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选消费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创造成长主线,结构性牛市曙光已现-20250625
国金证券· 2025-06-25 22: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投资需关注“β+α”机会,当下处于地产调整、城镇化率放缓阶段,消费行业呈现功能价值、情绪价值、渠道变革、品牌出海等趋势,新消费有望演绎下一周期,传统消费超跌后存在政策催化带来的布局机会,2025年“对等”关税波动主导出口变化 [12][14][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论结论 未提及具体内容 25H1消费中观&可选消费行情复盘 - 2025年1 - 5月消费数据有一定表现,如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类年初至今增长13.0%,可选消费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7%;618期间部分品类表现较好,如家电、家居、金银珠宝等 [75][76] - 各细分赛道表现分化,家居、新型烟草、两轮车等赛道在25H1呈现底部企稳或向上趋势,如新型烟草拐点向上,两轮车加速向上;部分公司股价涨幅显著,如泡泡玛特25H1涨208%,老铺黄金涨295% [88][110][112] 25H2消费中观&可选消费行情展望 未提及具体内容 消费长线主题思考 - 消费呈现功能价值、情绪价值、渠道变革、品牌出海等趋势,如泡泡玛特体现情绪价值,思摩尔国际等涉及品牌出海 [6][14] - 投资方法论包括β投资方法论和α投资方法论,需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14][15] 中观行业估值比较 - 报告列出众多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市值、PE_TTM、PS_TTM等,以及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和2025E、2026E、2027E的预测净利润和PE [6][67][109] - 不同行业和公司估值差异较大,如轻工制造行业中泡泡玛特PE_TTM为108,而部分造纸公司PE_TTM为负或较高 [6]
土地市场月度跟踪报告(2025年5月):核心城市土拍热度延续,1-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均价同比+24%-20250625
光大证券· 2025-06-25 22: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地产开发)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百城宅地成交建面同比降3.4%,成交楼面均价同比升26.2%,TOP50房企新增土储价值同比升42%,新增土储面积同比降1% [1] - 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整体溢价率为9.2%,同比升7.1pct,重点城市土拍热度延续 [3] - 展望2025年,前期房地产政策落地使地方调控自主性提升,区域和城市分化加深,部分高能级城市止跌回稳,投资关注三条主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百城土地/住宅类用地供需情况 - 2025年1 - 5月百城土地成交建面同比降9%,5月供应建面10929万平,同比降8.8%,成交建面9075万平,同比降4.0%;1 - 5月供应建面4.84亿平,同比降15.9%,成交建面4.22亿平,同比降8.8% [11] - 2025年1 - 5月百城宅地成交建面同比降3.4%,5月供应建面2339万平,同比降3.2%,成交建面1312万平,同比降20.8%;1 - 5月供应建面8462万平,同比降15.9%,成交建面6991万平 [21] - 一线城市2025年5月供应住宅类用地建面121万平,同比升6.6%,成交55万平,同比升23.3%;1 - 5月供应464万平,同比升5.3%,成交305万平,同比降12.6%,供需比1.5 [31] - 二线城市2025年5月供应住宅类用地建面1202万平,同比升1.7%,成交619万平,同比升34.0%;1 - 5月供应4105万平,同比降2.9%,成交3197万平,同比升7.1%,供需比1.3 [41] - 三线城市2025年5月供应住宅类用地建面1016万平,同比降9.4%,成交637万平,同比降44.5%;1 - 5月供应3893万平,同比降27.8%,成交3489万平,同比降10.6%,供需比1.1 [51] 百城土地/住宅类用地成交价格 - 2025年1 - 5月百城宅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升26%,5月土地成交楼面均价1320元/平方米,同比升11.6%,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6014元/平方米,同比升44.5%;1 - 5月土地成交楼面均价1657元/平方米,同比升19.8%,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7466元/平方米 [58] - 一线城市2025年5月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27965元/平方米,同比降20.4%;1 - 5月成交楼面均价42605元/平方米,同比升50.6% [68] - 二线城市2025年5月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6461元/平方米,同比升21.4%;1 - 5月成交楼面均价8735元/平方米,同比升19.1% [71] - 三线城市2025年5月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3678元/平方米,同比升47.8%;1 - 5月成交楼面均价3233元/平方米,同比升14.1% [77] TOP50房企拿地情况 - TOP50房企2025年1 - 5月新增土储价值同比升42%,5月新增土储价值457亿元,同比升14.6%;1 - 5月新增土储价值4218亿元 [82] - TOP50房企2025年1 - 5月新增土储面积累计同比降1%,5月新增土储面积313万平,同比降21.2%;1 - 5月新增土储面积3092万平 [87] - 2025年1 - 5月新增土储价值排名前三为保利发展(413亿元)、绿城中国(394亿元)、中国金茂(360亿元);新增土储面积排名前三为绿城中国(185万平)、保利发展(184万平)、中海地产(164万平) [91] 光大核心30城住宅类用地成交情况 - 2025年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面积升64%,成交宅地91宗,同比升89.6%,成交宅地总建面667万平,同比升64.3%,成交宅地总价623亿元,同比升78.3%,成交楼面均价9342元/平,同比升8.5%;整体溢价率9.2%,同比升7.1pct [97] - 2025年1 - 5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面积升16%,成交宅地491宗,同比升34.5%,成交宅地总建面3440万平,同比升15.6%,成交土地总价4317亿元,同比升43.2%,成交楼面均价12548元/平,同比升23.9%;整体溢价率16.0%,同比升10.2pct;成交建面占百城住宅用地成交建面的比重为49.2% [4][99] - 2025年5月光大核心30城中15宗宅地成交溢价率超20%,如温州永嘉地块溢价率72%、成都郫都区地块溢价率59.3%、杭州西湖区地块溢价率51.4%等 [3][107] 投资建议 - 关注具备片区综合开发能力等的稳健龙头房企,推荐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等,建议关注越秀地产 [4] - 关注先发布局多元赛道等的房企,推荐华润置地,建议关注新城控股 [4] - 看好物业服务行业,推荐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等,建议关注保利物业、中海物业、越秀服务 [5]
寻找中国保险的Alpha系列之二:本下行,利差改善与价值重估
国信证券· 2025-06-25 22: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负债端成本较快下行和资产端高分红资产稳定投资收益,上市险企利差风险持续收窄,为基本面持续改善带来持续催化 [4] - 进入三季度,预计预定利率将再次下调,短期“炒停售”或将激活短期保费增量,中长期利好负债成本持续下移,叠加近期大盘风险偏好回升,利好保险股估值持续改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负债成本边际下移:基于储蓄险的测算 - 近年来储蓄型保险吸引大量“存款搬家”资金,截至2024年末传统寿险占行业总保费收入比例为56%,较2019年提升三个百分点,刚性负债成本与资产端收益下行矛盾凸显,监管引导下调预定利率,推动产品转型 [1][13] - 保险产品中与利差挂钩密切的主要是储蓄型保险,不同险种特点和负债成本计算方式有差异,2023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下调各类保险产品预定利率 [15][16] - 险资资产配置偏好根据保险产品类型分为四类,不同类型产品有不同的配置倾向 [18] 分红险负债成本:实际结算利率呈下行趋势 - 2013 - 2017年原保监会对储蓄型保险历经放开和收紧阶段,近年来人身险公司向分红险转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50% [20][23] - 分红险具有“低保底 + 高浮动”特点,可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和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新准则下利润具有较高确定性和稳定性,预计有利于提升险企对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24] - 分红险预定利率和演示利率水平随时间变化,近年来行业分红险实际收益水平下降,预计截至2027年末约为2.8% [25][27] 万能险负债成本:政策趋严,实际收益率下降 - 万能险结算利率受账户投资收益和监管规定影响,2024年以来受资产端收益波动、监管“限高”等因素影响,实际结算利率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1721款万能险平均年结算收益率为2.8%,较2018年下降150bp [29] 普通寿险负债成本:随政策调整逐步下移 - 一般寿险负债成本主要使用监管规定预定利率,受长端利率下移影响,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当前为2.5%,预计三季度或下调至2.0% [31] 合计负债成本测算及分析 - 以传统寿险、分红险、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比为权重计算合计负债成本,2024年为2.56%,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2.35%/2.28%/2.33%,未包含运营成本 [32][35] 上市险企打平收益率测算 - 保险公司打平收益率测算实现当期盈亏平衡点所需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截至2024年末上市险企加权平均打平收益率为3.4%,各公司平均打平收益率有差异 [33][36]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测算 - 人身险公司负债久期长、成本率高,资产配置着重长久期固收资产,兼顾多种资产,预计2025 - 2027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依次为4.06%、3.93%、3.92% [38] - 财产险公司负债久期短,资产配置从流动性管理出发,预计2025 - 2027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依次为4.14%、3.98%、3.96% [40] 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迫切性 低利率环境与非标资产缺失的“双重挤压” - 低利率下保险行业面临负债端成本刚性压力与资产端收益下行挑战,权益资产成为破解收益困境的核心选择,行业需构建三维应对框架,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是关键环节 [42] 新会计准则催化OCI账户配置需求 - 新会计准则IFRS9实施后,权益资产重分类加大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波动,OCI账户成为险资核心配置载体,未来需围绕相关资产构建组合,实现风险收益精细化平衡 [43] 经济转型及政策催生优质股权配置窗口期 - 政策导向下A股优质企业盈利结构优化,为险资带来权益配置增量催化,监管引导险资投向新兴领域,险资投资逻辑将转变,聚焦精准投资和红利资产,融入ESG理念 [45][46] 险资权益配置现状:政策松绑下的增量 静态配置:权益比例低位运行,结构仍需优化 - 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规模达33.26万亿元,险资股票和基金投资规模为4.11万亿元,约占12%,保险行业权益投资比例相对稳定但低于欧美市场 [47] 政策扩容:增量资金与长周期考核驱动 - 2025年以来监管从多方面为险资入市提供政策支持,预计2025年保险公司新增保费用于投资A股规模约为1900亿元,多批次设立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提高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48][50] 工具创新:兼顾配置与交易需求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互换便利和ETF等工具崛起,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互换便利盘活存量资产,ETF成为险资入市重要工具 [51][52] 权益策略优化路径:交易、配置与另类三维突破 交易策略:聚焦Smart Beta类产品扩容 - Smart Beta兼具被动投资透明性与主动策略超额收益潜力,未来险资将转向多因子动态组合,行业主题型产品研发或加速,配置时需关注潜在问题 [53][54] 配置策略:做大OCI账户,挖掘Reits等类固收资产 - OCI账户可重构收益 - 风险平衡机制,通过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替代传统固收收益缺口,险资增加配置REITs可重构收益 - 风险 - 资本三维平衡 [55][56] 另类策略:战略举牌与产业投资协同 - 险资通过战略举牌嵌入目标企业核心业务场景,实现产融协同,还可举牌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契合的标的,获取政策红利 [57] 投资建议 - 2024年合计负债成本为2.56%,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2.35%/2.28%/2.33%,未来三年投资收益率约在3.5%以上,建议关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2][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昨收盘(元) | 总市值(亿元) | EPS(2025E) | EPS(2026E) | P/EV(2025E) | P/EV(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601628.SH | 中国人寿 | 优于大市 | 42.43 | 11993 | 3.83 | 3.88 | 0.69 | 0.64 | | 601336.SH | 新华保险 | 优于大市 | 60.62 | 1891 | 8.28 | 8.93 | 0.52 | 0.48 | | 601601.SH | 中国太保 | 优于大市 | 38.04 | 3660 | 4.77 | 4.90 | 0.46 | 0.40 | | 601318.SH | 中国平安 | 优于大市 | 57.88 | 10540 | 7.72 | 8.57 | 0.60 | 0.55 | [5][60]
智能眼镜行业深度报告之二:AI、AR眼镜多点开花,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Meta RayBan AI眼镜产品引爆市场,国内外玩家争先入局,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智能眼镜有望驱动镜片行业量价齐升,优质镜片供应商具备稀缺性,推动竞争格局优化。线下连锁眼镜渠道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变化,赋能产品研发。眼镜企业乘势而起,产业链蝶变在即,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智能眼镜: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成长空间广阔 - 智能眼镜持续迭代,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眼镜作为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的穿戴设备,与大模型信息交互具有天然优势,随着AI、AR眼镜产品推出,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 [18] - AI眼镜兼具多元功能,广义包括不带显和带显的,不带显产品成熟度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带显的AR眼镜可优化交互体验、开拓新场景 [19] - Meta发布的RayBan Meta AI智能眼镜新增直播、AI交互功能,成为爆款,2024年销量达142万台,2025Q1销量52.5万台、同比增长209%,国内外玩家加速布局,预计2024 - 2030年复合增速为97%,国产大模型快速迭代助力其发展 [26][29][31] - AR眼镜核心增量为显示+光学,显示方案常用LCOS、Micro OLED和Micro LED,光学前期主流是Birdbath,光波导方案受关注,国内玩家积极布局,Meta发布的Orion原型机指引未来发展 [39][45][50] - 雷鸟创新、Xreal、Rokid、星纪魅族、INMO影目科技等为国内AR眼镜主要玩家,各有特色和发展路径,如雷鸟多路径推进、Xreal深耕BirdBath方案、Rokid多产品形态发展等 [58][62][66] 2. 智能为翼,看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 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升级、全球需求稳健增长、中国潜力大,供给端国际品牌先发、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智能眼镜驱动行业量价齐升,优质供应商稀缺推动格局优化 [2][7] - 下游眼镜渠道线下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赋能研发,智能眼镜玩家与连锁渠道合作成标准范式 [7] - 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康耐特光学是镜片领军企业、XR业务卡位优,明月镜片国产知名、布局高增赛道,博士眼镜连锁渠道、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英派斯健身主业稳健、发力AI眼镜垂类 [2][5]
建材周专题:地产下行压力延续,ASIC助力特种玻纤景气
长江证券· 2025-06-25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地产销售量价下行压力延续,2025 年 1 - 5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面积分别同比下降 3.8%/2.9%,累计同比降幅扩大,5 月销售额/面积分别同比下降 6.0%/3.3%,价格方面 5 月 70 城新房/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跌 0.2%/0.5%,环比跌幅均扩大 0.1pct,行业量价边际下行压力加大,需进一步政策支持 [5] - 开工竣工延续双位数下降,新开工面积 1 - 5 月同比下降 22.8%,5 月同比下降 19.3%,竣工面积 1 - 5 月同比下降 17.3%,5 月同比下降 19.5%,玻璃表观消费量亦较弱 [6] - ASIC 助力特种玻纤景气,AI 算力需求转向大规模推理,企业倾向用定制化芯片 ASIC,其占比有望提升,带动上游供应商价值量提升,中材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 [6] - 基本面方面,水泥出货环比下降,六月中旬全国水泥企业平均出货率为 44%,环比下滑约 1.6 个百分点,同比下滑约 4.2 个百分点,价格环比下跌 1.1%;玻璃价格延续下跌,市场交投一般,产能小降,库存增加 [7] - 推荐国产替代链和非洲链,存量龙头为全年主线,国产替代推荐中材科技、麦加芯彩、濮耐股份;非洲链积极推荐科达制造,还推荐华新水泥、西部水泥等;存量链首推三棵树、兔宝宝等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周政策回顾 - 6 月 20 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印发《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明确在相关指导意见施行前,已审批未开工的城市更新单元配建保障性住房调整规则,包括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调整为商品住房、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等情况及地价处理方式 [20] 本周数据梳理 水泥 - 价格方面,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回落,回落区域有山西、广东、陕西和长三角地区,幅度 10 - 20 元/吨,上涨区域主要是湖北地区,幅度 20 元/吨;全国水泥均价 361.45 元/吨,环比下降 3.87 元/吨,同比下降 36.45 元/吨;全国熟料均价为 248.58 元/吨,环比下降 12.50 元/吨,同比下降 34.04 元/吨 [24][25] - 库存方面,本周全国水泥库存为 66.03%,环比下降 0.09pct,同比上升 3.29pct;全国熟料库存为 69.20%,环比上升 4.35pct,同比上升 6.70pct [25] - 出货与开工率方面,本周全国水泥出货率为 43.90%,环比下降 1.58pct,同比下降 4.18pct;全国粉磨开工率为 38.72%,环比下降 1.79pct,同比下降 4.55pct [31] - 成本与盈利方面,本周全国水泥煤炭价格差为 282.02 元/吨,环比下降 3.48 元/吨,同比下降 0.96 元/吨 [32] 玻璃 - 价格与库存方面,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市场价格延续偏弱整理,全国玻璃均价为 69.99 元/重箱,环比下降 1.16 元/重箱,同比下降 18.37 元/重箱;全国玻璃库存(8 省,小口径)为 4721 万重箱,环比上升 9 万重箱,同比上升 780 万重箱;全国玻璃库存(13 省,大口径)为 6052 万重箱,环比上升 7 万重箱,同比上升 747 万重箱 [34][37] - 成本与盈利方面,本周全国纯碱均价为 1386 元/吨,环比下降 28 元/吨,同比下降 850 元/吨;全国玻璃 - 纯碱 - 石油焦价格差为 27.07 元/重箱,环比上升 1.90 元/重箱,同比下降 19.17 元/重箱;全国玻璃 - 纯碱 - 重油价格差为 22.88 元/重箱,环比下降 0.69 元/重箱,同比下降 7.31 元/重箱;全国玻璃 - 纯碱 - 天然气价格差为 16.45 元/重箱,环比下降 1.14 元/重箱,同比下降 10.16 元/重箱 [39] 玻纤 - 无碱粗纱本周国内市场报价以稳为主,前期个别厂价格小幅调整,近日前期低价签单合同减少,各厂家成本压力支撑下,价格下调谨慎度增强 [43] - 电子纱本周主流产品 G75 各厂报价基本稳定,部分 E 系列及 D 系列玻纤纱价格涨后暂稳,但因货源供应紧俏,后期仍存价格提涨预期 [43] 家装建材 - 防水卷材、建筑涂料与防水涂料、石膏板、管材等展示了相关企业成本结构及部分原材料价格走势图表 [54][61][75][82]
IP衍生品行业跟踪:传统婴幼儿玩具龙头,IP+AI相关业务持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6-25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伟易达公司作为传统婴幼儿玩具龙头,具高股息投资价值,传统主业稳健且全球化产能抵御关税影响,IP+AI 相关业务持续突破有望贡献增量 [4][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传统婴幼儿玩具龙头,具高股息价值 - 公司概况:伟易达 1976 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领先的婴幼儿及学前电子学习产品和家用电话供应商,还提供承包生产服务 [17] - 发展历程:历经初创与转型(1976 - 1990)、技术扩张与全球化(1991 - 2010)、多元化与并购整合(2011 至今)三个阶段 [21] - 业务结构:涵盖电子学习产品、电讯产品和承包生产服务三大板块,FY2025 收入占比分别为 38%/19%/42%,分地区看欧洲/北美/亚太/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 44%/41%/14%/1% [7][20] - 财务概况:FY2025 营收/归母净利润 21.77/1.57 亿美元,同比+1%/-6%,毛利率同比上升 2pcts 至 31.5%,净利率同比-0.6pct [26] - 高股息投资价值:FY2025 每股股利 0.61 美元,分红率达 98%,对应股息率约 9%,近 5 年分红率均高于 98%,预计高分红有望维持 [35] 传统主业维持稳健,全球化产能抵御关税影响 - 全球玩具市场:2023 年规模达 7732 亿元,2019 - 2023 年 CAGR 约 5.2%,预计 2023 - 2028 年 CAGR 约 5.1%,伟易达市占率约 1.8%,排名第六,份额提升空间可观 [41] - 产能布局:2018 年起因美国关税开始分散生产基地,已形成全球化布局,计划 2026 年内完成输美产品产能转移 [47] - FY2026 主营业务收入展望:电子学习产品业务受美国关税影响收入预计下跌;电讯产品业务预计增长,将推出新电话和智能手机;承包生产服务业务预计下滑 [48][49][51] IP+AI 相关业务持续突破,期待贡献增量 - IP 授权领域:精准选择全球顶级热门 IP,结合教育功能与互动体验,打造差异化产品,开创“教育+IP”玩具新范式 [52] - 智能玩具领域:产品线包括双语学习机器人、编程恐龙等,2024 年底推出五合一探索机器人,计划 2025 年 9 月前推出配备 AI 功能的婴儿监察器 [54][55]
寻找中国保险的Alpha系列之二:成本下行,利差改善与价值重估
国信证券· 2025-06-25 2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资管新规执行深入,储蓄型保险吸引资金涌入,刚性负债成本与资产端收益下行矛盾凸显,监管引导下调预定利率、推动产品转型 [1][13] - 负债端成本较快下行和资产端高分红资产稳定投资收益,使上市险企利差风险收窄,基本面持续改善,预定利率下调利好保险股估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负债成本边际下移:基于储蓄险的测算 - 储蓄型保险吸引资金,占比提升,但刚性负债成本与资产端收益下行矛盾凸显,监管引导下调预定利率、推动产品转型 [13] - 保险产品与利差挂钩主要是储蓄型保险,不同险种负债成本计算有差异,监管持续引导下调预定利率 [15][16] - 险资资产配置偏好分四类,不同类型保险产品有不同配置倾向 [18] 分红险负债成本:实际结算利率呈下行趋势 - 2013 - 2017 年原保监会对储蓄型保险政策有放开和收紧阶段,近年来人身险公司向分红险转型 [20][23] - 分红险具有“低保底 + 高浮动”特点,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利润稳定,有利于提升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24] - 分红险预定利率和演示利率有调整,实际收益率呈下行趋势,预计 2027 年末约为 2.8% [25][27] 万能险负债成本:政策趋严,实际收益率下降 - 万能险结算利率受投资收益和监管影响,2024 年以来实际结算利率持续下降,2024 年末平均年结算收益率为 2.8% [29] 普通寿险负债成本:随政策调整逐步下移 - 一般寿险负债成本用预定利率值,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预计三季度或下调至 2.0% [31] 合计负债成本测算及分析 - 用保费收入占比为权重计算合计负债成本,2024 年为 2.56%,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35%/2.28%/2.33% [32] 上市险企打平收益率测算 - 测算上市险企打平收益率,2024 年末加权平均为 3.4%,各公司平均打平收益率有差异 [33][37]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测算 - 人身险公司资产配置注重久期和收益率,测算 2025 - 2027 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依次为 4.06%、3.93%、3.92% [38] - 财产险公司资产配置久期压力小,测算 2025 - 2027 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依次为 4.14%、3.98%、3.96% [40] 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迫切性 - 低利率和非标资产缺失使保险行业面临双重挑战,权益资产成破解收益困境选择,行业需构建三维应对框架 [42] - 新会计准则使权益资产重分类加大利润表波动,OCI 账户成为核心配置载体 [43] - 经济转型和政策为险资带来权益配置增量催化,投资逻辑转变,关注新兴产业和高股息资产 [45] 险资权益配置现状:政策松绑下的增量 - 静态配置上,险资权益比例低位运行、结构待优化,2024 年末股票和基金投资规模占比 12% [47] - 政策扩容,监管从多方面为险资入市提供支持,预计 2025 年新增保费投资 A 股规模约 1900 亿元 [48]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互换便利和 ETF 等工具崛起,为险资入市提供渠道和支持 [51] 权益策略优化路径:交易、配置与另类三维突破 - 交易策略聚焦 Smart Beta 类产品扩容,可构建防御性、成长性和跨境对冲组合,关注潜在问题 [53] - 配置策略做大 OCI 账户,分离收益与风险,挖掘 Reits 等类固收资产,重构收益 - 风险 - 资本平衡 [55] - 另类策略通过战略举牌与产业投资协同,实现产融协同和政策红利获取 [57]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负债成本下行,投资收益率约 3.5%以上,上市险企利差收益预期提升,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4][5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给出“优于大市”评级,给出 2025E、2026E 的 EPS 和 P/EV 预测 [5][60]
关于阅兵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参阅点评:布局“深海科技”,态势感知是重点
华源证券· 2025-06-25 2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日因 9 月 3 日天安门将举行盛大阅兵且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市场对今年首提的“深海科技”战略关注度提升,其核心在于“资源安全、国防建设、蓝色经济”,态势感知建设是关键 [5] - 当下建立完整、综合性的水下感知系统对探潜、反潜尤为重要,态势感知建设的难点和痛点在水声信号处理,声呐是最核心设备,水下信号处理是主要壁垒 [5] - 建议关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方向,核心标的包括中国海防、集智股份、中科海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近日因 9 月 3 日天安门将举行盛大阅兵,有无人智能作战系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市场对“深海科技”战略关注度提升 [5]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并上升至战略高度,我国面临“水下国门洞开”的安全困局,建立水下感知系统对探潜、反潜重要 [5] 板块表现 - 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是发展基石,声呐是核心设备,水下信号处理因水声传播等因素困难,是主要壁垒 [5] 建议关注标的 - 中国海防业务涵盖水下信息多方面系统及设备,子公司承接部分研究所资产和业务 [5] - 集智股份子公司与实验室合作研发智能水声技术,2023 年完成初代产品,2024 年承接项目并签商业合同,步入收获期 [5] - 中科海讯为客户提供多种声呐相关产品,拥有核心技术,具备系统研发等能力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5]
2025年儿童健康益生菌品牌推荐
头豹研究院· 2025-06-25 2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儿童健康益生菌市场展开,阐述市场背景、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指出市场规模增长、供需变化、竞争激烈,且益生菌在缓解儿童心理问题和与中药协同方面有发展潜力[4][7][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儿童健康益生菌分肠道菌群调节和免疫力增强两类,全球起源于19世纪末海外,中国起步晚,21世纪后发展,家长补充意愿提升,研究证实部分菌株功效为创新和竞争提供思路[4] - 益生菌保健食品促进肠内菌群平衡,中国批准14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产品有“妈咪爱”等,“儿童”指18岁及以下中国居民[5] - 行业经历萌芽期奠定理论基础、启动期实现商业化过渡、高速发展期产品迭代满足需求三个阶段[6] 市场现状 - 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由314.63亿元增至400.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95%,预计2024 - 2028年从420.47亿元增长至509.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4%,0 - 6岁婴幼儿家庭是核心购买力[7] - 儿童益生菌常见菌株多进口价格高,本土厂商扩增产能,微康和科拓生物产能提升,国产原料成本优势显现[8][9] - 中国儿童超重肥胖问题突出,多项研究证实益生菌在肥胖干预和改善方面有效,产品迎来发展机遇[10]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从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认知、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品牌形象与市场推广三个维度评估[11] - 行业由科拓恒通等少数头部企业领导,分两个梯队[14] - 推荐科拓恒通、蔚蓝生物、交大昂立等十大品牌,各品牌有自身特点和优势[15][16][17] 发展趋势 - 中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受关注,治疗产品萌芽,益生菌辅助治疗可改善抑郁焦虑症状,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R99受关注,产品上市有望提升市场规模[28] - 中药与益生菌协同在药效和口感上有优势,创新模式或成市场增量出口,中医诊疗机构增加利于产品推广[29]
2025年中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概览:24小时健康守护,迈向智能康养时代
头豹研究院· 2025-06-25 2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已从基础计步迈向医疗级监测,实现从消费电子到预防医疗基础设施的转型,形成政策支持体系,精准化健康监测需求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将加速向预防医学领域渗透 [2] - 行业呈现科技巨头与医疗企业双轨博弈态势,竞争激烈,医疗级与消费级市场边界将进一步模糊,形成多层次市场格局 [3][76] 各目录总结 第一章【综述】 - **定义与分类**: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通过贴身佩戴采集数据实现健康监测与评估,分为消费级(如智能手表/手环等)和医疗级(如可穿戴心电设备等)产品 [7][10][12] - **监测功能**:可对睡眠、心率、血压等多维度健康指标实时监测与分析,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助力科学健康管理 [14][17] - **核心技术**:采用分层架构,呈现“感知 - 计算 - 服务”架构,依托AI算法贯穿全流程,包括基础支持层、核心处理层和应用交互层 [19][20] - **需求环境**: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预计2030年老龄人口达3.8亿,多数老人居家养老,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满足老年健康需求,市场需求迫切 [23][26][29] - **市场规模**:2020 - 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7%,预计2029年将攀升至2,2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未来增长源于政策红利、技术升级与生态融合 [32][33] 第二章【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图谱**:产业链以上游软硬件供应商提供核心技术、中游厂商整合研发生产、下游销售渠道触达终端用户并实现健康数据服务的三级架构协同运作 [37][40] - **上游分析**:未来三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6年突破5547.2亿元,可穿戴设备集成多元感知元件凸显传感器技术核心价值,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占比近50% [42][44] - **中游分析**:2024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增长强劲,出货量占全球32%且同比增长20%,头部品牌竞争激烈,中价段智能手表成市场新宠;消费级产品品牌丰富,智能穿戴企业注册量增长,市场蓬勃发展 [50][53][57] - **下游分析**:腕戴健康监测设备中,线上智能手表与手环销量占比渐趋平衡,线下智能手表长期主导但手环增长迅猛;消费者需求聚焦健康运动监测功能,智能手表价格偏好呈橄榄型,千元级产品最受欢迎 [59][66][70] 第三章【竞争格局分析】 - **竞争格局**:市场呈现消费级与医疗级加速融合趋势,未来竞争围绕技术合规性与场景覆盖能力展开,科技公司向医疗级渗透,医疗企业向消费级延伸 [74][76] 第四章【企业图谱】 - **乐心医疗**:公司聚焦医疗级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应用,融合多技术提供数字慢病管理方案,在海外与国内心电领域发力,探索新增长路径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