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
icon
搜索文档
华恒生物,官宣筹划赴港上市!
华恒生物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 [2] -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3] - 公司当前市值约83 5亿元人民币 2021年4月已在科创板上市 [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专注于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缬氨酸、D-泛酸钙等 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等领域 [6] - 丙氨酸和缬氨酸产销量全球第一 重点布局1 3-丙二醇、丁二酸、L-苹果酸等生物基化学品 [7] - 2023年6月拟募资不超16 89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 [7] 近期产能与投资动态 - 2024年3月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1 3-丙二醇和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实现量产 [9] - 2023年8月与凯风基金向睿嘉康增资2000万元 聚焦非粮大宗醇酸产品 [8] 产业链合作与联盟 - 2024年7月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推进PDO-PTT产业链发展 [10] - 2024年8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个人护理原料创新联合实验室 开发Bioblanca®1 3-丙二醇应用 [11] - 2024年9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 [13] SynBioCon 2025大会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方向 [17] - 大会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48]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同期活动 邀请行业领袖与专家参与 [17][39]
36项!工信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有哪些企业?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名单涉及36家企业,包括首朗生物、微元合成、凯莱英、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知名企业 [3] - 产品覆盖食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生物基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5][6][7][8][9][10] 入选产品技术特点 - 乙醇梭菌蛋白:利用工业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发酵生产,是现有饲用蛋白的有益补充 [5] - 阿洛酮糖: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口感甜感接近蔗糖但热量极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5] - 聚羟基脂肪酸酯:基于自主研发盐单胞菌工程菌株,创新性构建海水发酵工艺,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细胞治疗领域实现突破,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大提升 [5]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多价肺炎结合疫苗领域取得突破,生产效率、抗体持久性有效提升 [10]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11] - 大会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11][17][3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12][13]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 [19][21] - 8月21日: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24][26][27][28][29][30]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 [35][37][38][39][40]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 [17]
金河生物(002688):化药业务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成本优势持续凸显
华西证券· 2025-07-31 15: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金霉素行业龙头,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成本优化及价格提升,化药板块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六期工程投产进一步巩固规模和成本优势,反刍市场拓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疫苗板块基本面稳固,核心产品稳健,布病苗有望放量,研发管线丰富,宠物和非瘟布局提供长期看点 环保业务贡献稳定利润 看好公司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战略的推进,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前瞻布局带来的长期竞争力 维持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8.35/30.30/3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7/3.26/4.23亿元,对应EPS为0.26/0.42/0.55元 2025年7月30日股价7.22元/股对应公司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8/17/13X,维持“买入”评级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90亿元,同比上升3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上升51.52% [2] 分析判断 化药板块量价齐升,成本优化驱动盈利修复 - 2025年上半年兽用化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60亿元,同比增长72.1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83% [3] - 业绩增长得益于国内市场加大推广销售力度,海外市场量价齐升 国内市场金霉素预混剂获批增加靶动物绵羊羔羊,应用场景拓宽,下游养殖端盈利改善,公司拓展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提升;海外市场需求强劲,上调美国市场化药产品价格对冲关税影响,销量与市场份额扩大,其他外销市场销售额同比翻倍增长 [3] - 成本优化,主要原材料玉米价格同比下降11.90%,主要能源煤炭价格同比下降19.74%,其他原辅材料价格基本呈下降趋势,带动产品成本向下调整 报告期内兽用化药板块毛利率为38.13%,虽因土霉素等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销量增加而同比微降1.72个百分点,但板块整体毛利额增加了1.29亿元 [3] - 六期工程项目已于报告期内投产,新增产能6万吨(折合15%含量金霉素预混剂),新建的智能化工厂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巩固规模与成本优势 [3] 疫苗板块基本盘稳固,新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并行 - 2025年上半年兽用生物制品(疫苗)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微降0.92%,占总营收比重为11.12% [4] - 疫苗业务基本盘稳固,核心产品稳健,下游大、中型养殖集团保持盈利状态,猪用疫苗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二级子公司杭州佑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08%,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核心产品蓝耳灭活疫苗佑蓝宝®市占率保持国内领先 [4] - 新品推广与研发方面,布病疫苗佑布泰®市场推广反馈良好,有望逐步放量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和申报文号的产品共20多个 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已取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通过应急评价 公司战略布局非瘟疫苗,合作研发的灭活疫苗处于中试生产阶段,拟向农业农村部申报临床 [4] - 宠物布局加速,宠物业务板块总体策略为“双品双线”模式,目前在售产品15个,在研申报产品十多个 [4] - 报告期内疫苗板块毛利率为54.87%,同比下降5.50个百分点,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降本以及金河佑本(合并口径)亏损扩大等因素影响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4|2,371|2,835|3,030|3,274| |YoY(%)|2.4%|9.0%|19.6%|6.9%|8.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100|197|326|423| |YoY(%)|14.3%|15.9%|96.6%|65.6%|29.7%| |毛利率(%)|29.6%|33.5%|31.9%|36.4%|39.1%| |每股收益(元)|0.11|0.13|0.26|0.42|0.55| |ROE|3.8%|4.5%|8.0%|11.7%|13.2%| |市盈率|65.16|55.80|28.28|17.07|13.16|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371|2,835|3,030|3,274| |YoY(%)|9.0%|19.6%|6.9%|8.1%| |营业成本|1,576|1,929|1,927|1,995| |营业税金及附加|18|21|23|25| |销售费用|138|213|227|196| |管理费用|286|337|355|384| |财务费用|67|5|6|7| |研发费用|94|102|108|117| |资产减值损失|-82|0|-1|0| |投资收益|-1|-4|-4|0| |营业利润|99|258|421|549| |营业外收支|-1|-1|-1|1| |利润总额|98|257|421|550| |所得税|13|14|25|32| |净利润|84|243|396|51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197|326|423|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84|243|396|518| |折旧和摊销|199|227|231|238| |营运资金变动|44|-347|-58|-79| |经营活动现金流|498|117|583|686| |资本开支|-357|-450|-489|-452| |投资|-17|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371|-477|-492|-451| |股权募资|0|9|0|0| |债务募资|-8|563|362|357| |筹资活动现金流|-40|566|354|347| |现金净流量|91|207|445|582| [10]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9.0%|19.6%|6.9%|8.1%| |净利润增长率|15.9%|96.6%|65.6%|29.7%|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33.5%|31.9%|36.4%|39.1%| |净利润率|4.2%|6.9%|10.8%|12.9%| |总资产收益率ROA|1.8%|3.0%|4.5%|5.2%| |净资产收益率ROE|4.5%|8.0%|11.7%|13.2%| |偿债能力| | | | | |流动比率|1.09|1.06|1.10|1.19| |速动比率|0.70|0.68|0.77|0.89| |现金比率|0.34|0.35|0.46|0.59| |资产负债率|55.8%|57.4%|56.4%|54.8%| |经营效率|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3|0.47|0.44|0.43| |每股指标(元)| | | | | |每股收益|0.13|0.26|0.42|0.55| |每股净资产|2.91|3.18|3.60|4.15| |每股经营现金流|0.65|0.15|0.76|0.89| |每股股利|0.10|0.00|0.00|0.00| |估值分析| | | | | |PE|55.80|28.28|17.07|13.16| |PB|1.54|2.27|2.00|1.74| [10]
最新!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研发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15:05
导读: 精品行研报告 · 专项定制 · 月度专题 · 市场地位证明 · 专精特新申报 · 可研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产业规划 · 一 01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相关概述 02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03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研发现状分析 04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05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06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www.chyxx.com 服务热线:400-600-8596 010-60343812 智研咨询 在全球低碳转型与"双碳"战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正以政策为引擎、技术为利刃,突 破传统资源约束与成本瓶颈,加速构建从原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绿色产业生态。政策层面,2023年六部门 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关键目标。2025年6月,工信部与 农业农村部启动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聚焦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三大 方向,进一步细化政策落地路径。技术方面,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CO₂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推动成本 直降、性能跃升,万吨级产线密集落地,标志着产业从 ...
政策护航未来食品产业 生物技术推动食品工业与农业变革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6:29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农业农村部近年来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作物改良和农业投入品革新。例如今年6 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 培育工作的通知》,立足生物制造产业化现状和技术发展需求,聚焦生物制造各领域中试环节的短板和 痛点,根据技术工艺装备特点,培育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等重点产品领域的中试平台。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委员孙文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食品是以合成生物学、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为基石,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形成的食品领域发展方向,其核心目标在于解 决全球食物供给与质量安全问题,推动食品制造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变,同时兼顾营养精准化和环境可 持续性。 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促进农产品消费 方面的相关措施,其中着重提及,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重要方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 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 ...
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动态规划及竞争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56
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动态规划及竞争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1年 【全新修订】:2025年7月 【出版机构】:中智信投研究网 【内容部分有删减·详细可参中智信投研究网出版完整信息!】 【免费售后 服务一年,具体内容及订购流程欢迎咨询客服人员 】 【报告目录】 ——综述篇—— 第1章:合成生物学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合成生物学行业界定 1.1.1 合成生物学的界定 1.1.2 合成生物学的分类 1.2 合成生物学产业画像 1.2.1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结构梳理 1.2.2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生态图谱 1.2.3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1.3 合成生物学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现状篇—— 第2章: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趋势洞察 2.1 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2.2 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政策和技术分析 2.2.1 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政策分析 2.2.2 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技术分析 1、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专利申请情况 2、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专利热门申请 ...
华南理工/元酉生物李爽:人源化“4D”胶原蛋白的分子设计 | SynBioCon 2025大会
人源化"4D"胶原蛋白技术 - 采用仿生"蜂巢"多孔结构设计,通过基因编辑优化胶原三螺旋序列,结合计算机模拟实现跨尺度自组装,具有高比表面积、强机械强度与生物活性的协同优化 [1] - 透射电镜技术解析层级结构,体外实验验证其生物相容性与促再生效能,可应用于再生医学、医疗美容和骨修复领域 [1] - 研究成果由华南理工大学李爽教授团队主导,相关技术将在SynBioCon 2025大会的「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进行专题演讲 [1][7] 合成生物学大会(SynBioCon 2025) - 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产业化方向 [14]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等同期活动,包括20+场创新成果报告及《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14][15] - 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机构协办,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行业组织支持 [14] 核心研究人员背景 - 李爽教授为华南理工博导、元酉生物创始人,拥有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专注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在萜类化合物和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22项中国发明专利 [6] - 其团队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多项产品的微生物绿色高效生产,包括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工业化应用 [6]
国内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还不到膳食推荐量的一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1:21
农产品消费促进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聚焦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1] - 政策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从"吃得饱"转向"吃得营养健康",重点引导大豆、牛奶等优质蛋白消费 [1][2] 营养健康消费现状与目标 - 国内居民营养不均衡问题突出: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年,低于膳食推荐量110-183公斤及亚洲国家80-90公斤水平 [2] - 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标准59%,存在显著增长空间 [2] - 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开展"奶豆添营养"主题活动,推动膳食结构调整 [2] 营养健康消费实施路径 - 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重点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针对学生群体优化营养配餐,推动豆制品、豆奶进校园 [3] - 加强"减油增豆加奶"科普宣传,推出奶类牛肉美食地图,促进农产品与文旅消费融合 [3] 食品工业升级措施 - 工信部推动生物技术应用,优化传统发酵工艺,加速人工淀粉、细胞培养肉等未来食品产业化 [5][6] - 2023年遴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如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 [6] - 通过"中国消费名品大会"等活动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挖掘食品消费新场景 [6] 未来工作重点 - 农业农村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题科普,强化公共服务和健康消费引导 [3] - 工信部持续发力生物技术应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食品消费扩容,提升供需适配性 [6]
国投聚力斥资4.5亿元战略投资弈柯莱
中证网· 2025-07-29 11:08
商业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弈柯莱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产业化领跑能力,2023-2025年在国内率先实 现人乳寡糖(HMOs)、甜菊糖苷、燕窝酸等多种高附加值功能性原料的首批(或首家)获批上市,占据市 场先发优势。其在生物医药、绿色农业领域、生命健康领域布局20余条成熟产品线。公司采用合资模式 深度绑定产业龙头——与蒙牛集团共建"虹摹生物"专攻HMOs商业化落地,同金禾实业(002597)成立 合资公司"弈柯糖"全面运营健康甜味剂业务,旗下孵化产品线已成功与多家跨国巨头(MNC)达成战略合 作,高效打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同时,公司布局台州、重庆两大柔性产业化基地,确保 产能布局充足且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国投聚力此次战略投资,高度契合国家加速发展生物制造、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核心看好弈柯 莱"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与"高效成熟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的双重核心竞争力。国投聚力表示,后 续将与弈柯莱在创新平台建设、前沿技术应用研发等多个核心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合作。双方将共同重点 推进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探索生物非粮原料领域,积极 响应国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
最大,知名原料商三战IPO
36氪· 2025-07-29 10:29
公司概况 - 格林生物成立于1999年12月,主营业务为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松节油、柏木油和全合成香料三大系列,细分品种达数十种[2]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甲基柏木酮供应商之一,该产品在家用产品香精中出现频率为32%,高档香水香精中出现频率为41%[2] - 公司也是我国少数掌握突厥酮生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香料企业[2] - 2025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从5666.6667万元增至1亿元,增幅达76.47%[5] 股权结构 - 83岁创始人陆文聪直接持有27.11%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董事长[6] - 陆文聪之女陆为持有9%股份,父女俩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6]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4亿元、6.31亿元和7.35亿元,复合增长率10.92%[9]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074万元、6813万元和9292万元,复合增长率48.43%[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51.05%,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23.45%[11] - 2021-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4%、3.49%、3.59%,金额分别为0.2亿元、0.22亿元、0.36亿元[11] - 2021-2023年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4.38%、85.95%和87.08%,主要客户包括奇华顿、芬美意、德之馨等国际原料商[11] 上市历程 - 公司第三次冲击IPO,前两次分别于2021年2月和2024年8月主动终止[1][5] - 前次终止原因包括子公司环保处罚未披露及2021年净利润预计大幅下滑[5] - 深交所曾质疑公司创业板定位,指出其专利数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 行业背景 - 中国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11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160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预计2025-2029年将以9.9%增速增长[14] - 2025年上半年生物原料类投资事件达12起,主要集中在国内美妆市场[13] - 2025年上半年共有7家原料商谋求上市,包括维琪科技、创健医疗等细分领域企业[15]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推动原料领域革新,国产原料供应商日益受到资本关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