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在张掖成立两家抽水蓄能公司
快讯· 2025-07-22 13:10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电建青龙沟(张掖)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电建丹霞(张掖)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李小斌,注册资本分别为3000万元、50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水力发电;发 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等。企查查股权穿 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中国电建(601669)间接全资持股。 ...
上半年业绩预亏损,钒钛股份控股股东忙增持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3:08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攀钢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876万股,占总股本的0.20%,增持金额约为4833万元,增持计划尚未完成 [1] - 增持计划自2025年4月22日起6个月内,增持金额为5000万元—1亿元,旨在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3] 公司业务转型与资源布局 - 公司从2021年9月宣布进军液流储能行业,2022年进行资产剥离并更名为钒钛股份 [3] - 公司成为全球最大钒制品企业,五氧化二钒产能4.42万吨/年,全球市占率超25%,钛白粉产量全国前三,产能30万吨(含7.5万吨氯化法),钛渣产能24万吨 [4] - 依托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形成钒制品、钛白粉、钛渣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布局钒电池储能与氯化法钛白粉升级 [4] 业绩表现与下滑原因 - 2020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05.79亿元、140亿元、150亿元、143亿元、1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14.56亿元、13.66亿元、10.72亿元和2.89亿元 [6] - 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七成,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800万元,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亏损1.8亿元至2.2亿元 [6][7]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钒产品、钛白粉价格下降,2024年钒产品毛利率从27.45%降至10.40%,钛白粉毛利率从10.55%降至4.26% [6][8] 人事变动与股权激励调整 - 受业绩下滑影响,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独董均发生变动,7月18日任命马朝辉为董事长 [9] - 因未达到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条件,公司拟回购并注销88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 [7] 钒电池储能业务挑战 - 公司与大连融科设立合资公司钒融科技,2024年5月2000立方米钒电解液产线达产,正在推进6万立方米/年产线建设 [11] - 钒电池降本速度不及预期,当前度电成本0.6-0.8元,远高于锂离子电池的0.3元/Wh [11][12] - 液流电池系统价格从2023年的2.80元/Wh降至2024年的2.40元/Wh,但市场空间受锂电池挤压,4小时储能系统采购倾向锂电池 [12] 行业与市场风险 - 五氧化二钒价格若跌破7万元/吨将引发亏损,钛白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11] - 欧盟反倾销调查或限制钛白粉出口,环保监管趋严增加成本 [11] - 液流电池虽具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优势,但成本压力制约大规模应用 [11][13]
港股港口运输股午后拉升,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4%,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涨超3%,太平洋航运(02343.HK)、中国外运(00598.HK) 跟涨。
快讯· 2025-07-22 13:06
港股港口运输股表现 - 中远海控(01919 HK)午后涨幅超过4% [1] -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HK)涨幅超过3% [1] - 太平洋航运(02343 HK)和中国外运(00598 HK)跟随上涨 [1]
东方精工入局人形机器人:代工、技能训练和找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2
战略合作内容 - 乐聚机器人与东方精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制造及多领域应用落地(工业、商业、科研、家庭等)[1] - 合作内容包括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提升批量交付能力,并开展人形机器人技能训练以加速场景渗透[2] - 东方精工将按乐聚技术标准生产人形机器人产品,并提供调试、部署及售后服务[2] - 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落地[2] 东方精工业务布局 - 公司当前主业为瓦楞纸箱印刷包装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1] - 此前已通过投资嘉腾机器人(智能工业机器人与物流仓储系统)和若愚科技(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布局机器人及AI领域[3] - 此次合作是公司首次跨界人形机器人领域[3] 资本市场反应 - 东方精工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涨幅超4%,7月22日盘中最高冲高8.68%,收盘涨5.08%至14.28元/股[2] - 公司当前持有乐聚机器人2.83%股权[2] 行业动态 - A股上市公司近期密集布局机器人领域:上纬新材(688585)被智元机器人收购63.62%股份[3] - 领益智造(002600)发布"灵识"具身机器人[3] - 蓝思科技(300433)入股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未公开)[3]
比亚迪日本扩张迅猛,年内门店将破百家,日媒感叹:比亚迪特斯拉主导日本电车转型
前瞻网· 2025-07-22 12:46
日本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从23家增至50家,并预留扩展至100家的空间 [2] -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日销量同比增长70%至约4600辆 [2] - 日本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仅27321辆,同比下滑7%,连续两年负增长 [2] - 日本电动汽车普及率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者偏好集中在混合动力车型 [2]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52万辆 [2] - 中国以24.4%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欧洲(17.3%)紧随其后 [2] - 日本、印度等市场渗透率不足5% [2] - 市场呈现"中美双核"驱动格局,由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企业主导 [2] 主要企业产品布局 - 特斯拉产品线包括MODEL S/3/X/Y等车型,涵盖豪华轿车到SUV [2] - 比亚迪产品包括秦/唐/宋/元/汉等轿车和SUV,以及电动巴士 [2] - 蔚来主要生产ES8/ES6/EC6等豪华电动SUV,并推出换电技术 [2] - 大众推出ID系列纯电动车,包括ID.3/ID.4/ID.BUZZ等 [2] - 奔驰推出EQ系列电动车,包括EQC/EQA/EQB/EQS等 [2] 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 - 供应链完整度强、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竞争充分 [5] - 超大市场规模促进技术快速迭代 [5]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技术突破降低成本 [5]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证明中国在智能制造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5] 国际化发展挑战 - 面临欧美国家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投资审查等限制 [5]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再度融资超24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22 12:44
配售融资 - 公司进行上市以来最大规模配售融资,以每股82港元价格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募资总额约24.7亿港元,净额约24.1亿港元,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和偿还授信业务款项 [1] - 本次配售募资金额超过此前四次配售之和,是公司港股上市以来第五次配售融资 [1] - 配售价较7月21日收盘价折让约9.14%,配售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83%,占扩大后股本6.39% [2] - 前四次配售情况:2024年8月首次配售募资1.31亿港元,10月第二次募资4.36亿港元,11月第三次募资5.87亿港元,2025年2月第四次募资9.14亿港元 [2][3] - 五次配售融资总额约45.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46亿元),融资净额约43.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9亿元) [3] 业务发展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23.65%,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84亿元 [4] - 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为业内单笔金额最大采购订单 [4] - "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自3月发布至7月13日已获百台在手订单,预计2025年仅教育科研领域交付将超300台 [4] - 计划2025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该机型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可在3分钟内自主换电 [5] 行业前景 - 公司规划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乐观估计2026年交付将达数千台,2027年有望实现万台级别交付 [6] -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开启,商业化落地可期 [6] - 价格下探是商业化关键,目前成本仍是制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6]
常熟银行(601128):营收盈利韧性高 风险抵补能力强
新浪财经· 2025-07-22 12:41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3.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3.3%,同比提升0.05pct [1] - 2Q25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0.2%、13.2%,较上季分别变动+0.2、-0.6pct [2] 资产负债与信贷投放 - 2Q25末总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9.2%、5.2%,较上季末分别变动+2.6、-0.9pct [2] - 2Q单季贷款新增约18亿,同比少增19亿,占资产比重较1Q末下降1.5pct至63% [2] - 非信贷类资产季末增速16.7%,较上季末提升9pct [2] 存款与负债管理 - 2Q25末总负债、存款增速分别为9%、9.9%,较上季末分别提升2.7、0.9pct [3] - 2Q单季存款新增17亿,同比多增25亿;上半年存款新增242亿,同比少增106亿 [3] - 2Q末存款占负债比重较1Q末下降2.3pct至84% [3] 息差与成本管控 - 2Q息差降幅预计收窄,负债端成本管控效果逐步显现 [3] - 5月两次调降挂牌利率,活期存款降幅5bp,2Y以内定期存款下降15bp,3Y期下降25bp [3] - 活期存款利率下调效果即刻显现,定期存款降息效果将随存量到期滚动释放 [4] 资产质量与拨备 - 2Q末不良率0.76%,同上季末持平;不良余额19亿,较1Q末增加0.1亿 [4] - 2Q末拨备余额94亿,较1Q末增加0.7亿,拨备覆盖率489.5%,拨贷比3.72% [4] 资本补充与估值 - 60亿可转债转股比例较低,当前股价7.32元/股,距离强赎价7.85元/股空间不足10% [4] - 维持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测11.4%、10.7%、6%,EPS预测调整为1.28、1.42、1.5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0.74、0.66、0.59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5.71、5.16、4.87倍 [6]
2025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材料发展现状 保温材料、Low-E玻璃、遮阳材料等的应用有利提升节能效率【组图】
前瞻网· 2025-07-22 12:25
中国建筑节能材料概况 - 建筑节能材料指具有保温、隔热和遮阳效果并能降低能耗的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墙体和建筑物表面 [1] - 代表性材料包括岩棉、聚氨酯、玻璃棉(保温)、Low-E玻璃(隔热)、布艺窗帘(遮阳)等 [2]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产量 - 绝热节能材料通过阻隔热量传递降低建筑能耗,2021年产量达850万吨(同比+10.4%),2022年增至865万吨,2023年短暂下降后2024年恢复至2022年水平 [3] 中国保温材料阻燃等级分类 - 按阻燃等级分为A级(不燃,如岩棉/玻璃棉)、B1级(难燃,如EPS/XPS)、B2级(可燃,如PUR/PIR)、B3级(易燃) [4][6] Low-E玻璃技术特性 - Low-E玻璃表面镀有多层金属化合物膜,具有高透光性和红外线高反射特性,隔热性能优于传统玻璃 [8] 中国遮阳材料应用场景 - 遮阳设施按安装位置分为外遮阳(散热性好但维护难)、内遮阳(易安装维护)、中置遮阳(双层玻璃中间,整体性强) [1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包括中材节能(603126)、北新建材(000786)、启迪设计(300500)、南网能源(003035)、亚士创能(603378)、南玻A(000012)、中铁装配(300374)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