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AI
搜索文档
 高德明日公布Robotaxi相关进展 合作车企为小鹏汽车
 凤凰网· 2025-11-04 18:24
据了解,2025小鹏科技日将于11月5日15:30在广州举行。今年的科技日要发布什么?何小鹏发文称,用 一个词来回答:涌现,Emergence。何小鹏表示,下一个决定性的突破就在物理世界。正如市值突破五 万亿、持续领跑AI算力的英伟达同样坚信的那样——AI的未来不仅存在于代码和屏幕中,更在于成为 人类在物理世界中的延伸与伙伴。这才是AI的终极价值所在。何小鹏还宣布,小鹏在物理AI领域涌现 了惊喜的能力。 评论区中,有网友也对官方的问题作了猜测性回答: 随后,小鹏汽车官方也发文称,Robotaxi,跨越地理边缘,驶向无界之旅。11月5日小鹏科技日,用智 慧重塑世界的版图。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4日,高德将入局Robotaxi并与某车企深度合作一事,这家车企预计为小鹏汽车。其 预计将在明日举行的2025小鹏科技日上公布Robotaxi最新进展,包括发布小鹏首款量产Robotaxi,后者 将搭载首发的遮阳板车外显示;同时,根据预热海报上的"worldwide"一词,预示着小鹏Robotaxi未来将 面向全球市场推广。 ...
 消息 || 2025 AAC感知技术峰会圆满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4 17:21
凭借车规级标准与一体化的交付能力,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瑞声科技现已 跻身全球车载音响系统前十行列,成为惟一入榜的中国企业。瑞声科技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物理AI"为 战略核心,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从声学、光学、触觉与更广泛的感知智能领域,推动智能汽车体验进入 新的时代——一个更懂人、更懂生活的时代。 作为极氪9X的技术合作伙伴,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助力极氪9X打造了naim殿堂之声音响系统。据了 解,双方在声场架构、扬声器布局和降噪方案等环节进行了深度协作。极氪9X采用9.2.4.8声场布局与前 后双低音炮设计,并在双层夹胶玻璃和整车静谧性基础上搭载主动降噪系统,以多麦克风捕捉噪声、以 扬声器反向发声,实现沉浸、纯净的座舱声场。 随着AI技术深入座舱,在瑞声科技看来,下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必然是多感官融合的结果,以声、 光、电、触为用户搭起真实的体验场景。为此,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瑞声正在将传感器、 麦克风矩阵、座椅振动反馈、独立音区等能力快速迁移到车载领域。 本报讯 10月28日,瑞声科技2025"想象例外"AAC感知技术峰会正式启幕。从智能手机、智能眼 镜,到智能耳机 ...
 苏州英伟达开发者日即将召开!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 早盘震荡下探,短线在1.40元支撑位附近企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3:05
截至10点09分,科创人工智能ETF(589010)下跌0.85%,最新价1.408元。早盘开盘后延续弱势下 探,最低触及1.396元,分时走势围绕均线下方震荡。成分股方面,涨跌参半,上涨14只、下跌16只, 其中星环科技涨幅居前达11.87%,海天瑞声、福昕软件等表现稳健;石头科技、恒玄科技、天准科技 跌幅较大。整体来看,持仓结构中软件与硬件权重股表现分化,科技成长风格承压。成交维持活跃,盘 中换手较为顺畅,显示多空资金仍在博弈。近五个交易日净流入放缓,最新单日流入约1271万元。 消息方面,英伟达中国开发者日2025将于11月14日在苏州开启。据英伟达介绍,本次活动将聚焦该 公司在大语言模型、机器人、物理AI、开发工具等领域的前沿创新与落地实践,通过主论坛、圆桌讨 论、分论坛技术分享等丰富环节,探讨AI开发的最新趋势与突破。 中金公司表示,在新的地缘形势下,以内部循环为主体、内外部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呈现一些新 的动向。内循环方面,实体经济供给改善、需求疲弱的态势持续,但股市显著上涨,主要源自风险溢价 下降。金融周期下半场去杠杆带来超额储蓄,其资金投向在市场预期改善的驱动下往风险资产倾斜。另 一方面,近期 ...
 中国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韩媒称“应借鉴中国经验”
 环球网· 2025-11-04 09:0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 29.5%。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韩联社近日发文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全球领先,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增长动力主要 源于政策支持,以及自主供应链的构建,使关键部件自给自足,降低生产成本。 韩国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物理AI时代,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成长与启示》报告中分析了中国机器人 产业发展战略,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约三分之一,成为 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报道还提到,韩国产业研究院提出了韩国机器人产业的应对方向,称应借鉴中国经验,确立创建需求、 产业融合和全球合作三大支柱,构建K-robot战略,并通过产业生态系统层面的支持和与跨国战略合 作,强化韩国在物理AI时代的竞争优势。 ...
 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2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马国华等十位股东合计持有的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 [1] - 公司董事会已于2025年9月29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于2025年9月30日披露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 [1] - 公司于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并根据问询函要求对报告书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 [2]   交易协同效应 - 公司与标的公司同属工业软件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应用领域上形成关键互补 [43] - 公司产品聚焦工业全生命周期的“前端研发设计端”,核心产品为CAE仿真软件矩阵 [44] - 标的公司产品聚焦工业全生命周期的“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端”,核心产品包括SCADA软件与实时时序数据库 [44] - 双方技术具备协同基础,公司的“推演”能力与标的公司的“观测”能力可构建从物理世界感知到虚拟世界推演的完整技术闭环 [48][49] - 交易后可形成覆盖工业全生命周期的全链路产品体系,打通“研发”与“生产”“运维”之间的“数字鸿沟” [50][51] - 双方技术与产品的协同可拓展至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协同效应的覆盖范围 [52]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8.8% [57] - 全流程工业软件市场呈现国际巨头主导、国内企业逐步崛起的竞争格局 [58]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多物理场CAE仿真软件的企业之一,在国内CAE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59] - 标的公司是国内SCADA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自主研发的实时时序数据库在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0]   客户资源整合计划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根据客户行业属性和需求类型进行客户资源整合与分类 [61] - 公司将开发针对性的联合解决方案并组织联合销售团队进行推广,实现“研发-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交叉销售 [62] - 下游工业客户对“研发-生产-运维”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64]   物理AI技术 - 物理AI技术作为融合物理学原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兴范式,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阶段 [65] - 该技术已突破传统数据驱动AI模型的核心痛点,构建了以“物理规律约束+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65] - 物理AI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实现落地,能够实时构建覆盖目标区域的三维动态数字物理资产 [66] - 未来3-5年,物理AI技术将进入规模化应用与价值释放期,逐步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核心技术 [68]
 极佳视界完成新一轮亿元级A1轮融资 华为哈勃和华控基金联合领投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9:36
 融资信息 - 极佳视界完成新一轮亿元级A1轮融资,投资方为华为哈勃与华控基金联合投资 [1] - 此前在8月底,公司已完成Pre-A及Pre-A+连续两轮数亿元融资 [1]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23年,聚焦物理AI,专注于“世界模型驱动的物理世界通用智能” [1] - 产品包括世界模型平台GigaWorld、具身基础模型GigaBrain、通用具身本体Maker等物理AI全栈软硬件产品 [1] - 世界模型技术价值已在当前阶段展现,对高维高质量数据稀缺、传统仿真器Sim2Real Gap问题产生改善,并提升强化学习训练效果 [1]   行业趋势与战略合作 - 世界模型被公司及行业认为是具身智能关键且热门的方向,华为将其列为未来智能世界203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 [1] - 华为不仅进行投资,还从多个业务线与极佳视界推进战略合作 [1]   技术展望与发展规划 - 公司预测“物理世界ChatGPT时刻”将在2至3年内到来 [2] - 世界模型、VLA、强化学习三者协同,目标是在100种常见任务中,于90%的场景下达到95%的成功率 [2] - 未来公司将推进物理AI智能模型研发迭代,加速通用具身人形本体研发,并打造标杆场景商业化应用落地 [2]
 华为哈勃+华控基金联合领投极佳视界A1轮,引领物理AI终局路线
 36氪· 2025-11-03 13:12
 行业趋势与巨头布局 - 世界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快速升温,谷歌、OpenAI、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已密集布局[3] - 业内人士判断世界模型将缓解具身智能在数据稀缺与泛化困难上的瓶颈,并可能成为2026年的核心技术趋势[3] - 华为将世界模型列为未来智能世界203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这构成了其投资相关公司的底层逻辑[8]   公司融资与市场认可 - 极佳视界在近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三轮融资,包括由华为哈勃、华控基金联合投资的亿元级A1轮融资,以及此前8月底完成的Pre-A&Pre-A+连续两轮数亿元融资[3] - 2个月完成3轮融资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团队实力、技术路线和业务推进的认可,也折射出投资方对“物理世界通用智能”关键转折点的判断[4]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世界模型驱动的物理世界通用智能,产品包括世界模型平台GigaWorld、具身基础模型GigaBrain等全栈软硬件产品[4]   世界模型的技术价值与定义 - 世界模型是在数字世界里建模物理世界和运行规律,让AI在动手前先在“脑内”搭建物理沙盒进行预测,从而在陌生环境中少试错、更稳健[7] - 公司认为世界模型的技术价值已在当前阶段展现,能在高维高质量数据稀缺、传统仿真器Sim2Real Gap两大问题上产生改善,并提升强化学习训练效果[6] - 世界模型将主要解决泛化性,与VLA(解决作业复杂性)、强化学习(解决准确率和可靠性)协同,目标是在100种常见任务中90%的场景下达到95%的成功率[9]   公司技术优势与团队背景 - 公司核心团队紧密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视觉实验室,成员来自顶尖院校和知名企业,累计发表顶级AI论文200余篇,获数十项全球AI竞赛冠军[10] - 创始人兼CEO黄冠博士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拥有微软、三星、地平线等企业研究经历,并主导或参与融资累计超10亿元[11] - 公司具身世界模型是系统性解决方案,能从少量真实数据中学习并生成大量高保真合成数据,以极低成本填补数据缺口,并显著提升生成数据的真实性与可用性[11]   产品性能与商业应用 - 公司产品GigaBrain-0在对比中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提升潜力,其训练数据来源更丰富,在纹理、光照、视角变化下表现更鲁棒、泛化性更好[13][14] - GigaBrain-0架构更深,关键子模块引入更深层建模使操作表现更精细,并拥有大小双版本模型,小模型可达大模型约90%效果且可在端侧Orin实现实时推理[14] - 公司已与多地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训场、科研院校及全球汽车行业巨头等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物理AI在驾驶、工业、服务、家庭等场景的落地[15]
 何小鹏:汽车、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相信“物理AI”时代会到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3:07
 公司动态 -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担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广州站第50棒火炬手 [2] - 公司董事长在火炬传递活动中强调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参与火炬传递的意义 [2]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行业认为新时代中物理和AI的组合将成为重要趋势 [2] - 物理世界的环境如汽车、低空飞行、机器人将越来越聪明和拟人化 [2] - 行业将进入“物理AI”时代 [2] - 未来将出现更多拟人化的新型产品以提升生活品质 [2]
 十五运火炬手何小鹏:科技发展像火炬,创新是火实体经济是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2:29
 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作为火炬传递收火仪式最后一棒火炬手参与活动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火炬传递是庄严活动并为此进行椭圆机锻炼 [1]   行业观点 - 科技创新被视为火,实体经济被视为炬,两者结合是新时代趋势 [1] - 物理AI时代将推动汽车、低空飞行、机器人等物理世界环境智能化 [1] - 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参与火炬传递象征物理AI时代的到来 [1] - 物理AI技术将使设备更聪明、更拟人化,未来10-20年改善生活质量 [1]
 黄仁勋又卖了,套现超1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37
 公司高管交易 - 公司CEO黄仁勋于10月31日当周按计划出售2.5万股公司股票[2] - 此次出售标志着黄仁勋完成了其3月份制定的计划,即在年底前抛售至多600万股公司股票[2] - 自6月开始售股以来,黄仁勋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2]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自6月底黄仁勋开始抛售股票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40%[3] - 公司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3] - 公司市值在四个月内从4万亿美元增长至突破5万亿美元[3] - 公司股价已较4月低点反弹超135%,市值增加了2.9万亿美元[3] - 公司股价今年已累计上涨54%[3]   高管财富与持股 - 黄仁勋个人财富达1760亿美元,年内增加613亿美元,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排名第九[3] - 黄仁勋目前持有公司约3.5%的股份[3] - 公司内部共有7位亿万富翁,包括黄仁勋本人[3] - 公司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和执行副总裁Jay Puri净资产均在12亿美元附近,成为“十亿级”富豪[3]   公司业务与前景 - 在公司GTC大会上,CEO黄仁勋宣布了Blackwell及更新一代Rubin芯片,正推动公司进入前所未有的销售增长周期[4] - 黄仁勋反驳了有关人工智能市场出现泡沫的担忧[4] - 公司预计最新一代芯片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创造高达5000亿美元的收入[4] - 高盛研报指出,公司500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比市场4470亿美元的共识高出12%,比高盛预测的4530亿美元高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