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

搜索文档
【数据发布】2025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7-09 18:1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变动情况 - 2025年6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城市上涨0.1%,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3%,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 [1] - 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下降0.1% [1]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1%,影响CPI上涨0.03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6.1%影响CPI上涨0.1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0.07个百分点 [2] - 蛋类价格同比下降7.7%影响CPI下降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下降4.2%影响CPI下降0.13个百分点(猪肉下降8.5%影响CPI下降0.12个百分点),粮食下降1.2%影响CPI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他用品及服务(+8.1%)、衣着(+1.6%)、教育文化娱乐(+1.0%)涨幅居前,交通通信下降3.7% [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变动情况 - 6月全国CPI环比下降0.1%,城市下降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持平 [1] - 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下降0.09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3%影响CPI下降0.07个百分点,蛋类下降2.9%影响CPI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畜肉类环比下降0.6%影响CPI下降0.02个百分点(猪肉下降1.2%影响CPI下降0.02个百分点),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0.7%各影响CPI上涨0.01个百分点 [4][5] -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两平两降:其他用品及服务(+0.5%)、生活用品及服务(+0.2%)、医疗保健(+0.1%)上涨,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均下降0.1% [5]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52.3%的受访厂商看淡未来六个月澳门出口前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9:33
出口前景分析 - 受访厂商对未来六个月出口前景态度越趋审慎,26.9%看好出口前景(较上季上升3.9个百分点),52.3%看淡(较上季上升29.2个百分点),20.8%预期无显著变动(较上季下降33.1个百分点) [1] - 出口前景相对表现较佳的市场是亚洲及太平洋区(不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日本),指数变动为25.6%,美国市场表现逊色,指数变动为-43.3% [1] 订单情况 - 2025年第1季受访厂商手头订单月平均数为3.0个月,较2024年第4季减少0.4个月 [1] - 成衣制造业手头订单数为4.9个月排首位,药品和电子业/电器订单数分别为4.4个月和3.4个月,其他非纺织品为1.0个月 [1] 主要出口货品 - 第1季主要出口货品包括药品、电子产品/电器、烟酒、成衣及其他食品 [1] 出口活动问题 - 68.2%受访厂商表示"订单不足"是主要问题,38.2%表示"原材料价格上升",36.4%认为"外地市场价格竞争剧烈"是主要问题 [2] - 对未来三个月展望,43.2%厂商表示"订单不足"是主要问题,15.8%认为"外地市场价格竞争剧烈"是主要问题 [2]
中金缪延亮 | 打破负向螺旋:低通胀的破局之道
中金点睛· 2025-07-04 07:29
本轮低通胀的典型事实 - 物价持续低位运行:2023年以来CPI同比增速长期在零值附近徘徊,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在0-1%区间波动,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为负,持续时间超过1998-1999年通缩时期[4][12] - 结构呈现"一升七降":CPI八大类分项中仅黄金珠宝首饰受国际金价带动上涨,其余七大类价格涨幅普遍回落,房租分项年均增速从3%降至零增长[14] - 量价显著背离:实际GDP增速保持5%左右,但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为负,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08.5而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85.8的历史低点[18][21] - 货币循环不畅:2021-2025年居民存款增长70%至160万亿元,企业存款仅增17%至78万亿元,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0.66降至0.64[25][27] 低通胀的核心驱动因素 - 金融地产周期下行:2021年6月二手房价格触顶后,房租CPI增速从年均3%降至零,直接拖累核心CPI约0.5个百分点,居民新增贷款占比骤降至5.4%[38][43] - 地方政府财政约束:土地出让收入占比从44.3%降至27.6%,导致地方政府支出/GDP比率下降6.5个百分点,形成"财政加速器"效应[44] - 收入预期恶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从8%降至不足5%,灵活就业人口达2亿占比14.3%,周均工作时长从46小时延长至49小时[29][52] - 负向螺旋强化:房价下跌通过产业链传导抑制就业和工资增长,收入预期转弱又进一步压制购房需求,形成自我强化的下行机制[49][67] 结构性消费特征变化 - 消费降级明显:600元以上高价白酒销量占比从3%降至1.9%,200元以下产品占比升至95%;2025年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从151元降至115元[63][66] - 必需与可选消费分化:家电家具等耐用品价格持续走弱,而衣着通信等必需品表现韧性,黄金珠宝因保值属性逆势上涨[33][36] - 服务消费量增价减:国内出游人次恢复增长但人均支出下滑,反映消费意愿增强但支付能力受限[66] 政策破局方向 - 修复企业资产负债表:通过专项再贷款缓解应收账款压力,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权益注资稳定房地产市场[75][76][77] - 改善居民现金流量表:调整存量贷款利率(1个百分点可年省8145亿利息)、提高社保和转移支付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79] - 财政货币协同发力:M2突破325万亿元但信用传导受阻,需配合结构性改革打破"资金空转",2025年财政赤字率已提至4%[71][73]
★2025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 2025-07-03 09:5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变动 - 2025年5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1%,1-5月累计同比降幅相同[1] - 城市CPI同比持平,农村下降0.4%[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1] - 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5%[1] - 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0.1%,其中鲜果(+5.5%)和水产品(+2.5%)涨幅显著,鲜菜(-8.3%)和蛋类(-3.5%)跌幅明显[1] -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他用品及服务(+7.3%)涨幅最大,交通通信(-4.3%)唯一下降类别[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变动 - 5月全国CPI环比下降0.2%,城乡同步下降0.2%[1] - 食品烟酒类环比降0.2%,鲜菜(-5.9%)和蛋类(-0.9%)领跌,鲜果(+3.3%)和水产品(+0.8%)逆势上涨[1][2] - 其他七大类环比四涨一平两降,其他用品及服务(+0.7%)和衣着(+0.6%)领涨,交通通信(-1.2%)跌幅最深[2] 分类商品价格变动明细 - 畜肉类:猪肉价格同比+3.1%但环比-0.7%,牛羊肉同比分别-0.1%和-2.8%[2] - 交通通信: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暴跌12.9%,环比续降3.7%[3] - 医疗保健:医疗服务价格同比+0.7%环比+0.3%,西药同比-1.2%[3] - 教育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同比+1.2%,旅游价格同比+0.9%但1-5月累计-0.9%[3] - 居住成本:房租同比-0.1%,水电燃料同比+0.3%[3] 价格指数统计方法 - 调查覆盖8大类268个基本分类商品与服务[4] - 数据来自全国31省500市县10万余家价格调查点[4] - 采用"定人定点定时"的抽样调查方法[4]
2025年5月社零数据点评:5月社零整体同增6.4%,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华源证券· 2025-06-19 16: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社零整体同增6.4%,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零总体数据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除汽车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316亿元,同比增长7.0%;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实现36057/5269亿元,分别同比+6.5%/+5.4% [5][6] - 5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为16716亿元,同比增长8.0%;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餐饮收入总额分别为15342/1374亿元,同比+8.2%/+4.8%;商品零售/餐饮收入总额分别为36748/4578亿元,同比+6.5%/+5.9% [5][13] 中国限额以上分品类月同比数据 - 必选消费整体稳健增长,粮油食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14.6%,饮料类同比+0.1%,烟酒类同比+11.2%,日用品类同比+8.0% [5][17] - 可选消费中金银珠宝及通讯器材类5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较快,纺服类同比+4.0%,化妆品类同比+4.4%,金银珠宝类同比+21.8%,通讯器材类同比+33.0% [5][22] - 其他消费品类中,受“618”大促及国补推动,家电类零售额增长明显,家具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25.6%,家电类同比+53.0%,建材类同比+5.8%,石油及制品类同比 -7.0% [5][34]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5月社零同比增长6.4%,略超预期
国盛证券· 2025-06-18 18: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社服零售基本面维持整体平稳复苏,部分子行业边际转好,叠加政策刺激,后续值得期待[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零整体情况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1.3pct;1 - 5月社零总额203171亿元,同比+5.0%,略超预期[1][9] - 5月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37316亿元,同比+7.0%;排除石油及汽车因素消费品零售额35421亿元,同比+6.3%;1 - 5月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同比+5.6% [1][9] - 5月CPI同比 - 0.1%,与前值持平 [1][9] 分品类情况 - 必选品类同比均正增,5月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同比+14.6%/+0.1%/+11.2%/+8.0%,环比+0.6pct/-2.8pct/+7.2pct/+0.4pct [2][14] - 可选品类仅石油制品同比下滑,5月家电/通讯器材等多数品类同比增长,家电/通讯器材环比增长加速,分别环比+14.2pct/+13.1pct;石油制品同比 - 7.0%,环比 - 1.3pct [2][14] 分区域、类型、渠道及业态情况 - 区域上,5月城镇零售额36057亿元,同比+6.5%;乡村零售额5269亿元,同比+5.4%,城镇恢复快于乡村 [3][25] - 类型上,5月商品零售36748亿元,同比+6.5%;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5.9% [3][25] - 渠道上,2025年1 - 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同比+6.3%,占社零总额比重24.5%;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同比+14.5%/+1.2%/+6.1% [3][25] - 零售业态上,2025年1 - 5月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百货零售额同比增长8.5%/6.3%/5.7%/1.8%/1.3% [3][27] 投资建议 - 新消费景气较高,相关标的有古茗、茶百道等 [34] - 零售调改主线延续,对应标的有永辉超市、重庆百货等 [34] - 跨境龙头小商品城等维持增长,若羽臣等业态及变革值得跟踪,关注遥望科技参股新品放量 [34] - 旅游景气度高,对应公司有祥源文旅、宋城演艺等 [34] - 关注餐饮、人力、酒店、免税等顺周期及其他超跌龙头 [34]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招商证券· 2025-06-16 23:12
工业增加值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 - 5月累计增速6.3%,高于市场预期[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3%,占比36.7%,连续27个月超30%[4] -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回落至8.6%,较4月降1.4个百分点,外需出口交货值同比0.6%,内需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5%[4]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为今年最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贡献率63.6%[4] - 1 - 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8.5%,单月增速从4月8.2%降至5月7.8%[4] -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2%,较4月降0.43个百分点,5月地产投资增速 - 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4][5] 消费 - 5月社零总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1 - 5月累计增长5.0%,消费复苏动能增强[5] - 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类增14.6%、烟酒类增11.2%,可选消费中,家电音像器材类增53.0%、家具类增25.6%,汽车类增1.1%[5] 未来展望 - 6月生产端增速或放缓,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预计超6%[5] - 6月投资端制造业与基建相对高位,地产拖累持续,社零增速或小幅回落[5]
2025麦肯锡报告:中国消费,3大趋势
新浪财经· 2025-06-06 08:05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 - 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2025年年度总消费额预计增长+2.3%,与2024年+2.4%基本持平 [4][5][7] - 城镇化率从2022年65.2%升至2024年67.0%,城镇家庭户数2025年预计增长0.9%,形成新增消费单元 [9] - 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2025年预期+0.0%,较2024年-0.5%有所改善,显示消费韧性 [7][9] 消费者信心结构性分化 - 宏观信心层面:2024年74%消费者对经济持乐观态度,较2023年76%微降,悲观比例从10%降至8% [16][18] - 城乡差异显著:农村高收入Z世代(18-25岁)乐观比例达88%(+11pct),而一线城市高收入X世代(42-57岁)从82%降至68% [25][26] - 收入分层明显:一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26-41岁)为最悲观群体,三线城市消费者和城镇Z世代保持较高信心 [27][29][31] 消费行为硬逻辑导向 - 富裕城镇消费者计划2025年日常支出增加2.6%,优先投入住房(新房/装修)、汽车、旅游、教育及健康领域 [35] - 高增长品类:教育(净消费意向+34%,预期增长5.7%)、健康服务(+26%,2.7%)、医疗(+18%,2.4%)及旅游(+12%,1.9%) [38][39][40][41] - 负增长领域:消费类电器(-5%)、家用电器(-10%)、烟酒(-12%)成为支出削减重点 [38][43] 消费观念升级 - 从"拥有更多"转向"活得更好",更注重能提升生活品质和个人成就的消费 [44] - 服务与体验类消费(教育/医疗/旅游)持续增长,耐用消费品需求放缓 [42][44] - 消费决策更依赖实际收入和个人资产价值,而非单纯信心等感性因素 [34][35] 结构性机会 - 农村市场与年轻群体(Z世代)成为重要增长点,需针对性产品设计 [25][29] - 高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仍愿为品质生活付费,但更关注价值回报 [35][44] - 教育、健康、体验经济赛道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39][40][41]
多地通报违规吃喝等典型问题 拒绝高档烟酒类“人情往来”
央视新闻· 2025-05-28 09:21
违规吃喝问题 - 违规吃喝地点更加隐蔽,出现不吃公款吃老板、转嫁吃喝费用的情况,例如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原党组书记刘贵明多次在私营企业主提供的场所接受宴请并由企业主支付费用 [2] - 纪检监察机关在端午节点重点部署纠治"四风"工作,严查违规吃喝等顶风违纪行为 [1] 公车违规使用问题 - 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现象常见,包括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和私车公养,例如深圳市观澜河流域管理中心原主任兰建洪违规占用2辆项目用车并让合作企业承担相关费用 [4] 婚丧喜庆违规问题 - 党员干部借婚丧喜庆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例如三亚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吴萍要求下属帮其操办女儿婚礼并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 [6] 办公用房超标问题 - 个别党员干部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例如西安市长安区供销联社原主任闫海秦在已有办公室情况下额外配置130平方米办公场所 [8] 高档烟酒权钱交易 - 高档烟酒"人情往来"背后暗藏权钱交易,成为腐败案件重要情节,例如南昌市原副市长王强长期收受高档烟酒并售卖变现,最终因受贿罪被判刑 [9][10][12] - 江西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烟酒商违规回收转卖行为,重点纠治"以酒代贿"问题 [18] 制度规范建设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禁止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豪华装修、变相旅游等行为 [22] - 新规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和酒水,不得以公务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24] - 纪检监察机关在端午期间重点监督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并开通多渠道举报方式 [28]
东莞便利店之王,狂飚540亿
创业邦· 2025-05-26 11:22
公司概况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数量位居中国便利店榜首,2023年销售额达542亿元,同比增长超20%[3][4] - 公司采用特许加盟模式,加盟费2.5万元+保证金3万元,总投资约30-35万元/店,远低于日系品牌20万元加盟门槛[8][10] - 创始人叶志坚持股24%,通过东莞糖酒公司间接持有15.78%股份[25] 经营策略 - 推行"便利店+社区服务"模式,涵盖彩票/药品/洗衣等高频刚需场景,商品平均毛利率达25%[11][13] - 鲜食业务贡献高利润,如9元鸭腿进货价4.7元,烤肠/关东煮等品类占比超40%的鲜食店已开放加盟[13][28] - 采用M2S2B2C供应链模式,通过门店数据反向指导生产设计[28] 财务表现 - 2024年新增门店超4000家,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年加盟费收入约1亿元[3][18] - 品牌使用费年收入4.5亿元(3.8万家店×1000元/月),两项费用毛利率超80%[18] - 公司零负债运营,现金流充裕,连续8年销售额两位数增长[14][16] 扩张计划 - 目标实现"十万店、千亿营收",取代7-11成为全球最大便利店[4] - 重点布局广东(1.9万家店),覆盖全国230城,年均新增1355家店[8][25] - 推出6.0智能门店,配备电子价签/自助收银等数字化设备[25] 行业竞争 - 门店数量超第二名易捷(28635家)近1万家,是罗森(6652家)的5.7倍[4] - 即时零售领域2022年已接入美团闪购,开展24小时便利店项目[28] - 面临电商冲击,通过价格溢价策略(如雀巢咖啡售7元 vs 杂货店6元)维持毛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