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上涨
搜索文档
“羽绒价格一天一个价”
财联社· 2025-11-19 16:44
据半岛都市报 ,寒潮来袭,羽绒服迎来"涨价狂潮"。 近日,青岛羽绒市场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现在养鸭子的特别少,羽绒价格一天一个价,90%的白鸭绒最低的时候1吨17万元,现在差不 多58万元,鹅绒现在是98万元1吨,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差不多需要100只鸭的绒,成本飙升致正规厂家出厂价逼近千元。 ...
锂电猛涨,谁将是下一个细分王者?丨每日研选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09:00
板块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锂电池板块自10月以来震荡走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储能锂电池需求超预期以及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增长 [1] - 机构普遍预计新能源相关行业景气度总体持续向上,同时个股业绩和走势将出现分化,建议持续重点围绕细分领域龙头布局 [1] 上游原材料市场 - 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幅最大,截至11月11日价格为12.3万元/吨,较10月初上涨105% [1] - 电解液、钴酸锂、电解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较10月初上涨超过15% [1] - 电解液添加剂VC(碳酸亚乙烯酯)成本占比低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但开工率持续上行,短期供给缺口难以快速填补,价格上涨趋势已形成 [3] - 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华盛锂电、海科新源、孚日股份、富祥药业等相关标的 [3] 中游储能电芯市场 - 储能电芯呈现“满产满销,供不应求”态势且短期难变 [1] - 政策推动从“强制配储”转向“独立储能”,导致优质电芯需求激增,储能市场价格有望迎来恢复 [1] - 美国、欧洲、中东市场储能需求爆发,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 [1] 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 - 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71.50万辆,同比增长19.93%,环比增长6.92%,月度销量占比达51.63% [2] - 2025年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4.1GWh,同比增长42.06% [2] 机构关注点与投资建议 - 短期重点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尤其是碳酸锂价格)、月度销量、国内外相关政策及固态电池相关进展 [3] - 储能需求增长下磷产业链景气预期曲线有望上修,建议关注供给刚性最强的磷矿石环节 [3] - 建议关注未来几年磷矿增量较大或存量磷矿产能突出的企业,例如新洋丰、云图控股、川恒股份、川发龙蟒、云天化等 [3]
Iceland Seafood International hf: Q1 2025 Uppgjör og fjárfestakynning
Globenewswire· 2025-11-14 00:09
财务业绩摘要 - 第三季度合并销售额为164亿冰岛克朗(1.137亿欧元),同比增长11% [2] - 第三季度日常业务税前利润为2.59亿冰岛克朗(180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600万冰岛克朗 [2] - 2025年前九个月税前日常业务利润为5.9亿冰岛克朗(410万欧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6亿冰岛克朗增加2.3亿冰岛克朗 [14] - 2025年前九个月营业总收入为501亿冰岛克朗(3.476亿欧元),同比增长11%,即增加48亿冰岛克朗(3360万欧元) [14] - 2025年前九个月毛利润为49亿冰岛克朗(3420万欧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41亿冰岛克朗 [14] - 2025年前九个月EBITDA为20亿冰岛克朗(1400万欧元),同比增长55%,高于2024年同期的13亿冰岛克朗 [14] - 过去12个月EBITDA增长9亿冰岛克朗,达到30亿冰岛克朗(2110万欧元) [14] - 2025年前九个月税后利润为3.6亿冰岛克朗(250万欧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16亿冰岛克朗 [14] - 2025年前九个月每股收益为0.12冰岛克朗,而2024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07冰岛克朗 [14] 区域业务表现 - 南欧业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1亿冰岛克朗(4260万欧元),同比下降10% [3] - 南欧业务2025年前九个月销售额在价值和数量上均同比下降约1% [3] - 南欧业务2025年前九个月日常业务税前利润为4.18亿冰岛克朗(290万欧元),略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3] - 北欧业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0亿冰岛克朗(1400万欧元),同比增长5% [4] - 北欧业务2025年前九个月销售额价值增长7%,数量增长4%,达到4260万欧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3980万欧元 [4] 产品与市场动态 - 高质量产品特别是鳕鱼和其他冰岛原产鱼类销售表现良好,对销售额的价值和数量均产生积极影响 [3] - 阿根廷虾生产情况良好,但由于不利的质量组合导致利润率较低 [3] - Ahumados Dominguez品牌2025年前九个月销售额价值和销售数量均下降约2% [3] - 鳕鱼需求旺盛且价格上涨是第三季度取得良好业绩和运营成果的关键 [5] - 三文鱼价格低于预期,对三文鱼业务的运营成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优于往年 [8] - 公司已开始通过其分销网络销售和营销冰岛三文鱼,旨在进一步加强该业务 [10] 战略举措与运营重点 - 公司在2025年前九个月相比2024年同期实现了显著的运营扭转 [7] - 公司已完成对阿根廷两艘船只的收购并开始捕捞,这加强了其在该地区及南欧的业务 [10] - 此举使公司更深入地融入虾的价值链,专注于高质量冷冻虾,为扩大市场覆盖和创造额外价值开辟了新机遇 [10] - 主要战略重点是持续改进现有业务单元的运营,同时优化和提升效率,并重新评估公司的整体战略 [10] - 公司的明确目标是进一步加强Iceland Seafood的运营和市场地位,利用出现的机遇并使利益相关者受益 [11] 行业环境与展望 - 美国对俄罗斯鱼类的进口禁令以及巴伦支海和北大西洋配额减少已产生显著影响 [8] - 预计白肉鱼供应将持续受限且价格保持高位 [8] - 预计三文鱼价格在年内将逐步上涨,并与过去两年水平相当 [4] - 尽管存在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但主要市场的利率和通胀已有所下降 [9] - 高原材料价格支撑了收入,但也带来了挑战,因为消费者面临更高的成本,这可能影响需求 [9] - 融资和仓储成本仍然是一项挑战,凸显了持续关注公司资本结构和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9] - 基于第三季度业绩和当前交易情况,2025年全年日常业务税前利润指引维持不变,为11亿至14亿冰岛克朗(750万至950万欧元) [6] - 预计海产品价格在年内将保持高位,尽管价格高企,预计所有业务部门都将符合计划并保持持续需求 [6]
欧科亿: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有积极正向影
经济观察网· 2025-10-18 21:59
公司经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碳化钨价格明显上涨 公司加大了原材料库存 [1] - 公司持续调整产品价格 尤其在下半年产品涨价幅度加大 [1] - 产品涨价幅度能覆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1] 原材料价格影响 - 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有积极正向影响 [1]
欧科亿: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有积极正向影响
证券时报网· 2025-10-18 21:09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在2025年度上半年加大了原材料碳化钨的库存 [1] - 公司持续调整产品价格,并在下半年加大了产品涨价幅度 [1] 成本与盈利影响 - 原材料碳化钨价格在2025年度出现明显上涨 [1] - 产品涨价幅度能覆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1] - 原材料涨价对公司综合来看有积极正向影响 [1]
森麒麟半年报:原材料涨价净利润下降38% 存货大幅增长现金流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0:4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1.19亿元同比微增0.24% [1] - 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滑37.64% [1] - 毛利率由33.26%降至24.47% [1] 成本与盈利压力 - 营业成本增长13.21%主要因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 [1]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海外工厂产品售价承压 [1] - 全球产能布局(泰国/摩洛哥/中国)应对贸易风险但短期盈利仍受挤压 [1]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6.95亿元收缩96.3%至0.26亿元 [1] - 摩洛哥新产能累计投入33.07亿元导致采购款支付增加 [1] - 短期借款激增11倍从0.50亿元增至6.21亿元以补充运营资金 [1] 存货与资产质量 - 存货账面价值25.96亿元较上年末17.63亿元增长47.25% [2] - 库存商品跌价准备期初2.41亿元期末1.94亿元 [2] - 存货周转效率与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2]
原材料普涨助推高端化转型 冰箱市场一季度实现规模同比大涨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行业趋势 - 2021年冰箱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一季度规模同比大涨 4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增长趋势不变 [1] - 1-4月冰箱市场零售量规模为888万台 同比增长26.3% 零售额规模为271亿元 同比增长39.3% [1] - 原材料普涨加速冰箱企业向高端化转型 [1] 原材料影响 - 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接连多轮上涨 导致冰箱行业生产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1] - 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法式、十字冰箱等细分市场进入利润竞争层面 [1] - 全球疫情控制后产能供给增加但原材料需求进一步加大 供需矛盾可能持续 原材料价格近期或维持高位 [1] 企业应对策略 - 冰箱企业应通过"调结构"、"保盈利"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1] - 惠而浦中国利用集团层面议价能力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 [2] - 惠而浦中国通过前端结构性优化改善盈利能力 在更有盈利能力的产品上适当调整价格 [2] - 惠而浦中国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两门、三门向多门、对开门方向迁移 [2]
原材料涨价难熬,“拖垮”南侨食品半年报
新京报· 2025-08-13 11: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55亿元,同比下滑0.6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6.08万元,同比下滑72% [1][2] - 扣非净利润3365.41万元,同比下滑72.21% [2]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1] - 5家子公司盈利,6家子公司亏损 [5] 成本与利润压力 - 产品提价幅度低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 [2] - 提价措施具有滞后性,短期利润承压 [1][2] - 主要原材料棕榈油、椰子油、天然奶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 [2] - 2024年9月起采取调价和产品结构调整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2] 市场与渠道策略 - 经销商数量增至471家,同比增长42家(+9.79%) [1][6] - 华南地区经销商最多(117家),境外最少(4家) [6] - 推进三四五线城市渠道下沉 [6] - 战略目标为全面布局烘焙、餐/饮、零售市场 [3] 海外扩张 - 泰国子公司实现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 [7] - 参加国际行业展会提升海外品牌曝光度 [7] - 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拓展全球化业务 [7] - 海外销售占比目前较低但预计有较大成长空间 [7] 募投项目进展 - 扩产建设及技改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原计划2025年9月) [7] - 延期原因为生产线需动态调整以匹配市场需求 [7]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83亿元,累计投入进度79.29% [8] - 项目必要性包括优化产品结构和适应行业趋势 [8]
透视半年报|原材料涨价难熬,“拖垮”南侨食品半年报
贝壳财经· 2025-08-13 11: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55亿元,同比下滑0.69%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6.08万元,同比下滑72% [8] - 扣非净利润3365.41万元,同比下滑72.21% [8]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5] 业绩下滑原因 - 产品提价幅度低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 [9] - 提价措施具有滞后性,短期利润承压 [6][9] - 主要原材料棕榈油、椰子油及天然奶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 [10]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推进"全面布局烘焙、餐/饮、零售市场"战略目标 [12] - 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渠道、开拓新客户以创造新增量 [12] - 持续开拓下沉市场,经销商数量增至471家,同比增长9.79% [7][16] - 海外市场拓展,泰国子公司实现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 [18] 子公司与募投项目 - 主要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中5家盈利,6家亏损 [14] - 扩产建设及技改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原计划2025年9月 [19] - 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03亿元,进度79.29% [21] - 延期原因为生产线及设备选型需动态调整以匹配市场需求 [20] 市场与渠道 - 销售市场划分为华东、华南等八大区域,华南经销商最多(117家) [17] - 境外经销商仅4家,但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拓展全球化 [17][19] - 通过中小型客户服务和渠道下沉实现三四五线城市覆盖 [16]
上半年净利润跌八成 新天药业成本压力未解
新京报· 2025-07-31 21: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58亿元,同比下降18.88%,净利润576.61万元,同比下滑80.99% [4] - 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下滑,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7] - 股价7月31日报收10.87元/股,单日跌幅1.09% [3] 产品收入结构 - 妇科类产品收入2.66亿元(占营收74.16%),同比下滑16.61%,为收入下滑主因 [4][5] - 泌尿系统类产品收入6105.89万元(占17.04%),同比下滑26.8% [5] - 清热解毒类产品收入2792.4万元(占7.79%),同比下滑23.04% [5] - 其他类产品收入360.52万元(占1.01%),同比微增7%,但对整体影响有限 [4][5] 成本压力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58.35%持续上升,直接成本(原辅料)呈现上涨趋势 [7][8] - 主要采购中药材包括阿胶、黄连、黄芩等,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生产成本 [6][8] - 公司计划通过价格研判、采购优化及资金储备应对成本压力,但上半年尚未见效 [8] 费用管控 - 销售费用1.59亿元,同比下降11.61%,管理费用5814.99万元,同比下降17.35% [10] - 2023-2024年销售费用连续两年下降(17.79%和15.06%),但仍占营收超40% [9][10] - 公司明确将"降成本、控费用"列为2025年工作重点 [10] 负面舆情 - 成都分公司被举报通过虚假病例、超标讲课费等方式向37家医疗机构进行利益输送 [9] - 公司未正面回应举报事件,仅表示"已知悉相关事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