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改革

搜索文档
沥青:供应增需求弱,多地价格有10-100元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2:50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本周沥青市场:供应增需求弱,价格有调整】本周,华北部分炼厂复产沥青,使总体供应增长。需求 端却因降雨及资金短缺,旺季未超预期。库存结构改善,厂库持稳、压力小,社库去化。 因担忧美国 对委内瑞拉军事行动,沥青裂解价差维持高位。未来一周南方降雨多,旺季不旺明显。成本端,OPEC 增产使原油成本下移。 中长期,临近秋季施工条件转好,但阶段性降雨多。原油利空消化后,需求旺 季预期或带动沥青期货年内最后一次上涨。 近期山东消费税改革试点未扩大,华南受原油配额和消费 税限制,仍是价格洼地。现阶段旺季无超预期表现,原油企稳后可尝试多头配置。 估值端,较原油偏 高,裂解价差震荡转弱。驱动端,近端转强,中远期偏弱。基差可兑现利润,月差偏弱,裂解上方驱动 变弱。 单边方面,盘面有一定空配价值,但仍贴水现货。 现货成交上,长三角、山东、华南、西南川 渝地区沥青价格跌10 - 100元/吨,华北涨10元/吨,其他地区持稳。 长三角主力炼厂汽运及船运价下调 100元/吨;山东个别品牌降价致主流成交低端价回落;川渝需求淡,重庆前沿库降价50元/吨; 华北主 力炼厂对70#沥青 ...
消费行业联合行业深度:十五五系列报告解读(51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9-10 19:41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将转向生产与消费并重 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1] - 消费政策力度持续增强 2024年统筹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2025-2026年延续补贴政策 [1] - 服务消费占比仅15.2% 远低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55%-66%水平 发展潜力巨大 [23] - 科技消费产品如扫地机、无人机受益工程师红利 催生新消费需求 [1] - 消费税改革推动地方政府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优化消费环境 [1][39] 消费现状与国际比较 -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从2010年34.33%升至2023年39.13% 持续低于40% [20] - 消费率显著低于美国(67.9%)、日本(55.58%)、巴西(63.33%)、越南(54.58%)等国家 [20] - 服务消费占比15.2% 较美国(61.5%)、日本(55.2%)、英国(56.5%)存在巨大差距 [23] - 2005-2024年社零总额从6.65万亿元增至48.33万亿元 CAGR达11.39% [45] - 2013-2024年传统品类增速低迷:家电类CAGR 3.7% 服装类CAGR 2.3% [48] 政策导向与改革措施 - 财政支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入 [26][27]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提高社保标准 缓解家庭养育负担 [27] - 推行"财随人走"转移支付机制 匹配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资源 [30] -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 [32]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端 促使地方政府优化消费服务 [39] 细分消费领域表现 - 新兴消费品类增长强劲:2013-2024年化妆品CAGR 9.4% 体育娱乐CAGR 10.9% [48] - 白酒产量从2017年1198.1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 需求持续弱化 [49] - 吸烟率从2005年26%降至2024年23.2% 健康导向趋势强化 [50] - 服务消费场景扩展:演出、赛事需求增长产生地方消费溢出效应 [25] 投资建议涉及板块 - 食品饮料:东鹏饮料、立高食品、优然牧业、百润股份 [2] - 社服板块:古茗、蜜雪集团、步步高、中升控股 [2] - 轻工板块: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 [3] - 潮玩玩具:泡泡玛特、布鲁可 [4] - 家电板块: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石头科技、科沃斯、影石创新 [5] - 农业板块: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11] - 纺服板块: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比音勒芬、海澜之家、李宁、三夫户外 [11]
沥青:旺季不旺,成本与需求左右市场走向
搜狐财经· 2025-09-06 14:42
市场供需状况 - 沥青总体供应平稳 需求端因降雨及资金短缺无法有效释放 [1] - 厂库去库压力小 社库去库偏慢 部分投机需求带动库存转移 [1] - 开工低位 南方有赶工预期 [1] 价格表现与价差 - 山东华东基差走弱 裂解价差维持高位 [1] - 华南因原油配额和消费税限制仍是价格洼地 [1] - 厂家有挺价基础 [1] 成本端因素 - OPEC持续增产缓解沥青成本端供应偏紧预期 [1] - 近期马瑞原油到港增加 [1] 季节性因素 - 未来一周南方降雨多 基本面环比转弱 [1] - 需求处于季节性旺季但旺季不旺特征明显 [1] - 南方梅雨季拖累需求 [1] 政策影响 - 山东消费税改革试点未扩大 [1] - 山东消费税改革或提升开工率 [1] - 去产能预期强烈 [1]
统一大市场系列研究之一:补贴与竞争:哪些地区和行业内卷更严重?
东吴证券· 2025-09-01 22:05
土地补贴规模与结构 - 2017-2024年70城工业部门年均土地补贴达1.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17] - 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价格剪刀差显著,2024年住宅地价为工业地价的21.5倍[17] - 年均工业仓储用地出让4.3万平,按工业地价计算地价款为1884亿元,按均价计算应为1.64万亿元[17] 财税补贴规模与行业差异 - 2023年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约7300亿元,占GDP的0.56%[21] - 金融地产行业税负率最高(金融业24.5%,房地产业21.4%),中高端制造业税负率较低[22] - 烟草制品业税负率高达62.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税负率为12.5%[22][26] 地区税负率差异 - 2023年省级税负率差异显著,最低为广西(8.5%)、福建(8.6%)、湖南(8.7%),最高为北京(34.5%)、上海(33.4%)[28] - 东部地区税负率最高(16.4%),中部最低(10.7%),东北和西部分别为12.7%和12.4%[28] - 山西省因采矿和烟酒行业占比高,税负率达17.8%,远高于中部平均水平[28] 行业与地区内卷程度识别 - 汽车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河北(利润率1.9%,税负率2.7%)、江西(利润率3.9%,税负率2.5%)、广西(利润率-1.0%,税负率2.5%)[36] - 电气机械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陕西(利润率2.3%,税负率1.8%)、江西(利润率5.0%,税负率0.9%)[36] - 电子设备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安徽(利润率-0.6%,税负率1.1%)、河南(利润率2.8%,税负率1.0%)、湖北(利润率-3.3%,税负率0.7%)、广西(利润率1.4%,税负率0.6%)[37]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 - 地方政府从“逐底竞争”(降低要素成本吸引资本)转向“逐顶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资本)[47] - 转变驱动因素:房地产市场承压、反内卷政策规范补贴、消费税改革推动消费环境优化[49] - 2024年70城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较2022年下降31.4%,单位工业用地产出增速从10.1%降至4.2%[50][54] 政策与风险因素 - 反内卷政策明确禁止违规税费补贴,要求优化营商环境而非拼政策优惠[55][60] - 消费税改革推动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但消费税仅占税收总收入9.4%(2024年1.65万亿元)[62] - 风险包括土地市场变化、税负率计算误差、政策执行不确定性[63]
盛松成等:通过税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的积极性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9 17:06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财税制度以生产地分成为主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抑制消费潜力释放,需通过增值税分配机制改革和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消费地受益"型激励 [2][3][6] 现行税收结构及问题 - 2024年中国税收收入17.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6.67万亿元占比38%,消费税1.65万亿元占比9% [4] - 增值税按生产地原则"五五分成"导致消费地居民负担税款但生产地政府获得收入,造成地区间税收横向分配失衡 [7] - 生产地分成机制促使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加剧低端产能过剩并抑制消费市场培育 [8] 国际经验借鉴 - 欧盟通过30年改革将增值税从生产地原则过渡到消费地原则,采用一站式申报机制(OSS)实现跨境交易按消费地征税 [10][11] - 美国消费率超80%,其销售税在零售环节征收且各州税率差异(4%-7%),通过高税率抑制不健康消费、免税政策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 [13][14] - 美国将燃油税等专项税收直接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税收-服务-消费"良性循环 [14] 具体改革建议 - 在平台经济领域试点增值税"生产地与消费地结合"分配模式,将地方分享50%部分按贡献度横向再分配 [16] - 完善留抵退税机制使上游生产地承担退税责任,实现税收现金流精准匹配 [16][17] - 降低消费税法定税率(如小汽车、高档化妆品),并建立调节基金平衡地区间收入差异 [17] - 将消费税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整合联动,避免重复征税并对绿色智能产品给予税收优惠 [18] - 通过电子发票定位技术及区块链技术完善消费统计体系,为改革提供数据基础 [18] 改革预期效果 - 建立消费导向型财税激励可推动地方政府优化消费环境,释放统一大市场潜力 [3][12] - 通过差异化税率引导绿色健康消费,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5][17]
盛松成:地方发展模式何以重投资轻消费?如何改变?|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07 19:41
核心观点 - 大力提振消费是全面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置于政府主要工作之首 [2] - 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资金约束,发放消费补贴存在财力不足和透支未来消费的问题,需从财税制度层面建立促进消费的良性激励机制 [3] - 增值税和消费税是改革重点,2024年增值税占税收收入38%(6.67万亿元),消费税占9%(1.65万亿元) [3] - 建议通过增值税分配向消费地倾斜、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改革,推动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4] 财税制度制约消费潜力释放 - 现行增值税分配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抑制地区间产业有序转移 [6][7] - 平台经济发展加剧增值税分配不合理,消费行为分散但税收集中在平台注册地 [7] - 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模式加剧产能过剩,缺乏培育消费市场的积极性 [8] - 现行转移支付机制效率低,难以解决税收归属与实际税源错配问题 [8] 国际经验借鉴 欧盟增值税改革 - 欧盟经历四个阶段实现从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转型,建立"一站式申报机制"(OSS) [10][11] - 中国可采取"生产地+消费地"复合模式,逐步过渡到以消费地为主的分配机制 [12] 美国销售税制度 - 美国消费率长期保持高位(目前超80%),销售税是消费税主力 [13] - 联邦政府对特定商品征收消费税,州政府征收普通销售税(税率4%-7%) [14] - 启示包括: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行为、将消费税与公共服务挂钩形成良性循环 [15] 改革建议 增值税分配优化 - 在平台经济领域试点生产地与消费地相结合的分配规则 [16] -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实现税收现金流精准匹配 [16] 消费税改革 - 适当降低已普及商品的消费税税率(如小汽车、高档化妆品) [17] - 建立消费税收入调节制度平衡地区间分配 [17] - 通过差异化税率鼓励绿色、健康消费 [17] 税种联动与统计体系 - 将消费税与增值税联动管控,整合小汽车消费税与车辆购置税 [18] - 加强消费统计技术保障,利用电子发票、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数据基础 [19]
【保值率】2025年7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8-06 16:44
政策方向 - 消费税改革针对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扩展至90万元,且明确包含电动车等新能源车,新政已开始执行,对超豪华车终端价格有直接影响 [6] - 消费税改革有利于财政收入构成更加合理,同时有利于扩大内需 [6] 热点事件 - 汽车市场上半年价格战引起重视,官方采取多项措施遏制无序竞争,价格战有所收敛但尚未形成持续市场规范 [9] 线上车源量变化 - 车源量小幅下降,反映置换新车减少,新车市场短期补贴结束,金融免息成为主要促销手段 [12] - 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同比增长26.06%,需警惕汛期水泡车影响交易 [12] 各级别保值率 - 小众市场如小型轿车和中大型SUV保值率较高,因新车供应较少导致二手价格偏高 [16] - 2025年下半年厂商换代计划加速推进,商户心理预期受半年时间节点影响 [16] 新能源车市场变化 - 大功率充电桩与电网不兼容问题逐步解决,省级牵头建设实现"因地制宜",车企自建充电网络获支持 [19] -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推广需多方配合,后续运营将出现更多创新模式 [19] 不同类型新能源车保值率 - 七月新车价格略升且补贴暂停,置换交易未持续增长,二手车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23] - 插电混动车型面临消费者持币观望,入门级电动车出现老款降价、新款升级现象 [23] 行业研究背景 - 保值率数据反映品牌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为回购、置换、金融等业务提供重要参考 [2][4] - 保值率计算基于良好车况下的二手车售价(B2C) [4]
盛松成:地方发展模式何以重投资轻消费?如何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8-03 15:32
政府工作重点与消费提振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政府主要工作之首,强调通过消费扩大内需[2] - 地方政府面临资金约束和财政压力,发放消费补贴可能透支未来需求[2] - 需建立地方政府促进消费的良性激励机制,释放统一大市场潜力[2] 税收结构与改革方向 - 2024年中国税收收入17.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6.67万亿元(占比38%),消费税1.65万亿元(占比9%)[3] - 增值税和消费税改革是提振消费的主要财税抓手[3] - 建议增值税分配向消费地倾斜,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以支持新兴消费领域[4] 增值税分配机制问题 - 现行增值税分配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6] - 平台经济加剧生产地和消费地分离,税收集中在平台注册地[6] - 现有机制导致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加剧产能过剩[6][7] 国际经验借鉴 - 欧盟增值税改革从生产地原则逐步转向消费地原则,建立一站式申报机制[9][10] - 美国消费率超过80%,销售税制度通过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行为[11][12][13] - 美国将消费税与公共服务挂钩,形成"税收-服务-消费"良性循环[14] 改革建议 - 在平台经济领域试点"生产地与消费地相结合"的增值税分配规则[15] - 优化消费税税率结构,降低已普及的高档消费品税率[16] - 建立消费税收入调节制度平衡地区间税收分配[16] - 推动增值税与消费税联动管控,避免重复征税[17] - 完善消费统计体系,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升级数据基础设施[17]
盛松成、龙玉、陈玺:通过税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的积极性
观察者网· 2025-07-31 13:17
提振消费与财税改革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工作,强调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1] - 地方财政受债务和房地产市场拖累,发放消费补贴面临资金约束且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1] - 建议从增值税和消费税改革入手建立地方政府促消费激励机制,2024年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38%(6.67万亿元),消费税占9%(1.65万亿元) [2] 现行增值税制度问题 - 生产地原则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消费地居民负担增值税但生产地政府获得分成 [4][5] - 平台经济加剧分配失衡,税收集中流向平台注册地(多为发达地区) [5] - 激励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造成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并存 [5] 国际经验借鉴 欧盟增值税改革 - 欧盟历经30年从生产地原则转向消费地原则,通过一站式申报机制(OSS)实现跨境交易按消费地征税 [8][9][10] - 中国可借鉴"生产地+消费地"复合模式,逐步过渡到消费地为主的分配机制 [10] 美国消费税制度 - 美国消费率超80%,销售税(4%-7%)在零售环节征收,45个州对有形商品征税,部分州扩展至劳务消费 [11][12][13] - 差异化税率设计:烟酒等高税率,食品药品免税;燃油税等专项税收直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3][15] 改革建议 增值税优化 - 平台经济领域试点生产地与消费地结合分配规则,50%地方分成按贡献横向分配 [17] - 改进留抵退税机制,由上游生产地承担退税责任 [17] 消费税改革 - 降低已普及商品(如小汽车)税率,建立过渡期收入调节基金平衡地区差异 [17][18] - 差异化税率引导绿色消费,高污染产品高税率但避免过度冲击经济 [19] - 整合小汽车消费税与车辆购置税,联动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 [20] 数据支撑体系 - 通过电子发票定位和区块链技术完善消费统计,支持消费税后移和增值税分配优化 [20]
“十四五”消费税扩围增收,征收环节后移待破冰|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24 20:51
消费税改革政策调整 -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调整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1] - 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期发文实质扩大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税范围,将售价标准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并纳入新能源车 [1] - 超豪华小汽车被额外征收10%消费税,目的是引导合理消费,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 [1] 消费税收入规模与结构 - 消费税收入规模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与消费税扩围直接相关 [1] - 中国消费税针对15类特殊商品征税,烟、成品油、小汽车和酒四个税目收入占比超九成,其中烟和成品油占比超八成 [1] - 2015年国内消费税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 [2] - 2022年电子烟被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2023年实质性扩大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近年消费税收入稳定在1.6万亿元以上 [2] - 今年前5个月国内消费税收入约7729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速(-1.6%) [9] 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 - 目前消费税征收环节集中在生产环节,收入全部归中央财政 [10] - 2019年国务院发文明确逐步将部分消费税品目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增量收入划归地方 [10]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10] - 改革有利于减轻生产企业资金压力,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拉动本地消费 [11] 改革面临的挑战 - 征税环节后移导致征税对象从少量生产企业转变为大量批发零售企业,税收征管难度大幅增加 [11] - 各地消费税规模差异大,改革会导致地方财政利益分配不均 [11] - 需要同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收入调节基金缓解部分地区收入缺口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