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协同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陕西日报· 2025-09-14 08:11
9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 发布会,介绍了《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介绍,今年以来,西安市通过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科技产业深度 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坚持区域协同创新等举措,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上,西安市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 国际首个10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时间传递工程系统;组织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和 重大场景应用示范,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镜像铣装备,国内首台三相一体百万机组 220千伏电力变压器等"大国重器"。 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西安市编制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一张 图",出台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新材料等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全市 瞪羚企业达89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2661家;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 院,全市技术经理人达4645名。 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西安市出台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有组织 ...
深港穗、珠澳双双跻身全球百强 大湾区科创如何走向纵深
第一财经· 2025-09-03 22:0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榜,使大湾区科创集群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连续五年列日本"东京-横滨"集群之后,在今年的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占据了榜首。在创新强度排名方面,该集群位居第45。 与此同时,"澳门-珠海"集群在2024年首次上榜之后,今年排名又上升两位,至98位。在创新强度排名方面,"澳门-珠海"位居第81。 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集群做了什么?未来还有哪些空间以及挑战?"登顶"之后,大湾区科技创新下一步该怎么走,将如何进一 步向纵深迈进?第一财经进行了系列观察报道。 从连续5年全球第1 登顶全球创新榜之 2025全球十大创新集群 三项指标总计占比排名 深圳-香港-广州(中国 东京-横滨(日本) 13. 圣何塞-旧金山 (美国) 北京(中国) (10.71% 首尔(韩国) 10.32% L 编 学 《 / 十 回 \ - 1 2 1 纽约市 (美国 ) 6.769 5.66% 伦敦 (英国) 波士顿-剑桥(美国) 3.93% 洛杉矶 (美国)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地图上,广深港与广珠澳科创走廊,串联起区域内最活跃的创新要 ...
全国36座主要城市上半年GDP:成都第6,合肥领先西安,太原30
搜狐财经· 2025-08-30 09:11
城市经济梯队格局 - 上海北京深圳保持领先 GDP分别为2.6万亿元 2.5万亿元 1.83万亿元 [2] - 成都GDP达12108.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增量956.07亿元 增速8.57% [2] - 杭州沈阳拉萨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增速黑马 [3]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 - 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万亿级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为新增长点 投资增长21% [2]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渝氢走廊建成25座加氢站 [2] - 太原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 第二产业下降5.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8.3%但规模仅256亿元 [5] - 太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逆势增长34% 布局合成生物碳基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链 [5] 城市排名变化 - 合肥GDP 6514.7亿元超越西安的6358.16亿元 [9] - 西安经济增量达640.69亿元 但受半导体库存调整及文旅消费放缓影响 [10] - 太原GDP下降3.88%至2367.16亿元 为唯一负增长城市 [8][9] 科技创新驱动 - 国家级科学城研发投入强度超4% 包括上海张江合肥滨湖成都天府 [11] - 深圳-东莞-广州创新走廊贡献全国15% PCT专利申请量 [11] - 合肥量子信息产业园引进47家企业 空天信息产业研究院落地12个中科系项目 [9]
发挥协同优势 多地机器人创新中心成果丰硕
证券日报· 2025-08-12 00:29
行业趋势 - 跨界联动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关键词,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快速产业化[1][2] - 机器人产业从单机智能向群体智能、封闭生态向开放协同演进[2] - 具身智能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标准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融合[1] 公司动态 - 加速进化科技成立首年即实现量产,完成数百台机器人交付且海外占比超50%,对标苹果打造开发者生态[2] - 银河通用与好饮科技攻克跨品牌机器人通信难题,实现技术突破[2] - 清宝引擎仿生机器人获数千万元订单,与多所高校联动开发[2] - 清宝机器人西南总部落地四川天府新区,辐射西南市场推动人形机器人多场景应用[3] 区域发展 - 北京、广东、湖北、四川等地机器人创新中心形成多极化发展格局,各具技术特色[1][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4项具身智能核心成果,聚焦"最好用"目标[4] - 广东依托制造业优势整合机器人供应链,湖北四川深耕细分应用场景[4] - 湖北创新中心打造"三场一基地"体系,联合本土企业及北大研究院突破技术[5] 产业链协同 - 区域协同破解资源分散难题,形成产、学、研、用创新联盟[5] - 江淮创新中心集结部件商、本体及算法企业,推动技术快速普及[5] - 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形成,涵盖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发到集成应用环节[5]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报名项目突破7000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5:49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将于8—9月在广东举行 报名项目已突破7000个 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地区 [1] - 参赛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五大赛道 多数项目已注册企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 - 港澳地区参赛项目超过1700个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领域表现突出 数字文娱、设计创意、跨境服务等新业态涌现 [1] 区域创业生态与数据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新增科技创新企业34.99万家 创业活跃度居全国前列 [2] - 大湾区已建成5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个重点专项及13万余台大型科研设备向港澳开放 [2] - 广东通过"就业+创业"双轮驱动和"百万英才计划"构建全周期创业支持体系 覆盖政策、平台、资源、人才四大维度 [2] 创业环境与竞争力 - 港澳创业者加速融入内地创业生态 湾区"软联通"深化推进 [1] - 粤港澳三地的文化认同、制度兼容与产业互补成为吸引创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1] - 大湾区创业生态展现出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强、港澳特色浓的特点 [2] 人才与创新趋势 - 大湾区正激活新一轮"人才红利" 创新者、创客群体及创业团队持续涌入 [3]
科技新观察|三地创新释放“裂变效应”
科技日报· 2025-08-06 13:33
在环山抱水的北京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发出世界最亮的光;在安徽合肥的汽车生产线上,机 械臂上下翻飞,1分钟便有一辆国产汽车走下产线;在横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上,创新要素往返穿 梭,一条科创走廊激发大湾区创新活力。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探访北京、广东、安徽三省市。从前沿 科技突破,到产业科技赋能,再到区域协同创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带来的"裂变效应",正成为三地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态势。 "从0到1"的突破,前沿创新澎湃发展"原动力" 一束光能有多亮? "它发出的光,亮度可以达到太阳的一万亿倍,能帮我们'看清'物质内部纳米级的微观结构。"在北京怀 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走在一座形似"放 大镜"的建筑里介绍,这是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也是亚洲第一台第四代光源。经过5 年多建设,全部光束线站接收到了"第一束光"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也显示了高能同步辐射光 源的卓越性能。 我们为什么需要世界最亮的光? 潘卫民回答,我国同步辐射光源已发展近40年,每一代光源亮度的提升都带来了创新成果的激增。借助 HEPS ...
【科技日报】三地创新释放“裂变效应”
科技日报· 2025-08-05 09:39
在环山抱水的北京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发出世界最亮的光;在安徽合肥的汽车生产线 上,机械臂上下翻飞,1分钟便有一辆国产汽车走下产线;在横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上,创新要素往 返穿梭,一条科创走廊激发大湾区创新活力。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探访北京、广东、安徽三省市。从 前沿科技突破,到产业科技赋能,再到区域协同创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带来的"裂变效应",正成为三 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态势。 "从0到1"的突破,前沿创新澎湃发展"原动力" 一束光能有多亮? "它发出的光,亮度可以达到太阳的一万亿倍,能帮我们'看清'物质内部纳米级的微观结构。"在北 京怀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走在一座形 似"放大镜"的建筑里介绍,这是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也是亚洲第一台第四代光源。 经过5年多建设,全部光束线站接收到了"第一束光"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也显示了高能同步 辐射光源的卓越性能。 我们为什么需要世界最亮的光? 潘卫民回答,我国同步辐射光源已发展近40年,每一代光源亮度的提升都带来了创新成果的激增。 借助HEPS ...
上半年GDP10强城市公布:重庆领先广州,苏州超1.3万亿,武汉第9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56
2025年中国城市GDP十强排名 - 上海以26222.15亿元GDP位居榜首 [2] - 北京以25029.2亿元排名第二 [2] - 深圳首次突破1.8万亿元位列第三 [2] - 重庆以15929.58亿元超越广州跃居第四 [2] - 苏州作为唯一地级市以13002.35亿元排名第六 [4] - 武汉以10592.8亿元位列第九 [4] - 南京以9179.18亿元守住第十名 [5] 城市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重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工业总产值增长8.7% [2] - 苏州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集群产值增长21.8% [4] - 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GDP增量的67% 半导体显示产业增长33.5% [4] - 杭州以11.5%名义增速居十强城市之首 [5] - 成都GDP增长率达8.57% [5] 重点城市产业动态 - 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带动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业激增12.3% [2] - 苏州工业园区新增57亿美元外资总部投资 专精特新企业贡献38%工业投资增量 [4] - 武汉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集聚效应显现 自动驾驶物流专线投入运营 [4] - 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降至4.1% 受跨境电商冲击明显 [2] 区域协同发展 - 沪苏同城化效应显著 轨道交通11号线日均跨城通勤量60万人次 [4] - 武汉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激增1.8倍 [4] GDP增长数据对比 - 北京增量1305.4亿元 名义增速5.5% [6] - 深圳增量1020.04亿元 名义增速5.9% [6] - 苏州增量942.95亿元 名义增速7.82% [6] - 重庆增量714.58亿元 名义增速4.7% [6] - 武汉增量617.61亿元 名义增速6.19% [6]
市消协换届 受理投诉93万件挽回损失2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7-10 16:41
消费者投诉处理 - 累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93 04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 6亿元 [1] - 96315热线服务系统全面升级 5条线路日均登记量突破425单 [1] - 建立投诉数据动态监管+重点企业精准约谈模式 累计对近200家企业开展约谈整改 [1] - 推出96315消费纠纷和解绿色通道 2024年企业自主化解投诉近2万件 解决率达94% [1] 消费领域研究与标准制定 - 开展智能门锁 酸奶 调味品等比较试验近百项 覆盖6000余种品牌 [2] - 智能门锁可靠性测试 防蚊手环驱蚊效果验证等试验成果推动相关产品标准制定或完善 [2] - 组织专项调查57项 形成《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等系列成果 为法规制定提供参考 [2] - 京津冀区域联合开展比较试验170余次 消费调查70余次 制定4项团体标准 [2] 消费维权网络建设 - 在全市大型商场 景区 社区等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 实现家门口便捷维权 [3] - 推动1600余家企业签署《诚信服务承诺书》 提升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满意度 [3] - 与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基地 建立四项机制推动纠纷一站式化解 [3] 区域协同与行业监管 - 京津冀建立联席会议 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 受理投诉咨询265万余件 [2] - 在315 双11等节点联合开展食安封签赠送 快递面单警示加印等活动 [2] - 组织跨区域联合消费体察 推动行业整改 形成监管合力 [2]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协同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23:48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启动 -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正式启动 通过科研资源共享 产学研信息融通 应用场景开放 政策精准引导 金融服务支撑五大举措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效能 [1] - 联盟首批成员包括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 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 伽利略资本等机构资深专家 [1] 朝阳北部科创带运营中心揭牌 - 运营中心将建立概念验证中心 垂直创新孵化中心 青年科学家会客厅 技术经理人联盟 产业创新空间矩阵及多元公共服务空间 [1] - 目标推进朝阳北部科创带打造世界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街区新地标 为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1] 朝阳区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 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与高校共建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 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 [2] - 以奥运村街道为核心打造朝阳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 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2] - 未来将强化创新政策供给 加大耐心资本供给 补齐创新空间短板 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生态 [2] 技术转移转化发展路径 - 技术转移转化本质是知识 技术 人才 资本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2] - 需重点引育国际化技转人才队伍 拓展全球技术转化通道 强化专业服务支撑 [2] 论坛组织架构 - 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奥运村街道承办 [2] - 朝阳北部科创带运营中心 北京氪星创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协办 [2] - 吸引政府部门 全球智库 科研院所 创新企业 投资机构等200余位代表参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