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政策

搜索文档
美财政部2025年三季度借款或超万亿,市场紧盯发债细节
环球网· 2025-07-29 10:29
美国财政部借款计划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借款预计达1.007万亿美元,远超4月公布的5540亿美元预期值 [1] - 借款计划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测 [1] - 2025年第四季度净借款预计达5900亿美元,虽低于三季度但仍处高位 [3] 债务上限与现金储备 - "大而美"法案通过后总借款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财政部得以重新发债筹资 [3] - 此前受债务上限限制,财政部主要靠消耗现金储备维持运转 [3] - 截至7月3日政府现金储备仅3130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3] 债券市场影响 - 财政部将公布借款详细结构安排,包括国债发行时间与期限分布 [3] - 市场预期财政部将维持长期债券发行量不变,加大短期国库券销售力度 [3] - 此举虽能避免锁定高利率长期债务,但会加大政府短期利率波动风险 [3] 财政收入压力 - 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使联邦政府税收减少,带来长期财政压力 [3] - 近期关税收入大幅增长部分缓解了压力 [3] - 各国贸易协议变动使关税收入能否持续保持高位存疑 [3]
“大而美”法案不确定性巨大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14:08
特朗普将"大而美"法案视为献给美国建国250周年的"最好生日礼物",并称其为"摆脱国家衰落的独 立宣言",还以三驾新型战机飞越白宫的仪式来纪念这一立法成果。然而,尽管仪式隆重,该法案仍面 临多重风险和痛苦的撕裂过程,且包括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对其质疑不 断。 减税与降低财政赤字 但从长期看,减税政策的经济刺激效应可能难以持续。除企业所得税永久化外,其他税收优惠均设 有时效限制:个人所得税减免将于2030年到期,夫妻联合申报扣除额仅实施至2028年,而州税和地方税 抵扣政策仅对纽约、新泽西等高税州具有实质意义,且有效期仅5年。耶鲁大学研究显示,受益于小费 和加班费免税的群体有限——领取小费的工人仅占劳动力总数的2.5%,仅12%的小时工存在加班情况, 且该政策同样于2028年终止。可见,减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难以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支撑。 更关键的是,法案的制定基于过度乐观的单方面假设,未能充分考虑负面效应。提高进口关税可能 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加之对新能源税收的压制,可能导致进口短缺与能源供给不足共同推高通胀,抵 消企业减税效益。同时,个税优惠主要惠及高收入群体,而医疗补助等社会福 ...
美众议院议长罕见发声:对鲍威尔“感到失望”!
金十数据· 2025-07-23 23:24
美联储相关争议 -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感到失望",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因高利率问题抨击鲍威尔 [1] - 约翰逊不清楚解雇美联储主席的法律权限,但对修改1913年《联邦储备法》持开放态度,该法律上一次重大修改是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 [2] - 约翰逊认为对美联储的审查是恰当的,包括对其办公大楼翻修成本的调查以及财政部长探讨美联储"使命偏离"问题 [2] - 约翰逊强调修改美联储相关法律需谨慎,称"魔鬼藏在细节里",并质疑美联储最初的宪法权力来源 [3] 税收和支出法案 - 众议院共和党人正在启动一项后续税收和支出法案,旨在移除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中部分条款,如禁止各州为非法移民提供医疗补助资金 [3] - 约翰逊计划在"深秋"颁布第二项规模较小的税收法案,称其"不会那么大",但希望"同样美丽" [3] - 共和党人成功通过一项广泛法案,延长特朗普2017年减税政策,提供超过3000亿美元的国防、边境和移民支出,并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4] - 该法案是共和党人从2024年初开始规划,投入"无数个小时的工作"才完成的最终产品 [4]
“大而美”法案下的多重撕裂镜像
第一财经· 2025-07-20 20:40
经济增长 - "大而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 并允许企业对合格生产财产进行一次性税收抵扣 同时延长或增加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 [2] - 法案鼓励企业投资"机会区"农村地区并获得额外税收优惠 并将中小企业合格业务收入扣除比例从20%提升至23% 特别禁止各州未来十年内执行AI监管法律 [2] - 个人所得税方面 法案将单一个人扣除额从1.46万美元提升至1.6万美元 夫妻联合报税扣除额从2.92万美元提升至3.2万美元 并免除小费和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 [3] - 法案将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从每名儿童0.2万美元提升至0.25万美元 并为2025~2028年出生的新生儿设立"成长与进步资金账户" 每个账户初始注入0.1万美元 [3] - 特朗普预测法案将提高美国未来实际GDP增长率3个百分点 并新增超700万个就业岗位 [3] 财政赤字 - "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内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主要通过裁撤政府机构和压缩社会福利领域支出 [5] - 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 2025财年前8个月财政收支缺口累计1.36万亿美元 年度赤字总额同比增长14% [5]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美国政府赤字规模将因减税增加4.5万亿美元 [6] - 白宫认为新增税收可覆盖22%的减税成本 美国财长预测提高关税每年可带来3000亿~6000亿美元收入 10年内关税可生成3万亿至7万亿美元财政进账 [6] - 2025年财年至今美国关税总收入8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6] 债务风险 - "大而美"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 创有史以来最大上调幅度 [7] - 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十年法案将推高美国国债3.3万亿美元 债务/GDP比率从122%升至125%以上 [7] - 2024财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 超过国防开支预算 目前美国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 [8] - 预计2025年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或突破1万亿美元 2034年利息支出将增至2.2万亿美元 占美国GDP的5.3% [8] 社会影响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将医疗补助计划削减近1万亿美元 提高获取食物券的年龄门槛从54岁至64岁 减少寄养儿童、退伍军人和无家可归者的食物援助 [10] - 从2026年起遗产税豁免上限提升至1500万美元 夫妻联合申报时高达3000万美元 且为永久性免税额度 [10] - 法案设置"合格小企业股票豁免"条款 允许富有的风险投资家投资特定初创公司时获得1000万美元收入的免税待遇 [10] - 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底层人群每年净损失超过1000美元 收入超过110万美元的群体平均减税高达7.5万美元 [11] - 未来十年收入最低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平均下降2.3% 收入最高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增长约2.3% [11] - 预计到2034年将有1180万美国人失去健康保险 医疗保健行业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 每年可能造成约5.1万美国人死亡 [11] - 收紧食品援助将使320万人失去受助资格 1800万儿童失去学校午餐 [11]
特朗普捅下大篓子,亲笔签下“万亿美元豪赌”,能不能赌赢?
搜狐财经· 2025-07-13 10:56
税收政策 - 法案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永久化,新增个人及企业减税条款,提高州及地方税的扣除额上限,扩展企业所得税抵扣范围 [1] - 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1] - 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提高和抵扣范围扩展,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或购置新设备 [3] 医疗保健行业 - 法案削减医疗补助计划,预计未来10年约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补助保险 [3] - 通过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的门槛,预计削减约7000亿美元相关支出 [3] 国防行业 - 美国国防开支已达1万亿美元,法案再度增加国防投入 [3] - 新增资金用于舰艇建造、弹药生产和"金色穹顶"反导系统等项目 [3] - 军工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巩固美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4] 能源行业 - 法案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全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 [3] - 资源倾斜到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有助于这些行业复苏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经济影响 - 法案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预计未来10年美国赤字将增加约3.3万亿美元 [6] - 企业短期内获得减税优惠,但长期可能因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市场利率提高,增加融资成本 [6] 产业布局 - 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扶持是重振美国传统工业的重要一步 [4] - 增加国防开支推动军工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4] 国际影响 - 大规模减税和债务增加可能冲击美元信用,使美债吸引力下降 [7] - 增加国防开支可能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7]
美国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艰难行进(环球热点)
新华社· 2025-07-08 13:28
美国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为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1] - 一季度进口环比增幅下调至37.9%,出口增幅下调至0.4%,净进口拖累GDP近4.7个百分点[2] - 个人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调至0.3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约70%[2] - 5月商品贸易逆差初值966亿美元,出口环比下降5.2%,创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2] 制造业与消费数据 - 6月制造业PMI为49,连续4个月萎缩(荣枯线50)[2] - 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8.4降至93.0,低于预期的99.8[3] - 86%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仍不稳定",58%认为衰退"不可避免"[3] - 77%民众因担忧衰退改变消费习惯[3] 政策影响分析 - 关税措施导致企业采取预防性囤货,进口增加反映对未来成本上涨的担忧[3] - "大而美"法案未来10年将增加赤字3.3万亿美元,减少长期税收收入[6] - 减税政策效果存疑,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悲观情绪[7]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导致通胀突破美联储调控能力[8] 机构预测与风险 - 彼得森研究所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65%[8] - 摩根大通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下调至1.3%,衰退概率40%[8] - 世贸组织预计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0.2%,主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9] - 原材料支付价格指标显示通胀加速迹象[2]
市场情绪遇上大美丽法案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美国劳动市场、美国电车市场、A股市场、中国宏观经济相关行业(房地产、消费、科技创新等)、金融、消费、周期、成长、玻璃纤维、游戏、元件、钢材、多元金融、交运(航空机场)、能源品及基础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消费电子、电网设备、通信服务、计算机设备、大消费(家居用品、医疗服务、白电、家电零部件、白酒小家电)、银行业、非银金融(券商和保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劳动市场 - 核心观点:劳动市场韧性不强,未来失业率可能上升,今年预计保持平稳但失业率温和回升,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概率高且年内或降息两次 - 论据:青年和高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与失业金申请等高频指标背离;每年8月或大幅下修2025年一季度非农就业数据,每月下修7 - 8万人;6月私人非农收入因工时和工资因素放缓;6月失业率降至4.12%部分因人口退出劳动市场;特朗普移民限制和减税政策有短期和长期不同影响;当前劳动市场状况及财政政策影响[1][2][3][6][9][10] 美国财政政策 - 核心观点:新版财政法案扩大十年内赤字,长期联邦债务占GDP比例或达危险水平 - 论据:新版法案扩大十年内赤字至约4.1万亿美元,因减税、国防支出增加、新能源补贴缩减等;2026年赤字率可能突破7%,十年后联邦债务占GDP比例或达130%[3][11][13] 美国电车市场 - 核心观点:需求不旺盛,对财政赤字有一定影响 - 论据:美国对电车需求未特别旺盛,支出和减值形成长期基础赤字,加上利息支出使十年赤字达4.1万亿美元,且赤字分布不均,特朗普任期内预计快速扩张[14] A股市场 - 核心观点:短期内市场情绪高涨,中长期美元弱势预期有利,政策有支持,投资可关注相关板块和主线 - 论据:短期内聚焦非银金融等板块,业绩有支撑且估值处于热点位置;中长期美元弱势使中美利差对A股和港股有积极影响;政策面在2025年4月初稳住市场,多项政策措施提供流动性和推动市场发展;投资布局关注安全资产、新动能领域、大消费细分行业三条主线[21][20][22][2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核心观点:未来重点关注稳地产、扩内需、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 - 论据:这些政策方向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有重要支撑作用[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非农就业增长主要来自政府相关岗位,6月新增14.7万个岗位中有近8万来自州和地方政府教育相关岗位,且企业诞生倒闭模型存在高估[5] - 美国独立日通过大美丽法案,其长期效果待观察,对各行业影响需进一步分析[7] - 不同机构对美国未来十年财政赤字率预测不同,CRFB较悲观,温和情形考虑关税收入也无法完全对冲财政法案影响,新版本利息支出可能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15] - 特朗普减税政策短期有提振作用但长期不确定,多数机构估算每年提升GDP 0.4个百分点,CEA估算偏离主流较大[16] - 近期美国市场大盘起势,主题风格中金融等板块表现突出,成长板块稍弱但稳健,部分行业收益不错,部分板块处于估值调整阶段[17] - 7月美国处理巨量到期美债问题对市场有重要影响,缓解压力对宏观经济和通胀有正向催化,弱美元预期有利全球市场[18]
“大而美”法案将如何影响美元资产
第一财经· 2025-07-07 10:18
"大而美"法案的核心内容 - 法案正式签署成为法律 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现行减税政策 削减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项目支出 增加军事和边境安全支出 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项目的政府支持等 [1][6]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 预计到2034年该法案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 并使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4] - 民调显示50%的选民反对该法案 支持率为36% [6] 法案对美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影响 - 预计未来几年将削减约900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支出 [6] - 法案对州政府申请联邦配套资金有更严格限制 可能迫使各州缩减医疗补助覆盖范围或降低福利水平 [6] - 引入严格的"工作要求"条款 要求医疗补助受益人每月必须工作至少80小时 否则将失去参保资格 预计最早于2027年1月生效 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去医疗保障 [6] 法案对清洁能源行业的影响 - 取消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 受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批评 [7] - 相关税收措施的改变将使行业负担增加40亿到70亿美元 [8] 法案对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的影响 - 延续对企业减税政策 恢复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允许企业当年全额扣除设备采购成本的税收减免政策 [8] - 对新建制造设施提供税务优惠 从2025年1月19日至2029年1月1日期间开工建设的制造设施可享受立即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 特别针对半导体行业提供额外税收激励 [8] - 收入最高的20%家庭平均净收入将增加3% 年收入5.3万至9.6万美元的中产家庭收入将增加1.8% 年收入低于1.8万美元的低收入群体实际收入将减少1.1% [8] 美股市场表现及机构观点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3日均创出年内新高 分别收于6279.35点和20601.1点 [1] - 多家外资机构将标普500目标点位看多到6500点 [1][10] - 贝莱德等机构表示将继续看好美元风险资产 并超配美股 [1] - 标普500指数年内涨幅已超出7% [10] - 美股一季度财报显示 标普500预期利润同比增长8% 实际实现14%增长 科技板块同比增幅达18%~19% [11] 美元和美债市场走势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月底触及4.6% 30年期美债一度突破5% 近期收益率有所盘整 上周收于4.3%附近 [13] - 联邦基金期货预计到12月至少再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的概率为92% 今年将降息3次的概率为60% [13] - 高盛预计今年9月 10月 12月将连续降息 明年3月和6月也将各降息一次 终端利率将降至3.125% [13] - 美元指数报96.82 回吐自2022年加息周期以来的全部涨幅 欧元对美元上涨超10% [15]
“大而美”法案再借4万亿重塑全美产业,将如何影响美元资产
第一财经· 2025-07-06 22:06
"大而美"法案内容及影响 - 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现行减税政策、削减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项目支出、增加军事和边境安全支出、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项目的政府支持等 [5] - 法案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并使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4] - 法案预计未来几年将削减约900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支出,并逆转拜登和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医保领域的诸多进展 [6] - 法案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相关税收措施的改变将使行业的负担增加40亿到70亿美元 [7] 法案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 制造业:从2025年1月19日至2029年1月1日期间开工建设的制造设施,企业可享受立即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特别是针对半导体行业提供了额外的税收激励 [8] - 科技行业:法案延续了对企业的减税政策,恢复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允许企业当年全额扣除设备采购成本的税收减免政策 [8] - 清洁能源:法案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批评该法案"严重损害未来的行业" [7] 美股市场表现及机构观点 - 标普500指数报6279.35点,年内的涨幅已经超出7% [9] - 多家外资机构将标普500的目标点位看多到了6500点 [2][9] - 美股一季度财报显示,标普500预期利润同比增长8%,实际实现了14%的增长,其中科技板块同比增幅达18%~19% [10] - 美元走弱对美股构成利好,大型科技企业约60%的营收来自海外,标普500成份股整体海外收入占比接近30%~40% [10] 美元及美债市场表现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月底触及4.6%,30年期美债一度突破5%,但近期收益率有所盘整,上周收于4.3%附近 [12] - 市场预计到12月至少再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使目标利率降至3.75%~4%)的概率为92%,今年将降息3次的概率为60% [12] - 美元指数报96.82,回吐自2022年加息周期以来的全部涨幅,欧元对美元上涨超10% [13] - 欧元今年迄今上涨约14%,但欧元区能否真正落实财政扩张仍存疑,经济增长也依然乏力 [14] 机构对美元及美债的长期观点 - 高盛预计今年9月、10月、12月将连续降息,明年3月和6月也将各降息一次,终端利率将降至3.125% [13] - 品浩环球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认为终端利率将在3%左右,在投资组合中更偏向5至10年期限美债,减持30年期 [13] - 尽管弱美元是共识,但"美元替代理论"的现实门槛很高,全球90%的金融交易仍以美元结算 [15]
纳税人可以放弃享受增值税免税、减税政策吗?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6 17:03
增值税免税减税政策放弃流程 适用情形 - 纳税人销售货物、应税劳务或发生应税行为适用免税减税规定时,可选择放弃优惠并按规定缴纳增值税,需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3] - 出口企业放弃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需提交书面报告,按内销货物征税 [3] 办理路径 - 电子税务局办理路径:【我要办税】→【税收减免】→【纳税人放弃增值税免(减)税权声明】模块,需填写已享受事项、减免金额、税额及所属期等信息 [4] - 历史记录可查询参考,提交前需确认信息无误并上传附件 [4] - 线下办理需携带《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声明表》或《出口货物劳务放弃免税权声明表》等材料 [5][6] 办理材料 - 《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声明表》2份(适用一般纳税人放弃免减税权) [6] - 《出口货物劳务放弃免税权声明表》2份(适用出口企业放弃免税) [6] - 非税务登记纳税人需提供身份证件原件(查验后返还) [6] 政策限制与执行细节 - 放弃免减税权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同一项目优惠(小规模纳税人不受限) [7] - 放弃免税权后次月起需全额按适用税率或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不得选择性放弃 [7] - 可放弃已享受或未享受的优惠项目,不同项目放弃无时间间隔限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