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位居全球首位!香港今年以来IPO募资额超26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5:13
峰会核心观点 - 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于11月4日在香港举办,聚焦全球贸易,探讨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背景下防范风险与开拓新机遇的思路 [1]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表示,尽管全球发展不确定性较大,但香港金融市场仍然活跃 [1] - 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股票显著上涨,前十个月市场IPO募集资金超过260亿美元 [1] - 香港市场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 [1]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举措 - 香港正推进改革以加强交易风险管理并促进股票市场繁荣发展 [1] - 9月香港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旨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1] - 香港预计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1]
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德勤中国:建议开发针对高排放行业专属金融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4:47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 - 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超35万亿港元 为本地生产总值11倍 [1] - 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跨境资金净流入7000亿港元 按年增80% [1] - 预计香港将在二至三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资产管理中心 [1]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与投资范围 - 建议将合资格投资范围扩展至数字资产等另类资产类别以释放计划潜力 [1] - 香港是对内地企业信用最为了解的境外市场 是外资流入内地的门户和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前哨 [1] 内地企业出海挑战与香港角色 - 2024年93.9%受访内地企业出海面临多重挑战 较2023年83.9%显著提升 [2] - 2024年77.2%受访内地企业会前往香港寻找所需服务以支援其国际业务 [2] - 建议香港携手内地打造"内地培育、香港服务、全球市场"的出海新范式 [2] - 香港是连接内地与全球经济的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 可助深圳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及全球化战略 [2] 企业上市与融资支持 - 深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 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推出举措缩短上市时间 [3] - A+H上市模式有助于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和市场价值 促使企业加强信息披露与治理机制 [3] 绿色转型与金融支持 - 为配合国家双碳目标 香港力争2035年前将碳排放量从2005年水平减半 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3] - 德勤估算2030年前中国及亚洲面临约9万亿美元低碳转型资金缺口 [4] - 香港正通过转型金融、碳市场、绿色技术三项重点行动推进绿色转型 [4][5] 转型金融挑战与建议 - 转型金融标准存在差距 建议加快完善标准系统并开发针对高排放行业的专属金融产品 [5] - 碳资产缺乏足够可信度 建议探索CCER与国际碳标准挂钩的双重认证模式并建立跟踪评级系统 [5] - 绿色技术成本高昂 建议将燃料碳强度认证和建筑能效纳入碳信用体系以释放减排价值 [5] 德勤中国香港战略 - 德勤中国启动"Hong Kong LEAP"战略 未来5年投入5亿港元 计划创造约10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1]
上市银行三季度财富管理大盘点,中收最高增两成达206.7亿,呈现私行、代销驱动等四大特征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0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三季度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亮眼,呈现“私行引领、代销驱动、数字赋能、跨境拓展”的特征 [1] - 多数银行正打造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业务规模、客户数及手续费收入快速增长 [1][2] - 财富管理市场持续扩大,银行从资产管理模式转向财富管理模式 [2] 财富客户与资产规模 - 财富客户数稳健增长,南京银行财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6.31% [1][2] - 平安银行财富客户达149.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 [2] - 贵阳银行服务财富客户数42.15万户,较年初增加3.04万户,增长7.77% [2] - 管理客户资产规模扩张,中信银行AUM年增量创近三年新高 [1][2] - 贵阳银行管理财富客户资产规模2,305.90亿元,较年初增加158.88亿元,增长7.40% [2] 手续费收入增长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6.70亿元,同比增长18.76% [1][3] - 平安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 [3] - 上海银行第三季度财富管理中收环比增长7.78% [3] -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收入实现约30%的强劲增长,财富管理收入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 [3] 私人银行业务表现 - 私人银行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多数银行私行客户数较年初增长超10% [1][5] - 浦发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私行客户AUM也实现超10%的增长 [1][5] - 平安银行私行客户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46.5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私行AUM在总零售AUM中占比接近半数 [6] -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19.1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20% [7] -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73,409户,比上年末增长18.21%;客户总资产10,1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8% [7] 代销业务驱动 - 代销是银行财富管理主要途径,保险、基金、理财是主要增长点 [8] - 平安银行代理个人保险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48.7%,代理个人理财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2.8%,代理个人基金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6.7% [8] - 招商银行代销理财收入70.14亿元,同比增长18.14%,代理基金收入41.67亿元,同比增长38.76% [8] 数字化与专业化服务 - 银行通过数字化与专业化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客户粘性 [9] - 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推动财富与资管双轮驱动,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并发布“浦银寰球”海外财富管理平台 [9] - 北京银行持续深耕“零售水晶球系统”,通过数据模型驱动公私联动 [9] 跨境财富管理需求 - 跨境与全球化财富管理需求凸显 [10] - 渣打银行受益于跨境理财旺盛需求,财富管理业务增长约30% [10] - 2025年三季度渣打银行净新增资金133亿美元,同比高增28%,其中82亿美元配置理财相关产品,富裕客群AUM规模达4380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长4% [11]
调研|港股IPO火爆!人才短缺,中外资投行变更招聘计划
券商中国· 2025-10-19 07:33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到1829.17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5.81亿港元增长229% [5] - 港股上市后定增和配股募资规模分别达到2610.65亿港元和2126.74亿港元,同比增长270%和570% [5] - 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港股IPO [5] 国际投行业务扩张与招聘 - 高盛正扩大香港团队招聘,招聘步伐较12至18个月前加快,同时在印度、孟买等地也在招兵买马 [3] - 摩根大通亚太企业银行部门人员截至今年7月已增长20%,是原2025年增长目标的两倍,并计划明年再增加员工人数20% [4] - 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和热情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 [3] 中资投行竞争优势 - 头部中资券商和瑞银因实行境内外投行团队一体化,可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人手相对宽裕 [2][6] - 瑞银通过实现对瑞银证券全资控股,进一步优化中国在岸投行业务,增强跨境业务能力 [6] - 境内外投行一体化的中资券商在港股IPO火爆背景下优势明显,可提供IPO、再融资、跨境发债、国际并购等综合化服务 [6]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中外资投行在香港加大财富管理业务布局,以捕捉中国内地家庭储蓄几年间大增55万亿元带来的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7] - 中金公司在港的财富管理团队由7年前约30人扩展至超过150人,包括70名客户经理,并计划继续扩大团队 [7] - 瑞银协同其财富管理优势,为客户提供对投资行为、最新趋势以及潜在需求的深度洞察 [7]
李家超:创新科技、金融贸易、基建联通三轨并进 共建世界级一流湾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5:33
创新科技发展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租户正陆续进驻,预计今年年底前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1] - 香港政府已推出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及产业分布规划 [1] 金融贸易联通 -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与第一名纽约和第二名伦敦的分数差距分别收窄至2分和1分 [2] - 2023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突破3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倍 [2] - 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达26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于去年首次在香港发债 [2] - 香港政府本月正式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整合多个机构服务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 [2] 基建网络联通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六月推出,为两地居民及机构提供即时小额跨境支付服务 [3] - "港车北上"计划已实行超过两年,至今已有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参与 [3] - "粤车南下"计划最快下个月实施,入境市区部分将以每日100个名额的小规模开始,每辆粤车留港最多三天 [3] - 香港国际机场入股珠海机场,并推动"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内地货物可在东莞就地安检、经水路直送香港上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今年底起分阶段完成 [3][4]
港股IPO火爆催生业务大增 国际大行重启“抢人”大战
证券时报· 2025-10-14 05:4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规模达1829.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55.81亿港元增长229% [4] - 公司上市后定增和配股募资规模分别为2610.65亿港元和2126.74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270%和570% [4] - 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逾2倍,IPO申报家数增加,目前已有超过200家排队企业 [1][4] 国际投行业务扩张 - 高盛正扩大香港团队招聘,步伐较12至18个月前加快,同时也在印度孟买等地招兵买马 [2] - 摩根大通亚太企业银行部门人员截至2025年7月已增长20%,是原2025年增长目标的两倍,明年计划再增加员工人数20% [3] - 国际投行因项目储备丰富,将收缩战略变为重启或加快人才招聘计划,扩张中国香港、印度等亚太区投行团队 [1] 中资投行竞争优势 - 头部中资券商和瑞银等机构实行境内外投行一体化,可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人手相对宽裕 [1] - 境内外投行一体化的中资券商优势明显,境内投行人员可做协调和补充 [4] - 瑞银建立综合跨境平台,深耕中国内地超35年、中国香港超60年,全资控股瑞银证券优化了中国在岸投行业务 [5] 资金参与热情 - 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和热情创下近4年来新高 [1] - 海外客户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和热情创下自2021年以来新高 [2] - 主权基金、基石投资者等境外长线资金偏好细分行业龙头企业,青睐有不错增长、盈利、现金流及分红情况较好的企业 [2]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中外资券商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以捕捉A股和港股市场向好带来的投资机会,满足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1] - 中国内地家庭储蓄几年间增加55万亿元,跨境资产配置需求大增 [6] - 中金公司在香港的财富管理团队由7年前的约30人扩展至超150人,包括70名客户经理,境内整个财富管理团队有约7000人 [6]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对香港经济前景抱有坚定信心
新华网· 2025-10-11 04:27
公司对香港市场的战略定位 -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表示香港是公司的主市场,是拥有领导地位和创造回报的重要增长机遇所在[1] - 香港是汇丰重要的国际连接器,公司依托以香港为枢纽的全球网络支持企业或投资者之间的联系[2] - 过去两年汇丰银行在香港平均每月新增约十万名客户[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三、亚太区第一,与第一纽约和第二伦敦的分差收窄[2] - 香港具有时区优势,服务亚洲和中东等重要经济体,填补了伦敦和纽约时区之间的空白[2] - 香港拥有对接内地的开放通道,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为世界提供进入第二大经济体的最具吸引力和最全面的渠道[1] - 香港拥有开放的资本市场、灵活的移民和人才引进政策,持续吸引全球人才[1] 香港的财富管理与资本市场动态 - 预测到2030年香港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越来越多国际及内地客户选择香港作为资产配置平台[1] - 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有69家新上市公司,比去年同期的45家上升了53%[3] - 从目前的上市申请情况看,预计这一活跃势头将延续至未来12个月甚至更久[3] 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资产领域的发展 -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态势令人鼓舞,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平台和最好的连接器[2] - 香港正大力发展数字资产,相关法律条例已正式生效,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进展令人鼓舞[2] 香港经济角色的演变 - 过去20年间香港是国际社会对内地进行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门户[1] - 新趋势显现,香港日益成为内地企业走向东盟、中东、欧美等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枢纽[1]
李家超:把握重置资产机遇 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新华财经· 2025-09-17 16:06
股票市场表现与改革 - 恒生指数自年初已上升超过两成,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港元,较去年接近翻倍 [1] - 新股集资额至八月底累计超1300亿港元,同比增长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1] - 将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并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1] 人民币业务与债券市场 - 香港金管局将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 [2] - 政府将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研究在合适场景下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 [2] - 将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 [1] 黄金市场发展 - 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 [2] - 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后出口至香港 [2]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准备 [2] 财富管理与基金行业 - 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3] - 将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 [3] - 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 [3] 保险与私募投资行业 - 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 [3] - 将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和再保险行业发展,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保险产品 [3] - 将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境外资金 [3]
李家超,重磅宣布!港股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34
宏观经济与政府治理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预计香港今年经济增长2%至3% [1][3] - 特区政府将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系统化部门主体责任,并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 [3] - 特区政府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指导政府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重组工作流程,推进AI+发展和AI政务 [3] 资本市场与金融改革 - 港股市场于9月17日大幅上涨,阿里巴巴股价161.3港元,涨幅5.081%,成交额181.1亿港元;腾讯控股股价662.5港元,涨幅2.713%,成交额97.22亿港元;中芯国际股价66.8港元,涨幅5.696%,成交额87.44亿港元;百度集团股价133.7港元,涨幅18.11%,成交额65.3亿港元;美团股价105.5港元,涨幅5.184%,成交额101.94亿港元;药明康德股价213.6港元,涨幅11.25%,成交额28.64亿港元;小米集团股价57.55港元,涨幅1.949%,成交额57.37亿港元;宁德时代股价502.5港元,涨幅5.346%,成交额15.05亿港元 [5]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非住宅物业投资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住宅物业投资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3] - 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回归,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5] - 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港交所将与东南亚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 [6] - 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财通2.0"优化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6] - 将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落户;证监会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 [6] 黄金市场发展 - 特区政府采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建议,目标三年内推动黄金仓储超越2000吨,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6] - 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来料加工后出口至香港交易 [6]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准备 [6] - 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等新产品 [6] - 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推出在港交割新合约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与深圳和前海探索数字金融发展和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合作,措施预计今年内公布 [7] - 整合内地办事处,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拓展来自内地内陆省市货物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目前重庆和成都货物已循铁海联运经深圳或广西转运至香港 [7] - 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明年优化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长者现金援助发放安排,可直接汇入其内地银行账户 [7]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2027年起陆续完工,将采取"边建设、边进驻"模式 [8] - 推动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 [8] - 今年内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8] - 特区政府去年已为自动车建立规管框架,今年批出三个区域作测试,以加速自动驾驶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实现商业营运 [9] - 将争取通过规管网约车服务的法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10] 绿色能源与航空产业 - 支持市场发展换电型电动车及自动化换电站技术,鼓励建设区域供冷系统,推动现有建筑物减碳 [10] - 已推出3亿港元高速充电桩鼓励计划,目标在2028年底前提供额外3000支高速充电桩,并计划推出六块用地用于建设高速充电站,巴士公司也将开放充电设施供其他车辆使用 [10] - 加快和广东省共建"氢能湾区走廊" [11] - 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设立飞机拆件、高价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并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合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11] 医药健康产业 - 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通过河套"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 [12] - 筹备成立"国际临床试验学院",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 [12] - 将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立法建议,目标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 [12] - 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 [12] - 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 [12] - 医院管理局将成立"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通过大数据确定本地病人对创新药物治疗的需要及效益,引入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 [12] 基础设施与通关便利 - 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将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e-道登记条件 [8] - 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全港首个"无感通关"试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过关手续 [8]
境外收入大增76% 中金财富再扩香港团队
新浪财经· 2025-09-13 13:2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海外业务扩张动作先于战略规划进行 未来将扩大优秀人才储备和加大数字化建设 [1] - 中金公司国际化程度在中资券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1] - 中金在港财富管理团队从7年前约30多人扩展至超过150人 包括70名客户经理 [1] 财务表现与业务规模 - 上半年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66% 营业利润率提升24.16个百分点 [1] - 境外营收占比达31.37% [1] 行业机遇与市场前景 - 未来2-3年中国香港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1] - 中资金融机构纷纷加大财富管理业务布局以把握发展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