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协定
搜索文档
大越期货贵金属周报-20251103
大越期货· 2025-11-03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事件集中,美联储主席鹰派,中美磋商结果乐观,金银价格止跌回升,但贸易乐观预期叠加降息预期降温,金银向上动力明显减弱,本周以震荡为主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回顾 - 沪金2512收跌2.53%,最低达893.64;COMEX金收跌2.95%,最低达3965.2美元/盎司;沪银收跌0.06%,COMEX银收跌0.69%;美元指数回升收涨0.8%,最高达99.8471;人民币小幅升值0.05% [4][15]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75%-4.00%,为年内第二次降息;并宣布自12月1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欧洲央行连续第三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不变;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 [15][16] - 中美经贸团队达成三方面成果共识,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以及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相应调整或暂停实施相关反制措施;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15][16] - 美国与日本、韩国、东南亚多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延长美墨贸易谈判期,10月28日日本首相与美国总统签署协议推动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实施,韩美经贸磋商达成具体协议,美国对韩国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将由25%下调到15% [17][18] 每周周评 - 本周中国10月重磅经济数据密集出炉,美国发布ADP就业报告,非农数据或推迟,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特朗普或亲赴听证会旁听美国高院关键的“关税裁决” [15] - 需关注美国高院关税裁决,贸易乐观预期叠加降息预期降温,金银向上动力明显减弱,震荡为主 [15] 基本面数据 - 美债收益率震荡回落至4.38% [25] - 截止9月23日,CFTC金净持仓依旧为净多,净多小幅增加,多空持仓都增加;CFTC银净多持仓继续增加,多空持仓都减少 [32] - SPDR黄金ETF持仓和白银ETF持仓持续减少,沪金库存继续增加,COMEX金库存继续减少,沪银库存止跌回升,COMEX银库存持续减少 [35][37][39] 持仓数据 - 沪金前二十持仓:多单量171,616,较上周增加2,050,增幅1.21%;空单量69,501,较上周增加2,459,增幅3.67%;净持仓102,115,较上周减少409,减幅0.40% [28] - 沪银前二十持仓:多单量319,340,较上周减少34,269,减幅9.69%;空单量252,370,较上周减少13,469,减幅5.07%;净持仓66,970,较上周减少20,800,减幅23.70% [30] 总结 - 上周事件影响显著,金银价格先下后上,本周需关注美国高院关税裁决,金银以震荡为主 [15][16]
并非互惠?美国与东南亚四国的贸易协定浮出水面
第一财经· 2025-10-29 08:51
贸易协定核心内容 - 美国对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维持19%的关税税率,部分商品关税降至零,对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 [3] - 上述四个东南亚国家承诺消除贸易壁垒,为美国商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协议包含数字贸易、服务和投资方面的承诺 [3] - 协议内容包含供应链与国家安全合作,旨在加强合作防止逃避关税和合作出口管制 [3] 各国关税豁免与市场准入细节 - 马来西亚获得的关税豁免适用于其对美出口约120亿美元产品,相当于其GDP的2.8%,其中约110亿美元产品受限制,仅约10亿美元出口享受零关税 [4] - 越南承诺对几乎所有美国产业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泰国将对约99%的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取消关税 [4] - 柬埔寨对100%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实施零关税,承诺消除进口许可和知识产权壁垒 [5] 商业合作与采购承诺 - 马来西亚公司将购买价值近1500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设备,并承诺未来10年在美投资约700亿美元 [7] - 泰方承诺每年采购美国26亿美元农产品、54亿美元能源产品,并采购80架美制飞机 [7] - 越南企业采购50架波音飞机总价值超80亿美元,并签署总额约29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谅解备忘录,以缩小对美12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7] 协议性质与行业影响 - 美国同柬埔寨、马来西亚已签署正式协议,而同越南、泰国的协议为框架协议,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5] - 马来西亚、泰国在矿产领域与美方合作更为深入,柬埔寨市场开放度最高,越南协议强调国企和供应链安全 [8] - 这些协议将极大提升美国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与战略协同,对区域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8]
美国与东南亚四国的贸易协定浮出水面,有何玄机
第一财经· 2025-10-28 19:27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维持19%的关税税率,部分商品关税降至零[1] - 美国对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1] - 上述四国承诺消除贸易壁垒,并为美国商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协议包含数字贸易、服务和投资承诺[1] 各国市场准入承诺 - 柬埔寨对100%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实施零关税,承诺消除进口许可和知识产权壁垒[5] - 泰国将对约99%的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取消关税,并承诺接受美方车辆安全标准、医药产品进口许可等[4] - 越南承诺对几乎所有美国产业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双方致力于解决非关税壁垒[3] - 马来西亚承诺对美国产品按协议附件征收关税,并为棕榈油、可可和药品等提供关税豁免[7] 采购与投资承诺 - 马来西亚公司计划购买价值近1500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设备,并承诺未来10年在美投资约700亿美元[6] - 泰国承诺每年采购美国26亿美元农产品、54亿美元能源产品,并采购80架美制飞机[6] - 越南越航预计采购50架波音飞机,总价值超过80亿美元,越南企业签署约29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备忘录[6] - 美泰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优先两国企业投资、技术转让和国内加工产业发展[6] 协议性质与影响 - 美国与越南、泰国签署的为框架协议,尚未签署正式协议,而与马来西亚、柬埔寨已签署正式协议[5] - 协议内容高度趋同,但各国根据自身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开放力度与合作领域存在差异[7] - 马来西亚获得的关税豁免适用于约120亿美元对美出口产品,但其中约110亿美元产品仍受限制,仅约10亿美元出口享受零关税[3] - 协议将提升美国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与战略协同,对区域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7]
哥伦比亚总统:对美国“不会让步”
环球时报· 2025-10-22 06:51
外交关系与贸易协定 - 哥伦比亚外交部召回驻美国大使丹尼尔·加西亚-培尼亚并决定让其暂时留在波哥大 [1] -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两国自贸协定因美国政府单方面决定征收10%关税而实质性暂停 [1] - 特朗普政府停止对哥伦比亚援助并威胁加征关税 [1] 双边摩擦与事件 - 自特朗普今年1月再度执政以来两国在移民、关税、禁毒等问题上摩擦频频 [1] - 7月两国已经各自召回过驻对方使馆负责人9月美国还吊销了佩特罗的签证 [1] 地区影响与观点 - 前美洲对话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希夫特认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 [2] - 希夫特认为特朗普主义可能推动该地区走向进一步的一体化 [2]
Tariff shock scaled back: IMF Chief Economist
Youtube· 2025-10-15 20:57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处于预测区间的温和一端 远好于此前预期的显著下滑 [1][2] - 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为3.2% 与一年前的预测非常相似 预计2026年将略微放缓至3.1% [4] - 私人部门已通过调整供应链和提前进口等方式适应了关税冲击 [2] 关税影响与现状 - 当前计算的有效关税税率略低于20% 低于此前预计的25% 但仍处于高位 [3] - 关税冲击的影响已显现 但最初的冲击已被贸易协议和许多豁免措施所缩减 [2] - 如果贸易紧张局势再次升级 容易导致今明两年全球产出下降0.3个百分点 [7] 价格传导机制 - 目前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其通过压缩利润率来吸收关税 出口商并未降低离岸价格 [9] - 零售端已开始出现关税向价格的传导 预计进口商将逐步重建利润率 导致价格压力在未来一年显现 [8][10] - 企业定价存在互补性 当竞争对手开始提价时 自身提价的可能性增加 这将进一步推高价格压力 [11] 支撑经济的积极因素 - 金融条件仍然非常宽松 为经济提供支持 [3] -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投资激增正处于强劲阶段 [4] - 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德国和美国)的财政政策在明年将为经济提供更多动力 [4] 通胀前景 - 美国当前通胀率为2.7% 尚未在回归央行2%目标方面取得太大进展 [12] - 预计未来将继续看到一些价格压力 [12]
当美国竖起贸易高墙 世界正在“另起炉灶”
智通财经· 2025-10-14 14:53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 各国政府与企业正重新构建贸易联盟并寻找替代市场以规避美国高关税 导致全球贸易新轮廓显现 例如加拿大从墨西哥进口汽车数量已超过美国 中国在大豆收获季从南美采购而非美国 印度与中国恢复直航并重启稀土贸易 [1] - 小型经济体积极开拓新市场以适应美国市场准入门槛抬升 秘鲁为其蓝莓开拓亚洲市场 纺织业生产国莱索托将重心转向亚洲、欧洲及非洲其他地区 14个国家已组建伙伴关系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 [1] - 尽管有关税报复担忧 但全球经济未陷入低迷 证明全球贸易具备强大韧性 85%的全球贸易发生在美国之外 世界贸易组织已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预期从0.9%上调至2.4% [1] 贸易流向变化与行业影响 - 物流企业如航运公司和港口运营商首当其冲感受到贸易变化 马尼拉港口运营商ICTSI指出中国制造商正积极开拓替代市场 其公司股价今年已上涨近30% [2] - 全球商品流向变化在数据中显现 中国8月对美出口暴跌33% 但对东盟十国出口增长近23% 对欧盟出口增长10% 对非洲出口增长26% 中国今年仍有望实现1.2万亿美元创纪录贸易顺差 [2] - 跨太平洋航线今年货运量预计收缩近3% 但其他所有航线均呈现增长态势 尽管增速较2024年有所放缓 [2] 贸易协定新动态 - 欧盟正全力扩展其贸易伙伴网络 目前涵盖76个合作伙伴 并加速推进此前拖延多年的谈判 例如正推进与覆盖7.8亿消费者的南美共同市场协定的批准进程 [5][6] - 欧盟与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在9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历经近十年磋商 欧盟-澳大利亚协定谈判也在今年6月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项贸易谈判获得新推动力 [6] - 贸易专家预测未来将涌现更多双边贸易协定 但此热潮可能将依赖世贸组织体系的小型经济体排挤出局 例如东帝汶希望借助加入世贸组织为其咖啡、香草和水果打开新市场 [5][6][7] 企业层面调整案例 - 美国本土企业因关税调整商业模式 例如宾夕法尼亚州公司True Places因其户外座椅由柬埔寨生产 因关税导致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已停止将产品进口到美国 转而寻找海外客户 [7]
美韩投资承诺拉锯战持续,韩方警告全盘直接投资将引发外汇压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6:25
贸易协定谈判进展 - 韩国正在审议美国提出的新替代方案,标志着停滞数月的关税谈判取得进展[1] - 韩方目标是在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取得进展,届时两国总统预计将举行会谈[1] - 七月达成的贸易协定相关正式化谈判始终陷于僵局,争议焦点集中在韩国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1] 投资承诺执行争议 - 初始方案包含直接投资、贷款和贷款担保的组合形式,但美方后续要求全部3500亿美元资金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落实[1] - 韩方警告若全部采用直接投资形式,将立即引发外汇压力并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因拟议投资额超过韩国外汇储备的80%[1] - 首尔已向美方提出货币互换请求,并警告若无此安排,该投资计划可能冲击金融稳定[1] 协定条款与韩方立场 - 根据协定,美国同意对韩国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低于今年早些时候威胁的25%税率,此项关税措施涵盖韩国汽车等商品[2] - 韩方强调将全力达成互利协议,特别是在造船等领域实现双赢合作,即使延缓谈判进程仍坚持现有立场[2]
美欧关税生变?传欧盟官员认为美国新贸易要求太苛刻,或削弱此前协议
智通财经· 2025-10-08 18:45
美欧贸易协议面临的新挑战 - 美国向欧盟提出关于实施互惠、公平和平衡贸易原则的新提案 欧盟官员认为这些要求过于苛刻且所需让步相当大 [1] - 新要求可能破坏近期达成的使双方避免贸易战的协议 双方正准备就今年夏天达成的贸易协议后续事宜进行谈判 [1] - 美国一直在寻求讨论欧盟的数字和技术规则、企业合规及气候相关法规等立法事宜 [1] 协议内容与当前关税状况 - 现有协议规定对大部分来自欧盟的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证实欧洲汽车适用税率为15% 而非其他产品更高的25%行业性关税 [1] - 药品出口预计将获得与汽车相同的关税待遇 [1] - 美国拒绝将葡萄酒和烈酒等商品列入可免征15%关税的进口商品清单 [2] 欧盟的回应与措施 - 欧盟已提出立法以降低对美国工业产品及部分非敏感农产品的关税 该举措需欧洲议会支持并批准整个贸易协议 [2] - 欧盟计划对超过一定配额的外国钢铁进口产品征收50%的税率 [2] - 旨在降低美国对钢铁和铝制品50%关税的谈判进展甚微 [2] 潜在风险与行业担忧 - 欧盟担心特朗普政府正扩大其针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50%关税的适用范围 并准备对医疗设备和相关技术等其他领域征收更多关税 [2] - 这些举措综合起来可能削弱欧盟此前达成的15%关税上限 [2] - 欧盟工业专员强调向私营部门和公众推销协议的关键理由是稳定性 若四年内无法保持稳定则很难说协议是件好事 [2]
消息人士:美印没谈拢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22:21
美印贸易谈判进展 - 印度和美国的高级贸易谈判代表在联合国大会间隙举行会谈,但未能解决双方的关税争端 [1] -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确认会谈具有建设性,双方就协议的"可能框架交换了意见",并决定继续接触以期早日达成贸易协定 [1] -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原希望9月底前达成协议,为特朗普秋季访问印度铺路,但若贸易争端持续,访问可能推迟至明年 [1] 谈判核心争议点 - 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是会谈中最大争议点 [2] - 印度方面要求美国取消与俄罗斯能源进口相关的关税 [1] - 美国方面表示,若印度不减少从俄罗斯的石油采购量,达成协议便无从谈起 [2] 谈判前景与外部言论 - 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需要进一步举行多轮会谈,以解决包括俄罗斯石油问题僵局在内的未决事项 [3] - 印度外交部驳斥北约秘书长关于莫迪与普京就石油关税问题进行对话的言论,称其"不正确和毫无根据"且"不存在这样的对话"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