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
搜索文档
猪价回暖难掩周期之困:温氏股份三季报里的行业困局
新浪财经· 2025-11-03 16:23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9.37亿元,同比下降9.76%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65.02%,扣非净利润16.33亿元,同比下降68.07%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757.88亿元,同比微降0.03%,基本持平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 [1] - 第三季度肉猪销量973.58万头,较上年同期718.78万头增长约35% [4] 生猪市场价格与盈利压力 - 第三季度生猪价格同比仍处于相对低位,公司肉猪销售价格同比有所下降 [2][4] - 2025年10月20日外三元生猪价格报11.18元/公斤,同比下降35.41%,已跌破多数养殖企业成本线 [4] - 净利润下降幅度远高于营收降幅,体现行业成本刚性特点及猪价波动对利润空间的挤压效应 [2] - 肉猪销量增长被单头售价显著下跌所抵消,导致整体毛利率大幅压缩 [4] 行业周期性与供需现状 - 公司盈利波动与生猪价格周期高度吻合,周期性特征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3] -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预示未来生猪供应保持充裕,猪价难以持续性大幅上涨 [3] - 三季度猪价回升受季节性需求改善、养殖户压栏惜售及饲料成本高企推动,但回升基础不牢固 [4] - 生猪产能充足而终端消费恢复有限,短期猪价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企业盈利能力全面修复尚需时间 [5] 公司战略与行业格局 - 公司持续在养殖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疫病防控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 在行业整体面临营收增长乏力、盈利空间收窄的挑战下,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管理经验能更好应对周期波动 [5] - 生猪养殖业正从分散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公司发展战略引领行业变革方向 [5]
FT中文网精选:猪肉何以成为中国通胀标杆
日经中文网· 2025-11-03 11:01
编者荐语: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 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 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说中国通胀周期是"猪周期",生动贴切的描述以CPI衡量的通胀走势变化;猪肉走势不 仅是通胀变化的"风向标",更是"定位器"。 文丨古尧 2025年1-9月,除1月、6-7月外,中国通胀指标CPI持续处于负值区域;中国通胀素有"猪周 期"的说法,这意味着同期猪肉价格亦处于同步下跌态势,事实也果如此。问题是,按照中 国CPI统计方法,猪肉在CPI篮子中占比大大低于市场想象。2025年9月份猪肉价格下降 17.0%,影响CPI下降约0.26%,可见猪肉在当期CPI中的比重仅有1.53%。份额轻微的猪肉为 何能成为中国通胀标杆商品?广谱必需品和高弹性特征,决定了猪肉商品的标杆性,也决定 了中国通胀的非周期性。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由FT中文网提供) 以下文章来源于FT中文网 ,作者古尧 FT中文网 . 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 ...
牧原股份售价下降单季盈利降56% 前九月负债总额减少98亿提前达标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7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约41% [2][3] - 与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668.90%的增幅相比,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2]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显著波动,单季度营业收入为353.27亿元,同比下降约11%,归母净利润约为4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约为56% [2][4] 季度业绩与价格波动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但第三季度转为营收净利双降 [4] - 第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2025年9月生猪销售均价为12.88元/公斤,为前9月最低,同比下降30.94% [2][5] - 2025年1月至7月,商品猪销售价格均超过14元/公斤,但自8月起开始下降,9月价格降至最低点 [5] 业务运营与成本控制 - 2025年前九个月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销售仔猪1157.1万头 [6] - 仔猪销售量增加有助于平抑商品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并将全年仔猪出栏量预期上调至1200万头至1450万头 [6][7]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呈现逐月下降趋势,2025年9月已降至11.6元/公斤,较1月下降1.5元/公斤 [8] - 屠宰肉食业务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8%,并在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2][9] 财务状况与负债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003.16亿元,较年初的1101.12亿元减少约98亿元,已提前完成年度减债百亿目标 [2][13] - 有息负债为678.28亿元,较年初减少33亿元 [14] -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9.51亿元,同比减少3.34亿元 [15] - 公司经营策略转向谨慎,优先保证现金流充裕与安全,长期目标是将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 [13]
十年破局,温氏股份穿越“猪周期”的韧性成长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11-02 17:00
公司十年发展回顾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上市十周年,经历行业周期波动,通过系统性成本控制、科学化养殖和模式迭代巩固行业地位,成为“盈利韧性型”代表企业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7.88亿元,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负债率降至49.41% [1] - 公司拟每10股派3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9.94亿元,占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38%,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301.10亿元 [1] 三阶段发展路径 - 2015-2018年高速拓展期:借助资本平台整合生猪与黄鸡产业链,出栏量快速增长,平均ROIC达25% [2] - 2019-2021年深度调整期:受非洲猪瘟冲击,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将养猪事业部拆分为三,并独立设立中芯种业,资产负债率由40%升至近60% [3] - 2022-2024年回升期:盈利能力显著回升,生猪出栏量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441.28万头增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973.6万头,同比增长120.63% [4] 主营业务运营表现 - 生猪养殖:2025年第三季度完全成本降至12.4元/公斤,出栏量占全国比例从2014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4.30% [4] - 黄鸡业务:2025年1-9月黄羽鸡出栏量9.48亿羽,同比增长8.9%,各季度出栏量均实现正增长,是公司利润结构的稳定器 [5] - 公司规划2025年肉鸡出栏量同比增长5%或以上,目标有望顺利完成 [6]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育种技术:成功推出“温芯2号”猪基因育种芯片,降低检测成本,PSY指标提升至2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7] - 饲料优化:累计减少豆粕用量419万吨,相当于减少大豆进口537万吨,单吨饲料成本降低近百元 [7] - 组织模式:推进“公司+养殖小区”集约化升级,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全流程跟踪,部分育肥猪出栏周期缩短2-3天,料肉比降至2.6以下 [8][9] 盈利修复与资本回报 -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2025年8月黄鸡出栏成本降至11.6元/公斤,肉猪成本稳定在12.2元/公斤 [12]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底的63.37%下降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49.4%,财务结构改善 [12] - 2024年现金分红23.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2%,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为持续分红奠定基础 [12] 战略转型与未来展望 - 智能化养殖:部署智能监控与数字饲喂系统,部分试点区域人均管理规模提升20%以上,并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15] - 品牌化发展:打造“温氏鲜品”品牌,推进社区前置仓、团膳直供与商超渠道打通,试点“温氏鲜食工坊”终端场景 [15][16] - 公司正从“规模型养殖龙头”向“产业链综合食品集团”转型,聚焦价值驱动型增长 [14][16][17]
上市十年,韧性生长:温氏股份如何炼成农业“长期主义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3:01
公司十年发展概览 - 公司营收从2015年上市之初的482亿元增长至2024年跨越千亿大关 [1] - 上市至今累计向股东分红15次,总额高达301.1亿元,现金分红率60.1% [1][4] - 十年间带动全国4.3万合作农户实现户均年收入从11.1万元增至27.5万元,增长147.7% [1][7] 资本运作与财务策略 - 2024年10月公司跻身A股首批23家获得股票回购贷款企业之列,并于2025年4月单日斥资5000万元加速回购股份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回购8166万股,合计成交总金额为15亿元 [4] - 2021年成功发行92.97亿元可转债,为当时民营企业最大规模的单次可转债项目 [4] - 上市至2024年末的2334个交易日中,市值低于千亿的天数仅有123天,占比5% [3] 产业模式演进与业务拓展 - 产业模式从"公司+农户"迭代至"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并探索"政银企村"等多元共建模式 [5][7] - 2023年支付给合作农户的养殖收益高达108亿元 [7] - 十年间肉鸡屠宰量增长近487.7%,预制菜业务旗下的盐焗鸡产品获得"全国销售规模第一"市场认证 [7] - 2025年公司发布"温氏畜禽"与"温氏食材"双品牌新标识,标志业务重心向食材领域深度转移 [3][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温芯2号"基因芯片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8][9] - 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30亿元进行数字化转型,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AI管理养殖过程 [9] - 累计投入66亿元用于环保,发展"猪-沼-粮"循环经济,相关减污降碳技术达国内引领水平 [9] 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 - 公司实现从创业一代到"第三代"核心成员平稳进入实控人团队的有序管理传承 [10] - 深入推进"从严治企",构建完善廉洁工作体系与审计监察机制,倡导"勤干、善干、实干"作风 [10] - 近十年通过北英慈善基金会捐赠超4.7亿元,获全省性基金会5A等级认证 [11]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7.79亿元 负债减少近百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21:45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牧原股份由高成长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出栏增长,成本优势持续扩大,屠宰业务产能 利用率显著提升,有望在"反内卷"背景下充分通过成本壁垒构筑竞争优势。 在深耕国内业务的同时,牧原股份将国际化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今年年初,公司启动港股发行计划,于5月 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本报记者 肖艳青 10月30日晚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发布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 入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均增长,显示出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 的经营韧性。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同时,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与总负债规模也持续下降,财务结构更加健康。截至9月末,牧原股 份总负债规模已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5%,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 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是业绩提升和财务指标改善的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 ...
猪价反弹、产能调控,猪周期新走向引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5:49
猪价近期表现及驱动因素 - 生猪价格于10月30日反弹至12.51元/公斤,单日上涨0.18元/公斤,相比10月中旬最低点累计上涨约1.5元/公斤 [1] - 短期价格上涨由季节性消费回暖与二次育肥情绪升温共同驱动 [1] - 猪价上涨将抬高二次育肥成本,需关注二次育肥进场持续性 [1] 行业产能去化趋势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下降,9月底为4035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45万头 [2] - 头部企业积极响应产能调控,牧原股份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330.5万头,相比6月末调减12.6万头 [2] - 政策调控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涉及产能调控、出栏体重和资金环保等要求 [2] 行业长期展望 - 近期猪价重心下移导致养殖亏损程度加深,叠加产能调控政策推进,行业产能去化预期增强 [1] - 产能去化有望推动长期猪价中枢上移 [1] - 政策引导下的产能调控是未来核心旋律,落后产能去化预期提升,优质产能成本优势将凸显并在调控后获得更好盈利弹性 [2]
永顺生物前三季度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实现净利润超3千万
财经网· 2025-10-29 15:12
今年以来,生猪行业正处于第五轮猪周期底部向第六轮过渡的关键阶段,价格震荡筑底。数据显示,在 政策调控与市场自发去化的合力作用下,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46%,去化速度有所提升。 10月28日晚间,永顺生物(920729.BJ)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永顺生物实现营业 收入1.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8.38万元,同比增长4.56%,展现出较强的稳健经营韧 性。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现金流表现亮眼 永顺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在细分领域为猪瘟活疫苗领域龙头企业,其业绩表现与生猪 养殖业的周期性波动紧密相关。截至上半年末,永顺生物猪用活疫苗、禽用灭活疫苗及其他疫苗的销售 占比分别为53.93%、33.27%及6.44%。 面对行业周期带来的挑战,永顺生物坚持"以创新谋发展"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新产品 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夯实猪苗发展根基,开发禽苗增长引擎。前三季度,永顺生物投入研发费用 1531.3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8.50%。 公司近期新增两个重要产品的生产许可。"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四价灭活疫苗"和"重组禽流感病毒 (H ...
分论坛:大宗商品与周期|国泰海通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9 14:09
会议核心观点 - 大宗商品在全球经济博弈中承载着反内卷和供应链重塑的压力、去主权化资产的交易需求以及长期战略价值 [1] - 会议旨在通过对重要商品产业链的分析,展示实体经济和交易市场对当前时代的理解 [1] 各议题核心观点 - **贵金属**:在降息周期与长线叙事交错下,贵金属处于主升浪 [1][2] - **有色金属(铜)**:需关注供应扰动与宏观波动下的价格展望,铜被视为AI时代大宗商品新王 [1][2] - **新能源**: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展望新能源行情 [1][2] - **黑色金属**:展望黑色系原料商品与大型干散运费行情,涉及传统钢厂的再次转型 [1][4] - **农产品(生猪)**: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展望生猪周期轮动 [1][3] - **能源化工(轮胎/橡胶)**: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展望轮胎出海及成本面,橡胶产业涉及反内卷和出海之路 [1][4]
国投期货农产品日报-20251028
国投期货· 2025-10-28 22: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豆一:未明确星级含义 [1] - 豆粕:★★★,代表更加明晰的多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11] - 豆油:★★★,代表更加明晰的多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11] - 棕榈油:未明确星级含义 [1] - 菜粕:★☆☆,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11] - 菜油:★☆☆,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11] - 玉米:★☆☆,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11] - 生猪:未明确星级含义 [1] - 鸡蛋:★☆☆,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农产品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走势和投资机会各异,需关注贸易、政策、供需等因素变化 [2][3][4] 各品种总结 豆一 - 期货主力今日从低位快速反弹,修复前两日跌幅并增仓 [2] - 国产大豆竞价拍卖溢价成交,成交均价3925元/吨,溢价0 - 140元/吨,成交率34.49% [2] - 进口大豆延续上涨,国产与进口大豆价差止跌反弹,国产大豆受提振 [2] 大豆&豆粕 - 美豆受中美谈判缓和影响本周连续上涨,连粕2601合约今日减仓70000余手上涨1.40% [3] - 国内大豆到港量充足,压榨量平稳,豆粕提货回升,库存周度小幅下降 [3] - 关注月末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两国元首会面,观望中美贸易问题解决后的做多机会 [3] 豆油&棕榈油 - 美豆主力合约上涨,巴西大豆到岸升贴水下跌,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仍上涨,期货盘面粕强油弱,压榨利润亏损 [4] - 注意粕主动跟随外盘时,短期油粕比回调风险 [4] - 棕榈油长期生柴需求预期增长,印尼定价权增强,中长期逢低多配植物油;短期关注马来西亚市场压力带来的价格回调 [4] 菜粕&菜油 - 国内菜粕显著上涨,菜系走势整体较竞品偏强,与中澳关系担忧有关 [6] - 澳大利亚菜籽对华出口未稳定,新季菜籽已收割未抵华,俄罗斯菜籽上市压榨,对华出口贸易看淡 [6] - 菜粕期价短期存反弹动力,菜油期价仍将承压 [6] 玉米 - 今日大连玉米期货小幅上涨0.28%,东北玉米新粮持续供应价格微涨,吉林新粮或再次集中上市压制价格 [7] - 山东现货上量略减价格稳定,今日早间剩余车辆数为744辆 [7] - 下游需求维持刚需采购,关注玉米进口情况,大连玉米或继续底部偏弱运行 [7] 生猪 - 生猪盘面今日明显走弱,期现货行情背离,现货价格继续走高,全国出栏均价站上12.5元/公斤,上涨0.3 [8] - 期货今日增仓下跌,近月合约领跌 [8] - 现货价格反弹,四季度猪肉消费有改善预期,但供应压力持续,后期猪价反弹后逢高空,预计明年上半年或二次探底 [8] 鸡蛋 - 鸡蛋盘面今日未能延续上涨,早盘低开后日内弱势震荡下行,未回补缺口,近月领跌,资金减仓一万手 [9] - 现货河北报价转跌,小蛋价格跌幅较大 [9] - 行业后期需加快淘汰老鸡产能去化,冷库蛋未出库完毕是潜在压力,盘面建议高位试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