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AI5芯片设计评审完成,AI6/7 将紧随其后、AI8 超乎想象
搜狐财经· 2025-11-02 16:25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特斯拉已完成AI5芯片的设计评审,并对未来表现充满信心[1] - AI6和AI7芯片的研发计划已在进行中,AI8芯片被寄予极高期待[1][3] - AI5芯片是下一代FSD芯片,运算性能达2000~2500 TOPS,是现款HW4芯片性能的5倍[5] - 特斯拉为AI5/HW5硬件套件配备升级版FSD摄像头,采用三星提供的"防天气镜头",内置加热元件可在一分钟内融化冰雪,镜头涂层强度是现款Model Y摄像头的6倍[6] 公司供应链与合作 - AI5芯片由台积电采用3nm N3P工艺量产,三星作为备用代工厂[5] - 特斯拉将委托三星生产下一代AI6芯片,双方签署了一项价值165亿美元(约合1170.74亿元人民币)的协议[6] 公司战略方向 - 特斯拉致力于实现一种"通用的、纯AI的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6]
特斯拉加速世界转型?
美股研究社· 2025-10-24 19:27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低谷期是投资优质资产的绝佳机会,特斯拉在3月至4月经历市场错位后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1] - 公司已从传统车企转型为垂直整合的科技与能源平台,拥有多重相互强化的护城河 [2][3] - 特斯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具价值的企业之一,其结构性竞争优势和复利增长潜力罕见 [14] 制造规模与整合能力 - 制造优势是竞争力的基础,工厂是垂直整合与工程效率的典范 [4] - 采用巨型铸造技术、结构性电池组和Dojo超级计算机实时联动的制造优化体系,难以被大规模复制 [4] - 拥有传统车企无法比拟的成本结构和创新速度,每季度持续积累技术经验和提升生产效率 [4] 数据飞轮与人工智能 - 全球道路行驶车辆超600万辆,每日向神经网络传输数十亿英里真实驾驶数据 [6] - 构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数据集,形成复利效应,车辆每行驶一英里就优化全自动驾驶系统 [7] - Dojo超级计算机处理海量视频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应对真实场景,技术学习源于真实驾驶 [7] - 车辆利用率从6%提升至50-60小时/周,自动驾驶可使资产价值大幅增长 [7] - 车辆制造成本仅为Waymo的20%至25%,年产量达数百万辆,实现指数级技术迭代 [8] - 采用直接光子计数技术,解决极端场景驾驶问题,视觉系统优于人类 [8] 分销模式与生态锁定 - 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模式,无需经销商中介,直接掌控品牌与客户关系 [9] - 全球超级充电网络成为行业标准,强化用户锁定效应 [9] - 每辆车作为联网设备接收空中软件更新,生态体系产生网络效应和用户转换成本 [9] 品牌与愿景 - 公司是进步与创新的文化符号,唤起用户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 [11] - 品牌影响力罕见且持久,消费者购买的是加入创新运动 [11] 平台延展性 - 全自动驾驶技术可将车辆从贬值资产转变为创收资产 [12] - 储能业务与Megapack将业务延伸至全球电网领域 [12] - Optimus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产品,公司约80%价值将来自此业务 [12] - 自主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垂直整合关键环节,省去司机薪酬和平台佣金 [12] - 4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运力相当于200万辆传统出租车,每周运营时长可提升5至10倍 [13] - 通过掌控全产业链,将经济效益、定价权和客户关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13]
马斯克Q3电话会议:寻求在华获得FSD批准 担心被赶下台
凤凰网· 2025-10-23 07:28
财务业绩 - 总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8095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2% [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37% [2] - 营收超出分析师一致预期 但调整后每股收益不及预期 [3] 战略方向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全自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改变交通行业 [3] - 数十亿辆特斯拉汽车只需通过一次软件更新就能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3] - 计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快扩大产能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自动驾驶系统正在与中国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批准 [5] - 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发布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 [4] - 三星和台积电都会生产公司的AI5自动驾驶芯片 [7] 运营与监管挑战 - 竞争和关税是公司面临的两大阻力 第三季度关税影响超过4亿美元 [6] - 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于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 具体取决于监管批准 [6] - 今年年底前 奥斯汀大部分地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不再配备安全司机 [6] 公司治理 - 呼吁股东在11月6日的股东大会上投票支持马斯克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并让三名董事连任 [8] - 强调了增加投票控制权的重要性 以确保能安心打造机器人军团 [8]
早报|官方通报蔡国强烟花秀调查情况;山东聊城醉驾车祸致8人死亡;苹果宣布推出M5芯片;美司法部没收近13万枚比特币
虎嗅APP· 2025-10-16 08:09
苹果公司产品更新 - 苹果公司宣布推出M5芯片,其峰值GPU计算性能相比M4芯片提升4倍以上,图形性能较M4高出45% [2] - 苹果同时宣布推出搭载M5芯片的14英寸MacBook Pro、iPad Pro和Apple Vision Pro,即日起开放预购 [3] 小米公司业务拓展 - 小米在旗下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以"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为差异化卖点 [5] - 该应用目前下载量已达2万人次,当前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推出,尚未在苹果iOS等其他品牌手机终端上架 [5] 智能汽车行业展望 - 理想汽车CEO李想预测,最快3年,保守5年,全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会实现,这类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 [37] - 其认为到2030年,可能会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37]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 张一鸣指出当前教育体系培养的AI人才存在'过拟合'现象,尽管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创新能力 [38] - 其强调独立思考与实践是创新关键,创新中心将聚焦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关注长期全局视野 [38] 行业会议与活动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亦庄举办,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汇聚200余位国内外嘉宾 [37]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吸引全球5万余名科创人士参与,首次设立世界一流高校展区 [37]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围绕能源双碳、绿色金融等50个议题,邀请500位中外嘉宾 [37] 企业运营与合规事件 - 匹克公司未协商便实施全员阶梯式降薪,最高降幅达50%,并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通知,要求提交"反思检讨",否则将面临停发工资的处罚 [29] - 泉州市丰泽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明确匹克公司此行为违法,建议员工投诉仲裁 [30] -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存在"300万元预算,1000元中标"的情况,该项目采购活动已被暂停并开展调查 [26][27] - 胖东来百货服饰有限公司一名工作超12年的员工因未按规定优先接待顾客被解雇,法院判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24][25] - 菜鸟官方客服回应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内菜鸟驿站罚款争议,表示驿站并不具备罚款的权利,已高度重视并派遣专员核查 [31][32][33] - 山姆会员商店回应枣泥核桃蛋糕吃出牙齿状异物事件,客服表示已接到投诉并反馈给工厂进行核实排查 [34]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EDA设计软件;商汤科技与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07:05
新凯来子公司EDA软件发布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 [1] - 新产品在重要指标方面达到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产品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1] - 此次发布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进程的重要突破,EDA工具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产软件性能超越行业标杆具有标志性意义 [1]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战略合作 - 商汤科技与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的联合优化并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2] - 双方将围绕国产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构建、垂直业务开拓与科技出海等方向开展多层次、长期性的深度合作 [2]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AI产业软硬结合趋势深化,商汤的算法优势与寒武纪的芯片专长形成互补,有助于提升国产AI全栈能力 [2] 理想汽车CEO对全自动驾驶的预测 - 理想汽车CEO李想预测最快3年,保守5年,全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会实现,这类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 [3] - 到2030年,可能会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3] - 将汽车定位为物理世界AI终端重新定义了交通工具属性,预示着产业价值将从硬件制造向软件服务拓展 [3]
李想:转型AI过程中最艰难的决策是如何投资算力?
理想TOP2· 2025-10-15 19:46
公司战略愿景 - 公司致力于成为物理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愿景是让数字化科技改变物理世界 [10][6] - 公司定位为物理世界的机器人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硬件、软件和服务一体化的产品 [22] - 长期愿景是实现“硅基家人”,即一个能管理数百万机器人的超级管家,类似于钢铁侠中的Javis [23][25][3] AI技术路径与优势 - 公司在VLA模型研发上全球领先,与海外自动驾驶技术没有差距,模型正从几亿参数向70亿甚至130亿参数发展 [8] - 公司做AI的核心优势在于掌握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本体、算力和模型 [10] - AI技术路径分为五个阶段:ChatBot、推理、智能体、创新、组织者,竞争胜负关键在于组织者阶段 [23][25] - 世界模型可生成比人类更严格、更丰富的数据来训练智能体,使其安全性比人类高10倍甚至100倍 [23] L4自动驾驶与产品重塑 - L4自动驾驶是AI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将提供24小时待命的职业司机,解放用户时间 [6] - L4将车辆重新定义为空间,可像游艇、高铁商务舱、私人飞机一样布局,成为工作、休息、与家人朋友相处的舒适空间 [6] - 实现L4需要端侧和云端算力、操作系统、模型、本体等多方面协同发展 [20] 组织架构与管理变革 - 公司管理思路是以高人才密度为主体,将流程定位为可优化的工具,融合互联网公司与传统汽车企业的优势 [12][13] - 公司CEO在AI转型中扮演拉动全员认知的角色,认知需每周甚至每天迭代 [16][20] - AI转型面临的最艰难决策是算力投资,因其短期无商业回报但又是AI成功的必要条件,公司年投入达60多亿元 [17][19] 市场前景与规模预期 - 到2030年,带有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其企业规模可能远超iPhone [21] - 智能汽车将抢占司机服务、汽车服务、空间服务等多个市场份额 [21] - 公司预计到2030年收入将扩大5到10倍,但员工人数控制在5万人以内,而非传统模式下所需的25万到30万人 [22] - 公司相信到2035年,现实世界中80%以上的工作将由AGI完成 [4]
理想汽车CEO李想:到2030年可能会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18
全自动驾驶发展时间表 - 理想汽车CEO预测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最快3年实现 保守估计为5年 [1] - 该类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 [1] 智能汽车行业前景 - 到2030年 可能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1]
特斯拉创纪录销量难改背后“隐忧”
美股研究社· 2025-10-13 20:32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当前约1.4万亿美元的市值被严重高估,其创纪录的业绩主要由一次性因素驱动,公司基本面呈现萎缩态势 [1][15]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创纪录,达到497,099辆,其中Model 3/Y交付量为481,166辆 [4][5] - 季度交付量比产量(447,450辆)高出10%以上,主要原因是9月底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消费者集中购车,此需求驱动因素具有一次性属性 [5] - 第三季度产量为44.7万辆,同比实际下降数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基本面处于萎缩状态 [5] - 包括Cybertruck在内的“其他车型”销量为15,933辆,表现低迷,显示公司在核心车型外未能实现业务增长 [5] 财务状况 - 公司市值约为1.36万亿美元,但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仅为5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低至0.4% [8] - 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中,约45%来自2024年第三季度,预计随着下一季度数据公布,该指标将进一步下滑 [8]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汽车业务营收为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 [8]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9.2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2%;运营利润率仅为4.1%,同比下降219个基点 [8]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3美元,同比下降18% [8]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自2023年以来,公司销量未实现增长,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欧洲市场是长期薄弱环节 [9] -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技术大幅落后于竞争对手Waymo,后者全自动驾驶里程已达1亿英里,付费行程突破1000万次 [11] -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因未采用激光雷达而发展陷入瓶颈,并受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 [11] - Optimus机器人业务参考竞争对手Figure AI(市值390亿美元)进行估值,即便给予其两倍估值(800亿美元),也仅占特斯拉当前市值的6%,无法支撑现有高估值 [12]
何小鹏:未来的汽车都是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我们的下一代或不用考驾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11:03
论坛主旨与行业背景 - 论坛主题为“新格局·新路径”,汇聚全球精英探讨发展机遇 [1] - 中国电动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在11年内从千分之四以下跃升至月度高峰超过60% [3] 汽车行业智能化趋势 - 行业在10年内从普遍不认同转变为广泛相信智能化是汽车的未来 [3]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化被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力量 [3] - 智能化革命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上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 [3] 未来出行愿景与技术发展 - 预计未来数年至十几年内汽车将实现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 [3] - 未来汽车可能与机器人进行技术耦合 [3] - 长期愿景是驾驶技能将不再是下一代必备能力,如同骑马从技能转变为爱好 [3]
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山东青岛亮相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5:4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 中国标准占比88% [1] - 采用GoA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 时速达200公里 为全球最快全自动运行轨道车辆 [1] - 搭载自采信、自学习、自决策的智慧控制技术 行车故障率降低95%以上 [2] - 应用热备切换技术实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备用系统 支持不停车运行 [2] - 配备高精准冗余感知系统 通过2900多个监测点实现毫秒级故障响应 [2] - 运用数字孪生和AI算法构建智能运维系统 提升故障预警与维修决策能力 [2] - 整车碰撞吸能能力提高一倍 碰撞安全速度达36km/h 为市域列车领域最高 [2] - 采用变截面空气导流技术及碳纤维材料 车体减重约30% 空气阻力大幅减小 [3] 性能与能效提升 - 通过低阻力车身和碳纤维材料等综合节能措施 运行能耗降低约16% [3] - 优化防滑控制性能 大幅缩短雨雪结冰等湿滑路况下制动距离 [2] - 对200余项备品备件进行统型 通过部件强化设计和健康智能评估降低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 [3] 应用与市场前景 - 列车将装备京雄快线(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 实现与北京地铁及大兴机场线贯通运营 [3] - 运营后实现雄安新区3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60分钟通达丽泽商务区 支撑京雄一小时都市圈建设 [3] - 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实现示范应用 引领行业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