提高到超800台/万人,人均收入从130万元提高到220万元 [85][86] - 钢结构行业,“AI + 焊接机器人”可实现钢结构全自动焊接,提高焊接速度50%,降低轨迹偏差67%,降低缺陷率4.4个百分点 [97] - 太阳能行业,六轴工业机器人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生产率一倍,降低破损率,如PECVD涂层生产率提高100%,破损率降低0.08个百分点 [103][104] - 矿业,智能煤矿渗透率快速增长,机器人可替代高危和重型作业中的人力,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 [108][113] - 农业,DJI无人机可实现果园全年无人作业,提高产量25%,减少化学材料使用54% [116][118] 机器人行业趋势 - AI技术降低自动化门槛,许多机器人制造商引入图形或对话界面,实现无代码部署,降低成本,加速部署 [127] - 数字孪生可在实际部署前优化制造过程,如KION利用数字孪生模拟、测试和优化工业仓库中的机器人车队 [129][131] - AI赋能的机器人凭借传感器和移动性拓展应用,预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如智能焊接机器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8%提高到2030年的35% [133][142] - 机器人协作技术发展,AI/机器学习可自动调度和协调机器人任务,感知系统可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机器人运动,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营效率 [153] - 机器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将有1400万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工业机器人可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0% [164] 潜在价值链受益股票 - 列出21家与中国机器人价值链相关的公司,包括集成商和组件供应商,如汇川技术、埃斯顿、美的集团等,并给出评级、目标价、市值等信息 [170] - 对部分公司给出投资建议,如汇川技术有望在国内市场扩大份额,拓展全球市场,地平线机器人客户基础广泛,有望受益于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 [173]
摩根士丹利:A G.I. 法案_针对机器人技术与制造业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6][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键制造业回流面临缺乏熟练劳动力的限制,可借鉴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培养人才 [3][10] - 中国在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需制定政策加速培养人才以释放实体AI经济潜力 [4][12] - 通用汽车和福特等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向AI机器人转型时,面临吸引和留住新型人才的挑战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相关 - 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为退伍军人提供低息贷款、大学学费、职业培训等福利,为政府支持退伍军人再教育和融入劳动力市场奠定基础 [3] - 该法案的迭代为数百万人创造机会,如林肯技术学院帮助退伍军人将军事技能转化为平民职业技能,通用汽车也强调其技术教育项目 [4] 中美制造业对比 - 截至2023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份额29%,美国占17%;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1948年的28%降至如今不足10% [4] - 中国实施复杂产业政策,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重要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9] 美国制造业人才困境 - 许多客户认为美国可通过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工人重获制造业优势,但美国要在制造业上与中国达到同等水平还需数十年 [10] - 通用汽车和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向AI机器人转型时,面临吸引和留住新型人才的挑战,且面临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的竞争 [11] 政策建议 - 现在是考虑复兴国家政策以加速培养人才、推动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时候,应让制造业在美国重新变得有吸引力 [12] 相关项目信息 -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1944年颁布,历经多次迭代,2008年的《9·11后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已向超270万受益人支付超1430亿美元;福利包括覆盖公立学校学费、提供住房补贴等;服役至少90天等条件可获得资格 [20] - 田纳西州再连接计划:2017年通过,2018年秋季实施,目标是使该州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达到55%;为田纳西州居民提供最后一美元助学金,以获得免费副学士学位或技术证书;需满足未获得副学士或学士学位等条件 [20] 行业公司评级 - 报告对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的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特斯拉为Overweight,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为Equal - weight,量子scape Corp为Not - Rated等 [75]
摩根大通:中国房地产_为非国有企业重启离岸债券市场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中国大陆开发商 - 中国海外发展、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华润置地、龙湖集团、中国金茂为“增持”评级 [24] - 万科企业为“减持”评级 [24] - 中骏集团、绿城中国、越秀地产为“中性”评级 [24] 中国大陆物业管理公司 - 华润万象生活、中国海外发展、保利物业、绿城服务为“增持”评级 [24] - 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为“减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股权角度看,非国企开发商重新发行美元债券更多是象征性举措,难以让企业彻底摆脱困境;从信贷角度看,这将降低违约风险,为后续发行铺平道路,对行业有积极影响 [1] - 改善运营现金流是开发商复苏的更可持续方式,若有促进房地产销售的新政策,将更令人振奋 [1] - 股东贷款和商业地产贷款是比美元债券更具成本效益的离岸债券再融资方式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动态 - 6月9日,彭博报道新城发展考虑通过2.5年期美元债券发行筹集2 - 3亿美元,用于偿还现有债务;6月11日,澎湃新闻报道暂定票面利率区间为11 - 13%;此次发行早在5月20日就有报道,目前处于初始阶段,结果不确定 [4] 象征意义 - 这是两年来非国企开发商首次发行美元债券,意味着关闭数年的海外债券渠道可能重新向非国企开放 [4] 新城发展的影响 - 若债券成功发行,新城发展流动性将改善,再融资风险降低,但资金成本将提高,预计总利息支出将按预估基础增加15% [4][5] 再融资的替代方案 - 股东贷款(如万科成本仅2.34%)和商业地产贷款(如龙光成本为3 - 4%,期限10年)是更具成本效益的离岸债券再融资方式 [8] 可能考虑发行美元债券的企业 - 领先国企开发商因成本高,至少目前不太可能发行;幸存非国企开发商可能有更高动力;有再融资需求且境内新选择有限的企业可能考虑;有国家支持但股权结构混合的企业也可能考虑;有债券违约的困境开发商不太可能发行 [8] 股票评级和目标价 中国大陆开发商 - 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中国金茂、龙湖集团为“增持”评级,目标价分别为30港元、16.5港元、1.55港元、14港元 [24] - 万科企业为“减持”评级,目标价3.3港元 [24] - 中骏集团、绿城中国、越秀地产为“中性”评级 [24] 中国大陆物业管理公司 - 华润万象生活、中国海外物业、保利物业、绿城服务为“增持”评级,目标价分别为38.5港元、7港元、40港元、4.8港元 [24] - 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为“减持”评级,目标价分别为5港元、2.2港元 [24]
摩根士丹利:亚太数据中心市场洞察- 服务器整体情况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22%,云是AI和通用服务器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逐季增长 [1] - 偏好ODM/OEMs而非组件,看好技嘉科技、鸿海等公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服务器出货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达390万台,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22%,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略有下降,但通用服务器需求受云驱动仍保持良好 [2] - 各地区中除西欧外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美国表现最佳,出货量同比增长43%,其次是APxJ增长14%,ROW增长2%,日本持平,西欧下降7% [11] 不同类型服务器表现 - 高端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91%,环比增长75%,中高端服务器同比增长143%,环比下降18%,入门级服务器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这与AI服务器的持续增长和通用计算服务器的需求趋势一致 [12] - 从价值上看,高端服务器同比增长679%,环比增长151%,中高端服务器同比增长179%,环比下降6%,入门级服务器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1% [13] 不同厂商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ODM direct出货量达185.7万台,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25%,市场份额环比增加10个百分点至47.4%,ASP环比增长16%至32100美元,可能是由于AI服务器贡献增加 [4][14] - 戴尔市场份额为9.1%,环比下降50个基点,同比下降120个基点;惠普份额为7.2%,环比下降60个基点,同比下降270个基点;超微份额为5.6%,环比下降130个基点,同比下降80个基点;联想份额为4.9%,环比下降50个基点,同比下降140个基点;浪潮份额为7.5%,环比下降50个基点,同比下降70个基点;华为份额为0.9%,环比下降150个基点,同比下降20个基点;曙光份额为0.1%,环比和同比均持平 [15] 特定服务器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多数OEM/ODM direct的AI服务器出货量在经历第四季度因GPU平台过渡放缓后继续环比增长,如联想高价值服务器出货量环比增长882%,ASP环比增长22% [3] - GB200机架出货量在第二季度开始增加,预计6月供应链产出将继续按月上升,第二季度GB200机架交付量达5 - 6千台,GB300机架预计第三季度开始发货 [5] 股票影响 - 偏好ODM/OEMs而非组件,看好技嘉科技(2376.TW)、鸿海(2317.TW)、工业富联(601138.SS)、广达(2382.TW)、纬创(3231.TW)、威强电(6669.TW)等公司,也看好台达电子(2308.TW)、亚崴机电(3017.TW)等公司 [7] 行业内公司评级 - 报告对行业内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评级为O(Overweight),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评级为U(Underweight)等 [84]
摩根士丹利:迈瑞医疗-投资者日要点回顾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Attractive”(有吸引力),目标价格为人民币260.00元,较当前价格有10%的上涨空间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董事长重申长期目标是海外销售占比达70%,优先考虑股东回报,谨慎进行资本部署和潜在并购,各业务板块将推出整体解决方案以推动耗材销售,IVD业务目标是2年内CLIA业务比肩跨国公司并拓展PCR和质谱领域,继2024年底推出重症护理大语言模型后,计划未来1 - 2年为更多业务领域推出大语言模型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者日活动 - 今年投资者日活动参与度高,董事长分享了在政策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整体业务战略,高级研发团队讨论了人工智能集成和耗材销售的整体解决方案战略,迈瑞医疗立志成为全球前10的医疗科技企业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Mi - Care(重症护理) - 作为迈瑞最成熟的业务板块,2024年底推出了专有的重症护理大语言模型,2025年目标是在数百家积压医院中完成30多家医院的安装,预计2025年底推出麻醉大语言模型,未来1 - 2年推出普通护理、手术/介入程序等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PMLS业务部研发团队超300人专注算法开发等,管理层认为这是强大的竞争壁垒,还计划涉足手术机器人业务 [4] Mi - innoLab(体外诊断) - 尽管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体外诊断行业面临挑战且可能持续到2025年,但三级医院需求仍健康,2025年全球目标是安装200 - 300条全自动生产线,其中中国约200条,升级的生化分析仪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下一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将于2025年底推出,目前有400多种试剂注册,覆盖超70%的市场需求,目标是到2026年底在试剂菜单广度和质量上缩小与全球体外诊断领先企业的差距,实现内部材料生产率80%以降低30%的成本,未来还计划涉足分子检测和质谱体外诊断领域 [5] Mi - Imaging(医学影像) - PACS平台已与超声产品组合良好集成,未来技术迭代主要聚焦超声的人工智能赋能,已推出50多个用于定量分析、辅助诊断等的人工智能应用,如妇产科超声人工智能可将评估时间缩短85 - 95%,大幅提高医院效率和缩短初级医生学习曲线 [10] 财务数据 | 指标 | 2024年 | 2025年e | 2026年e | 2027年e | | --- | --- | --- | --- | --- | | EPS(人民币)** | 9.63 | 9.65 | 10.54 | 11.32 | | EPS(人民币)§ | 10.54 | 10.37 | 11.80 | 13.47 | | 净收入(人民币百万元) | 36,726 | 38,441 | 42,085 | 45,798 | |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 | 14,522 | 14,707 | 16,264 | 17,655 | | 模型净收入(人民币百万元) | 11,668 | 11,689 | 12,763 | 13,715 | | P/E | 26.5 | 24.5 | 22.5 | 20.9 | | P/BV | 8.6 | 7.2 | 6.4 | 5.8 | | RNOA(%) | 82.1 | 39.9 | 52.2 | 55.1 | | ROE(%) | 35.3 | 32.6 | 31.9 | 30.8 | | EV/EBITDA | 20.5 | 18.3 | 16.3 | 14.7 | | 股息收益率(%) | 2.9 | 2.7 | 2.9 | 3.1 | | 杠杆率(期末)(%) | (47.7) | (63.6) | (67.0) | (70.2) | 注:**基于共识方法,§共识数据由Refinitiv Estimates提供,e为摩根士丹利研究估计 [6] 估值方法 - 使用现金流折现法,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8%,永续增长率为3.0%,模型从2025年开始 [11] 行业覆盖情况 - 报告列出了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情况,迈瑞医疗评级为“O”(增持),2025年6月12日价格为人民币236.60元 [68]
摩根士丹利:长江电力-风险收益更新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增持 [4] - 行业观点:有吸引力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更新模型以反映公司2024年实际财务状况和最新公司指引,上调2025和2026年净利润预测3.3%和2.6%至371亿和394亿元,并引入2027年净利润预测405亿元 [2] - 基于DCF的目标价因盈利修正上涨1.7%至34.79元 [3] - 水电资源自2023年下半年恢复,发电量快速回升;2021 - 2025年可持续高派息率超70%;鉴于水电资源恢复带来的防御性收益、六座水电站发电协同效应、新收购机组利用率上升、电价执行和利息成本下降,维持增持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回报更新 - 目标价从34.22元上调至34.79元,牛市情景从41.17元上调至42.53元,基础情景从34.22元上调至34.79元,熊市情景从23.04元上调至24.99元 [1] 盈利预测 - 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2元、1.61元和1.66元,此前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7元和1.57元 [4] 情景分析 - 牛市情景:假设2025年起利用小时数比基础情景高5%,电价增长率比基础情景高1个百分点,对应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25.9倍 [12] - 基础情景:假设2025年起所有水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保持稳定,2025年平均电价下降0.1%,2026年保持稳定,对应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22.9倍 [13] - 熊市情景:假设2025年起利用小时数比基础情景低5%,电价增长率比基础情景低3个百分点,对应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18.4倍 [17]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营收全部来自中国大陆 [20][21] 所有权定位 - 机构投资者活跃持股比例为93.4% [24] 行业覆盖 - 对中国公用事业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价格,如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评级为增持,2025年6月11日收盘价为30.18元 [4][81]
摩根士丹利:AMD 人工智能进展活动 -MI350 表现尚可,但 MI400 才是更具长期潜力的转折点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行业观点为Attractive(有吸引力),目标价格为$121.00,2025年6月12日收盘价为$118.50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MD按预期推出MI350,但市场焦点在明年的机架级MI400/450产品,若能交付或带来更大转变,但目前维持等权重评级 [2] - 现有云客户对AMD评价积极但未改变整体观点,市场份额情况在英伟达结束供应分配后仍不乐观 [4] - 虽7/10的大型AI公司使用AMD产品,但在客户中拓展份额能力是关键,AMD在云业务中可能在推理需求飙升时失去份额 [5][10] - OpenAI CEO评价提升了AMD AI营收预测可信度,但AMD仍需执行到位,MI400可能改变局面但有待验证 [11][9] - 公司执行产品路线图使其在较小研发预算下获得份额,AI生态系统采用需时间,AMD早期成功反映市场整体优势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发布情况 - 正式推出基于CDNA 4的MI300系列,包括MI350和355产品,二者均有288GB HBM3E,拓展数据格式兼容性,MI355性能稍高但功耗预算更高,产品性能相比MI300X有显著提升,与英伟达部分产品相当 [12] - 更大亮点是MI400系列及新“Helios”机架架构,将于明年正式推出,2027年还有迭代版本,MI400系列硅片有432GB HBM4,性能有大幅提升 [13] - 软件方面,AMD持续投资软件生态系统,推出下一代ROCm 7和新的AMD开发者云,ROCm 7有性能提升和更多支持 [13] - 系统解决方案上,AMD为MI400系列GPU推出首个机架级架构,整体机架性能与英伟达产品相当且有内存优势,CPU将采用2026年“Venice” EPYC,系统可扩展至72个GPU,并集成新的UEC capable 3nm “Vulcano” NIC [14][15] 客户反馈情况 - 现有云客户(甲骨文、微软、Meta等)对AMD评价积极,Meta有扩大合作意向,但客户评论更多聚焦MI300或MI400系列,MI350似乎只是渐进式改进 [4] - 客户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计算资源短缺,但AMD营收趋势显示客户在此期间减少了对AMD产品的使用 [4] - OpenAI CEO评价提升了AMD AI营收预测可信度,但不能据此判断12个月后的竞争格局 [11] 市场份额及营收情况 - 7/10的大型AI公司使用AMD产品,但AMD在最大客户中为Mi350系列实现增长有难度,可能低于2025年instinct 25%的同比增长预期 [5] - AMD在云业务中可能在推理需求飙升时失去份额,不利于看多观点 [10] 财务数据情况 - 2024 - 2027财年EPS分别为$3.33、$4.20、$6.12、$6.69,P/E分别为49.3、33.6、21.6、20.0 [7] - 摩根士丹利对AMD的$121目标价格相当于2026财年预期每股收益$5.49的约22倍,反映其从英特尔手中夺取更多份额,数据中心同比增长21%(AI增长约25%) [25] - 摩根士丹利估计与市场共识在销售/收入、EBITDA、净利润、EPS等方面存在差异 [38] 风险与机会情况 - 机会在于AMD继续执行产品路线图,在较小研发预算下获得份额,PC和Zen服务器份额因Zen采用增加而加速增长,服务器更新推动数据中心收入超预期,数据中心GPU表现超预期 [39][40] - 风险在于英特尔在2024 - 2025年的服务器CPU可能抑制AMD势头使其失去份额,AMD在图形领域份额被英伟达夺取,数据中心GPU表现不及预期 [40]
摩根大通:石油市场周报-发生从未有过之事的概率为 7%。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东安全风险升级致油价一度飙升5% 价格反映7%最坏情景概率 维持2025年油价60-65美元及2026年60美元预期 [1][5] - 攻击伊朗或使油价涨至120美元 推动美国CPI升至5% 但霍尔木兹海峡关闭风险低 中东主要参与者有动力控制冲突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缘政治局势 - 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准备撤离 美国国务院计划让非必要人员及家属离开巴林和科威特 英国海军发布罕见警告 [1][2] -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即将对伊朗“不遵守”核不扩散义务进行投票 可能激活“快速恢复”机制 重新实施对伊制裁 [3] 油价走势分析 - 当前油价接近70美元 较模型公允价值高4美元 反映7%最坏情景概率 严重情况下油价可能涨至120-130美元/桶 [6] - 除地缘政治短期影响外 维持2025年剩余时间油价60-65美元及2026年60美元的预期 [7] 通胀与油价关系 - 特朗普承诺降低通胀和能源价格 若攻击伊朗致油价涨至120美元 美国CPI可能上升1.7% [8][11] - 5月通胀降温趋势延续 能源价格下降是通胀低于预期的重要因素 美国汽油价格同比下降 [10] 霍尔木兹海峡风险 -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石油运输通道 关闭将使油价飙升 但伊朗历史上未关闭该海峡 关闭会损害自身利益 [15][21] - 伊朗关闭海峡会被视为违反国际准则 损害海湾国家经济利益 还会激怒主要客户 且伊朗经济依赖海峡自由通行 [22][23] 中东经济转型与冲突 -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与伊朗关系缓和 两国正加大投资 推动经济向高科技和旅游中心转型 需要稳定的环境 [27][28] - 海湾国家积极稳定与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 避免直接战争影响地区重塑计划 [29] 全球石油供需平衡 - 报告提供2024-2026年全球石油供需平衡表 包括总需求、总供应、OPEC原油等数据 [34][35][36] - 2024-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总体呈增长趋势 需求也逐步增加 [34][35][36] 原油价格预测 - 报告给出2023-2026年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预测 包括均价和期末价 [39] - 预计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在未来几年有一定波动 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39] 区域供需情况 - 提供2024-2026年全球各地区原油和产品供需平衡表 包括生产、炼油、需求等数据 [42][43][46] - 不同地区的原油生产和需求情况存在差异 北美、亚洲和中东是主要的消费和生产地区 [42][43][46] OPEC原油生产 - 报告给出2024-2026年OPEC成员国及相关国家的原油产量数据 [49][52][55] - OPEC成员国产量有一定波动 部分国家产量呈增长趋势 [49][52][55] 全球原油供应 - 提供2024-2026年全球各地区原油供应数据 包括北美、拉丁美洲、亚洲等 [58][59][62] - 全球原油供应主要来自OPEC+国家和北美地区 供应总量呈增长趋势 [58][59][62] 全球液体供应 - 报告给出2024-2026年全球各地区液体供应数据 包括原油和其他液体 [63][66][67] - 液体供应总量与原油供应趋势相似 各地区供应情况有所不同 [63][66][67] 美国原油生产 - 提供2024-2026年美国原油和凝析油生产数据 包括不同地区和盆地的产量 [70][73][76] - 美国原油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不同地区产量变化存在差异 [70][73][76] 区域石油需求 - 报告给出2024-2026年全球各地区石油需求数据 包括北美、拉丁美洲、欧洲等 [79][82][85] - 全球石油需求逐步增加 不同地区需求增长速度不同 [79][82][85] 区域石油需求产品结构 - 提供2024-2026年美国、欧洲、中国等地区不同石油产品的需求数据 [88][91][94] - 不同地区石油产品需求结构存在差异 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是主要需求产品 [88][91][94] 全球炼油厂运行情况 - 报告给出2024-2026年全球各地区炼油厂运行数据 包括北美、欧洲、亚洲等 [97][100][103] - 炼油厂运行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运行水平存在差异 [97][100][103]
摩根大通:石油点评-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将最坏情况发生的概率提升至 17%
摩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色列袭击伊朗使最坏情况发生概率升至17%,虽初始袭击避开能源目标,但以色列攻势可能持续数天,伊朗誓言报复,或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1] - 地缘政治溢价已升至比模型得出的公允价值66美元高出10美元,表明最坏情况发生概率为17% [2] - 舒适的油价区间在60 - 65美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对通胀产生严重影响,扭转美国消费者价格数月来的降温趋势 [3] - 鉴于局势发展和袭击的潜在蝴蝶效应,暂不做基线结论,仅呈现相关数据 [4] 各部分总结 伊朗石油生产与出口情况 - 伊朗目前原油产量为320万桶/日,原油出口量达180万桶/日,石油产品出口量为35万桶/日;产量从2021年的低点170万桶/日稳步回升,但仍低于2017 - 2018年近400万桶/日的峰值;原油出口量较2018年5月的峰值仍少100万桶/日,但几乎是2022年初水平的两倍;石油产品出口量较2024年5月的峰值下降了31万桶/日 [5] - 目前约148艘载有伊朗石油液体的船只受到美国制裁,占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量的65%,其中51艘由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拥有,去年运输了70万桶/日的石油 [9] - 伊朗拥有大量炼油设施,加工能力为220万桶/日,主要石油出口终端位于波斯湾的哈尔克岛 [12] 霍尔木兹海峡情况 - 目前全球30%的海上石油贸易(包括2100万桶/日的原油和石油产品)和20%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评估该海峡被关闭的风险非常低,因为历史上伊朗从未关闭过该海峡,且关闭会使伊朗承担巨大成本,还会激怒海湾主要客户,同时伊朗经济严重依赖该海峡的货物和船只自由通行 [18][25] 海湾阿拉伯国家炼油产能情况 - 伊朗报复可能会瞄准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流动,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近年来,海湾国家一直在寻求与伊朗和以色列稳定关系,以解决长期的安全问题并专注于国家项目 [29] 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的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数据,包括总石油需求、总石油供应、OPEC原油、OPEC其他液体、非OPEC原油 + 其他、加工增益、库存变化等指标 [36][37][38] 原油价格预测情况 - 提供了2023 - 2026年Brent和WTI原油的平均价格、期末价格预测,以及WTI - Brent价差预测 [41] 全球原油和产品平衡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的全球原油和产品平衡数据,包括原油和凝析油产量、炼油厂运行量、原油直接燃烧量、其他直接原油需求、原油平衡变化、炼油厂加工增益、精炼产品供应、全球NGLs和非常规油、全球产品和液体供应、全球石油需求(不包括直接原油使用)、产品平衡变化、总平衡变化等指标 [44][45][48] OPEC原油产量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OPEC各成员国的原油产量数据,以及OPEC - 9、OPEC - 12、OPEC - 13、OPEC + 的产量数据 [51][54][56] 全球原油供应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的全球原油供应数据,按地区分为北美、拉丁美洲、亚洲、欧洲、中东、非洲等,以及OPEC + 和其他非OPEC + 国家的供应数据 [59][60][63] 全球液体供应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的全球液体供应数据,按地区分为北美、拉丁美洲、亚洲、欧洲、中东、非洲等,以及OPEC + 和其他非OPEC + 国家的供应数据 [64][67][68] 美国原油和凝析油生产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美国原油和凝析油生产数据,包括美国整体产量、近海墨西哥湾产量、阿拉斯加产量、美国致密油盆地产量,以及相关的钻机数量、活跃压裂数量、未完工井库存等数据 [71][75][78] 区域石油需求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的区域石油需求数据,按地区分为北美、拉丁美洲、欧洲、FSU、中东、非洲、亚太等,以及世界石油总需求数据 [81][84][87] 区域石油需求按产品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美国、欧洲、中国和世界的石油需求按产品分类的数据,包括LPG、石脑油、汽油、喷气燃料和煤油、柴油/粗柴油、燃料油、其他产品等 [90][93][96] 全球炼油厂运行情况 - 提供了2024F、2025F、2026F三年全球炼油厂运行数据,按地区分为北美、拉丁美洲、欧洲、欧亚大陆、中东、非洲、亚太等,以及世界炼油厂总运行量数据 [99][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