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

搜索文档
上证指数今年以来首次突破3500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7月9日盘中最高报3512.67点,为今年以来首次突破3500点,收盘报3493.05点,下跌0.13% [1] - 创业板指上涨0.16%至2184.67点,宁德时代贡献12.04点,超过创业板指上涨点数 [2] - 深证成指小幅下跌6.60点,宁德时代、东山精密、牧原股份合计贡献23.71点 [2] - A股市场成交额达1.53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528亿元,沪市成交5959.63亿元,深市成交9092.24亿元 [2] 行业板块 - 传媒、农林牧渔、商贸零售行业领涨,分别上涨1.35%、0.65%、0.48% [2] - 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电子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26%、0.85%、0.82% [2] - 银行板块领涨各大行业板块,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8.38% [4] - 科技板块细分领域如稳定币、DeepSeek、电路板、光芯片等大涨 [4] 个股表现 - 33只股票盘中创历史新高,其中银行股5只,科技股10只 [3][4] - 北京银行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0%,京北方累计涨幅超过160% [4] - 人形机器人板块早盘涨逾2%,收盘上涨0.32%,豪森智能20%涨停 [3] - 传媒板块中文在线涨逾10%,华媒控股、欢瑞世纪涨停 [3] 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CIPS规则修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利好银行跨境业务 [4] - 国泰海通看好光模块、光器件、算力等板块,因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预期上修与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5] - 国投证券建议传媒行业关注龙头标的,游戏板块侧重龙头公司,影视板块关注预期差黑马标的 [3] - 华泰证券建议配置大金融、中报景气方向如PCB、游戏、存储,以及创新药、科技等产业周期向上的板块 [7]
广发基金吴兴武:基本面与市场偏好共振 创新药仍具韧性和吸引力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42
创新药行业现状与前景 - 创新药行业短期波动加大,市场关注其从主题投资到业绩兑现的确定性 [1] - 部分公募人士对创新药板块保持较高期待,认为海外市场授权数量和金额持续增加体现行业韧性和吸引力 [1]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板块可预见性较强,是医药行业弹性最大的方向 [1] - 产业发展呈线性趋势,而股市行情以脉冲方式演绎,创新药行业仍可发掘投资机会 [1]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 -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十年进步进入厚积薄发阶段,优质企业占比较高 [2] - 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授权数量和金额持续增加 [2] - 研发产业链完善,生态活跃,人才队伍充足 [2] - 临床试验群体庞大且性价比高,有助于精准细分疾病治疗领域 [2] 投资逻辑与策略 - 需以项目型视角看待企业市值空间,当前收益方式以药品上市后远期收入分成为主 [3] - 大型跨国药企常以一两个大项目带动十年发展周期 [3] - 基金经理吴兴武一季度大幅增持创新药方向仓位,包括泽璟制药、科伦药业、恒瑞医药等 [3] - 偏好自下而上挖掘护城河深、竞争力强的企业,同时顺应行业周期调整持仓 [3] 业绩表现 - 广发沪港深医药A今年以来回报超50%,超额收益率达33.90% [3]
今年已有12家生物医药企业港股上市,创新药企成主力军
搜狐财经· 2025-07-09 23:23
生物医药企业港股上市热潮 - 2025年截至7月9日已有12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港交所,超过2024年全年数量,另有40家企业在排队[1][3] - 医药生物行业实际募资总额达18319亿港元,位居港股IPO募资规模行业第二名[4] - 恒瑞医药以9890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近5年来港股最大医药IPO[5] 上市企业特征分析 - 创新药企业是主力军,研发管线聚焦肿瘤免疫治疗、新型疫苗等高壁垒领域[5] - 除恒瑞医药外,脑动极光、维昇药业等9家上市药企均处于净亏损状态[5] - 派格生物和维昇药业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主营产品处于研发后期阶段[5] 港股吸引力解析 - 港交所"18A"和"18C"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适合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特性[6] - 2025年前6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上升118%[7] - 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显著收窄,恒生指数换手率已追平沪深300[8] 典型案例表现 - 药捷安康上市首日收涨787%,市值突破100亿港元,尽管尚未有商业化产品[7] - 恒瑞医药从递表到上市仅用4个多月,相比A股2-3年的审核周期显著缩短[8]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国家医保局发布16条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覆盖研发、医保准入等5大维度[9] - 百力司康、维立志博等创新药企正在排队上市,维立志博核心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8][9] - 行业认为当前是创新药企加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政策与资本市场形成双重驱动[9]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盛宴,上市潮汹涌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7月9日港股市场5家企业集体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 极智嘉 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 创下单日最多上市记录 [2]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数量超40家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688.56% [7]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 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7]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蓝思科技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苹果为其最大客户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4] - 极智嘉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 服务806家终端客户 覆盖40余国 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上市市值220亿港元 [4] - 峰岹科技专注BLDC电机驱动芯片 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讯众通信和大众口腔均有新三板背景 开盘均大涨 [5] 行业上市趋势 - 消费领域形成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 带动布鲁可 沪上阿姨等消费公司集中登陆 [8] - 半导体企业加速赴港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已公告计划 纳芯微 芯迈半导体等递交申请 江波龙 天岳先进披露计划 [8] - "A+H"模式受追捧 立讯精密等市值超2500亿的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8] 市场资金动态 - 上半年42家港股IPO中36家获基石投资 基石金额占比达43.7% 高瓴 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积极参与 [10]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等超级IPO基石投资者实现可观盈利 蜜雪冰城基石持股浮动收益显著 [11]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公司主要渠道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窗口期可能仅剩一年半 [11]
7月9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净值增长0.94%,近3个月累计上涨16.34%
搜狐财经· 2025-07-09 20:24
基金表现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最新净值1.6608元,增长0.94% [1] - 近1个月收益率-0.94%,同类排名1094|1252 [1] - 近3个月收益率16.34%,同类排名306|1238 [1] - 今年来收益率10.10%,同类排名434|1218 [1] 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55.30% [1] - 恒瑞医药占比10.60%,药明康德占比9.95%,康龙化成占比6.24%,迈瑞医疗占比5.21%,泰格医药占比5.04% [1] - 爱尔眼科占比4.64%,凯莱英占比4.12%,东阿阿胶占比3.37%,科伦药业占比3.09%,华润三九占比3.04%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基金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规模155.66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葛兰、赵磊 [1] 基金经理背景 - 葛兰为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历任国金证券、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 [2] - 葛兰现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9月29日起至今) [2] - 赵磊历任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联席首席分析师,2021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现任基金经理/权益研究组组长 [2] - 赵磊于2025年07月04日担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A股重要信号!“喝酒吃药”久违表现,药ETF盘中冲高2%!全球AI总龙头再创新高,创业板人工智能逆市两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7-09 20: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500点心理关口后回落,收盘微跌0.13%报3493.05点,全天成交1.53万亿元,连续两日放量 [1] - 这是沪指自去年9月24日行情以来第3次突破3500点,具有重要信号意义 [1] - 市场预期沪指站稳3500点后有望吸引更多资金进场,延续中枢上行格局 [5] 制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领涨,药ETF(562050)盘中冲高2%,最终收涨1.32%,成份股中恒瑞医药大涨7.1%,百济神州涨1.48% [6][8][9] - 政策面医保谈判规则优化,创新药械扶持力度加大,叠加老龄化与消费升级需求,行业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增强 [9] - 机构观点:财通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将维持高增长,平安证券认为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 [11]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ETF(515710)逆市收涨0.67%,盘中最高涨1.34%,尾盘溢价率0.28%显示买盘强势 [13][15] - 成份股中燕京啤酒涨2.22%,山西汾酒、迎驾贡酒等涨超1%,贵州茅台、五粮液小幅收红 [16] - 板块估值处于近10年低位,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19.83倍,分位点2.94%,配置性价比凸显 [16] - 机构观点:广发证券认为白酒行业2025年或迎"估值-业绩"双底,国信证券看好消费政策提振内需板块 [16][17] 人工智能行业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逆市收涨0.28%,AI应用龙头中文在线涨超10%,算力链个股分化 [18][20] - 催化因素:OpenAI测试教育新模式,英伟达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光模块等算力链受关注 [20] - 机构观点:花旗上调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期至5630亿美元(2028年),华西证券建议关注光模块、液冷等算力产业链 [21] 银行板块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6股创历史新高,银行ETF(512800)年内累计涨幅超20% [3]
龙头药企发力,药ETF(562050)盘中冲击2%!恒瑞医药领头,百济神州跟涨!机构:创新药崛起或具备持续性
新浪基金· 2025-07-09 20:08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制药板块逆市走强,创新药引领势头,中药同步活跃 [1] - 药ETF(562050)午后一度冲高2%,最终收涨1.32%,是国内首只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ETF,重仓创新药且不含医疗和CXO [1] - 成份股涨跌参半,恒瑞医药大涨7.1%(总市值3809亿),百济神州涨1.48%(总市值2215亿),贝达药业、三生国健、泽璟制药涨幅居前 [3] 龙头药企动态 - 恒瑞医药子公司两款新药(SHR-2173注射液、HRS-9821吸入粉雾剂)获批临床,推动股价上涨 [3] - 成份股中,贝达药业涨3.13%(总市值2447亿),三生国健涨2.97%(总市值333亿),泽璟制药涨2.42%(总市值305亿) [4] 行业驱动逻辑 - 医药行业迎来政策底与需求顶双重支撑:医保谈判规则优化,创新药械扶持力度加大,企业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增强 [4] - 老龄化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未改,医疗支出刚性增长逻辑坚实 [4] - 创新药年内表现突出,政策支持与BD出海形成双轮驱动 [5] 机构观点与展望 - 财通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将维持高增长,主因MNC专利悬崖和利率下降周期带来的资产价格上升 [5] - 平安证券认为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维度支撑 [5] 投资工具与策略 - 药ETF(562050)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品、中药三大领域,兼具创新药高成长与中药低波动特性 [6]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覆盖6只CXO龙头股,与AI医疗关联度高 [6]
“二季报”出炉!北向资金加仓548亿元,这些股净买入居前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9:46
北向资金总体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3572只A股,持股数量合计1235.11亿股,持股市值合计2.28万亿元 [1] - 与一季度末相比,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约500亿元 [1] 行业持仓变动 - 持股数量增幅超过10%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建筑装饰、通信、国防军工、综合、非银金融及钢铁 [1] - 持股数量下降超过10%的行业包括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饰 [1] 个股持仓情况 - 北向资金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长江电力、比亚迪、中国平安、紫金矿业、汇川技术、迈瑞医疗 [1] - 宁德时代持仓市值最高,达1531亿元,贵州茅台持仓市值1027亿元,美的集团持仓市值742亿元 [1] 北向资金增减持情况 - 二季度北向资金净买入547.74亿元A股,连续第二个季度增持 [2] - 净买入金额前三的股票为宁德时代(125.81亿元)、恒瑞医药(73.57亿元)、东鹏饮料(40.37亿元) [2] - 净卖出金额前三的股票为贵州茅台(103.18亿元)、美的集团(81.27亿元)、五粮液(42.67亿元) [2]
5家企业同日上市,港交所6锣齐响!赴港IPO潮再起,还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44
港股IPO盛况 - 港交所迎来年内最拥挤的一天,5家公司(蓝思科技、极智嘉、峰岹科技、大众口腔、讯众通信)和1只ETF同时上市,形成"6锣齐响"盛况 [1] - 5家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合计98.21亿港元,其中蓝思科技募资46.94亿港元(最多),大众口腔募资1.78亿港元(最少) [3]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峰岹科技涨16.02%(最高),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0%,讯众通信微涨0.22% [3] 港股IPO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增加47%(去年同期30家);IPO募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激增699%(去年同期134亿港元) [5] - 宁德时代以353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分别募资100亿、97亿、92亿港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11家公司处于递表有效期,其中首次递表企业占比超80%,行业集中在软件服务(66家)、医疗保健(40家)和工业制造(31家) [5] 港股IPO市场展望 - 德勤中国预测2025年港股新股上市约80只,融资1300-1500亿港元,标的将来自A股龙头、内地企业、中概股及中东/东盟公司,集中在科技(AI)和医药领域 [6] - 中金公司认为A到H上市浪潮将长期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吸引资金沉淀并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的地位 [6] 政策支持与流程优化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政策明确拓展跨境互联互通机制,证监会随后推出5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8] - 境外上市备案新规(2023年3月实施)简化流程:取消递表前"小路条"要求,备案时间缩短至递表后3个工作日内,聆讯前置条件改为"备案通知书" [9]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对符合资格的A股公司实施快速审批,宁德时代2025年从递表到获备案仅用42天 [9][10] 企业上市动因 - A股龙头公司赴港主要目标为拓展全球市场,同时A股IPO放缓、再融资收紧及美股上市风险增大促使港股成为最优选择 [10] - 港交所推出系列改革吸引科技企业,包括降低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优化IPO定价流程及调整公开认购机制 [10]
180家A股公司正排队香港上市
财联社· 2025-07-09 19:12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蓝思科技等5家企业和1只ETF [1] - 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880亿港元重回全球首位主要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的热潮 [1]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A+H"两地上市企业IPO融资规模共计793.02亿元另有180家A股企业排队赴港上市 [10][11]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绿鞋后发行规模54.83亿港元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融资规模47.68亿港元跻身年内港股IPO前五 [1] - 香港市场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项目 [2] - 香港市场消费科技领域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2] - 从申请到上市仅用时100天 [2] - 基石投资者结构多元化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中资长线、多策略基金等类型 [2] 蓝思科技业务与募资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2007年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屏触控智能手机 [4] - 2022-2024年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苹果公司销售占比从71%降至49.45% [4] - 此次港股募资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布局包括东南亚、北美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 [5]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5] A股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8]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政策层面优化了H股发行门槛 [8] - 不同行业在两地市场存在估值分化企业倾向于选择估值更高的市场 [8] - 港股估值走高源于资金持续流入形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循环 [9]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3] - A股核心资产定价权系统性"南移"港股成为核心资产价值发现主阵地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突破三大领域 [11] - "A+H"上市模式促成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协同联动实现资金规模和融资灵活性双重跃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