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配置

搜索文档
达里奥:我76岁了,说一说我的理财法则 | 大家谈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9-12 15:03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通过合理多元化配置实现平衡投资组合 避免大幅周期性波动 既能获得不错回报 也能降低风险 [4] - 持有15个或更少相关度低的收益来源 理解不同环境下资产表现差异 如经济增速慢通缩压力大对股票不利但对债券有利 大量印钞对黄金等抗通胀资产有利 [4] - 少持有现金 多持有多元化资产组合 根据市场情况做战术性调整 确保组合始终平衡 [5] 资产收益构成与风险警示 - 任何资产收益由价格变化和利息两部分组成 当收益率降到很低时 资产已很贵 赚钱靠价格上涨而非利息 需高度警惕 [6][7] - 低收益率是判断未来收益率的信号 当前低收益率环境下需保持警惕 [7] - 持有多元化组合时不做市场预判 通过再平衡操作 卖出上涨资产 转入其他资产 保持组合平衡 [7] 分散投资与择时策略 - 任何时候都是分散投资好时机 个人投资者需对择时保持谨慎 假设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走势 持有平衡多元化组合是最佳选择 [8] - 不要以美国股市是否涨高作为配置依据 关键是要平衡 建议一半资金留在本地但需多元化配置 其余资金分散到十个左右市场 [8] - 实现风险平衡和分散投资 能提升回报同时降低风险 持有10-15个非相关性资产可降低风险60%-80% 同时保持收益不变 夏普比例可提升至5倍 [9] 买入策略与资产配置 - 买入时需搞清楚承担风险程度 按波动率权重配置 让股票和债券波动性权重相等 实现平衡 [10] - 定投是好方法 但不是一次性买完 需明确最终风险中性组合 [10] - 不要尝试择时 择时是零和游戏 面对的是聪明投资者 系统性赚钱的人极少 [10] 黄金配置价值 - 黄金不生息 性质类似现金 应视为一种货币 核心价值是有效分散风险和法币不行时表现良好 [13][14] - 黄金上涨本质是货币贬值 配置黄金不是追涨 而是达到合理分散风险比例 优化组合中黄金通常占15%左右 少则10%或5%也能起到分散风险作用 [15] - 不要单独看黄金好坏 要看在组合中的作用 当货币大幅贬值时黄金能降低风险 应是组合一部分 [15] 美元与债务关系 - 债务就是货币 货币也是债务 当债务太多增长太快会出问题 出路是市场转向硬通货或央行印钱通过通胀帮助偿还债务 [16] - 当前环境下美元贬值是大势 [16] 稳定币特性 - 稳定币与法币挂钩 本质是可兑换对应法币 不产生利息 财务角度看不如持有生息法币资产 [17][18] - 优势在于交易功能 全球通用 相当于清算系统 适合不在乎利息的人或高通胀国家居民 [18] - 稳定币无法满足稀缺性和币值稳定两个核心需求 供应量不固定 会跟随挂钩法币一起贬值 [18] - 通胀挂钩债券是更好选择 能保证覆盖通胀外还有一定利息 风险很低 [18] 家庭财富管理 - 储蓄重要性极高 需计算积蓄能支撑生活的时间 并将该时间翻倍以应对变差情况 储蓄提供基本盘和安全感 [21] - 每年送子女金币作为储蓄方式 让他们看到价值积累过程 培养储蓄投资习惯 [21][22] - 确保基础资金安全对保障家庭生活至关重要 学习投资知识 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 确保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2] - 超过基本生活水平后再考虑承担更高风险追求更高收益 [22] 投资纪律与情绪管理 - 再平衡操作核心是确定战略资产配置目标 不管市场涨跌 都卖掉涨得多资产 调回战略配置比例 有助于纪律性止盈和低价买入 [24] - 投资需要很强纪律性和心理自控力 避免情绪化决策 [25][26] - 建立自动化投资计划 通过计算机执行 避免情绪化决策 记录决策规则并编程回测 事先了解可能情景 避免决策时被情绪带动 [26][27]
中泰资管天团 | 唐军:资产配置需建立稳定分析框架,重视多元配置丰富回报流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11 19:33
资产配置理念 - 资产配置永无最优解 需要持续研究和动态调整[1][4] - 建立基于客观标准的稳定分析框架 避免追涨杀跌[10] - 通过多元配置丰富回报流 减少单一资产波动引发的非理性操作[11] 投资策略方法 - 构建宏观因子把握市场大趋势 监控风格拥挤度[3] - 资产价格短期表现由"预期差"决定 一致预期往往是短期走势的反向指标[12] - 精准剥离风格Beta理性看待基金收益 判断市场风格延续或切换[12] 实际操作调整 - 根据市场态势调整A股和港股配置比例 二季度A股配置比例已超过港股[1][6] - 战术配置积极布局创新药 军工ETF等领域的阶段性行情[1][8] - 二季度末降低红利类资产仓位 因出现拥挤态势 相应增加成长风格基金配置[8] 宏观分析框架 - 中泰时钟加入政策分析维度 增强对国内市场的适配性[3][4] - 通货膨胀由信用扩张决定 货币宽松只能影响利率[10] - 基于信用扩张框架 2020年预判美国通胀将远超预期 超配原油等大宗商品[10] 市场观点 - 市场对关税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反应可能逐步脱敏 扰动力度或减弱[7] - 国内政策面支持提供坚实底气 货币政策稳健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7][8] - 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稳定市场预期 A股后续表现有望呈现平稳偏强态势[8]
超十家公募出手!FOF新品种扩容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0:13
ETF-FOF产品申报与市场动态 - 截至9月5日共有12家机构申报17只ETF-FOF产品其中16只在2025年内申报[1] - 平安基金申报不少于4只产品招商基金和鹏扬基金各申报不少于2只产品[1][3] - 9月以来华富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三家公募申报ETF-FOF产品[3] ETF-FOF产品定义与分类 - ETF-FOF是一种将80%以上非现金底层资产配置ETF的公募FOF产品属于FOF中的创新型产品[2]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为权益型FOF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60%-95%投资ETF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2] - 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为债券型FOF二季度以来两只新成立ETF-FOF规模均在5亿元以上合计有效认购户数接近1万户[2] 历史发展与规模背景 - 2021年工银瑞信、富国、华夏、万家等公募成立首批ETF-FOF产品[4] - 华夏优选配置FOF-LOF成立于2021年12月募集规模5.35亿元2025年中报显示基金仓位达93.61%[4] - 2025年ETF整体规模突破5万亿元为ETF-FOF提供有利条件FOF重仓持有ETF占比约9.2%[5] 产品优势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内ETF产品数量超过1200只涵盖宽基、行业主题、商品、跨境等多元产品线[5] - ETF在费率、流动性、透明度、风格持续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提升FOF产品可解释度与可管理度[6] - 市场行情回暖和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推动基金公司重启ETF-FOF布局[1][5]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要求 - FOF核心竞争力在于多元配置需在权益、固收、商品、黄金、海外等资产中寻找更优组合[7] - 基金经理需具备基准框架搭建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及捕捉套利和定价失真机会的能力[7] - ETF-FOF考验管理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需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洞察力、调仓能力和回撤控制功底[7] 行业挑战与发展瓶颈 - 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轮动难度大资产配置方法和模型易受冲击因素影响而失效[8] - 部分ETF工具存在流动性不足和跟踪误差大等问题[8] - ETF-FOF产品数量增加后可能趋于同质化需通过策略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形成核心优势[8]
险资LP“跑步”进入股权投资市场,上半年出资规模同比增46%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18
8月以来,天津家寓股权投资基金和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的相继成立引发市场关注。这两只基金均由 险资深度参与出资,前者的有限合伙人(LP)更是清一色的险资。据记者梳理,2025年以来,险资在 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布局明显提速。根据执中ZERONE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 的认缴出资金额达到524亿元,同比增长4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险资合作的普通合伙人(GP) 中,除了国资国企之外,还出现多家头部美元基金和市场化创投机构。市场分析指出,险资加速进入一 级市场,一方面是政策松绑的驱动,另一方面也是利率下行之下,险资寻求多元配置的路径之一。随着 险资这类长线资金持续进场,此前一级市场翘首以盼的长线资金将逐步转化为实际投资,为市场注入更 多活力。(证券时报) ...
沪指10年新高!现在要卖吗?
天天基金网· 2025-08-22 19:17
以下文章来源于兴证全球基金 ,作者与您相伴的 兴证全球基金 . 投资理财,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 市场水温仿佛一夜之间 "变热"了! 6月份的上证综指还"不愠不火", 7月开始,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8月直接 突破3 700 点,于 8月1 9 日站上 3 746 点,创近 1 0 年新高。再叠加 "反 内卷"、"雅下水电站"等利好,市场情绪高涨,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都变成 了"牛市是不是要来了?" 这正印证了霍华德 ·马克斯的《周期》中的所言:" 证券市场中的情绪波动,就像一个钟摆的运动一样。钟摆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极端,弧线两端各有 一个极端点,钟摆不是在摆向极端点,就是在摆脱极端点。事实上,正是钟摆摆向极端点这个运动本身,为钟摆后来反转方向回归中心点提供了能量 。" 在后台,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留言,而其中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现在到底该不该卖? 为什么会在回本甚至获益后想卖出? 曾有人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 方案 A:一定能获得3000元 方案 B:有80%的概率赚4000元,有20%的可能性一无所有。 赌一把回本的概率。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可以忍受 30 %的浮亏,却在 1 0%的浮盈后 急忙平仓 ...
港股跳水,有股民心慌!西部策略:尚未过热,刘煜辉:港股还会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19 00:43
A股市场表现 - A股创10年新高 成交额达2 8万亿创历史第三高 A股总市值达107万亿(不计新股) [8] - 沪指创10年新高 创业板指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9] - 知名经济学家刘煜辉明确看好A股进入甜心时刻 [11] - 西部策略表示居民入市尚未过热 散户参与度相当于2015年的31% 净流入相当于2015年的27% [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走势较弱尾盘跳水 原因包括国内资金回流A股及美股调整压制 [1] - 洪灏指出外资正减持中国头寸获利了结 [3] - 中金策略表示AH溢价过低(125%为隐形底) 港币流动性收紧导致隔夜Hibor骤升至1 96% [5] - 恒指2025年盈利增速下修至-1 2% 与宏观数据一致 [7] 机构观点 - 中金财富建议放弃猜顶 设定可量化止盈目标 对趋势良好标的采用分批止盈 [12] - 李大霄认为3700点对优质股仍是牛市中途 但对五类高估股可能是顶点 [11] - 兴证策略高呼健康牛 网红私募陈宇预测春节前4000点 [7] - 金石杂谈粉丝多数认为十一前能突破4000点 [7] 市场流动性 - 港币流动性收紧 1月Hibor升至2% 因金管局加快回笼资金 [5] - 银证转账余额6月末预测值1 8万亿元 环比减少 [11] - 7月个人投资者新增开户195万户 未明显扩张 [11]
“不扎堆”也能赢 基金经理练就多元配置硬实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6
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大部分是主题投资选手 包括创新药 北交所 机器人等单一热门赛道[2] - 创新药主题基金上半年涨势强劲 但高波动性和主题投资局限性使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1] - 仍有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通过全市场研究取得稳健回报 如永赢融安和永赢睿信上半年回报率均超25%[2] 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表现 - 成长派基金经理高楠通过配置创新药 半导体 IT等成长板块及家居 电源设备领域获取收益[2] - 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A上半年回报率17.44% 配置保险 银行 贵金属 工业金属等板块[3] - 周期派基金经理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上半年回报率26.62% 专注贵金属 油气开采 石油炼化等周期股[3] - 量化派基金经理姚加红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上半年回报率20.02% 持仓分散且行业多元[4] 基金行业政策影响与投资策略变化 - 证监会5月7日发布行动方案将基金经理薪酬与基金业绩深度绑定 推动投资策略更重视绝对估值[5] - 长周期考核抑制短期交易动机 预计基金换手率系统性下降 压缩风格漂移空间[6] - 基金经理更加注重资产质量及估值安全边际 降低组合波动以提升投资者真实回报[6] 下半年权益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 预计出现大量基本面共振机会[6] - 兴业基金看好杠铃策略 一头是稳定高ROE高分红资产 另一头是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类资产如科创板[6] - 重点关注经济结构升级 消费恢复与科技 军工领域机遇 以及产能优化后的周期行业[7]
资管一线 | 中泰资管唐军:资产配置需建立稳定分析框架,重视多元配置丰富回报流
新华财经· 2025-08-05 18:08
FOF基金表现与资产配置策略 - 年内FOF基金产品表现亮眼,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1] - 多元化配置策略有效发挥,市场风格稳定时各类策略同步发力[4] - 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当前A股配置比例已超过港股[4] 唐军的资产配置思路 - 资产配置"永无最优解",需建立稳定分析框架、多元配置、警惕市场极端一致预期[1] - 操作体现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调整A股和港股配置比例,布局创新药、军工ETF等阶段性行情[1] - 从胜率看,宏观大趋势判断更可靠,但需持续跟踪、动态调整[4] 职业经历与研究方法 - 职业轨迹涉足量化投资、基金评价和宏观研究,奠定资产配置基础[2] - 早期量化研究转向行业内选股因子和行业轮动因子,提升因子有效性[2] - 参与"中泰时钟"研究,纳入政策维度以增强对国内市场的适配性[2] 市场观点与战术配置 - A股后续表现有望呈现平稳偏强态势,政策面支持提供坚实底气[5] - 战术配置灵活应对市场机会,参与创新药、军工等行业ETF交易[5] - 二季度末降低红利类资产仓位,增加成长风格基金配置[5] 对抗"追涨杀跌"的操作建议 - 建立依赖客观标准的分析框架,如"通货膨胀由信用扩张决定"[6] - 多元配置丰富投资回报流,减少因单一资产波动引发的非理性操作[6] - 理解"预期差"对避免"追涨杀跌"的重要性,市场观点高度一致时应避免盲目操作[7] 基金选择与风格贝塔 - 普通投资者选择基金时需区分风格贝塔与阿尔法,判断市场风格延续或切换[7] - 精准剥离风格贝塔的经验为投资者提供切实可行思路[7]
“不扎堆”也能赢基金经理练就多元配置硬实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大部分重仓创新药、北交所、机器人等单一热门赛道 [1][2] - 创新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主题基金因极致策略实现净值大涨但高波动性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 [1] - 仍有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经理通过全市场研究和稳健框架取得可圈可点的业绩表现 [1][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回报 - 成长派基金经理高楠管理的永赢融安和永赢睿信上半年回报率均超过25% 布局创新药、半导体、IT等成长板块及家居、电源设备等赔率性标的 [2] - 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A上半年回报率17.44% 配置保险、银行、贵金属、工业金属、商用车、工程机械等板块 [3] - 周期派基金经理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上半年回报率26.62% 专注贵金属、油气开采、石油炼化等资源股 预测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升 [4] - 量化派基金经理姚加红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上半年回报率20.02% 持仓分散度高 行业分布多元 策略模型适配性增强 [4] 行业政策与投资趋势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深度绑定 促使投资更重视绝对估值、现金流、分红能力等股东回报相关因素 [5] - 长周期考核预计降低基金换手率 压缩风格漂移空间 促进行业向健康生态发展 [5] - 基金经理王乾表示未来将更注重资产质量及估值安全边际 通过降低组合波动提升投资者真实回报 [5]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汇丰晋信基金周宗舟预计经济持续复苏将带来大量基本面共振机会 [5] - 兴业基金邹慧看好杠铃策略两头:稳定高ROE高分红类资产及科创板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 [6] - 国联安基金罗春鹏关注经济结构升级、消费恢复、科技、军工及产能优化后的周期行业 认为政策工具充足 经济有望韧性增长 [6]
视频|华夏基金指数大会圆桌实录:三位投资者的指数投资进阶之路与获得感提升密码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10
专题:华夏基金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投资坦白局",分享指数投资历程、策略心得与认知蜕变 [1] 一、投资画像:从"小白"到"老手"的多元样本 - 熊思远从捕捉"阿尔法收益"转向指数投资与多元配置,注重通过指数增强产品创造超额收益 [2] - 丁颖用20年时间完成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的转变,持仓从90%债券调整为60%-80%债券+权益类配置 [3] - 任帅从银行定存到互联网理财"踩雷",再到通过基金工具试水科技赛道,逐步建立投资体系 [4] 二、核心策略:指数投资的"攻守之道" - 丁颖采用"逆向择时+动态平衡"策略,商品类资产占比不超过5%,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作为"压舱石" [5] - 熊思远经历四阶段认知迭代,从炒股失败到布局多元资产,如今聚焦中证500指增等超额产品 [6] - 任帅依托科技从业者身份,关注AI、创新药等科技赛道,通过工具辅助小仓位试水热门赛道 [7][8] 三、避坑指南:从教训中提炼的"生存法则" - 警惕"拥挤度陷阱",避免热榜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路演密集的信号 [9] - 拒绝"无脑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下跌通道中可暂停或减少投入 [9] - 行业指数波动远高于宽基,新手最好用5%以内资金试水 [9] 四、给投资者的"一句话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好仓位,忍住挨打的时候,在人声鼎沸时及时止盈" [9] - 熊思远建议"找到一组长期上涨的好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为自己创造持续赚钱的账户" [9] - 任帅鼓励"找到属于自己的'上涨指数',让生活向上冲冲冲" [9] 结语:指数投资的本质 - 指数投资的获得感源于认知升级与策略迭代,借助专业平台工具和产品建立"分散配置+逆向择时+风险可控"的投资框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