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冀凯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428
洞见研报· 2025-04-28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冀凯股份在2025年4月28日分析师会议上投资者的提问及公司回复展开,涉及研发投入、业务拓展、子公司业绩、盈利状况等多方面内容,展现公司发展规划与现状[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冀凯股份,所属行业是专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冯帆、独立董事徐超智、财务负责人乔贵彩、董事会秘书田季英[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是通过全景网参与冀凯股份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通过梯次研发模式建立新产品研发机制,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3]。 - 业务拓展上,公司将维护巩固老市场、开发新市场,拓展与优质新客户合作,完善销售模式,加强国际市场调研推动出口业务发展[24]。 - 对于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公司将做大做强煤炭机械设备制造主业,以稳定发展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提升管理效率[25]。 -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6,207 [25]。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无直接出口美国业务,美国加征关税暂无影响,公司会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26]。 - 改善盈利状况措施包括拓展市场、推广产品、加快新产品研发、推行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等[27][29]。 - 截至目前公司暂无回购股份计划,若有会按规定披露[2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94.6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639.09万元[28]。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68.78万元,同比增加13.62%,主营业务收入37,441.90万元,同比增加14.44%;利润总额 - 566.44万元,同比增加13.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80.44万元,同比增加1.12% [29]。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ST风险警示情形[30]。 -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详见公司2024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公司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32]。
人形机器人深度之七:灵巧之“手”,解锁人形机器人黄金赛道
东吴证券· 2025-04-26 13: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操作性能核心,2025年开启快速迭代,多方参与推动其发展,未来2年方案将加速迭代并投入使用场景,促进手脑协同 [4][25] - 混合机械方案是趋势,兼具高自由度和承载力,短期空心杯电机+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杆+连杆方案先放量,中长期融合方案更具优势 [4][70] - 手部多维感知是方向,触觉传感器多技术路线布局,未来将从压阻式向电容式、电磁式、视触觉及仿生电子皮肤演变,且融合方案潜力大 [4][124] - 头部本体厂全栈自研,零部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未来主机厂自研和集成、零部件厂商提供整体方案是趋势,灵巧手成本未来降本空间大 [4][206] - 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达300万台+,市场空间约900亿,对应零部件市场空间较大的为触觉传感器、空心杯电机、齿轮、丝杆等 [4][20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灵巧手打开人形机器人应用上限,快速迭代 - 灵巧手决定人形机器人操作功能,是最重要硬件,占全成本比重20%-30%,不同场景对其方案要求不同 [9] - 类比人类的手,具备灵活、精确、小巧、敏感特点,有十三种基本功能,自由度共21个(不考虑手腕关节) [15] - 灵巧手需具备高自由度、精确性、耐用性、感知能力等性能,由驱动、传动、控制、感知四大模块构成 [17][19] - 2025年是灵巧手突破大年,多方布局,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密集发布方案,未来2年将快速迭代 [24][25] Part2 混合机械方案是趋势,兼具高自由度和承载力 - 直驱方案精度高、刚性高,但存在体积重量大、成本高和发热等问题,欠驱方案集成度高、自适应强、功耗低,近2年快速发展 [28][29] - 电机驱动综合性能最优,是主流驱动方案,气动、液压、智能材料适合特定领域 [30] - 空心杯电机超轻量化、响应快、无齿槽效应,是主流驱动电机,无刷有齿槽电机扭矩密度高、成本低、散热好,步进电机少量使用,伺服电机使用少 [32] - 传动方式多样,包括丝杆、齿轮、连杆、腱绳、蜗轮蜗杆等,齿轮+丝杆商业化进度更快,产业方向是混合传动、AI驱动设计 [50] - 驱动方案基本定型,传动多样性,混合为趋势,短期空心杯电机+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杆+连杆方案先放量,中长期融合方案更优 [70] Part3 手部多维感知是方向,促进手脑协同 - 人类手部触觉多维度感知、高灵敏度、高拉伸率,由四种机械感受器实现 [73][74] - 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多技术路线布局,包括压阻式、电容式、光电式、电磁式、视触觉等,追求高灵敏度、高集成度、高延展、成本低 [77] - 多维高精度触觉传感器大批量生产壁垒高,需工艺和算法并重,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空间广阔 [121][124] - 手脑协同是硬件、软件、数据、模型迭代的融合,可加速具身智能 [130][131] Part4 本体厂全栈自研,零部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灵巧手集成商技术多样化,当前6个主动自由度的电机+丝杆+连杆方案成本可控、承载力高,精密场景需提升自由度,混合传动方案待改进 [133] - 本体厂全栈自研,如特斯拉、FigureAI、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方案各异,各有优势 [140][160] - 灵巧手集成商方案各异,国内厂商崛起,如英国Shadow、因时机器人、强脑科技、傲意科技、灵心巧手、灵巧智能等 [165][191] - 零部件厂商兼顾模组与灵巧手整机,如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提供整手解决方案 [197][202] - 主机厂自研和集成、零部件厂商提供整体方案为趋势,灵巧手成本与自由度相关,未来降本空间大,价值量较高的为触觉传感器、空心杯电机、丝杆、齿轮等 [206][209] Part5 投资建议 - 首推灵巧手兼具整体解决方案和零部件供应商雷赛智能、兆威机电,其次为绑定核心主机厂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空心杯电机、微型丝杆、减速器、触觉传感器、腱绳等相关企业 [4][212]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中国方便面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研究院· 2025-04-25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8 - 2022年中国方便面行业受需求拉动总体向上增长,未来将保持较低幅度波动增长,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达1329亿,总需求量2028年达469亿份 [10][26] - 方便面出厂和销售价格2018 - 2022年有波动,未来出厂价格预计持续上升 [15] 各目录总结 中国方便面市场规模 - 2018 - 2027年市场规模数据分别为950.91、964.75、1022.24、1000.77、1080.55、1072.98、1111.17、1130.19、1122.97、1153.31元,增长率分别为 - 、1.46%、5.96%、 - 2.10%、7.97%、 - 0.70%、3.56%、1.71%、 - 0.64%、2.70% [9] - 2018 - 2019年规模由952.9亿增至967.6亿,增速1.5%;2020年以5.3%速度扩至1019.1亿;2021年回缩1.9%;2022年增长7.8% [10] 方便面平均出厂价格 - 2018 - 2027年数据分别为1.35、1.33、1.26、1.3、1.37、1.38、1.39、1.4、1.38、1.41元,增长率分别为 - 、 - 1.48%、 - 5.26%、3.17%、5.38%、0.73%、0.72%、0.72%、 - 1.43%、2.17% [14] - 2018 - 2022年数据根据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平均价格测算,2022年日清、康师傅、统一等企业上调价格,预测未来出厂价格持续上升 [15] 方便面平均销售价格 - 2018 - 2027年数据分别为2.36、2.33、2.21、2.28、2.4、2.42、2.43、2.45、2.42、2.47元,增长率分别为 - 、 - 1.48%、 - 5.26%、3.17%、5.38%、0.73%、0.72%、0.72%、 - 1.43%、2.17% [11][20] - 平均销售价格定为出厂价格1.75倍,因市场渠道成本高及企业上调出厂价 [21] 中国方便面总需求份数 - 2018 - 2028年数据分别为402.5、414.5、463.6、439.9、450.7、444.3、456.8、461.3、465、467.4、471.2亿份,增长率分别为 - 、2.98%、11.85%、 - 5.11%、2.46%、 - 1.42%、2.81%、0.99%、0.80%、0.52%、0.81% [25] - 2018 - 2019年增速2.9%;2020年暴涨11.9%;2021年回降5.1%;2022年增速2.5%,未来五年低幅波动增长 [26]
梅安森分析师会议-20250423
洞见研报· 2025-04-23 2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梅安森,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公司经营情况良好,盈利能力保持增长态势,未来将聚焦矿山主业,提升经营业绩,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进供应链国产化替代 [24][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梅安森,所属行业是仪器仪表,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马焰、财务负责人郑海江、独立董事杨安富、董事会秘书冉华周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有线上投资者等,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机构相关人员、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矿用机器人研发工作正有序推进 [24] - 2024年度整体毛利率为39.65%,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0.73%,主要因竞争加剧所致,公司盈利能力保持增长态势且具有可持续性 [24] - 2025年将聚焦矿山主业,为矿山客户智能化建设、机器替代人战略提供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深耕市场提升业绩,夯实市场优势地位 [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余额为0,本年度无转固事项 [24] - 现金流改善原因包括业绩增长使经营性现金流增加、下游客户经营和付款意愿良好、公司管理和销售团队能力提升 [26]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超8%,截至2024年末,拥有软件著作权358项,有效专利授权79项(45项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66个安标产品认证,未来会加强机器替代人方面研发投入 [26] - 积极拓展智慧矿山业务,订单情况良好 [26] - 产品销售存在一定季节性 [26] - 供应链方面,部分产品对外采购芯片数量和金额少,关税战暂无影响,已完成部分产品国产化替代,未来将推进全国产化;国际业务拓展方面,未直接开展海外业务,依托重点客户国际化战略服务部分海外市场 [26][27]
伊之密分析师会议-20250423
洞见研报· 2025-04-23 2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伊之密的经营情况展开,202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公司坚持全球化和创新战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9][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伊之密,所属行业是专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肖德银、证券事务代表陈结文和证券事务助理何文杰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众多,包括中银国际证券股份、Fidelity Asia Holdings Pte Limited等,涉及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多种类型,各机构有对应的相关人员参与 [19][20][21]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06,298.69万元,同比增长23.61%,净利润60,789.54万元,同比增长27.42%;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机销售均同比增长,净利润增长得益于行业景气、规模效益和全球化战略 [2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8,692.32万元,同比增长24.32%,净利润13,247.92万元,同比增长14.29%;在手订单充足,下游汽车、家电、3C电子行业表现良好 [31] - 2024年度美国市场收入占营收比例不足3%,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直接影响较小,公司全球化布局完善,会关注政策变化并应对 [31][32]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是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智能装备,采用“一体化”成型方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市场机遇大 [32][33] - 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24,586.21万元,同比增加15.78%,占总营业收入4.86%;公司注重技术团队建设,研发队伍超900人,专利超400项 [33][34] - 2024年外销收入139,455.90万元,同比增长27.45%;公司有超40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布局不断扩大 [34] - 公司加大智能制造领域投入,五沙第三工厂运行良好,规划建设智能仓储中心、智能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 [36] - 2024年全电动注塑机持续增长,开发FF系列完善产品系列,进口替代空间大 [36] - 2024年公司产能升级,新品发布和重点项目交付取得突破,全球化新征程开启;未来将把握市场机会,争取订单回报股东 [36][37]
三鑫医疗分析师会议-20250422
洞见研报· 2025-04-22 1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三鑫医疗展开调研,介绍集采政策对行业及公司的影响,阐述公司各类产品情况及海外业务规划,显示公司在集采背景下发展态势良好,产品有竞争力且海外业务拓展积极 [2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三鑫医疗,所属行业是医疗器械,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21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刘明 [17]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相关人员来自华商基金,接待对象类型为基金管理公司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集采政策从“扩面降价”转向“稳价提质”,集采范围基本全国覆盖,公司主要产品均中标且中选价格有优势,国产血液透析器竞争优势凸显,集采倒逼企业优化,利于头部企业增加份额 [22][23] - 公司打造了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产品体系,血液透析滤过产品包括透析滤过机等,未来将围绕多种治疗模式丰富产品群并布局多领域 [23]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湿膜透析器产品获国产品牌首张注册证,有先进工艺和优异生物相容性,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25] - 公司透析用留置针获国产品牌首张注册证,有市场先发优势,参加集采获第一名中选资格,但全国医保报销政策待完善,公司将推进市场拓展和临床应用 [26] - 公司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获注册证,中选27省联盟集采项目,有望加快国产替代和实现“以价换量” [27] - 公司研发的医用无针注射器能消除患者恐针心理,加快药物吸收,需配套安瓿瓶使用,公司将加快迭代创新 [28] - 2024年公司营收150,043.84万元,同比增长15.41%,海外业务营收27,412.03万元,同比增长39.70%,公司完成部分国家产品注册并推进认证进程,下一步将扩大海外持证范围,开拓新兴市场 [29]
百克生物分析师会议-20250421
洞见研报· 2025-04-21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受外部环境和接种意愿影响,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不佳;公司将升级营销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推进研发管线进展,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率先升后降 [18][19][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百克生物,所属行业为生物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4月21日,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孔维等 [8]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国联民生证券等证券公司、北京诚盛等投资公司、博远等基金管理公司、国寿资产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类型机构 [9][10][11] 主要内容资料 - 业绩及利润分配:2024年度公司营收122,908.41万元,净利润23,209.38万元,扣非净利润22,981.0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2.64%、53.67%、53.42%;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6,229.05万元,净利润106.43万元,扣非净利润 - 341.2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9.96%、98.24%、105.71%;2024年拟每10股派现1.69元,合计派现6,990.81万元,占净利润30.12% [18][19] - 产品销售占比:2024年水痘疫苗销售收入占比略高于65%且小幅上升,带状疱疹疫苗占比略高于20%,鼻喷流感疫苗收入小幅增长 [19] -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国内渗透率低,随着老龄化加深,提升大众认知很重要;未来新厂家加入将提升市场容量;2025年公司将升级营销模式,深耕销售赛道 [19][20] - 水痘疫苗价格及推广:为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价格体系暂不影响整体价格;产品优点多,将稳固领先地位,推进12岁以上人群推广 [20] - 产品出海情况:疫苗已销往印度等国,2024年水痘疫苗新增出口阿富汗,带状疱疹疫苗首次出口哥伦比亚,稳步推进水痘疫苗在俄罗斯注册,与多国开展合作 [20][21] - 研发管线进展:多个在研管线产品取得关键进展,如液体鼻喷流感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等,还积极推进其他在研项目 [21] - 带状疱疹疫苗覆盖率及营销:2024年与多平台合作开展线上营销,截至2025年1月1日区县覆盖率约60%,将提升接种及满意度反馈工作 [21][22] - 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率展望:2025年研发投入绝对额预计大幅提升,销售费用率先升后降 [22] - 未来产品销售展望:2025年升级营销模式,保持水痘疫苗领先,深耕带状疱疹和流感疫苗赛道,推进营销团队转型,加快海外市场注册与出口 [23]
立中集团分析师会议-20250421
洞见研报· 2025-04-21 22:2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日期为2025年04月21日,调研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调研对象为立中集团,接待人员有立中集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志国和证券事务代表冯禹淇 [1][2][8] - 参与调研的机构众多,涵盖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不同类型 [9][10][11] 公司2024年业绩及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2.46亿元,同比增长1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增长16.77%,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润为7.47亿元,同比增长5.31% [15] - 功能中间合金业务保持行业龙头优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95亿元,同比增长11.94% [16] - 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销售收入达156.96亿元,同比增长25.84% [17] - 铝合金车轮业务营业收入为92.35亿元,同比增长4.46%,但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及海外因素使业绩承压 [19] - 新能源锂电新材料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3万元,同比增长1963% [20] 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 - 聚焦核心主业,深耕铝合金及高端应用,发挥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布局全球 [21][22] - 强化科技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高端新产品和新技术落地 [23] - 聚焦绿色产业链,推动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闭环,助力产业链低碳转型 [24] - 重视股东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坚持现金分红政策,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 [25] 材料研发和新兴产业布局进展 - 公司研发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等领域获认证和定点,部分在验证 [26] - 可钎焊压铸铝合金获创新突破奖,正对接应用并拓展领域;铝基稀土等合金已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27] 海外重点布局及进展 - 2010年投资泰国新泰铝合金车轮公司,2019年建第二工厂,2024年墨西哥和泰国项目投产 [29] - 近期在泰国新增土地和厂房建设第三工厂,提升产能弹性与成本效率 [29] 再生铝循环采购和利用布局 - 完善再生铝“国内国际双循环”采购体系,发挥国内工厂和基地优势,推动全球化布局 [30] - 布局汽车拆解业务,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助力打通全链条,挖掘整车材料循环价值 [30]
瑞丰银行分析师会议-20250421
洞见研报· 2025-04-21 13: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瑞丰银行调研情况展开,介绍其信贷投向、业务成果、净息差走势及区域发展策略等内容,展现银行紧跟战略服务实体、多领域发展及差异化经营的特点 [23][25][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瑞丰银行,所属行业是银行,接待时间为2025年1月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章国江、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冯新红、证券事务代表曹驰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富国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国信证券(证券公司) [18]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信贷投向方面,强化“三农”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等信贷投放及农业薄弱环节支持;强化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金融服务,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市场主体融资服务,提升各类企业服务质效保障融资畅通;强化重点领域支持,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并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 [23][24] - 业务成果方面,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出台“五大金融”三年方案、发布行动计划、授信580亿元,打造多个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45.94亿元,较年初新增27.16亿元,增速144.63%;服务科技型企业1018家,贷款余额137.93亿元,增速18.59%;服务专精特新企业73家,贷款余额17.48亿元,服务覆盖面36.1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27.50亿元,占总贷款比重40.28%,增速16.70% [25] - 净息差走势方面,2024年净息差下降但降幅收窄,2025年将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强化息差管理,预计存款付息率下行,最大程度通过负债端成本管控弥补资产收益下行影响,提高息差稳定性 [26] - 区域发展策略方面,“一基四箭”中“一基”指柯桥区域,立足深度经营守住市场份额;“四箭”分别指越城、义乌、滨海、嵊州区域,越城发挥辐射优势推进模式打造拓展市场,义乌围绕战略定位聚焦核心客群提升份额,滨海专注公私联动经营并赋能“生态绿”建设,嵊州坚持村镇银行发展策略打造小而美模式激发动能 [27][28]
青鸟消防分析师会议-20250416
洞见研报· 2025-04-16 2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青鸟消防展开调研,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先进技术及核心部件进展,并通过Q&A环节解答公司工业端国产替代规划、核电领域布局、AI规划进展、消防产品更换周期等问题,指出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和城市更新带来的市场机遇 [23][30][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青鸟消防,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接待时间是2025年4月1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颜芳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有20余位投资者、中信建投证券、首创证券,类型分别为其它和证券公司 [18]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青鸟消防2001年6月成立,是国内首家主营消防电子安全产品的A股上市公司,围绕“探 - 逃 - 灭”形成技术与产品体系,应用于多领域,是国内领先的消防电子安全产品供应商之一 [23] -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获境内外专利647项、计算机软著431项,产品认证超2300项,产品认证覆盖全球市场 [23] - 公司自主研发火灾报警芯片,“朱鹮”1系列芯片已大规模量产,超3.5亿个应用于旗下产品,“朱鹮”2系列芯片2024年9月投片成功,将用于2025年新国标主机产品 [24] - 公司拥有全国营销网络和海外渠道体系,在多地构建先进生产基地,客户覆盖率和认可度高,未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消防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消防安全与物联网企业 [25][26] 先进技术及核心部件进展汇报 - 传统消防报警技术存在前端探测智能化不足、误报等问题,公司自2016年对朱鹮芯片立项,形成完整芯片战略布局 [28] - 朱鹮系列芯片分三大系列:朱鹮1系列(磐石系列芯片)性能优异,应用场景广泛;朱鹮2系列(天枢系列芯片)是行业首款回路卡芯片,提升火灾报警系统智能化水平;朱鹮3系列(云雀系列芯片)研发中,专注无线通讯领域 [28][29][30] - 朱鹮芯片优势包括提升带宽、融合AI算法、推动低功耗设计、构建智慧高速应急救援网络,公司将依托“AI + 芯片”技术生态推进行业技术升级 [30] Q&A环节 - 工业端国产替代:技术上轨交领域已完成国产化课题,市场上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国产替代趋势,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占率 [30][32] - 核电领域布局:成立核电业务部,推出核电专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24年取得多个核电厂区突破性业绩 [32] - AI方面规划和进展:推出高性能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全氟己酮灭火系统,为多数据中心提供解决方案;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智能化转变,探索新商业模式,部署本地人工智能平台 [33][34] - 消防产品更换周期:不同类型和场景产品更换周期不同,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法规要求不超12年,疏散系统封闭式灯具产品3年,可燃气体探测器商业和工业领域3年、居住建筑领域5年 [35] - 市场机遇:城市更新拉动存量改造市场空间,公司挖掘存量建筑消防设备改造市场,截至2024年底北京地区城市更新类项目合同占比突破50%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