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

搜索文档
“百亿补贴”没完,“闪购”又来添火,白酒“618”的价格保卫战升级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22:06
电商平台低价策略冲击白酒价格体系 - 美团、京东、饿了么等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30分钟送达"模式将低价策略延伸至线下,导致白酒线下价格体系被击穿 [1] - 5月28日美团酒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8倍,其中白酒成交额增长70倍,1万瓶1499元飞天茅台吸引23万人预约 [1] - 飞天茅台批价逼近2100元,五粮液线上价格低至900元,电商补贴导致酒企稳价成果面临挑战 [1][3] 618大促期间名酒价格破位情况 - 美团平台茅台1935低至709元/瓶,水晶剑379元/瓶,飞天茅台2299元/瓶,第八代五粮液879元/瓶 [2] - 拼多多百亿补贴下第八代五粮液816元/瓶,飞天茅台1925元/瓶(3850元/2瓶) [2] - 6月3日飞天原箱批价2100元/瓶,散瓶2020元/瓶,第八代五粮液6月2日跌破900元/瓶 [3] 即时零售渠道爆发式增长 - 美团闪购"30分钟送酒"模式夜间订单占比60%,2公里外订单超50%,打破传统购酒模式 [5] - 美团闪购618开启12小时白酒成交额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超200倍 [5] - 抖音酒水兴趣用户超3亿人,2022-2024年抖音电商酒类市场高速增长 [5] 酒企渠道策略调整 - 茅台实施"4+6"渠道布局,优化自营与社会经销体系平衡,招募美团/饿了么/抖音平台运营商 [7] - 五粮液撤销品牌事务部,建立"总部-区域中心-终端"垂直管控体系,经销商组建新销售公司 [7][8] - 泸州老窖上线抖音"小时达"新店,实现1小时内配送,同步提升传统与新兴渠道毛利率 [8] 行业结构性变化数据 - 2024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经销商总数降至56747家,较2023年58437家明显收缩 [6] - 洋河股份规划未来三年销量持平、去库存、保价格,第八代五粮液可能减量 [3] - 酒企普遍采取停货措施稳价,但电商低价虹吸效应使渠道利润保障难度加大 [3][5]
“618”线上白酒大促升温,酒商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第一财经· 2025-06-05 18:03
白酒行业线下销售生态面临电商挑战 - 白酒传统线下分销模式正遭受电商平台冲击,连续两年的名酒低价促销导致酒商心态转变,部分选择加入电商阵营[1] - 2024年"618"大促中即时零售平台(如美团)突然加入,虽整体促销力度不及往年,但线上价格仍低于线下批发价,导致市场酒价和门店销售下滑[2] - 主要名酒批发价普遍回落: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泸州老窖1573等批发价均低于年初水平,与2024年末酒企挺价措施形成反差[2] 酒商经营策略转变 - 部分酒商转为电商第三方发货方,通过平台补贴实现单瓶959元实际收入(顾客实付859元/瓶),高于日常线下售价且带动出货量[3] - 开发产品转向直播渠道:某小品牌酱酒直播单日销售1528件,总金额15524元(约100元/件),通过付费投流实现库存周转[3][4] - 线下动销持续放缓迫使酒商转型,线上渠道虽单件利润微薄(仅几元),但优于库存积压[4] 电商与线下渠道的深层冲突 - 电商低价策略冲击白酒企业苦心维持的价格体系,与传统分销模式的高定价控价逻辑直接对立[5] - 酒企曾尝试通过电商专供规格缓解冲突,但因平台追求GMV指标而失效,流通品补贴仍是最高效手段[7] - 行业深度调整期导致供需失衡:2024年经销商库存激增,酒企管控力下降,电商平台得以轻松获取低价货源[8] 电商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互联网平台将名酒作为流量争夺工具:美团2024年5月29日酒类销售额同比激增18倍,白酒前12小时成交额破3亿元[7] - 线上渗透率加速提升:当前白酒电商渗透率仅5%-10%,若持续增长将导致未来3-5年内半数烟酒店退出市场[9] - 行业渠道结构重构:线上在价格/选择/体验占优,但线下渠道在品牌推广和消费者互动方面仍不可替代[9]
中央汇金爆买2元低价龙头,5朵金花有望1000%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6-05 16:07
市场动态 - 光大证券近期交易活跃,被市场视为牛市风向标 [1] - 中央汇金作为国家队领头羊,管理资产超10亿,近期重仓5家低价股 [1] 中央汇金历史投资案例 - 2015年投资泸州老窖,2018年投资北方华创,2019年投资长春高新,均实现10倍涨幅 [3] - 上述案例投资时股价均为个位数 [3] 中央汇金最新重仓股 - 上海建工:建筑行业领军企业,获中央汇金持股5280万股 [4] - 文峰股份:上海百货商超龙头,获中央汇金持股2195万股 [5] - 首开股份:具备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获中央汇金持股3841万股 [6] - 中恒集团:全国中药业利润百强企业,获中央汇金持股4978万股 [7] - 某核电工程承包商:全球最大核电工程承包商,承建国内80%核电机组,当前股价2元,获中央汇金和中国证券金融合计增持超9亿股,外资加仓6.91亿股 [7] 行业数据 - 某核电工程承包商手握订单金额达440亿元 [7]
酒水消费凸显“品牌价值”,天猫618核心酒水品牌增长72%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4:30
酒水消费增长 - 天猫618第一阶段淘系酒类核心品牌同比增长72% [1] - 国产白酒、葡萄酒、黄酒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剑南春同比增长284%,泸州老窖同比增长433%,郎酒同比增长90%,汾酒同比增长40%,古井贡同比增长143% [5] - 奔富销售额同比增长408%,位列淘系酒类核心品牌第二,葡萄酒品牌第一 [6] - 人头马现货销售GMV超300万,同比增长超过3倍 [6] 年轻消费者趋势 - 天猫酒水新客比例高达7成,18-29岁年轻用户数量超过千万,占比达三成且保持双位数增长 [5] - 古井贡新增会员中18-24岁年轻消费者增长超过20% [5] - 白酒消费从酒桌经济转向悦己消费,95后年轻人成为重要消费群体 [5] 营销策略创新 - 白酒品牌形成社交平台种草+天猫转化的闭环模式 [5] - 古井贡连续10天参与天猫超级会员日活动,店铺销售额增长51%,会员成交额增长18% [5] - 奔富组织线下品鉴活动实现精准种草 [6] - 人头马联合天猫小黑盒首发限量版并举办快闪活动,通过直播实现全域营销联动 [6] 直播渠道表现 - 酒水直播同比增长20%,其中葡萄酒直播增长108%,国产白酒直播增长19.6% [7] - 直播拉动葡萄酒、国产白酒、洋酒、黄酒、果酒等多品类双位数增长 [7] - 直播成为拉动淘系酒水增长的主要动力 [7] 行业趋势变化 - 国产白酒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水期,回归消费逻辑 [5] - 平台玩法简化提质提效,品牌商家有效抓住酒水消费新趋势 [7]
帮主郑重解读: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降价背后藏着哪些投资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13
供需变化 - 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 零售端价格降至2100-2200元 部分渠道可议价[1][3] - 经济环境影响下商务宴请减少 投资客退出导致需求萎缩 深圳华强北烟酒批发市场黄牛摊位大量空置[3] - 公司改变"饥饿营销"策略 通过i茅台平台将直销比例从20%提升至30%以上 并推出"巽风数字世界"直营渠道[3] - 计划扩产导致市场预期供应增加 进一步压制价格[3] 公司基本面 - 2022年净利润达800多亿元 毛利率维持在90%以上[4] - 渠道改革加速推进 未来直销占比将持续提升[4] - 产品结构升级 1935系列和生肖酒等中高端产品表现良好[4] - 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与瑞幸咖啡推出联名产品[4]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整体处于"去泡沫"阶段 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品牌终端价格均出现松动[4] - 行业回归理性 短期价格波动属于正常调整[5] - 长期竞争力取决于品牌壁垒 工艺水平和稀缺性等核心要素[4][5] 投资关注点 - 需持续跟踪直销渠道占比提升进度[4] - 重点观察中高端产品线能否形成第二增长曲线[4] - 等待价格企稳信号或半年报机构持仓变化[4]
大涨!泡泡玛特成了“年轻人的茅台”?大批基金开始转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3:27
新消费投资趋势 - 基金经理从传统消费转向新消费领域,如潮玩、医美、宠物经济等,泡泡玛特成为典型代表,年内股价暴涨175.53% [1][3] - 新消费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最高回报率超60%,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回报达61.84% [4][6] - 华证沪深港新消费指数大涨15.13%,港股通消费指数涨23.13%,显著跑赢传统消费指数(中证白酒跌9.83%) [3][4]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聚焦新兴需求与创新模式,如潮玩、特色文旅等"悦己型"消费 [3] - 核心特征是业绩增长快、成长逻辑清晰,如泡泡玛特股价较2024年低点累计上涨超10倍 [3][5] - 与传统消费相比,新消费企业处于渗透率提升早期,成长空间更大(如泡泡玛特动态PE超60倍,白酒龙头约25倍) [8][10]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其中96只新晋、31只增持,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持有322万股(市值4.65亿元) [5][6] - 部分基金大幅换仓,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调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后者年内涨316%),替换传统消费股 [6]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表现优异,如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年内收益29.14%,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回报21.81% [6][7]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增速放缓(茅台2025年营收目标降至9%),而新消费龙头增速高且渗透率低 [8] - 传统消费更关注估值安全性与周期反转(如家电受益以旧换新政策),新消费依赖高增长与业绩兑现 [10] - 新消费波动性更大,成功案例可戴维斯双击(如泡泡玛特),失败案例可能戴维斯双杀 [10] 泡泡玛特案例分析 - 公司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突出,海外扩张成效显著(如曼谷门店开业火爆) [11] - 渠道建设与选品能力推动业绩,但后续需关注新IP接力情况以避免业绩波动 [12] - 二级市场玩偶溢价现象反映需求旺盛,"扩圈"效应仍在持续 [12] 新消费后市展望 - 短期估值偏高或引发调整,但中长期仍处成长中早期,潮玩、宠物、珠宝等领域潜力大 [12]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是未来重点方向,头部企业全球化布局将强化优势 [8][12]
食品饮料周报:饮品旺季临近,产业端多维创新-20250604
平安证券· 2025-06-04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表现5%以上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酒企务实求真,加大战略转型,期待政策助力下消费环境回暖,推荐需求坚挺的高端白酒、全国化持续推进的次高端白酒、主力产品位于扩容价格带的地产酒三条投资主线 [4] - 产业端多维创新,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出新产品,伴随饮料旺季临近,关注啤酒、软饮料、零食三大细分赛道 [4] 各目录总结 食品饮料行业涨跌幅 - 本周食品饮料行业累计涨跌幅-1.16%,涨幅TOP3为均瑶健康(+38.58%)、会稽山(+31.40%)、李子园(+18.64%),跌幅TOP5为迎驾贡酒(-3.51%)、三只松鼠(-3.67%)、山西汾酒(-4.01%)、泸州老窖(-4.04%)、五芳斋(-6.27%) [8][9] 白酒行业 - 本周白酒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2.80%,涨跌幅前三为*ST岩石(+4.71%)、天佑德酒(+3.88%)、伊力特(+1.17%),后三为迎驾贡酒(-3.51%)、山西汾酒(-4.01%)、泸州老窖(-4.04%) [4] - 截至2025年5月30日,茅台22年整箱批价2280元/瓶,环比降20元,22年散装批价2130元/瓶,环比下滑40元;五粮液京东价940元/瓶,环比降20元;国窖1573京东价920元/瓶,环比持平 [17] - 2025年4月,我国白酒产量28.10万千升,同比下滑13.80% [19] 食品行业 - 本周食品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1.22%,涨跌幅前三为欢乐家(+17.97%)、科拓生物(+12.43%)、西王食品(+12.42%),后三为好想你(-3.28%)、三只松鼠(-3.67%)、五芳斋(-6.27%) [4] 原材料数据 - 原奶价格持续下行,5月23日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7元/公斤,同比降8.90%,环比持平;主要农产品价格多进入下行通道,2025年4月进口大麦平均价254美元/吨,同比跌6.9%,环比涨2.7%;5月棕榈油平均价8657元/吨,同比涨8.8%,环比降6.4%;大豆5月平均价3928元/吨,同比跌10.6%,环比涨1.2%;玉米5月平均价2371元/吨,同比跌2.0%,环比涨4.2% [26] - 包材价格下降,截至2025年5月20日,我国浮法玻璃市场价1294元/吨,同比下滑24.1%;铝锭价格20153元/吨,同比降2.2%;截至2025年6月2日,PET价格6078元/吨,同比跌15.8% [27]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对五粮液、泸州老窖等15家公司给出盈利预测及评级,均为推荐 [31]
从茅台转向泡泡玛特,基金经理换了消费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1:16
新消费行业表现 - 华证沪深港新消费指数年内大涨15.13%,港股通消费指数涨幅达23.13% [9] - 泡泡玛特股价年内暴涨175.53%,从低点16.68元累计最大上涨超10倍 [9] - 老铺黄金年内暴涨316%,毛戈平上涨120% [10] - 押注新消费的权益类基金最高回报率超60%,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回报达61.84% [11] - 传统消费表现疲软,中证白酒指数下跌9.83%,中证家电龙头指数下跌2.44% [8] - 21只白酒股中20只年内下跌,贵州茅台下跌0.92% [10] 基金经理转向新消费 -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其中96只新晋,31只增持 [13]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基金一季度增持泡泡玛特35%,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14] -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基金用泡泡玛特替代贵州茅台仓位,年内回报21.81% [15]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基金重仓新消费个股,年内回报61.84% [15] - 重仓泡泡玛特的基金如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富国全球消费精选等涨幅超30% [16]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消费者行为转型,聚焦新兴需求、创新模式及全球化拓展 [4] - 核心领域包括潮玩、体验经济、特色文旅、医美、宠物经济等"悦己型"消费 [5] - 重要特征是拥有清晰成长逻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发展前景好 [4] - 产业趋势替代:传统消费增速放缓(茅台2025年营收目标降至9%),新消费龙头增速普遍较高 [17] - 估值弹性与成长性:新消费企业处于渗透率提升早期,远期空间远高于成熟品类 [18] 泡泡玛特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是IP全产业链运营公司,具备独特运营能力 [23] - 2024年初国内外开店及同店增长数据亮眼,曼谷门店开业即火爆 [23] - 渠道建设完善后爆款出现,推动成长性达到极致 [23] - 二级市场玩偶价格仍溢价,"扩圈"现象突出 [23] - 未来需关注新现象级IP能否承接热度,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23]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成长性低但可预见性和持续性强,更关注绝对估值和赔率 [21] - 新消费成长性高但可预见性和持续性不强,带来高估值和高波动 [21] - 白酒龙头PE约25倍,低于泡泡玛特(动态PE>60倍),现金流稳定 [20] - 传统消费品牌壁垒难以颠覆,家电龙头受益以旧换新政策 [20] 新消费未来展望 - 当前估值已不便宜,短期有调整风险,但中长期仍处于成长中早期阶段 [24]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等方向将有更多公司跑出来 [24] - 潮玩、宠物、珠宝、化妆品、个护等领域将持续挖掘优质公司 [24]
泸州老窖(000568) - 公司《章程》及附件修订内容对照表
2025-06-04 20:16
法定代表人及股份转让 - 法定代表人辞任,公司需在30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2] - 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 财务资助与股份交易限制 - 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3] - 董事会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的决议需经全体董事的2/3以上通过[3] 股东权益与决议 - 股东对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有异议,有权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5]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特定情形下可请求相关主体诉讼或自行诉讼[6] 重大事项审议 - 股东会审议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9] - 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超5%的关联交易需审议[10] 股东大会相关 - 董事人数不足6人等情形下,公司需在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东会[10]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东会[10] 董事会相关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外部及独立董事占半数以上[20]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召开10日以前书面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22] 独立董事相关 - 独立董事不少于4名,至少1名是有相关资格的会计专业人士[20] - 独立董事应每年对独立性情况进行自查并提交董事会[24] 审计委员会相关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3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由独立董事中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召集人[27,28]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会议须有2/3以上成员出席方可举行[28]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30] - 公司股东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须在两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31] 公司合并与减资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10%时,可不经股东会决议(章程另有规定除外)[32] - 公司自股东会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33] 股份回购与决议效力 - 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等情况,股东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决议,需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40] - 股东大会、股东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无效[40] 董事职责与责任 - 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17][19] - 董事执行职务给他人或公司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20] 独立董事履职保障 - 公司应为独立董事提供必要的履职保障,包括工作条件、知情权等[52] - 公司承担独立董事聘请专业机构及行使职权所需费用[53]
泸州老窖(000568) - 关于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6-04 20:16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伙人259人,注册会计师1780人,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超700人[4] - 项目合伙人贺军等近三年执业无不良记录[9] 业绩数据 - 2023年业务收入40.46亿元,审计30.15亿元,证券9.96亿元[4] - 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364家,收费4.56亿元,同行业审计客户1家[4] 费用预算 - 2024年度审计费132万元,2025年控制在137万元内[11] 资质保障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和职业风险基金之和超2亿元[5] 审议情况 - 2025年4月和6月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报告及续聘议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