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巨星科技:自主品牌高增,加速全球化布局
信达证券· 2025-04-2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巨星科技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尽管行业需求受高利率影响承压,但零售商去库结束、消费降级带动订单上涨,电商渠道自主品牌培育贡献增量 [1] - 公司各产品表现良好,手工具自主品牌高增,电动工具新品类突破,工业工具维持稳健增长 [2] - ODM业务持续扩张,OBM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小幅上升,费用率有望下行,现金流和营运能力表现稳定 [3][4] - 关税带来短期扰动,但公司加快全球化步伐应对冲击,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对应PE为11.3X、9.1X、7.4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47.95亿元(同比+35.4%),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36.2%),扣非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35.7%);24Q4公司实现收入37.12亿元(+60.0%),归母净利润3.68亿元(+98.6%),扣非归母净利润3.71亿元(+146.5%)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2.53、192.37、223.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9%、18.4%、1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0、30.12、36.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24.5%、22.2% [6] - 2024年毛利率32.01%(同比+0.21pct),归母净利率为15.57%(同比+0.09pct),期间费用率为14.38%,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59%/6.20%/2.47%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7.40亿元(同比-3.8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99.75天(同比-30.2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4.09天(同比-1.7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1.17天(同比-9.68天) [4] 产品情况 - 2024年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分别实现收入100.69/14.38/3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6%/36.53%/22.14% [2] - 手工具坚持产品创新与品牌驱动,跨境电商品牌保持45%以上增速;电动工具20V锂电产品实现突破;工业工具受制于全球工业投资下滑,但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2] 业务模式 - 2024年OD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5亿元,同比增长35.30%,持续提高渠道客户粘性,绑定下游大客户,依托大客户拓展新品类并加快全球化布局 [3] - 2024年OB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90亿元,同比增长35.97%,收入占比提升至47.92%,积极执行品牌战略扩大DTC业务规模,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3] 市场情况 - 2024年行业需求受高利率影响继续承压,全年市场规模增长1%,但零售商去库周期结束,订单和终端销售匹配,叠加消费降级带动公司订单同比大幅上涨 [1] - 2024年公司美洲市场收入93.87亿元,占比63.44%,其中中国制造6亿美金(3亿ODM + 3亿OBM)、越南制造4亿美金(ODM),特朗普关税带来短期扰动,公司加快向东南亚转移产能并通过加价向下游传导压力 [4]
巨星科技(002444):自主品牌高增,加速全球化布局
信达证券· 2025-04-22 2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巨星科技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巨星科技收入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尽管行业需求受高利率影响承压,但零售商去库结束、消费降级带动订单上涨,电商渠道自主品牌培育贡献增量 [1] - 公司各产品表现良好,手工具自主品牌高增,电动工具新品类突破,工业工具维持稳健增长 [2] - ODM业务持续扩张,OBM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小幅上升,费用率有望下行 [3] - 现金流和营运能力表现稳定,关税带来短期扰动,公司加快全球化步伐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对应PE为11.3X、9.1X、7.4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47.95亿元(同比+35.4%),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36.2%),扣非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35.7%);24Q4公司实现收入37.12亿元(+60.0%),归母净利润3.68亿元(+98.6%),扣非归母净利润3.71亿元(+146.5%)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2.53、192.37、223.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9%、18.4%、1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0、30.12、36.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24.5%、22.2% [6] - 2024年毛利率32.01%(同比+0.21pct),归母净利率为15.57%(同比+0.09pct),期间费用率为14.38%,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59%/6.20%/2.47%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7.40亿元(同比-3.8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99.75天(同比-30.2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4.09天(同比-1.7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1.17天(同比-9.68天) [4] 产品情况 - 2024年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分别实现收入100.69/14.38/3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6%/36.53%/22.14% [2] - 手工具坚持产品创新与品牌驱动,跨境电商品牌保持45%以上增速;电动工具20V锂电产品实现突破;工业工具受制于全球工业投资下滑,但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2] 业务模式 - 2024年OD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5亿元,同比增长35.30%,持续提高渠道客户粘性,绑定下游大客户,依托大客户拓展新品类并加快全球化布局 [3] - 2024年OB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90亿元,同比增长35.97%,收入占比提升至47.92%,积极执行品牌战略扩大DTC业务规模,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3] 市场情况 - 2024年行业需求受高利率影响继续承压,全年市场规模增长1%,但零售商去库周期结束,订单和终端销售匹配,叠加消费降级带动公司订单同比大幅上涨 [1] - 2024年公司美洲市场收入93.87亿元,占比63.44%,其中中国制造6亿美金(3亿ODM + 3亿OBM)、越南制造4亿美金(ODM),特朗普关税带来短期扰动,公司加快向东南亚转移产能并通过加价向下游传导压力 [4]
妙可蓝多:Q1开局优异,期待趋势持续-20250422
信达证券· 2025-04-22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表现优异,营业收入12.33亿元,同比+6.26%;归母净利润8240万元,同比+114.88%;扣非归母净利润6494万元,同比+110.23% [1] - 奶酪主业占比持续提升,增速或快于整体,各区域和渠道收入有不同表现,经销商数量受蒙牛奶酪并表影响大增 [3] - 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率下降,其他收益占比增加,净利润同比大增 [3] - 自整合蒙牛奶酪后,公司在产品、品牌、渠道端合力不断提升,渠道不断精耕 [3] - 公司一季度开门红,奶酪赛道成长空间大,原料国产替代有望实现,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41/0.57/0.82元,对应2025 - 2027年64X/46X/32X PE,维持“买入”评级 [3] 相关目录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322|4,844|5,380|6,120|7,050| |增长率YoY %|10.2%|-9.0%|11.1%|13.8%|1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114|212|292|421| |增长率YoY%|-56.3%|89.2%|86.6%|37.9%|44.0%| |毛利率%|23.9%|28.3%|30.5%|30.4%|30.8%| |净资产收益率ROE%|1.3%|2.6%|4.6%|5.9%|7.9%| |EPS(摊薄)(元)|0.12|0.23|0.41|0.57|0.82| |市盈率P/E(倍)|135.04|79.20|63.90|46.35|32.19| |市净率P/B(倍)|1.74|2.08|2.93|2.76|2.54| [4]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4,115|3,631|3,795|4,545|4,713| |货币资金|2,396|1,105|649|1,191|1,159| |应收账款|112|129|137|161|185| |存货|725|574|766|873|1,000| |非流动资产|3,424|4,090|4,745|4,785|4,823| |资产总计|7,540|7,721|8,540|9,330|9,536| |流动负债|2,050|2,147|2,774|3,274|3,062| |非流动负债|749|1,165|1,145|1,142|1,139| |负债合计|2,799|3,312|3,919|4,416|4,201| |归属母公司股东|4,741|4,409|4,621|4,914|5,334| |负债和股东权益|7,540|7,721|8,540|9,330|9,536| [5]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5,322|4,844|5,380|6,120|7,050| |营业成本|4,051|3,473|3,739|4,258|4,878| |销售费用|1,019|922|1,017|1,108|1,199| |管理费用|185|269|288|306|353| |研发费用|54|48|54|61|71| |财务费用|24|50|57|73|81| |营业利润|54|164|274|374|539| |利润总额|82|161|272|375|540| |所得税|3|47|60|82|119| |净利润|79|114|212|292|421| |归母净利润|60|114|212|292|421| |EPS(当年)(元)|0.12|0.23|0.41|0.57|0.82| [5]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264|531|307|466|629| |投资活动现金流|-643|-1,069|-753|-211|-132| |筹资活动现金流|146|531|411|-272|-232| |现金净增加额|-196|-194|86|-65|93| [5] 研究团队简介 - 赵雷为食品科学研究型硕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曾在乳企巨头萨普托工作,覆盖乳制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 [6] - 程丽丽为金融学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覆盖休闲食品和连锁业态 [6] - 赵丹晨为经济学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覆盖白酒行业 [6] - 王雪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硕士等,覆盖啤酒、饮料、低度酒行业 [6]
妙可蓝多(600882):Q1开局优异,期待趋势持续
信达证券· 2025-04-22 20: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开局优异,期待趋势持续,整合后发展动能足,奶酪赛道成长空间大,成本端原料国产替代有望逐步实现,作为行业市占率第一的公司有望长远发展并享受行业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3亿元,同比+6.26%;归母净利润8240万元,同比+114.88%;扣非归母净利润6494万元,同比+110.2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3.80亿元、61.20亿元、70.5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1%、13.8%、1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2.92亿元、4.2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6.6%、37.9%、44.0% [4]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0.5%、30.4%、30.8%;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4.6%、5.9%、7.9%;EPS分别为0.41元、0.57元、0.82元;市盈率P/E分别为63.90倍、46.35倍、32.19倍;市净率P/B分别为2.93倍、2.76倍、2.54倍 [4] 业务分析 - 分产品看,25Q1液态奶、奶酪和乳制品贸易收入分别为9484万元、10.30亿元和1.01亿元,奶酪业务占总收入达83.53%,高于去年同期未经调整的67.61% [3] - 分区域看,北区、中区和南区收入分别为4.64亿元、5.14亿元和2.48亿元 [3] - 分渠道看,经销、直营和贸易收入分别为9.59亿元、1.65亿元和1.01亿元,25Q1经销商数量达8046个,远高于去年同期 [3] 盈利分析 - Q1毛利率为31.49%,同比+2.83pct,核心系产品结构优化且奶酪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3] - 费用端积极降本增效,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Q1达16.80%,同比-2.68pct,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12pct、-0.08pct和+0.81pct [3] - 政府补助较同期增长,其他收益占收入达0.86%,同比+0.49pct,Q1归母净利润率达6.68%,同比+3.38pct,净利润同比大增 [3] 发展策略 - 产品端推出马斯卡彭国产原制奶酪,充分实现国内原奶利用 [3] - 品牌端启用全新品牌代言人,助力奶酪产品破圈 [3] - 渠道端整合双品牌渠道优势,针对线下零售渠道开发烘焙、零食量贩、母婴、会员店等势能渠道,针对B端餐饮渠道推动由产品销售商向专业乳品服务商转型升级 [3]
江淮汽车: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商乘并举齐发力,携手华为共创第二成长曲线-20250422
信达证券· 2025-04-22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江淮汽车“买入”评级 [6][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淮汽车聚焦汽车制造行业,盈利预期向好,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与华为合作携手打造科技豪华品牌 [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68/703/80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8/30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1/0.81/1.39 元,截止 2025 年 4 月 22 日收盘,对应 PE 为 112/42/25 倍,对应 PS 为 1.32/1.07/0.93 倍 [6][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老牌综合型汽车企业,合作探索新发展路径 - 公司发展历程: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于一体,2001 年上市,累计交付超 1000 万辆产品,出口 132 个国家和地区,2002 年涉足新能源,2024 年 11 月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 S800 亮相 [12]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稳固,实控权归安徽省国资委,第一大控股股东为江汽控股集团,由安徽省国资委和大众汽车集团各持 50%股权 [14] - 公司业务:商乘并举,研产销服一体化,产品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有四大业务板块,商用车有帅铃等系列,乘用车在 SUV 和 MPV 市场表现突出,还涉足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18] - 财务分析:2024 年营业收入 421.16 亿元,同比降 6.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7.4 亿元,因联营企业亏损和资产减值;毛利率小幅下滑,期间费用率稳定;商用车毛利率稳定,乘用车毛利率提升 [24][27][29] 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 - 商用车领域以轻卡为主导:2024 年商用车销量 23.63 万辆,同比升 0.38%,轻卡占主导,2024 年轻卡销量 16.72 万辆,降 1.67%,市场份额 8.81%,排名第五;商用车出口销量持续攀升,2024 年出口 11.62 万辆,同比增 44.65% [31][32][37] - 乘用车精简车型,拓展海外业务:2015 - 2024 年乘用车总销量波动下降,通过精简车型集中资源,思皓 X8 Plus 销量增长;2024 年乘用车出口 13.28 万辆,同比增 49.16%,得益于思皓 X8 Plus 和江淮 A5 Plus [39][41] - 出口成为关键动力:近五年出口销量持续上升,海外有多家子公司和 19 个 KD 工厂,累计出口 132 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出口 24.9 万辆,同比增 47.02% [43] 与华为合作,携手打造科技豪华品牌 - 携手华为合作历程:2019 年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021 年多款车型搭载华为系统,2023 年签署合作协议投资 100 亿开发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2024 年 11 月尊界 S800 亮相,2025 年 2 月发布,预告 5 月底上市 [46] - 尊界:新增长引擎:尊界 S800 定位于超豪华行政级轿车市场,具备多种先进技术和特性;主要直接竞品市场规模约 7 万辆,2024 年约 5.1 万辆;江淮构建 DE 和 X6 两个纯电平台,X6 定位豪华新能源平台,规划年产能 3.5 万辆 [50][52][56] 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基于汽车销量、营业收入、毛利率等核心假设,预测 2025 - 2027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16.3%/+21.8%/+15.0%,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9.2%/+8.1%/+8.1%;乘用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61.5%/+45.3%/+20.4%,商用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9.6%/+8.5%/+8.5%;乘用车毛利率分别为 14.8%/17.3%/18.9%,商用车毛利率分别为 9.3%/9.4%/9.5% [57] - 相对估值:选取赛力斯、北汽蓝谷、长安汽车为可比公司,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情况,给予更高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0]
江淮汽车(600418):商乘并举齐发力,携手华为共创第二成长曲线
信达证券· 2025-04-22 20: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江淮汽车“买入”评级 [6][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淮汽车聚焦汽车制造行业,盈利预期向好,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与华为合作打造科技豪华品牌,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老牌综合型汽车企业,合作探索新发展路径 - 发展历程:集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于一体,2001年上市,涉足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2024年11月与华为联合打造尊界S800亮相 [12]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稳固,实控权归安徽省国资委,第一大控股股东为江汽控股,由安徽省国资委和大众汽车集团各持50%股权 [14] - 公司业务:商乘并举,产品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有四大业务板块,商用车有多个系列车型,乘用车在SUV和MPV市场表现突出,还涉足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18] - 财务分析:营业收入阶段性波动,2024年同比下降6.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 27.4亿元,主要因联营企业亏损和资产减值;毛利率小幅下滑,期间费用率稳定;商用车毛利率稳定,乘用车毛利率稳步提升 [24][27][29] 二、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 - 商用车领域以轻卡为主导:商用车领域小幅波动,轻卡占主导,2024年商用车销量微增,轻卡销量逐渐回暖,出口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出口11.62万辆,同比增加44.65% [31][32][37] - 乘用车精简车型,拓展海外业务:精简车型提升盈利能力,2015 - 2024年乘用车总销量波动下降,逐步减少部分车型生产,集中资源发展重点车型;2024年乘用车出口销量达13.28万辆,同比增长49.16%,得益于思皓X8 Plus和江淮A5 Plus [39][41] - 出口成为关键动力:出海业务持续扩展,近五年出口销量上升,在海外有多家子公司和KD工厂,累计出口132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47.02% [43] 三、与华为合作,携手打造科技豪华品牌 - 携手华为合作历程:2019年起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深度合作,2023年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共同开发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2024年11月尊界S800亮相,2025年2月发布,预计5月底上市 [46] - 尊界:新增长引擎:尊界S800定位于超豪华行政级轿车市场,具备多种先进技术和特性;主要直接竞品市场规模约7万辆,2024年约为5.1万辆;江淮构建DE和X6两个纯电平台,X6平台定位豪华新能源平台,规划年产能3.5万辆 [50][52][56] 四、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基于汽车销量、营业收入、毛利率等核心假设,预测2025 - 2027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收入同比增速及毛利率情况 [57] - 相对估值:选取赛力斯、北汽蓝谷、长安汽车为可比公司,预计2025 - 2027年江淮汽车营收、归母净利润及对应PE、PS倍数,给予更高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0]
安必平:AI加速病理数智化发展,未来增长潜力可期-20250422
信达证券· 2025-04-2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yoy -5.33%),归母净利润0.21亿元(yoy -46.85%),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yoy -59.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4亿元(yoy -79.30%),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yoy -17.28%),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yoy -438.62%)[1] - 2024年受HPV集采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但收入结构优化升级,自产产品、病理共建和数字化产品保持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随收入规模扩大而增强[3] - 2024年公司围绕“试剂 + 设备 + 数字化 + 人工智能”进行全链条病理诊断数智化布局,产品矩阵不断完善,AI赋能病理业务,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可期[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8、6.10、7.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2%、15.5%、16.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9、0.52、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0%、33.6%、24.2%,对应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73、54、44倍[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7亿、4.71亿、5.28亿、6.10亿、7.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2.0%、 -5.3%、12.2%、15.5%、16.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00万、2100万、3900万、5200万、6500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6.2%、 -46.8%、84.0%、33.6%、24.2%;毛利率分别为68.5%、67.2%、68.0%、67.7%、67.6%;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3.2%、1.7%、3.1%、4.0%、4.8%;EPS(摊薄)分别为0.43、0.23、0.42、0.56、0.69元;市盈率P/E分别为71.15、133.86、72.74、54.44、43.84倍;市净率P/B分别为2.26、2.27、2.23、2.18、2.12倍[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5.68亿、6.92亿、6.90亿、6.94亿、7.10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8.32亿、6.70亿、6.95亿、7.13亿、7.26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4.00亿、13.63亿、13.85亿、14.07亿、14.36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10亿、0.85亿、0.99亿、1.11亿、1.28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51亿、0.46亿、0.46亿、0.46亿、0.46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62亿、1.31亿、1.46亿、1.58亿、1.74亿元;归属母公司权益分别为14.00亿、13.63亿、13.85亿、14.07亿、14.36亿元[5]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7亿、4.71亿、5.28亿、6.10亿、7.10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57亿、1.54亿、1.69亿、1.97亿、2.30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1.83亿、1.93亿、2.07亿、2.37亿、2.73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0.77亿、0.71亿、0.80亿、0.92亿、1.07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0.63亿、0.45亿、0.50亿、0.58亿、0.67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0.22亿、0.11亿、0.18亿、0.23亿、0.29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0.17亿、0.09亿、0.18亿、0.23亿、0.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1亿、0.15亿、0.25亿、0.33亿、0.4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40亿、0.21亿、0.39亿、0.52亿、0.65亿元[5]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0.21亿、0.15亿、0.25亿、0.33亿、0.4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 -0.33亿、0.57亿、 -0.68亿、 -0.23亿、 -0.2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 -0.13亿、 -0.16亿、 -0.18亿、 -0.23亿、 -0.29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分别为 -0.22亿、0.26亿、 -0.18亿、 -0.32亿、 -0.31亿元[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广证恒生和方正证券研究所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超9年[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医疗服务、CX0、生命科学上游、中药等细分领域[6]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体外诊断、ICL等领域的研究工作[6]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CPA(专业阶段),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医药商业&药店、疫苗[6]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6]
拱东医疗:境外收入增长27%,全球化布局,增长可期-20250422
信达证券· 2025-04-2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拱东医疗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拱东医疗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yoy+14.3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7.28%),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yoy+56.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亿元(yoy+13.48%),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yoy+6.39%),归母净利润0.30亿元(yoy+44.84%) [1] - 海外去库结束和大客户战略成效凸显,境外业务增长26.60%;境内市场凭借部分产品集采中标优势保持稳定增长;实验检测类和体液采集类产品保持快速增长 [2] - 公司盈利能力修复,TPI整合顺利,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2、16.23、19.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4%、20.9%、20.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9、2.55、3.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22.3%、21.2%,对应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5、13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75|1,115|1,342|1,623|1,961| |增长率YoY %|-33.6%|14.4%|20.4%|20.9%|2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9|172|209|255|309| |增长率YoY%|-66.5%|57.3%|21.6%|22.3%|21.2%| |毛利率%|32.7%|32.8%|32.3%|32.0%|31.7%| |净资产收益率ROE%|6.7%|10.1%|11.6%|13.6%|15.5%| |EPS(摊薄)(元)|0.69|1.09|1.32|1.62|1.96| |市盈率P/E(倍)|35.59|22.63|18.61|15.22|12.55| |市净率P/B(倍)|2.37|2.28|2.17|2.06|1.95| [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829|865|1,010|1,154|1,327| |货币资金(百万元)|448|303|387|450|533| |应收票据(百万元)|0|1|1|1|1| |应收账款(百万元)|224|260|294|348|403| |预付账款(百万元)|12|10|13|16|19| |存货(百万元)|125|144|163|184|214| |其他(百万元)|21|147|154|156|15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048|1,086|1,072|1,058|1,04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44|48|48|48|48|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620|596|601|608|611| |无形资产(百万元)|104|155|144|132|121| |其他(百万元)|281|287|279|269|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1,878|1,951|2,082|2,212|2,367| |流动负债(百万元)|192|183|230|268|312|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应付票据(百万元)|0|0|0|0|0| |应付账款(百万元)|80|70|88|98|112| |其他(百万元)|112|113|142|170|20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7|51|51|51|51|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其他(百万元)|47|51|51|51|51| |负债合计(百万元)|239|234|281|319|362|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10|10|10|1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639|1,707|1,791|1,883|1,99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878|1,951|2,082|2,212|2,367| [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75|1,115|1,342|1,623|1,961| |营业成本(百万元)|657|749|908|1,104|1,340|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1|13|15|18|22| |销售费用(百万元)|65|52|58|67|78| |管理费用(百万元)|83|89|97|114|133| |研发费用(百万元)|48|53|60|73|88| |财务费用(百万元)|-4|-26|-18|-23|-27| |减值损失合计(百万元)|-7|-4|-3|-3|-3|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7|7|7|10|12| |其他(百万元)|5|3|3|4|5| |营业利润(百万元)|120|192|230|281|340|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0|-3|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19|189|230|281|340| |所得税(百万元)|10|17|21|26|31| |净利润(百万元)|109|172|209|255|30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9|172|209|255|309| |EBITDA EPS(当年)(元)|0.69|1.09|1.32|1.62|1.96| [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85|210|303|328|387| |净利润(百万元)|109|172|209|255|309| |折旧摊销(百万元)|86|96|114|124|132| |财务费用(百万元)|6|-3|2|2|2| |投资损失(百万元)|-7|-7|-7|-10|-12|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17|-47|-19|-48|-50| |其它(百万元)|8|1|5|5|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97|-196|-93|-100|-103| |资本支出(百万元)|-122|-110|-100|-110|-115| |长期投资(百万元)|-276|-143|0|0|0| |其他(百万元)|0|57|7|10|1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6|-118|-136|-165|-200| |吸收投资(百万元)|0|11|0|0|0| |借款(百万元)|0|0|0|0|0| |支付利息或股息(百万元)|-90|-81|-136|-165|-200|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306|-94|84|63|84|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5]
拱东医疗(605369):境外收入增长27%,全球化布局,增长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4-22 1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拱东医疗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yoy+14.3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7.28%),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yoy+56.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亿元(yoy+13.48%),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yoy+6.39%),归母净利润0.30亿元(yoy+44.84%) [1] - 海外去库结束和大客户战略成效凸显,境外业务增长26.60%,境内市场凭借部分产品集采中标优势保持稳定增长,实验检测类和体液采集类产品保持快速增长 [2] - 盈利能力修复,TPI整合顺利,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加大对TPI投资有望强化北美市场布局和客户资源,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2、16.23、19.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4%、20.9%、20.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9、2.55、3.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22.3%、21.2%,对应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5、13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75、1115、1342、1623、1961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33.6%、14.4%、20.4%、20.9%、20.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9、172、209、255、30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66.5%、57.3%、21.6%、22.3%、21.2%;毛利率分别为32.7%、32.8%、32.3%、32.0%、31.7%;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6.7%、10.1%、11.6%、13.6%、15.5%;EPS(摊薄)分别为0.69、1.09、1.32、1.62、1.96元;市盈率P/E分别为35.59、22.63、18.61、15.22、12.55倍;市净率P/B分别为2.37、2.28、2.17、2.06、1.95倍 [3]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829、865、1010、1154、132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048、1086、1072、1058、1040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878、1951、2082、2212、2367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92、183、230、268、312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7、51、51、51、51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39、234、281、319、362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0、10、10、10、10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639、1707、1791、1883、1995百万元 [4]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75、1115、1342、1623、1961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57、749、908、1104、1340百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20、192、230、281、340百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119、189、230、281、340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09、172、209、255、309百万元 [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5、210、303、328、38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97、 - 196、 - 93、 - 100、 - 103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96、 - 118、 - 136、 - 165、 - 200百万元,现金流净增加额分别为 - 306、 - 94、84、63、84百万元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等,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多个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多个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5]
安必平(688393):AI加速病理数智化发展,未来增长潜力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4-22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yoy -5.33%),归母净利润0.21亿元(yoy -46.85%),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yoy -59.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4亿元(yoy -79.30%),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yoy -17.28%),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yoy -438.62%)[1] - 2024年受HPV集采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但收入结构优化升级,自产产品、病理共建和数字化产品保持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随收入规模扩大而增强[3] - 2024年公司围绕“试剂 + 设备 + 数字化 + 人工智能”进行全链条病理诊断数智化布局,产品矩阵不断完善,AI赋能病理业务,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可期[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8、6.10、7.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2%、15.5%、16.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9、0.52、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0%、33.6%、24.2%,对应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73、54、44倍[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97|471|528|610|710| |增长率YoY %|-2.0%|-5.3%|12.2%|15.5%|16.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0|21|39|52|65| |增长率YoY%|-6.2%|-46.8%|84.0%|33.6%|24.2%| |毛利率%|68.5%|67.2%|68.0%|67.7%|67.6%| |净资产收益率ROE%|3.2%|1.7%|3.1%|4.0%|4.8%| |EPS(摊薄)(元)|0.43|0.23|0.42|0.56|0.69| |市盈率P/E(倍)|71.15|133.86|72.74|54.44|43.84| |市净率P/B(倍)|2.26|2.27|2.23|2.18|2.12|[4]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568|692|690|694|710| |货币资金|68|95|78|45|14| |应收票据|10|2|3|3|4| |应收账款|236|241|254|285|320| |预付账款|11|8|11|12|14| |存货|75|84|82|85|94| |其他|169|262|262|263|264| |非流动资产|832|670|695|713|726| |长期股权投资|24|24|24|24|24| |固定资产(合计)|308|295|307|316|323| |无形资产|6|6|4|3|2| |其他|494|346|360|370|378| |资产总计|1,400|1,363|1,385|1,407|1,436| |流动负债|110|85|99|111|128| |短期借款|21|7|7|7|7| |应付票据|0|0|0|0|0| |应付账款|37|33|38|44|51| |其他|52|45|55|61|70| |非流动负债|51|46|46|46|46| |长期借款|0|0|0|0|0| |归属母公司权益|1,400|1,363|1,385|1,407|1,436|[5]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97|471|528|610|710| |营业成本|157|154|169|197|230| |营业税金及附加|5|5|5|6|7| |销售费用|183|193|207|237|273| |管理费用|77|71|80|92|107| |研发费用|63|45|50|58|67| |财务费用|-8|-8|-2|-2|-1| |减值损失合计|-7|-8|-6|-6|-6| |投资净收益|-1|3|1|2|2| |其他|8|5|3|5|6| |营业利润|22|11|18|23|29| |营业外收支|-5|-2|0|0|0| |利润总额|17|9|18|23|29| |所得税|-4|-5|-7|-10|-13| |净利润|21|15|25|33|42| |少数股东损益|-19|-6|-15|-19|-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21|39|52|65| |EBITDA|58|47|61|73|85| |EPS (当年)(元)|0.43|0.23|0.42|0.56|0.69|[5]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17|4|69|59|65| |折旧摊销|47|46|46|51|57| |投资损失|1|-3|-1|-2|-2| |营运资金变动|-8|-8|0|0|0| |其它|-4|2|11|11|1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33|57|-68|-70|-70| |资本支出|-35|-24|-70|-70|-70| |长期投资|0|77|0|0|0| |其他|2|4|1|2|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7|-35|-18|-23|-29| |吸收投资|2|8|0|0|0| |借款|7|-14|0|0|0| |现金流净增加额|-22|26|-18|-32|-3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1|15|25|33|42|[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广证恒生和方正证券研究所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超9年[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医疗服务、CX0、生命科学上游、中药等细分领域[6]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体外诊断、ICL等领域的研究工作[6]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CPA(专业阶段),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医药商业&药店、疫苗[6]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