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降级
icon
搜索文档
百威亚太上半年净利大跌24.4%:中国市场遭遇夹击,高端领域“腹背受敌”
华夏时报· 2025-08-02 16:20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业绩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行业整体 需求疲软叠加竞争加剧外,还包括过度依赖疲软的夜场和餐饮即饮渠道,非现饮渠道拓展不足,同时其 高端化战略受挫,次高端产品布局较晚,贡献率不高,还有就是过度依赖沿海省份,消费疲软影响更显 著,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同时,新CEO上任后组织架构与渠道策略尚处磨合期等共同导致的。" 遭对手挤压 追溯百威亚太上一次业绩高光,还是在2021年,那一年其营收净利润同比皆获得20%以上的增长,但到 了2022年其净利润开始下滑,2024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时下滑,其中营收为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 8.9%;净利润为7.26亿美元,同比下滑14.8%。 市场区域上,百威亚太主要分为亚太地区西部和亚太地区东部两个经营分部,其中亚太地区西部包括中 国、印度、越南及出口业务,亚太地区东部主要为韩国、日本及新西兰。其中中国所属的亚太地区西部 是百威亚太的主要营收来源,2025年上半年,其来自亚太地区西部的营收为25.22亿美元,同比减少 8.3%,营收占比为80.4%。 2025年上半年,百威亚太中国市场表现依旧偏软,销量同比减少8.2%,净 ...
网红烘焙,正批量暴雷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31 16:33
以下文章来源于沥金 ,作者沥金 沥金 . 数据驱动的消费创投智库,用深度内容和前沿洞察,助力企业成长,全网有近百万粉丝。 网红连锁烘焙,这两年日子一个比一个难。 就在6月份,杭州知名的烘焙品牌欢牛蛋糕屋,前脚刚说自己没跑路,后脚就发布告别信,宣告退出市场。 还有来自新加坡的品牌面包新语,前几天被曝成都门店全关,消费者的储值卡退款无门。 曾经的"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去年年底正式退市,千家门店全关;靠着"熊猫人"上门跳舞庆祝生日的熊猫不 走蛋糕,去年3月份就陷入停业欠薪风波。 再算上虎头局、多乐之日,这两年网红连锁烘焙接连暴雷,烘焙赛道曾经多热门,如今就有多冷清。 表面上看,多数品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扩张失控,欢牛、虎头局死于各自的"百店计划",熊猫不走三年进入 了24个城市,最终资金崩盘。 但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KUMO KUMO4年覆盖全国100座城市,门店近300家,还有上海起家的趁热集合, 2024年进入北京、长沙、南京等全国12个城市,门店数近30家。 这些倒闭的网红烘焙,死因到底是什么?是烘焙不赚钱了,还是消费者不爱吃了?烘焙赛道的生意还好做 吗,怎样才能真正突围? | 品牌 | 创立时间 | 融资/ ...
“抠门”的新人,急坏了婚纱城的老板们
36氪· 2025-07-30 12:13
在传统认知里,婚礼向来被视作人生中最隆重的仪式,承载着 "终身大事" 的厚重意义。 从接亲车队的奢华阵仗到婚纱裙摆的重工刺绣,从宴席桌数的排场讲究到三金首饰的分量攀比,"排面文化" 曾是婚庆行业心照不宣的消费密码,驱动着 一代又一代人在婚礼开销上不计成本。 然而,当结婚率持续走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 "90 后""00 后" 陆续步入适婚年龄,这场延续数十年的婚礼消费狂欢正悄然降温——年轻人不再盲目追 求排场,而是更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正在重塑整个婚庆行业的生态。 作为婚庆行业风向标的苏州虎丘婚纱城,正亲历着这场深刻的行业剧变。这个曾占据全国婚纱产量 70% 的产业地标,如今成为观察行业变革的鲜活样 本。 商家们目睹着市场需求的剧烈变化,感受着消费趋势的转向,在传统经营模式与新兴消费理念的碰撞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下是发生在虎丘婚纱城的真实故事: 没等来旺季,等来了"精明"的年轻人 年轻人在结婚消费上的 "精打细算",早已不是新鲜事。 取消接亲环节、省去车队排场、缩减三金预算、精简宴席桌数,甚至用千元级模板化轻婚纱照替代万元传统套餐后,新人们 "节流" 的目光终于投向了礼 服选购 ...
从Lady Gaga到长筒匡威,美国人现在看啥都像经济衰退指标
36氪· 2025-07-29 10:24
经济衰退指标 - Lady Gaga时隔八年回归科切拉音乐节主舞台被视为经济衰退信号[1] - TikTok上解释经济困境时人们更渴望Lady Gaga式强烈节奏音乐的视频获3.8万点赞[4] - 快闪族增多、脱衣舞俱乐部客流下降、热水瓶烫伤案例增加等被列为衰退指标[6] - 可乐瓶印名字、街头无聊告示、二手平台卖购物车等生活细节被视为经济恶化信号[8][9][12] - 芝士蛋糕品种减少、长筒匡威流行、2000年代电视节目复兴等消费现象被关联到衰退[15][19][21] - 经济学家发现裙子长度、男士内裤销量等传统指标不如网友创作的meme受关注[21] 消费降级现象 - 麦当劳5美元特价套餐从限时促销变为长期销售 但2025Q1同店销售额仍下降3.6%[25] - 汉堡王推出7美元3个汉堡套餐 Wendy's推7美元2个汉堡套餐 Taco Bell推5美元豪华套餐[27] - Five Below一季度同比增长19.5% 股价自4月4日上涨164% Dollar Tree新增260万顾客[28] - 仿制香水销售额同比飙升103% 仿制Lululemon因价格仅为正品1/3而流行[28] - 出现专门寻找大牌平替的网站 显示消费降级渗透到衣食住行各领域[29][31] 经济危机与商业变革 - 2008年危机期间星巴克降价 麦当劳推出低价麦咖啡并广告嘲讽星巴克[41] - Airbnb因旅行者寻求廉价住宿而成立 Uber为失业者提供临时收入机会[43] - 巧克力消费逆势增长 Cadbury利润增30% Nestlé增10.9% Hershey's年增4.7%[43] - 劳力士诞生于一战复苏期 巨无霸出现在经济高增长年代[46] - 食品制造商发明混合沙拉酱降低成本 2008年Lady Gaga音乐风格契合危机情绪[46] 快餐行业竞争 - 麦当劳CEO表示经济不确定导致消费者更节俭 顾客开始抱怨麦满分尺寸[25] - 连锁快餐展开价格战 Wendy's和汉堡王推出7美元套餐 Taco Bell推5美元套餐[27] - 麦当劳特价套餐持续销售但仍难阻同店销售额下滑3.6%的疫情后最大跌幅[25] 折扣零售业表现 - Five Below复古T恤售5.55美元 Hello Kitty耳机售10美元 一季度增长19.5%[28] - Dollar Tree新增顾客中多数来自年收入超10万美元家庭 显示高收入群体消费降级[28]
财说丨连续亏损,大湖股份三大业务全线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7-29 08: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滑14.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57.16万元,扣非后亏损扩大至454万元 [1] - 三大业务板块(水产、白酒、医疗)收入全线滑坡,核心盈利指标持续为负 [1] - 减亏主要来自费用压缩(期间费用减少1642万元)和资产减值调整,非主业改善 [1] 医疗业务困境 - 2020年公司投入3.75亿元收购东方华康60%股权,形成1.89亿元商誉 [2] - 东方华康2022年净利润仅1554万元,未达承诺导致商誉减值3390万元 [2] - 2024年东方华康实际净利润4642万元,未达修改后承诺目标 [4] - 旗下杭州两家医疗机构合计亏损5729万元,远超东方华康盈利 [4] -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2024年营收同比下跌42.97%,无锡国济营收同比下降22.89% [5]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978万元,剩余商誉余额1.36亿元占净资产17% [6] 白酒业务衰退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营收4020万元,同比下降17% [7] - 2024年白酒营收1.04亿元,同比下滑27%,表现逊于行业平均 [7] - 德山酒业面临湘窖、酒鬼酒等区域竞争,省外知名度不足 [10]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中小酒厂及中低端产品面临出清 [11] 水产养殖业务风险 - 公司拥有16.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主营湖鱼及大闸蟹 [12] - 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4.46亿元,占流动资产超50% [12] - 消耗性生物资产达2.84亿元,占比63.7% [12] - 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0.92次持续恶化至2025年0.71次 [12] - 资产负债率48.03%,对外担保9400万元占净资产11.8% [14]
背刺中产:是山姆变了,还是中产自己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25 07:38
山姆战略调整与消费者变化 - 山姆2025年加速本土化战略,70%商品改用国内供应商,进口商品比例从30%降至18%,导致部分商品品质标准下降[3][4] - 新管理层上任后转向"效率驱动",注重短期财务指标,选品质量下滑成为必然[7] - 三四线城市会员占比达45%,公司引入好丽友等大众品牌吸引价格敏感客群,但与传统"严选"形象冲突[4][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应 - 2025年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山姆投诉量同比暴涨65%,涉及牛奶变质、食品异物等问题[1] - 高复购率商品(太阳饼、米布丁等)下架引发会员对"品质降级"的质疑[1] - 会员客单价同比下降18%,核心中产续卡意愿降低,反映消费降级趋势[9] 中产消费趋势与矛盾 - 中产对品质要求未降低但价格敏感度上升,形成"低价高质"矛盾需求[17][24] - 奢侈品市场下滑主因中产购买力下降,山姆作为中产商超直接受冲击[18] - 会员费(260-680元/年)模式面临挑战,消费者对同质化低价商品心理落差大[23][26]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家庭小型化趋势与山姆大包装商品模式不匹配,影响消费频次[21][22] - 行业面临两极分化:高净值市场与大众市场,中产市场盈利难度增加[32][33] - 传统选品淘汰率74%的严苛标准被削弱,部分商品被质疑"包装升级伪装品质升级"[6] 战略两难与未来方向 - 维持高端路线面临会员流失风险,转向低价策略损害品牌溢价能力[28][29] - 公司需平衡高复购率与品质定位,当前调整被视作"向普通消费者倾销资源"[30][31] - 消费趋势变化迫使企业转型,但执行中需避免核心客群流失[14][33]
不结婚的年轻人,又撂倒一个行业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21:13
公司现状 - 铂爵旅拍总部处于停业状态,接到大量投诉涉及店铺停业、售后失联等问题 [3] - 公司否认"跑路"说法,但承认婚纱旅拍业务持续亏损,拖累其他业务板块 [3] - 缩减旅拍业务,关停部分亏损门店并进行组织优化 [6] - 现存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包括创始人许春盛 [15] 行业背景 - 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从2013年1346.9万对降至2024年610.6万对,创40年新低 [5] - 行业面临内卷加剧、消费降级、结婚率走低三重压力 [3] - "预付费+二次消费"模式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 [14] 财务压力 - 欠薪总额达1500万元,涉及200名销售人员110万元欠薪 [10][17] - 未兑现客户预付定金规模:按年新增3万单、每单2000元测算,未消化合同负债达6000万-1.2亿元 [18][19] - 巅峰期年度营收近10亿元(年均10万单),现订单量预估"脚踝斩"至3万单 [18] 运营问题 - 客户面临退款难、拍摄履约难的双重困境 [9] - 公司承诺2025年12月31日前支付历史欠薪,但员工反映欠薪已持续5个月 [12][13] - 2019年曾因强制员工交"赌金"冲销量被举报涉嫌变相全员营销 [23][24] 品牌历史 - 曾全球布局100多个旅拍基地,2019年赞助综艺并邀请向佐、郭碧婷等代言 [5] - 获阿里巴巴"连续7年天猫成交量冠军"、百度"最具影响力品牌"等认证 [5] - 当前负面缠身导致融资困难,战略投资者引入存在障碍 [16] 消费者风险 - 通过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消费者拟集体起诉公司与带货方 [22] - 行业特性决定需提前核查企业信用记录、投诉平台评价等信息 [21]
和讯投顾史月波:传统零售的集体狂欢,内在逻辑是什么
和讯网· 2025-07-24 20:30
传统零售行业表现 - 传统零售行业在24年四季度至25年初出现显著上涨,部分公司涨幅达3~5倍 [1] - 该行业长期弱势,61个行业中排名59,市值、流通性、总收入均较低,净利润为负 [1] - 公司业务集中在低端超市、仓储、百货等传统零售领域 [1] 行业上涨背景 - 经济环境受出口受限、关税问题影响,投资勉强维持 [2] - 政府10月发行1万亿特别救灾国债,未大规模应对中美摩擦 [2] - 消费被提升至重要政治地位,政府推出补贴政策刺激消费 [2] - 消费降级背景下,低端消费更受欢迎,带动相关公司表现 [2] 市场炒作逻辑 - 游资利用政策会议(如926会议、129政治局会议)推动股价 [3] - 主力资金从两三块钱启动,最高涨至15块,随后尖顶回落 [3] - 主力套现后散户追高,导致股价快速下跌 [3] - 公司年报显示亏损4.33亿至6.16亿,成为股价回落导火索 [3] 资金操作节奏 - 同行公司提前炒作并撤退,中百集团相对滞后 [3] - 主力资金分批次退出,提前炒作的提前撤离,后炒作的后续撤退 [3] - 股价在12月9日政治局会议后突破前高,随后见顶 [3]
零食行业“大变局”:谁猛打价格战,谁撑不住了?
36氪· 2025-07-24 17:20
良品铺子股权变更 - 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出资14.9亿元收购良品铺子29.9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武汉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创始人杨红春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21%股份套现10.46亿元,今日资本转让8.99%股份套现4.45亿元 [9][10] - 交易完成后公司市值不足60亿元,较2020年巅峰时期340亿元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10] 良品铺子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亏损7500万元~1.05亿元,较2024年同期2389万元净利润大幅下滑 [4] - 2024年全年录得归母净亏损4610万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5]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7] 良品铺子经营困境 - 2023年底启动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 [10] - 2024年累计完成500余款产品价格下调,但"降价不降质"策略压缩毛利空间 [10][11] - 高层频繁变动:2023年11月董事长更替,2025年3月再次更换董事长,4月创始人重新出任总经理 [13] 量贩零食行业崛起 - 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亿元,GMV达555亿元,门店14394家 [6] - 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品牌2024年营收323.29亿元,好想来门店超1万家 [6] - 量贩零食平均价格比传统渠道便宜25%,商品加价率从2倍降至1.5倍 [22] 行业竞争格局 - 好想来55%门店面临鸣鸣很忙1km内直接竞争 [23] - 鸣鸣很忙2024年毛利率仅7.6%,净利率2.1%;万辰集团净利率1.87% [25] - 传统零食品牌溢价体系崩塌,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量贩渠道 [7][11] 三只松鼠转型困境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1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0.92%至18.68亿元,抖音渠道收入增长180% [14][15] - 线下门店从2022年561家降至333家,33个子品牌扩张分散资源 [14][16]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占营收18.7%,研发费用仅564万元 [20]
7月茅台散飞价格很离谱!750一瓶,经销商卖惨:已经不敢收酒了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35
茅台价格崩盘 - 4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跌至750元 低于部分经销商成本价 [1] - 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从年初2400元跌至1870元 跌幅超20% [1] - 茅台1935跌至680元 蛇茅批发价2160元低于发行价2499元 [1] - 社会库存超1.2亿瓶 占年产量73% 周转天数超900天 [3] - 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每卖一瓶53度飞天茅台亏损近550元 [6] 需求端变化 - 政务宴请和商务活动减少近三成 高档白酒不再是商务社交标配 [4] - 90后消费群体转向低度果酒或洋酒 白酒消费量减少一半以上 [4] - 餐馆高档酒销售额同比下降30% [4] 经销商困境 - 中小型经销商因囤货被套牢 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6] - 30%小型经销商面临关门压力 [8] - 经销商转型直播带货 茅台1935直播价低至680元包邮 [6] - 经销商引入低价酱酒和低度酒 拓展新客户群体 [6] 公司应对措施 - 回购52亿股份提振市场信心 [7] - 收缩飞天茅台配额 减少新酒投放 [7] - 提升i茅台直销平台占比至35% 统一直销价1499元 [7] - 调整产品线 将茅台1935和系列酒定位于300-500元价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