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德福科技:拟定增19.3亿元收购卢森堡铜箔 深入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16 19:40
定增发行方案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最终数量根据募集资金总额及发行价格确定 [1] - 发行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募集资金用途 - 总募集资金193亿元 其中143亿元用于收购卢森堡铜箔100%股权项目 该项目投资总额144.57亿元 [2] - 20亿元用于铜箔添加剂用电子化学品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 [3] - 3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 卢森堡铜箔收购项目 - 交易对价1.74亿欧元 标的公司为全球高端电子电路铜箔龙头企业 [2] - 核心产品包括HVLP和DHT铜箔 终端应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和5G基站领域 [2] - 2024年HVLP和DHT产品收入占比约53% 与全球头部覆铜板和PCB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67万欧元 HVLP3等高阶产品加速放量 [2] 电子化学品项目 - 由全资子公司德思化学实施 完全达产后年产4400吨电子化学品 [3] - 核心产品SPS和DPS为锂电铜箔添加剂核心原材料 实现上游原材料自主可控 [3] - 项目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保障供应稳定 [3] 财务影响 - 补充流动资金可缓解营运资金需求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73.55% 2025年1-6月财务费用率2.60% [3] - 定增将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3] 股权结构影响 - 发行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控股股东马科目前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33.57%股份 [3] - 按发行上限测算 发行后持股比例仍达25.83% 保持控股股东地位 [3] 战略意义 - 定增是实施战略并购和延伸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3] - 收购后将实现锂电和电子电路两大铜箔领域全面领先 打破高端铜箔进口垄断 [3] - 电子化学品项目能提升一体化竞争优势 [3]
华测检测(300012):单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提升,收并购推进全球化扩张
天风证券· 2025-09-03 17: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 同比增长6.05% 归母净利润4.67亿元 同比增长7.03% [1] - 25H1毛利率49.59% 同比提升0.07个百分点 净利率15.69% 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 [1] - 25Q2营收16.73亿元 环比增长30.03% 归母净利润3.31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43.10% [1] - 25Q2毛利率52.14% 环比提升5.87个百分点 净利率19.91% 环比提升9.7个百分点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检测营收12.73亿元 同比增长1.11% 毛利率51.16% 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 [2] - 工业品测试营收6.01亿元 同比增长7.47% 毛利率43.38% 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2] - 消费品测试营收5.22亿元 同比增长13.15% 毛利率41.47% 同比下降1.76个百分点 [2] - 贸易保障测试营收4.26亿元 同比增长13.48% 毛利率73.32% 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 [2] - 医药行业营收1.37亿元 同比增长1.30% 毛利率19.40% 同比下降4.91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亮点 - 生命科学板块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食农检测领域夯实基础 环境检测完成土壤三普检测项目 [3] - 电子材料化学及可靠性领域表现突出 并购麦可罗泰克提升PCB领域测试能力 [3] - 消费品板块轻工及玩具、纺织品业务增长良好 汽车检测领域二季度快速增长 [3] - 医学医药板块出现修复迹象 CRO业务签单良好 医疗器械业务重点布局新实验室 [4] 战略并购与国际化扩张 - 2025年完成收购澳实分析检测公司 加强地球化学检测布局 [4] - 拟收购Openview深圳及香港公司 加强社会责任审核领域布局 [4] - 收购南非Safety SA 加强非洲市场布局 [4] - 收购希腊Emicert公司 加强欧盟市场可持续发展领域布局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1.6/12.9亿元 同比增长12%/13%/11% [4] - 对应PE估值21/19/17倍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6.22亿元 同比增长8.85%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61元 2026年0.69元 2027年0.77元 [5]
华测检测(300012):业绩稳健增长 顺利落地多项战略并购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45
财务业绩 - 2025H1实现营收29.60亿元 同比增长6.05% [1] - 归母净利润4.67亿元 同比增长7.03% 扣非归母净利润4.39亿元 同比增长9.08% [1] - 毛利率提升0.07个百分点至49.59% 期间费用率微增0.02个百分点至31.29%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板块营收12.73亿元 同比增长1.11% [2] - 消费品测试板块营收5.22亿元 同比增长13.15% [2] - 贸易保障板块营收4.26亿元 同比增长13.48% [2] - 工业测试板块营收6.01亿元 同比增长7.47% [2] - 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营收1.37亿元 同比增长1.30%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下降0.22个百分点至16.7% [2] - 管理费用率上升0.09个百分点至6.34% [2] - 财务费用率上升0.39个百分点至0.34% [2] - 研发费用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7.91% [2] 战略布局与并购 - 全资收购澳实公司 深化地球化学检测领域布局 [3] - 收购南非SafetySA 加强非洲市场TICT布局 [3] - 战略收购Openview 拓展全球供应链审核服务能力 [3] - 控股希腊Emicert 加快欧盟可持续发展市场布局 [3] 数字化转型 - 成功交付AI订单分类智能化、药物刺激实验识别等项目 [3] - 上线基于大模型的LIMS数据智能查询系统 已在消费品事业部全面应用 [3]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亿元 同比增长686.93% [4] - 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政策 股息率有望持续提升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65.51亿元 同比增长7.67%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增长8.57% [5] - 2025年PE估值22.73倍 2026年20.59倍 2027年18.69倍 [5]
TCL科技2025半年报发布:营收856亿元,净利润增长89.3%
凤凰网· 2025-08-29 22:43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9.3% [1] - 经营现金流273亿元 同比增长115.9% 显示强劲现金创造能力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 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TCL华星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加51% [1] 产品市场地位 - LCD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4% 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1] - 柔性OLED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 [2] - 折叠屏产品市场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 [2] 技术领域进展 - OLED业务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2] - 穿戴设备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2] - 中小尺寸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 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手机屏幕产品销量全面增长 [1] 战略并购整合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厂收购整合 重新命名为t11项目 [2] - 完成对深圳华星半导体G11产线t6、t7项目21.53%股权收购 [2] - 收购项目自二季度起对经营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2] 多元化业务表现 - 半导体硅片业务中环领先营收27.4亿元 同比增加38.2% [2] - 新能源光伏业务TCL中环营收98.7亿元 正通过多项措施应对行业周期性挑战 [2] - 代工业务茂佳科技营收103.9亿元 同比增长16% TV代工销量保持全球第一 [2] 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面板行业正在走出周期性低谷 [3]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产能整合/战略收购在行业复苏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 - 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领域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近33亿!晶丰明源出手!
是说芯语· 2025-08-25 10:41
核心交易概述 - 晶丰明源计划以32.83亿元人民币(4.57亿美元)收购无线充电芯片制造商易冲科技100%股权 [3] - 交易旨在扩大产品组合并增强竞争力 易冲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3] - 双方分别为电源管理芯片头部企业和无线充电芯片领域领先企业 业务具有协同性 [5][19] 收购方背景 - 晶丰明源成立于2008年 总部位于上海 专注于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芯片研发销售 [5] - 产品覆盖AC/DC DC/DC 电机控制驱动 LED照明驱动芯片等 应用领域包括家电 手机 汽车 工业控制等 [5] - 公司通过多次并购扩张:2020年4600万元收购上海莱狮 2020-2021年2.7亿元收购上海芯飞 2023-2024年分三次共5.18亿元收购凌鸥创芯实现全资控股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31亿元(同比降0.44%) 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升151.67%) 毛利率39.60%(同比升4.18个百分点) [18] 标的公司概况 - 易冲科技成立于2016年 主营无线充电芯片 通用充电芯片 AC/DC及协议芯片 汽车电源管理芯片 [5][10] - 客户包括三星 荣耀 小米 OPPO等手机品牌 比亚迪 吉利 奇瑞等汽车厂商 以及安克 贝尔金等消费电子品牌 [10] - 累计完成15轮融资 总额达数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 中金资本 上汽集团 蔚来等 [11] - 拥有150余项国际国内核心专利 占国内无线充电专利70% 为无线充电联盟WPC创始会员及Qi协议起草者 [11] - 2024年全球无线充电芯片销售规模排名全球前三 国内第一 [12] 财务表现分析 - 易冲科技2023年亏损5.02亿元 2024年亏损5.12亿元 累计亏损超10亿元 [14] - 2024年营业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15.38%) 毛利率37.12%(较2023年25.67%提升11.45个百分点) [15] - 市场法评估估值32.9亿元 溢价率260.08% 交易价格32.83亿元 [16][17] - 晶丰明源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 -0.91亿元 -0.33亿元 [18] 战略协同与前景 - 交易将强化晶丰明源在手机及生态终端市场布局 完善汽车电子领域产品矩阵 [19] - 易冲科技客户资源有助于拓展销售渠道 提升新能源汽车领域单车价值量 [19] - 业绩承诺要求2025-2027年充电芯片板块净利润不低于0.92亿元 1.2亿元 1.6亿元 其他电源管理芯片营收不低于1.9亿元 2.3亿元 2.8亿元 [20] - 协同效应体现在客户资源 研发资源和全球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8]
华润双鹤陆文超:以战略并购构筑增长新阶梯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4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业务版图 聚焦生物制造 特色专科和创新孵化三大方向 以控股中帅医药为例进入精麻产品领域 强化儿科和精神神经专科布局 [2][3] - 公司依托"长征计划"系统化投后管理体系实现并购整合 通过多层次投资生态和产业基金布局前沿技术领域 推动合成生物 国际化和智能化三大重点方向发展 [5][6] - 公司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国产替代和供应链自主 中帅医药的右哌甲酯缓释胶囊凭借双峰释放技术优势 有望成长为十亿级别大品种 填补临床用药缺口 [4][6] 战略并购方向 - 投资并购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以技术为主的生物制造企业 特色专科领域细分市场龙头 前沿技术与潜力赛道的创新孵化类企业 [3] - 控股中帅医药获取ADHD核心产品"贯注"独家推广权 进入一类精神药品领域 全国仅18家制剂企业具备相关生产资质 [3] - 通过并购完善高风险高壁垒领域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国家医药战略布局中扮演"压舱石"角色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中帅医药核心产品右哌甲酯缓释胶囊采用50%速释与50%迟释微丸技术 实现双峰释放 血药浓度更平稳 起效更快且作用时间更长 [4] - 创新缓释剂型符合学生学习生活规律 可掰胶囊设计提升低幼儿童用药依从性 [4] - 中帅医药具备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 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全链自主开发 保障供应安全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4] 投后管理与整合 - 推行"长征计划"投后管理体系 以"四个重塑"结合"辅导员机制"全面赋能被投企业 成功应用于神舟生物等多个项目 [5] - 建立"控股主导+参股布局+业务协同"多层次投资生态 参与设立华润医药(成都)创新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 [6] - 通过产业基金加强在合成生物 创新药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卡位与孵化 [6] 未来发展方向 - 明确合成生物 国际化 智能化三大重点方向 合成生物被视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具备政策资源优势 [6] - 持续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出海 全面构建以AI底层平台为核心的研发 生产与服务体系 [6] - 从产品驱动经技术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 构建更具韧性 更富层次的业务生态 [6]
“并购之王”丹纳赫是如何“养成”的?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0 11:26
丹纳赫集团并购战略核心 - 公司40年累计完成近400次并购,总花费约900亿美元,创造市值约2000亿美元,若计入分拆企业则股东价值达2500亿美元[2] - 年均股东回报率22%,超越标普500指数(12%)和伯克希尔(16%),与苹果公司相当[2] - 并购三大特征:年均超10次高频度、成功率显著高于市场70-90%失败率、跨十几个行业的多元化成功[4] 并购风格演变历程 离散式制造业阶段(1980s-2001) - 早期采用高杠杆、税务盾牌等激进手段,后转向利基市场领先企业策略[6] - 谢尔曼时期新增国际化并购和DBS精益整合手段,后期开始聚焦环境控制等平台[6] 流程驱动多元化阶段(2001-2016) - 卡尔普组建世界级核心团队,建立科学并购体系[7] - 实施"双轨制"并购:基层运营公司负责补强型并购(如哈希并购巴西Hexis),总部战略团队主导平台型并购(如28亿美元并购泰克电子)[8] - DBS系统深度融入并购流程,形成标准化工作方法[9][10] 聚焦生命科学阶段(2016-2023) - 剥离非核心业务(福迪威/盈纬达/Veralto),95%并购资金投向生命科学与诊断领域[11][12] - 年均并购次数下降47%至7.4次,但单笔交易额达9.1亿美元,总金额超600亿美元占历史60%[12] - 典型大额交易包括214亿美元并购GE生物医药、138亿美元并购颇尔集团等[12] - 新增早期科技投资手段,成立风险投资部门布局生物医药前沿技术[13][14] 战略平台建设案例 水质平台(1996-2023) - 通过55起并购(披露金额12.4亿美元),营收从5亿增至29亿美元,利润率提升至20-25%[17][20][21] - 关键交易包括3.25亿美元并购哈希、Trojan UV和ChemTreat等[20] 测试测量平台(1998-2016) - 48起并购(42亿美元),核心为6.25亿美元福禄克和28亿美元泰克电子并购[22][23] - 福禄克营收从3.4亿增至12亿,利润率从10%提升至25%[23] 体外诊断平台(2004-至今) - 17起并购超120亿美元,包括68亿贝克曼库尔特和40亿赛沛并购[37][38] - 平台营收达96亿美元(占集团40%),利润率27.4%,估值超700亿美元[38] 齿科平台(2004-2019) - 25个品牌整合耗资近50亿美元,包括20亿Sybron和22亿诺保科并购[32][33] - 最终分拆时市值低于投入成本,成为少数失败案例[36]
微创医疗(00853):国资入局、核心股东调整,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东北证券· 2025-07-29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创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集团,近年积极进行费用端管控,业绩扭亏承诺时间表逐步推进,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为11.93/13.93/15.9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 - 0.48/0.83/1.59亿美元,对应PE为 - 57X/33X/17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权交易事件 - 2025年7月25日,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大冢医疗器械将持有的20.70%股权中的15.71%出售给若干买方,包括上海迈泰克7.31%、We'Tron Capital Limited 7.31%和微创公司管理层旗下投资平台1.08% [1] - 交易后大冢医疗器械持股占比低于5%、退出大股东身份,尽善尽美将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提升至26%以上,公司创始人控制权增强 [1] - 本次交易引进国资背景投资者作为战略股东,有望助力核心业务拓展和战略并购能力、改善公司治理水平 [1] 业务合并计划 - 2025年7月16日,微创医疗董事会提议将CRM业务与集团旗下心通医疗进行业务合并,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共享国际营销渠道、强化协同效应 [2] - 集团应在2025年7月17日完成CRM业务的上市,IPO募资不低于1.5亿美元、发售市值不低于15亿美元 [2] 中期业绩预告 - 2025年7月17日,微创医疗发布公告,25H1集团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剔除汇率影响),亏损1.07亿美元(先前承诺不超过1.1亿美元) [2] - 公司承诺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0.55亿美元、26H1盈利不低于0.45亿美元、2026年全年盈利不低于0.9亿美元,应实现2025年下半年盈利0.52亿美元以满足可换股融资协议相关条款 [2]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950.73|1031.06|1193.06|1393.16|1594.98| |(+/-)%|13.07%|8.45%|15.71%|16.77%|14.4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美元)|-477.63|-214.04|-47.50|82.62|158.87| |(+/-)%|-9.42%|55.19%|77.81%|273.92%|92.29%| |每股收益(元)|-0.26|-0.12|-0.03|0.04|0.09| |市盈率|-4.10|-6.97|-57.46|33.04|17.18| |市净率|2.60|2.49|4.99|4.40|3.55| |净资产收益率(%)|-63.03%|-35.47%|-8.69%|13.32%|20.64%| |总股本 (百万股)|1,834|1,847|1,850|1,850|1,850| [4] 股票数据 |股票数据|2025/07/28| | ---- | ----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11.58|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4.56~11.58| |总市值(百万港元)|21,425.02| |总股本(百万股)|1,850| |A股(百万股)|| |H股(百万股)||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76| [5] 涨跌幅情况 - 绝对收益:1M为34%,3M为72%,12M为120% - 相对收益:1M为30%,3M为57%,12M为71% [7]
天津:推动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围绕绿色石化、汽车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未来智能、空天深海等产业开展战略并购
快讯· 2025-07-18 14:48
政策支持并购重组 - 天津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天津市支持并购重组若干措施》,推动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并购 [1] - 重点支持绿色石化、汽车装备等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未来智能、空天深海等未来产业 [1] - 鼓励并购补链强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 [1] 国有企业引领作用 - 国有企业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跨区域并购与优质项目落地天津 [1] - 市属国企将依托上市平台,优化资产结构,加速转型升级 [1] 行业整合与转型 - 支持冶金、轻工等领域重点企业、"老字号"及上市公司通过横向并购、吸收合并提升产业集中度 [1] - 鼓励跨行业并购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跨境并购便利化 - 便利企业利用跨境并购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备案机制获取境外优质资产 [1] - 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合规开展跨境并购重组 [1]
澳洲最强独角兽Canva冲刺上市,估值直逼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55
公司估值与股权转让 - 公司正测试490亿澳元(约合32亿美元)的估值,准备展开股权转让交易,可能是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股份出售 [1] - 三位联合创始人正与少数关键股东商讨内部股份转让计划,为早期员工出让部分股份提供平台,交易规模尚未敲定 [3] - 2024年4月完成总额16亿美元的股份转让,当时估值260亿美元,低于加息前的400亿美元高点 [3] - 2023年10月展示320亿美元估值,基于未披露规模的股份转让,未募集新资本 [4] - 本次交易中联合创始人将推动以高于320亿美元估值进行股份出售,可能是作为私营企业的最后一轮融资 [4] 上市计划与行业对标 - 市场普遍预计公司将在2026年前往美国上市,但创始团队尚未确定具体IPO时间表 [4] - 一旦IPO,公司将与澳洲软件公司Atlassian看齐,后者10年前在纳斯达克上市 [4] - 公司对澳洲风投机构和基金经理影响重大,多家机构将职业履历和基金业绩押在公司表现上 [4] 投资者与收购战略 - 2024年股份转让中,高盛、Quadrant私募基金、加拿大教师养老金计划、ICONIQ Capital和Coatue Management等机构购入股份,部分早期投资者如Square Peg Capital套现 [5] - 公司最初依靠有机增长崛起,主打为小型企业和专业设计师提供设计工具 [5] - 近年来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产品线,包括收购Flourish、Kaleido、Smartmockups等公司 [5] - 2023年以1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Serif,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