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分析师:美股新一轮牛市刚刚开启
财富FORTUNE· 2025-08-13 21:17
美国经济与股市分析 -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经济过去三年处于"滚动式衰退"状态 目前这场衰退已结束 四月份史诗级抛售标志着熊市终结 [1] - 当前已步入新一轮牛市早期阶段 资本市场活跃表现验证该结论 渐进式上涨比2020年直线上涨更健康 [1][3] - 标普500指数从四月低点反弹30% 年内涨幅近9% 屡创新高 呈现V型复苏趋势 [1] 股市前景预测 - 第三季度股市可能放缓 为投资者提供加码押注反弹的机会 [2] - 标普500指数到2026年中期可能达7200点 乐观预测基于盈利强劲、AI应用、美元走弱、特朗普减税等因素 [5] - 奥本海默将标普500指数2024年目标价从5950点上调至7100点 若实现则2025年涨幅约21% 创1990年代末以来连续三年超20%涨幅纪录 [5] 市场行为观察 - 散户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助推市场加速上涨 机构投资者相对谨慎 [5] - 盈透证券指出回调持续时间缩短 投资者因害怕错过机会而提前进场 [6] - 逢低买入策略执行难度增加 存在"抄底抄在半山腰"风险 [7][8]
细说汇率⑮ 美元反弹的脆弱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36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从4月中旬100水平一路下行至96下方 创1973年以来表现最差半年[1] - 7月美元指数从96下方持续反弹 月底收在100关口 成为今年首次月线收涨[1] - 7月反弹主因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导权上升 推动贸易政策转向渐进式路径[3] 贸易政策变化 - 贝森特影响特朗普暂停激烈关税战 转向差别化关税税率体系 包括10%-41%分档税率[3] - 对69个贸易伙伴实施分档加征关税 未列名单伙伴统一征收10%关税(不含中国)[3] - 对"转运贸易"统一征收40%关税[3] - 谈判策略差异化:对英国适度让步 对日本欧盟强硬 对中国保持谈判 对巴西高关税 对墨西哥温和 对加拿大强硬[3] 财政与税收政策 - 《大而美法案》7月4日生效 实施永久性减税[4] - 该法案预计未来10年将增加美国政府3.4万亿美元赤字[5] - 欧洲主要国家增加国防支出预算 直接分担美国在欧洲防务支出[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表现 - 美联储自1月会议后连续五次会议保持政策利率不变[8] - FOMC出现罕见分歧 鲍曼和沃勒投反对票 库格勒提前辞职[8] - 美股显著反弹:道指涨17% 纳斯达克涨35% 标普500涨25%[8] - 迷因股出现暴涨暴跌行情 包括Opendoor、Krispy Kreme、GoPro等标的[8] 经济数据表现 - 5月和6月新增非农人数合计仅3.3万人 较初值减少25.8万人[12] - 非农职位空缺率自2月持续低于4.5%的就业市场平衡点[12]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定在4.5%下方[1] 货币表现 - 7月美元指数成分货币全线贬值:欧元贬3.16% 日元贬4.69% 英镑贬3.84% 加元贬1.9% 瑞郎贬2.41% 瑞典克朗贬3.53%[13]
美财政部2025年三季度借款或超万亿,市场紧盯发债细节
环球网· 2025-07-29 10:29
美国财政部借款计划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借款预计达1.007万亿美元,远超4月公布的5540亿美元预期值 [1] - 借款计划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测 [1] - 2025年第四季度净借款预计达5900亿美元,虽低于三季度但仍处高位 [3] 债务上限与现金储备 - "大而美"法案通过后总借款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财政部得以重新发债筹资 [3] - 此前受债务上限限制,财政部主要靠消耗现金储备维持运转 [3] - 截至7月3日政府现金储备仅3130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3] 债券市场影响 - 财政部将公布借款详细结构安排,包括国债发行时间与期限分布 [3] - 市场预期财政部将维持长期债券发行量不变,加大短期国库券销售力度 [3] - 此举虽能避免锁定高利率长期债务,但会加大政府短期利率波动风险 [3] 财政收入压力 - 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使联邦政府税收减少,带来长期财政压力 [3] - 近期关税收入大幅增长部分缓解了压力 [3] - 各国贸易协议变动使关税收入能否持续保持高位存疑 [3]
全世界被打脸!关税之下,为什么滞胀没来,美元还跌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4:10
美元汇率表现 - 美元未如预期升值 反而出现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半年最严重的下跌 [1][5] - 美元意外走弱归因于年初历史性高估 外国投资者开始对冲风险并增加非美地区投资 [5] - 多国因经济改革和非美贸易协议成为资金避风港 进一步分散全球资本流向 [5]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美国有效关税率从2.5%上升至15% 但未出现预期中的滞胀效应 [4][5] - 关税收入以年率3000亿美元速度增长 约为去年同期四倍 [4] - 外国出口商承担20%关税成本 剩余80%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分摊 [7]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抵消关税负面影响 科技巨头AI年度支出增加600亿美元至3500亿美元 [6] - 政府财政刺激政策提供支撑 减税政策预计2026年为企业节省超1000亿美元 [4][7] - 股市上涨保持金融环境宽松 美联储指数显示若非AI股票推动环境将处于中性 [6] 通胀表现 - 整体通胀受房租下降抑制 二手车和能源等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9] - 家用电器 体育用品和玩具等特定品类出现价格上涨 [7] - 滞胀风险仍存在 若平均有效税率继续攀升可能最终显现 [9] 经济理论实践 - 复杂经济体系不受单一因素主导 多重宏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当前局面 [4][9] - 简单经济模型存在局限性 重大冲击未必导致预期结果 [9] - 当前情况重演2023年模式 当时美联储加息影响同样被AI支出和财政支持抵消 [9]
“大而美”法案不确定性巨大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14:08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将"大而美"法案定位为美国建国250周年的重要政策成果,并通过战机飞越白宫仪式高调宣传 [1] - 法案核心条款包括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并允许企业对合格生产性资产进行一次性税收抵扣 [3] - 法案延长或新增企业投资税收优惠,涵盖机械设备采购、研发领域及农村"机会区"投资 [3] - 中小企业合格业务收入扣除比例从20%提升至23%,并禁止各州在未来十年内实施人工智能监管法律 [3] 税收政策调整 - 个人所得税维持最高档37%税率,但单身纳税人扣除额从1.46万美元上调至1.6万美元,夫妻联合申报扣除额从2.92万美元提升至3.2万美元 [3] - 免除小费与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州税和地方税的联邦抵扣上限从1万美元提高到4万美元 [3] - 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从每人0.2万美元增至0.25万美元,并为2025-2028年新生儿创设"成长与进步资金账户"提供0.1万美元初始资金 [3] - 65岁以上纳税人可享受每年0.4万美元的额外标准扣除 [3] 财政赤字管理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财政支出,重点压缩社会福利和政府机构经费 [4] - 2024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2025财年前8个月赤字1.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 [4] - CBO预测减税将使未来十年政府赤字增加4.5万亿美元,但特朗普政府认为经济增长和关税收入可改善财政状况 [4][8] 经济刺激效应 - 特朗普政府预估法案可使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提升3个百分点,创造超700万个就业岗位 [6] - 企业所得税永久化稳定投资预期,但个税减免(2030年到期)和夫妻联合申报扣除(2028年到期)等政策具有时效限制 [6] - 小费和加班费免税政策仅覆盖2.5%的劳动力(小费工人)和12%的小时工(加班群体),且2028年终止 [6] 财政收支预测 - 特朗普预测新增税收可覆盖22%减税成本,财政部长预计关税年收入3000-6000亿美元(十年累计3-6万亿美元) [8] - 2025财年前三季度美国关税收入860亿美元(同比增长59%),但税收基金会预测十年关税收入仅1.4万亿美元 [8] - 法案将债务上限一次性上调5万亿美元,CBO测算未来十年国债规模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 [8] 债务风险 - 2024财年联邦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预算),当前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 [9] - CBO预测2025年利息支出突破1万亿美元,2034年达2.2万亿美元(占GDP5.3%),财政赤字率将升至GDP的125% [9] - 美债持续扩张导致"赤字扩大—增发国债—赤字再扩大"恶性循环,可能推高借贷成本和违约风险 [9]
美众议院议长罕见发声:对鲍威尔“感到失望”!
金十数据· 2025-07-23 23:24
美联储相关争议 -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感到失望",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因高利率问题抨击鲍威尔 [1] - 约翰逊不清楚解雇美联储主席的法律权限,但对修改1913年《联邦储备法》持开放态度,该法律上一次重大修改是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 [2] - 约翰逊认为对美联储的审查是恰当的,包括对其办公大楼翻修成本的调查以及财政部长探讨美联储"使命偏离"问题 [2] - 约翰逊强调修改美联储相关法律需谨慎,称"魔鬼藏在细节里",并质疑美联储最初的宪法权力来源 [3] 税收和支出法案 - 众议院共和党人正在启动一项后续税收和支出法案,旨在移除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中部分条款,如禁止各州为非法移民提供医疗补助资金 [3] - 约翰逊计划在"深秋"颁布第二项规模较小的税收法案,称其"不会那么大",但希望"同样美丽" [3] - 共和党人成功通过一项广泛法案,延长特朗普2017年减税政策,提供超过3000亿美元的国防、边境和移民支出,并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4] - 该法案是共和党人从2024年初开始规划,投入"无数个小时的工作"才完成的最终产品 [4]
“大而美”法案下的多重撕裂镜像
第一财经· 2025-07-20 20:40
经济增长 - "大而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 并允许企业对合格生产财产进行一次性税收抵扣 同时延长或增加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 [2] - 法案鼓励企业投资"机会区"农村地区并获得额外税收优惠 并将中小企业合格业务收入扣除比例从20%提升至23% 特别禁止各州未来十年内执行AI监管法律 [2] - 个人所得税方面 法案将单一个人扣除额从1.46万美元提升至1.6万美元 夫妻联合报税扣除额从2.92万美元提升至3.2万美元 并免除小费和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 [3] - 法案将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从每名儿童0.2万美元提升至0.25万美元 并为2025~2028年出生的新生儿设立"成长与进步资金账户" 每个账户初始注入0.1万美元 [3] - 特朗普预测法案将提高美国未来实际GDP增长率3个百分点 并新增超700万个就业岗位 [3] 财政赤字 - "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内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主要通过裁撤政府机构和压缩社会福利领域支出 [5] - 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 2025财年前8个月财政收支缺口累计1.36万亿美元 年度赤字总额同比增长14% [5]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美国政府赤字规模将因减税增加4.5万亿美元 [6] - 白宫认为新增税收可覆盖22%的减税成本 美国财长预测提高关税每年可带来3000亿~6000亿美元收入 10年内关税可生成3万亿至7万亿美元财政进账 [6] - 2025年财年至今美国关税总收入8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6] 债务风险 - "大而美"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 创有史以来最大上调幅度 [7] - 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十年法案将推高美国国债3.3万亿美元 债务/GDP比率从122%升至125%以上 [7] - 2024财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 超过国防开支预算 目前美国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 [8] - 预计2025年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或突破1万亿美元 2034年利息支出将增至2.2万亿美元 占美国GDP的5.3% [8] 社会影响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将医疗补助计划削减近1万亿美元 提高获取食物券的年龄门槛从54岁至64岁 减少寄养儿童、退伍军人和无家可归者的食物援助 [10] - 从2026年起遗产税豁免上限提升至1500万美元 夫妻联合申报时高达3000万美元 且为永久性免税额度 [10] - 法案设置"合格小企业股票豁免"条款 允许富有的风险投资家投资特定初创公司时获得1000万美元收入的免税待遇 [10] - 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底层人群每年净损失超过1000美元 收入超过110万美元的群体平均减税高达7.5万美元 [11] - 未来十年收入最低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平均下降2.3% 收入最高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增长约2.3% [11] - 预计到2034年将有1180万美国人失去健康保险 医疗保健行业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 每年可能造成约5.1万美国人死亡 [11] - 收紧食品援助将使320万人失去受助资格 1800万儿童失去学校午餐 [11]
特朗普捅下大篓子,亲笔签下“万亿美元豪赌”,能不能赌赢?
搜狐财经· 2025-07-13 10:56
税收政策 - 法案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永久化,新增个人及企业减税条款,提高州及地方税的扣除额上限,扩展企业所得税抵扣范围 [1] - 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1] - 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提高和抵扣范围扩展,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或购置新设备 [3] 医疗保健行业 - 法案削减医疗补助计划,预计未来10年约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补助保险 [3] - 通过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的门槛,预计削减约7000亿美元相关支出 [3] 国防行业 - 美国国防开支已达1万亿美元,法案再度增加国防投入 [3] - 新增资金用于舰艇建造、弹药生产和"金色穹顶"反导系统等项目 [3] - 军工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巩固美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4] 能源行业 - 法案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全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 [3] - 资源倾斜到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有助于这些行业复苏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经济影响 - 法案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预计未来10年美国赤字将增加约3.3万亿美元 [6] - 企业短期内获得减税优惠,但长期可能因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市场利率提高,增加融资成本 [6] 产业布局 - 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扶持是重振美国传统工业的重要一步 [4] - 增加国防开支推动军工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4] 国际影响 - 大规模减税和债务增加可能冲击美元信用,使美债吸引力下降 [7] - 增加国防开支可能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7]
美国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艰难行进(环球热点)
新华社· 2025-07-08 13:28
美国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为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1] - 一季度进口环比增幅下调至37.9%,出口增幅下调至0.4%,净进口拖累GDP近4.7个百分点[2] - 个人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调至0.3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约70%[2] - 5月商品贸易逆差初值966亿美元,出口环比下降5.2%,创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2] 制造业与消费数据 - 6月制造业PMI为49,连续4个月萎缩(荣枯线50)[2] - 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8.4降至93.0,低于预期的99.8[3] - 86%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仍不稳定",58%认为衰退"不可避免"[3] - 77%民众因担忧衰退改变消费习惯[3] 政策影响分析 - 关税措施导致企业采取预防性囤货,进口增加反映对未来成本上涨的担忧[3] - "大而美"法案未来10年将增加赤字3.3万亿美元,减少长期税收收入[6] - 减税政策效果存疑,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悲观情绪[7]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导致通胀突破美联储调控能力[8] 机构预测与风险 - 彼得森研究所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65%[8] - 摩根大通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1.3%,衰退概率40%[8] - 世贸组织预计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0.2%,主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9] - 原材料支付价格指标显示通胀加速迹象[2]
市场情绪遇上大美丽法案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美国劳动市场、美国电车市场、A股市场、中国宏观经济相关行业(房地产、消费、科技创新等)、金融、消费、周期、成长、玻璃纤维、游戏、元件、钢材、多元金融、交运(航空机场)、能源品及基础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消费电子、电网设备、通信服务、计算机设备、大消费(家居用品、医疗服务、白电、家电零部件、白酒小家电)、银行业、非银金融(券商和保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劳动市场 - 核心观点:劳动市场韧性不强,未来失业率可能上升,今年预计保持平稳但失业率温和回升,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概率高且年内或降息两次 - 论据:青年和高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与失业金申请等高频指标背离;每年8月或大幅下修2025年一季度非农就业数据,每月下修7 - 8万人;6月私人非农收入因工时和工资因素放缓;6月失业率降至4.12%部分因人口退出劳动市场;特朗普移民限制和减税政策有短期和长期不同影响;当前劳动市场状况及财政政策影响[1][2][3][6][9][10] 美国财政政策 - 核心观点:新版财政法案扩大十年内赤字,长期联邦债务占GDP比例或达危险水平 - 论据:新版法案扩大十年内赤字至约4.1万亿美元,因减税、国防支出增加、新能源补贴缩减等;2026年赤字率可能突破7%,十年后联邦债务占GDP比例或达130%[3][11][13] 美国电车市场 - 核心观点:需求不旺盛,对财政赤字有一定影响 - 论据:美国对电车需求未特别旺盛,支出和减值形成长期基础赤字,加上利息支出使十年赤字达4.1万亿美元,且赤字分布不均,特朗普任期内预计快速扩张[14] A股市场 - 核心观点:短期内市场情绪高涨,中长期美元弱势预期有利,政策有支持,投资可关注相关板块和主线 - 论据:短期内聚焦非银金融等板块,业绩有支撑且估值处于热点位置;中长期美元弱势使中美利差对A股和港股有积极影响;政策面在2025年4月初稳住市场,多项政策措施提供流动性和推动市场发展;投资布局关注安全资产、新动能领域、大消费细分行业三条主线[21][20][22][2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核心观点:未来重点关注稳地产、扩内需、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 - 论据:这些政策方向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有重要支撑作用[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非农就业增长主要来自政府相关岗位,6月新增14.7万个岗位中有近8万来自州和地方政府教育相关岗位,且企业诞生倒闭模型存在高估[5] - 美国独立日通过大美丽法案,其长期效果待观察,对各行业影响需进一步分析[7] - 不同机构对美国未来十年财政赤字率预测不同,CRFB较悲观,温和情形考虑关税收入也无法完全对冲财政法案影响,新版本利息支出可能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15] - 特朗普减税政策短期有提振作用但长期不确定,多数机构估算每年提升GDP 0.4个百分点,CEA估算偏离主流较大[16] - 近期美国市场大盘起势,主题风格中金融等板块表现突出,成长板块稍弱但稳健,部分行业收益不错,部分板块处于估值调整阶段[17] - 7月美国处理巨量到期美债问题对市场有重要影响,缓解压力对宏观经济和通胀有正向催化,弱美元预期有利全球市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