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性化
搜索文档
2024零食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市场变革下的新一轮增量
搜狐财经· 2025-11-23 16:03
今天分享的是:2024零食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市场变革下的新一轮增量 报告共计:20页 零食行业步入微增时代 渠道变革重塑市场格局 近年来,中国零食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后,逐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行业规模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转为个位数 微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零食行业规模出现小幅下滑,同比降低3.5%,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微增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渠道多元化成为推动市场变 革的核心力量,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提升,促使行业从过去依赖单一渠道转向多渠道并进的发展模式。 零食行业长期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低,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足15%。由于品类分散、品牌众多,消费者偏好多样,使得 零食品类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较弱。从商超、电商到如今的多元渠道时代,每一次渠道变迁都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线下渠道不断分化,便利店、仓储会员 店、折扣店等业态各具特色,分别以便捷、品质和低价吸引不同客群;线上则涌现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电商,凭借精准推送和互动体验分流传统电 商流量。 在渠道变革中,零食量贩业态异军突起,成为行业增量的重要来源。量贩渠道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 ...
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11 15:39
核心观点 - 2025年Z世代双十一消费呈现参与度高、消费信心强劲、心态复杂且追求理性化、多元化、体验化的特征,消费新生态由线上线下协同、国货崛起及AI赋能共同构成 [1][2] 消费人群画像 - Z世代消费主力为90后(33.4%)、95后(29%)、00后(22.4%),男性占比61.1%超过女性 [1][5] - 地域分布以普通地级市最高(28.7%),其次为新一线城市(22.9%)和北上广深(18.9%) [1][6][7] - 月收入5001-8000元区间的年轻人消费需求最为突出(24.2%),职业分布以企业普通职工(21.9%)、基层管理人员(19.9%)为主 [1][8][9][10] 参与度与节日感知 - Z世代双十一参与比例连续多年上升,2025年达93.1%,较2021年(81.3%)显著提升 [1][10] - 39.1%的年轻人认为2025年双十一“节日感更强” [1][11] 消费心态与评价 - 消费心态呈现两极分化,积极评价集中于促销规则清晰、优惠直接(20.4%)、品类丰富(20.8%)、即时零售便捷(17.2%)及线上线下融合(21.3%) [1][13] - 消极评价包括促销战线过长(18.5%)、选品趋同(16.1%)、价格优势不明显(20.5%) [1][13] - 近三成年轻人对“双十一全年最低价”承诺持怀疑态度,其中18.2%不太相信,18.1%完全不信 [1][15] 消费预算与品类趋势 - 38.6%的年轻人较2024年增加了双十一消费预算,该比例连续多年上升 [2] - 消费品类多元化,情绪消费TOP5为旅行产品、数字增值服务、游戏充值、文创潮玩及文娱消费,文化消费(书籍、影视、知识付费)获得21.4%年轻人青睐 [2] 渠道与品牌偏好 - 超7成年轻人关注线下门店活动,31.3%表示会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显著 [2] - 国货品牌在手机、家电等品类中的年轻人偏好度较2024年明显增长 [2] 技术应用与体验 - 约7成年轻人体验过AI相关电商服务,AI智能客服与个性化推荐最受关注,超六成对AI应用给予正面评价 [2] - 对于双十一持续时间拉长的现象,6成年轻人表示认可,认为可比价更从容、购物时间更充裕 [2]
双十一奢侈品消费观察:情绪价值、高性价比、增值服务成消费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14:26
行业整体趋势 - 全球奢侈品市场正经历自2009年以来首次实质性放缓,预计2025年销售规模将下滑2%至5% [5] - 作为核心市场的中国与美国出现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各大奢侈品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下滑态势 [1] -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双十一期间奢侈品消费热情重新涌动,成为热门品类 [1][4] 双十一销售表现 - 天猫双十一首周期奢品品牌整体成交额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Balenciaga、Burberry等品牌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1] - 天猫平台超200家大牌首发超万款联名和独家限量的当季新品,奢侈品牌的新品成交额获得同比双位数高增长 [6] - 京东双十一“百亿补贴日”中,奢侈品羽绒服品类成交额同比有倍数级增长,奢侈品珠宝和饰品品类同比增长1.5倍 [6] - 唯品会双十一期间多个奢侈品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30%,其1-9月奢侈品销售额已同比增长30%以上 [3][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者消费更趋理性,炫耀式消费减少,不再单纯以贵为好 [5] - 消费者需求出现分化,有的重视“新品”尝鲜,有的重视个性化审美与体验,有的重视“高性价比” [5] - 奢侈品消费从“品牌迷信”迈向“价值导向”,消费者更愿意为能创造愉悦感的“体验”和情绪价值买单 [8] - 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寻求与品牌的“精神共鸣”,LOGO之外更强调风格至上 [10] 销售渠道与策略演变 - 随着奢侈品消费进入性价比阶段,折扣店渠道取得瞩目增长,取代全价店成为消费者选购入门级奢侈品的首选渠道 [8] - 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奢侈品销售的主流选择之一 [10] - 唯品会引入中检鉴定师入驻奢侈品仓,对商品进行100%全检并实现鉴定报告全覆盖,以解决消费者正品疑虑 [3][8][9] - 天猫奢品冰雪运动类目及高端家居品类增长迅速,成为新黑马,反映了消费场景的多元化 [10] 产品品类亮点 - 米兰冬奥会官方赞助商Emporio Armani的EA7冬奥会胶囊系列、MONCLER与设计师邱浩的合作系列等在天猫双11首发 [6] - 雪季来临,“奢滑风”走红,Balenciaga、Bogner等几十个奢侈品牌的滑雪装备被热买 [10] - 高端家居品类中,设计师灯具、高端餐具、家居香氛等是天猫奢品增速最快的五大品类 [10]
张德芹仓促退场,“老茅台人”为何救不了茅台?
搜狐财经· 2025-10-29 20:54
公司人事变动 - 贵州茅台五年内进行第四次换帅,陈华接替张德芹出任董事长 [3] - 张德芹任期仅为545天,创下茅台近年来最短掌舵人纪录 [3] - 频繁的人事更迭被视为公司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面临战略迷惘与增长困境的外在表现 [3][5] 公司战略困境 - 公司陷入战略两难境地:既想维护高端奢侈品形象,又难以抗拒大众市场诱惑 [4] - 一方面通过极致饥饿营销打造奢侈品形象,如“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官方定价7000元,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2万元,溢价近200% [4] - 另一方面试图向下渗透大众市场,但百元价位带产品“台源酒”因渠道库存严重积压、价格倒挂而被迫停产 [4] - 全面铺开的场景布局暴露了公司“既要、又要、还要”的战略贪婪,导致失去清晰的战略焦点 [4] - 战略困局根源在于公司双重身份:既是市场化上市公司,更是贵州省核心财政支柱 [5] 前任董事长任期表现 - 张德芹在任期内推行聚焦主业与质量的改革,叫停“茅台美学工程建设”和茅台冰淇淋等跨界业务 [6] - 致力于修复渠道关系,表态“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但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批发代理渠道营收增速仅为2.8%,合同负债骤降44.89% [6] - 任期内飞天茅台价格从2780元跌至1755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公司股价下跌超10%,市值缩水3000多亿元 [7] - 价格失守背后原因是白酒消费理性化趋势、过度依赖飞天单品的结构性风险以及“社交货币”属性消退 [7] - 其改革被视为在既有体系内进行优化改良,难以解决“信仰经济”惯性消退的根本问题 [7] 新任董事长面临挑战 - 新任董事长陈华来自贵州能源系统,具备实业派背景和系统工程思维 [9] - 需直面三大核心挑战:价格体系重塑、渠道利益重构、战略定位抉择 [9] - 传统“控量保价”模式在后政务消费时代系统性失效,稀缺性叙事与投资属性双轮驱动模型亟待重构 [9] - 直销渠道营收增速高达18.6%与传统渠道萎缩形成对比,需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渠道生态 [9] - 需要在“规模扩张”与“价值深耕”之间作出明确抉择,当前全价位、全场景扩张策略已显现疲态 [9] - 需平衡现代化管理与千年工艺传承、品牌年轻化与核心价值维护、全球市场拓展与中国白酒国际化叙事构建 [10]
机构:白酒三季报亮红灯,5个龙头利润下降30%,动销数据大幅走弱
搜狐财经· 2025-10-24 04:42
行业整体业绩预测 - 多家券商一致预测白酒板块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遭遇集体“业绩暴雷”,情况严峻超出预期 [1] - 业绩下滑趋势与宏观经济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显著放缓,特别是餐饮行业增速近乎停滞直接相关 [1][8] - 行业面临外部需求冲击,整体动销预计下滑超过20%,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整体动销下滑约20% [4] 主要酒企业绩预测详情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利润可能接近零增长,或维持小幅正增长,预计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和2% [1][8] - 五粮液利润预计下降20%左右,广发证券预测其收入下滑30%,利润大幅下滑45% [1][8] - 泸州老窖利润预计下降20%或25%,因坚持挺价导致动销偏慢,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25%和30% [1][8] - 洋河股份利润降幅可能超过30%,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30%和40% [1][8] - 今世缘利润降幅可能超过30%,预计收入和利润均下降30% [1][8] - 古井贡酒利润降幅可能超过30%,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40%和50% [1][8] - 口子窖利润降幅可能超过30%,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30%和45% [1][8] - 水井坊利润降幅可能超过30%,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30%和40% [8] 市场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场景呈现分化,商务宴请表现疲软,而大众消费和婚喜宴场景相对坚挺 [6]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性价比成为核心考量,动销主力转移至100-300元价格区间 [9] - 800-1500元高端价格带产品倒挂现象严重,低度白酒因风味与饮用舒适性兼顾而增长迅速 [9] - 消费场景从传统商务宴请向朋友小聚、家庭自饮等碎片化、生活化场景转变 [9] 酒企应对策略与行业调整 - 酒企普遍采取务实策略,包括加速调整出清以减轻渠道压力,缩减费用投入以提升经营效率 [6] - 头部酒企通过控量稳价、重构厂商关系、直接拉动消费、优化产能等措施缓解渠道压力 [9] -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企,面临价格倒挂困境,三季度报表端业绩更真实地向实际动销水平收敛 [10] - 行业正处于加速出清阶段,从规模扩张转向更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 [11] 宏观数据关联 - 7月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下滑,餐饮行业增速回落至1%以内 [8] - 6月社零增速环比回落,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下滑明显,烟酒类零售额同比下滑0.7%,增速环比5月大幅下降11.9个百分点 [8]
为什么睡帐篷成了今年最聪明的消费选择?
36氪· 2025-10-17 10:10
消费趋势转变 - 消费价值观从“为奢华买单”转向“为意义投资”,消费者拒绝为过度服务付费,转而为场景与体验买单 [2][3] - 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消费者不再简单追求“贵的就是好的”,而是寻找个人感受与支付价格的最优解 [4] - 国庆期间帐篷、睡袋等户外装备销量同比增长200%,反映了低消费、高体验的“新性价比”需求 [2][3] 户外生活方式迁移 - 户外活动正从“偶尔为之”的休闲方式演变为一种日常化的“户外化”生活方式,内涵扩展至城市公园露营、阳台园艺等日常场景 [7] - 催生新的消费场景,产品追求轻量化、易搭建、高颜值,以满足消费者无缝切换城市与自然生活的需求 [9] - 品牌推出融合通勤与户外功能的防晒服装,以及将客厅功能迁移至自然中的“客厅帐”等产品,模糊户外与日常的界限 [9]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前景 - 行业具备三大长期发展驱动条件:人均GDP达一万美元以上、政策对运动及小众户外运动的推动、户外运动基建的扩张与完善 [4] - 从美日历史经验看,中国市场已具备户外运动大众化扩张的成熟条件 [4] - 在小红书平台上,“露营”相关内容连续三年大幅增长,显示大众兴趣持续升温 [4] 可持续消费趋势 - 户外体验成为环保意识的天然培养皿,89%的户外爱好者认为户外人有更强的环保意识,95%认同户外生活需向可持续发展 [11] - 可持续性成为户外品牌的新竞争维度,品牌推出可回收帐篷系列、可再生面料服装线等产品 [11] - 户外爱好者更倾向于选择可降解材质的帐篷、太阳能照明设备、再生材料制作的户外服装 [11]
万亿市场,双雄竞速,大厂入局,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的硬折扣革命
36氪· 2025-10-14 15:45
行业概览与市场前景 - 中国硬折扣零售行业预计2024年至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达33.8%,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138亿元[3] - 行业格局从早期的百花齐放演变为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的双雄争霸格局,2024年两者CR2市占率达70%[3][7] - 电商巨头如京东、美团以及传统商超纷纷跨界入局,行业进入跨界融合的3.0时代,特点是从野蛮生长转向效率比拼[12][13][15][16] 万辰集团分析 - 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主营食用菌菇和量贩零食,2023年将旗下四大品牌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品牌门店数从2023年末的4560家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275家[4] - 零食零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6656.9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317.9亿元,增幅接近478倍,并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总营收323.29亿元,归母净利润2.94亿元[4] - 公司增长飞轮包括全国品牌网络战略性扩张、规模化采购提升议价能力等五大要素,并拥有51个常温仓与13个冷链仓,总仓储面积96万平方米,实现大部分门店“T+1次日达”补货[5][9] 鸣鸣很忙集团分析 - 集团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11月合并成立,合并时门店总数超6500家,至2025年9月门店数已突破2万家[2][6] - 合并后采购规模提升,共享仓储物流网络使单仓配送半径覆盖300公里,商品周转期缩短至5-7天,终端售价较传统渠道低20%-30%[6] - 双方在区域布局上高度互补,零食很忙覆盖华中、西南,赵一鸣零食深耕华南、华东,合并后避免恶性竞争并集中资源渗透北方及下沉市场[6]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量贩零食连锁商业模式本质是砍掉中间商,从源头厂家直接进货,以低价卖给消费者,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效率与成本控制[8][9] - 行业进入2.0效率比拼时代,重点发展自有品牌以提升毛利率和构建品牌标识,例如万辰集团的“好想来超值”天然饮用水2025年8月单月销量超2500万瓶[11] - 硬折扣连锁正从“价格战”转向“效率战”,供应链优化、自有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能力是企业胜出的关键[17] 新进入者与竞争态势 - 京东折扣超市全国首店于2025年8月开业,5000平方米卖场开业当天涌入近6万名顾客[13] - 美团旗下“快乐猴”全国首店于2025年8月29日在杭州开业,主打自有供应链,产品涵盖果蔬、烘焙、日用品等,强调极致性价比[13] - 盒马将其平价超市品牌“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并于2025年9月开放加盟,战略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主业[15]
单个商场一年卖20亿,奥莱究竟有什么魔力?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29
砂之船奥特莱斯业绩表现 - 砂之船(长沙)奥莱连续7年实现营收正增长 年销售额突破18.6亿元 2025年目标剑指20亿元 [1] - 凭借150万会员高度认可 成为长沙商业市场中极具辨识度的超级奥莱 [1] 中国折扣零售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国奥特莱斯销售额达2390亿元 逆势增长4% 与传统商超销售额下降形成对比 [3] - 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但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3] - 行业核心在于常态化折扣模式 契合消费者既要花得值也要买得爽的核心诉求 [3] 线下硬折扣业态发展动态 - 京东在河北涿州开设5000平方米折扣超市 开业首日接待近6万人次顾客 相当于当地十分之一常住人口 [3] - 盒马将社区硬折扣店升级为超盒算NB 单日开出17家新店 [3] - 爆款商品包括9.9元30枚鲜鸡蛋和7.99元24瓶纯净水 印证消费者对优质低价的强烈需求 [3] 线上折扣平台运营表现 - 唯品会第二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 贡献超一半线上销售 [5] - 平台合作品牌数超过46000家 包括奢侈品牌 采用品牌+折扣特卖模式 [5] - 在限时狂秒活动中 COACH和Burberry爆款包包折扣低于2折 上架不久即售罄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本质 - 折扣零售多元进化是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的价值重构 [7] - 不同业态通过差异化策略共同诠释好货不贵的真谛 [7] - 零售业正经历效率革命与体验升级 企业通过精准卡位获得优势 消费者获得品质价格与情感多重满足 [7]
名酒企业扎堆入局光瓶酒市场,或将改写行业竞争逻辑丨华策酒业评论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00
行业趋势:光瓶酒市场爆发 - 光瓶酒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消费逻辑从"价格=价值"转向理性化,强调性价比和品质 [3] - 年轻消费群体(25-35岁)占比超过40%,驱动场景创新和轻社交需求 [4] 名酒企业战略布局 - 名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集体入局光瓶酒赛道 [2] - 布局动机包括应对高端市场饱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及防御新兴品牌竞争 [6][7][8] - 利用成熟供应链和品牌势能向下辐射,实现高性价比产品快速推出 [9] 市场结构变革 - 行业从"纺锤型"(中端主导)转向"哑铃型"(高端与大众两极分化) [10] - 中端市场可能被挤压,加速行业洗牌和中小品牌淘汰 [10] - 渠道从传统烟酒店向全渠道扩展,品牌叙事从历史故事转向价值共鸣 [11] 产品与技术升级 - 光瓶酒品质革命依托固态发酵和智能化酿造技术提升口感 [5] - 名酒采用与高端产品相同基酒,通过简化包装实现"降维打击" [5] - 未来竞争聚焦品质化、场景化(如年轻/女性群体定制)和品牌文化强化 [17][18][19] 挑战与竞争环境 - 名酒面临价格锚定效应(如80元产品被预期50元)影响销量 [13] - 需确保光瓶酒品质与高端产品一致,避免损害品牌声誉 [14] - 区域品牌(如河北泥坑酒)通过本地文化IP策略抵御全国性竞争 [15]
天佑德酒2025半年报:营收短期承压,现金流大增136%凸显经营韧性
全景网· 2025-08-22 15:52
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未出现V型反弹 呈现总量放缓与结构分化的新常态 高景气与强压力并存[1] - 行业增长动力从扩容式增长转变为挤压式增长 企业需从竞争对手夺取份额[3] - 马太效应加剧 梯队分化鲜明 行业底层逻辑从量价齐升转变为量缩价稳[3] 公司财务表现 - 天佑德酒上半年营业收入6.74亿元 同比下降11.24% 归母净利润5146.02万元 同比下降35.37%[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42亿元 同比增长3.92% 归母净利润-1604.27万元 同比改善44.15%[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136.47% 反映供应链与渠道资金管理优化[2][4][8] -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5847.67万元 显示经销商体系保持信心[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实施全价位段产品覆盖策略 推出百元价位带渠道产品应对消费理性化趋势[3] - 青稞白酒收入5.70亿元 占酒制造收入99.06% 中高端产品(100元以上)收入2.99亿元占比52.02% 大众产品(100元以下)收入2.71亿元占比47.04%[6] - 上山战略聚焦中高端产品冲刺千元价格带 下乡战略通过百元以下产品推动县域市场开发[6] - 年轻化战略推出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43度雪莉青稞酒等果味创新产品[7] 渠道与运营管理 - 青海省内拥有77家一级经销商和近万家销售终端 半年砍掉38个低效网点 新增56个宴席型终端 单店产出提升12%[7] - 电商收入2431万元 同比增长4.64% 占整体收入3.61% 但贡献1.2亿次品牌触达[7] - 主动管理渠道库存 减轻渠道负担 应对价格倒挂问题[4] 品牌与营销创新 - 通过醉美浪山节等活动将旅游热度转化为品牌曝光与销售动能 三天吸引两万名游客 相关短视频获130万次点赞[6][9] - 品牌搜索指数提升37% 广告宣传及市场费用8847万元同比微降0.56% 宴席场景复购率提升8个百分点[9] - 开展纪录片拍摄、咖啡联名、登山协会合作等文化营销 强化高原生活方式定位[9] 战略方向与行业展望 - 公司坚持品质主义、精神主义、长期主义理念 聚焦市场基础夯实与内部结构优化[5] - 区域酒企需聚焦根据地市场、核心产品和特定消费场景 而非盲目全国扩张[11] - 行业长期发展依赖品类创新、口感创新和营销创新 需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需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