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提速加码,蓄势待发
长江证券· 2025-04-19 21:02
财政收支特点 - 2025年1 - 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同比 - 1.1%,降幅较上月收窄0.5pct,公共财政收入完成度为27.4% [5][6] - 1 - 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万亿,同比4.2%,较上月扩大0.8pct,公共财政支出进度为24.5% [6] - 1 - 3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0.9万亿,同比下降11%,支出2.0万亿,同比增长11% [6] 税种表现 - 1 - 3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回落至7.1%,拉动财政收入0.5pct;企业所得税同比 - 6.8%,拖累财政收入1.3pct,但降幅较上月收窄 [6] - 1 - 3月国内增值税同比续升至2.1%,国内消费税同比续升至2.2%,拉动财政收入0.2pct [6] - 1 - 3月地产类各税种合计降幅收窄至 - 6.9%,合计拖累财政收入0.6pct [6] 支出结构 - 1 - 3月民生支出合计占比约为42.1%,较去年同期提升0.8pct,同比增长6.2%,拉动财政支出2.8pct [6] - 1 - 3月基建相关支出占比20.1%,较去年同期回落1.6pct,同比下降3.4%,拖累财政支出0.7pct [6] 应对政策 - 加速存量:对年初既定的存量政府债额度加快发行使用,1 - 4月政府债同比多增3.3万亿 [6] - 调整结构: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0.3万亿用于“以旧换新”,占比23% [6] - 储备增量:使用债务限额空间、央行利润上缴以及年内调整债务额度等政策,2024年末政府债有两万亿左右限额空间 [6] 风险提示 - 地产修复速度不及预期,压制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地产相关税种收入修复 [3][5][39] - 实际执行与年初预算存在差异,最终执行结果或与年初预算不同 [3][5][39] - 预算执行数与决算数存在差异,最终决算数或与执行数不同 [39] - 关税政策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或根据形势出台 [3][5][39]
2025年3月财政数据快评:收入回正,支出提速
国信证券· 2025-04-19 20:5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9亿元,同比下降1.1%,3月当月同比0.3%,由负转正[2][3][6] - 税收收入一季度累计47450亿元,同比下降3.5%,3月当月同比-2.2%,高于前值[2][3][6] - 非税收入一季度12739亿元,同比增长8.8%,3月当月同比5.9%,增速回落[2][3][6] 主要税种表现 - 个人所得税3月同比-58.5%,拖累税收5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同比7.1%[10][11] - 企业所得税同比16%,较前值大幅上行,拉动税收2.3个百分点[3][10][11] - 增值税同比增速由1.1%提高至4.9%,拉动税收收入2.2个百分点[3][10][11] - 消费税同比9.6%,较前值显著上行,拉动税收0.9个百分点[3][10][1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3月当月同比5.7%,有所提速[2][3][4][13] - 民生支出同比增速7.5%,基建支出同比增速0.6%,均有改善[4][15] 政府性基金预算 - 3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11.7%,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扩大[17]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27.9%,显著提速[17] 财政政策力度 - 3月财政政策力度指数继续提高,广义支出增速10.1%,广义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增速-1.7%[5][22]
宏观深度报告20250419: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对?
东吴证券· 2025-04-19 14:50
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 - 加征对等关税或扰动我国就业市场,直接影响是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业务收缩,间接影响是企业生产线外迁及产业链就业受波及[10] - 2024年玩具(32.7%)、纺服(24.9%)、家具(25.1%)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美出口占比高,电子、家电等行业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20%,受关税冲击明显[11] - 截至2024年底,浙江等五省份对美出口占GDP比重高于4%,山西和河南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超20%,就业易受关税政策影响[11] 贸易摩擦对就业影响的测算 - 通过投入产出表测算,2024年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就业约29.1人次,出口拉动就业约1.04亿人次[21] - 通过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比估算,2024年工业企业出口相关就业约2818万人,服务业约8735万人,合计约1.16亿人次[30] - 极端情况关税影响出口增速6.6%,对应就业影响约686万人;乐观情况影响1.5%,对应约153万人;中性情况影响3.4%,对应约357万人[28] 对冲就业影响的方法 - 5个就业弹性最大行业名义经济增速从Q1的4.5%提高到5.6%-7.0%,可吸纳686万就业,消化关税冲击压力[32] - 这5个行业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就业9.7-22.1人,需额外增长3118亿-7072亿元,提高1.1-2.5个点名义增速[33] 稳就业政策建议 - 落地服务消费补贴,其拉动就业能力强于耐用品消费补贴[38] - 稳住房地产投资,落实基建以工代赈,稳定出口链企业,出台去产能政策搭配扩内需政策[39][40] 风险提示 - 部分数据测算可能存在误差,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国内需求回升或对冲关税对GDP增速的部分拖累[42][44]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回落-20250419
国信证券· 2025-04-19 14:45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4月12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 -0.6,较上期回落;指数B为51.6,较上期回落[1][10] 高技术制造业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80元/千克、晶圆价格2.78美元/片、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91.04,均与上周持平[2][12] - 丙烯腈价格9150元/吨,较上周下降50元/吨;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0.8630美元,较上周下降0.002美元;六氟磷酸锂价格5.90万元/吨,较上周下降0.15万元/吨[2][12] -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企业责任[2][12] - 4月15日消息,美国政府14日通知英伟达,H20芯片出口中国须先取得许可且为“未来无限期”[2][12]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指标失灵;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3][25] 基础数据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2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5.90;出口当月同比12.40;M2为7.00[4]
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点评:政策有保障,转型有成效
上海证券· 2025-04-18 22:57
关税政策 - 2025年4月11日,中国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1][2] 经济影响 - 美国消费市场面临涨价压力,农业、能源等行业受损,跨国企业经营或受影响;中国短期经济和外贸有压力,但长期向好[2][3] - 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12.77%;美国对中国出口1636.24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14.67%[2] 资本市场影响 - 美国股市整体下跌,4月10 - 11日美股下跌,三大股指较4月2日收盘下跌4 - 6%;美债4月7日转熊,10年美债收益率提升47BP,5年及以上期限国债提升40BP以上[6] - 美元4月7 - 11日贬值3.0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提升0.2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大;黄金价格上涨,伦敦金现货涨5.76%,COMEX黄金期货涨6.50%[7] - 中国国内债市走牛,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4月7 - 11日上涨0.35%,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6.12BP至1.6568%;权益市场4月7日大跌后有所恢复但整体收跌[8] 应对策略 - 中国宏观政策更积极,及时推进增量政策,政策工具箱丰富[9][11] - 中国可提高消费与服务业比重,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仅51%,美、日、英均在75%以上,法国为72%、德国是67%;若消费比重提升15 - 25%,增量消费为2.7 - 4.6万亿美元[11] 风险提示 - 美国加征关税行动或升级,其他国家应对措施不一,美国科技封锁与打压升级[12]
每日复盘:2025年4月18日沪指收跌止步8连阳,两市成交额继续缩量-20250418
国元证券· 2025-04-18 21:1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18日沪指收跌止步8连阳,上证指数下跌0.11%,深证成指上涨0.23%,创业板指上涨0.27%[2][15] - 市场成交额9145.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848.18亿元,全市场2420只个股上涨,2776只个股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金融>成长>0>周期>稳定>消费,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大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1] - 行业中通信、房地产、综合金融涨幅靠前,分别为1.70%、1.36%、0.97%;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农林牧渔跌幅靠后,分别为 -2.39%、 -1.62%、 -1.53%[2][21] 资金流表现 - 4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52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2.05亿元,大单净流出128.47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1.43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196.48亿元[3][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18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1] - 4月17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39.46亿元[3][31]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18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上涨,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53%,日经225指数上涨1.03%[4][34] - 4月17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下跌0.49%,法国CAC40指数下跌0.60%;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33%,标普500指数上涨0.1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3%[4][34]
看多中国系列之一:政策可能超预期
开源证券· 2025-04-18 20:14
核心观点 - 对等关税已落地,关注政策超预期可能,看多权益和短债[3] 政策背景 - 中方反击决心强,“以我为主”扩大内需掌握主动权,本次反击速度和力度比2018年更强[3] - 这是持久战和接力赛,二季度是“压力测试”关键期,强反制、稳股市后有望加码政策扩大内需[3] 超常规政策内涵 - 节奏超常规,早出手且关键时点快出手,已进入政策落地窗口期[3] - 力度超常规,稳就业保民生是底线,2024年外贸拉动就业约2.2亿人,占总就业比重从2020年的26.4%升至30.3%,与对美出口直接相关就业人口可能3300万人,或1000 - 2000万人有失业风险;完成5%经济目标需增量政策,不同关税情形下对我国GDP扰动或在1 - 2个百分点区间,4月出口同比或回落至 - 3.4%,全年出口或在 - 12%左右[4] - 手段超常规,消费政策可能超预期,“类发钱”政策推出可能性提升,长远需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5] 政策加码方向 - 货币:可能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支持出口、股市、地产,央行重启买债[6] - 出口:精准帮扶出口企业,进行外贸救济[6] - 财政:提振消费,加快支出进度,新增财政用于消费[6] - 地产:加大收储和棚改力度,一线放开限购,下调利率[6] 资产配置与风险提示 - 看多权益(国产替代、消费),看多短债,债券收益率曲线将陡峭化[6] - 政策变化和地缘政治反复可能超预期[6]
促消费政策持续推出,美联储保持观望
西南证券· 2025-04-18 18:03
国内经济动态 - 3月社融存量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单月新增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二季度增速或因关税冲击有下行压力[8][9] - 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进口同比下降4.3%,贸易顺差1026.4亿美元,后续出口动能或逐步回落[10][11]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消费提质方案,或激活万亿级市场,推动服务消费占比向发达国家靠拢[13][14] - 青岛出台楼市新政,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5万、10万元,兼顾“稳楼市”与“促生育”[15][16] 海外经济动态 - IEA下调未来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供应过剩压力加剧,油价前景谨慎[17][18][19] - 4月德国、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大幅下滑,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欧洲经济信心[20][21] - 日本央行行长称若美国关税损害经济,可能采取“政策行动”,市场预计4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23][24] - 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大增1.4%,源于恐慌性消费,美联储警惕滞胀风险[25][26] 高频数据表现 - 上游布伦特原油、阴极铜价格周环比上升,铁矿石价格周环比下降[28] - 中游动力煤、水泥价格周环比下降,螺纹钢价格周环比略升[34] -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下降,4月第二周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13%[45] - 物价方面,蔬菜价格周环比下降3.5%,猪肉价格周环比上升0.05%[50] 下周重点关注 - 中国4月LPR、韩国4月进出口、美国3月谘商会领先指标等数据[4][54]
2025年3月经济数据点评:开局良好,内需发力
上海证券· 2025-04-18 17:51
3月宏观数据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同比实际增长7.7%,1 - 3月同比增长6.5%,环比3月增长0.44%[13] - 1 - 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1 - 2月加快0.1个百分点,3月环比增长0.1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13] -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1 - 3月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除汽车外3月零售额36610亿元,增长6.0%,1 - 3月113434亿元,增长5.1%[13] 各领域具体情况 - 工业生产三大门类3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等增长3.5%,主要产品生产有升有降,出口交货值上升[14] - 行业生产3月与1 - 2月相比有涨有跌,纺织等回落,食品等回升[16] - 1 - 3月三大产业累计投资增速除第三产业外均回升,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维持在9%以上[21] - 1 - 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1 - 2月扩大0.1个百分点,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资金跌幅略有扩大[22] - 3月消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乡村增长5.3%,除建材等外均回升,家具、汽车回升突出,商品和餐饮零售增速回升[26][29] 经济整体情况与展望 - 一季度GDP增速为5.4%,与上季度持平,经济开局良好[5] - 政策刺激下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有望改善,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刺激政策显效,经济有望持续向好[6][34]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7][35]
宏观经济研究:中国劳动供给弹性估算
长城证券· 2025-04-18 17:51
劳动供给弹性概念 - 劳动供给弹性指劳动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是研究经济变化、解决消费不足和完善改革的重要指标[2][7] 数据测算 - 全国口径用资金流量表劳动报酬和全国就业人数测算工资,按城镇就业占比测算全国每周劳动时间,农村按每周30小时计算[2] - 城镇口径用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结合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数据折算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4][20] 劳动时间 - 2024年城镇就业占比达64%,全国平均工作时间上升到42小时每周[11] 劳动供给弹性结果 - 全国口径劳动供给弹性为0.06,城镇化后城镇劳动供给弹性为0.2,低于部分OECD国家(加拿大0.38、荷兰0.25、美国0.28)[2] 高劳动供给特征及原因 - 劳动供给受非劳动收入影响小,主要受工资带动,居民财产性收入低,劳动市场自由交易受限[36] 影响及建议 - 高劳动供给与低边际消费倾向一致,低劳动供给弹性不利于宏观调控,建议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36][37][38] 风险提示 - 存在统计数据不全、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模型假设严格及与现实有偏差等风险[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