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陈光明专户“封盘”!多只公、私募基金开启限购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11:18
产品“封盘”事件 - 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暂停新老客户申购 [1][3] - 该系列产品在2018年和2021年发行时均引发销售热潮,洞见价值一期首发募集金额突破百亿元,洞见价值二期尽管设有500万购买门槛和5年锁定期,首日销售额仍超过116亿元 [1][4] - 除睿远基金外,宁泉资产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申购,睿郡资产和衍复投资也在2024年先后暂停了部分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6]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 - 陈光明是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者,倡导长期投资,其投资理念的核心进化是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 [5] - 投资实践侧重于以合理估值投资优质企业并长期持有,分享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强调企业质地、增长确定性和估值的严格评估 [5] - 采用逆向投资策略,在牛市保持谨慎、熊市积极投资,并长期持有中国优秀企业 [5] 行业限购趋势与背景 - 公募基金亦出现限购潮,例如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多只基金自11月3日起设置单日50万元申购上限,富国基金范妍管理的基金自10月31日起设置单日100万元申购上限 [7] - 限购行动旨在控制产品规模、保护持有人利益,并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1] - 行业背景是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新规要求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权重,推动从“卖方思维”向“买方思维”转变 [7][8]
陈光明专户,“封盘”!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10:25
产品封盘事件 - 睿远基金创始人及投资经理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宣布“封盘”,暂停新老客户申购 [2][4] - 该系列产品此前已长期严控规模,不接受新客户申购,此次封盘意味着老客户追加申购也同时暂停 [4] - 陈光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一期专户产品在2018年首发时募集金额突破百亿元 [4] - 睿远洞见价值二期专户于2021年发行,尽管设置500万元购买门槛及5年锁定期,首日仍大卖超116亿元 [4][5] 投资理念与策略 - 陈光明倡导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其理念是“做时间的朋友”,以农民“长期耕种”的心态进行投资 [7] - 他认为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进化是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中的未来价值 [6][7] - 投资策略上注重以合理估值投资优质企业,分享其长期价值创造,并保持长期视角和逆向思维 [7] - 他是坚定的逆向投资者,在熊市大家觉得不可投资时进行投资并长期持有优秀企业 [8] 行业限购动态 - 近期多家公私募基金发布限购令,宁泉资产自2025年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 [9] - 睿郡资产董承非管理的产品自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衍复投资自7月1日起关闭部分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9] - 公募基金方面,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多只基金自11月3日起设置单日50万元申购上限,富国基金范妍管理的基金自10月31日起设置单日100万元申购上限 [9] 行业考核机制转变 - 新的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要求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权重 [10] - 此举旨在推动基金公司从“卖方思维”向“买方思维”转变,通过限购抑制投资者冲动入市,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0] - 长期看,新机制有助于让更多投资者真正赚到钱,建立好口碑,实现规模的良性发展 [10]
白酒业“最差季报”背后:坦诚与理性的投资回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9:45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白酒行业业绩被描述为近十年最差季报 [1] - 多数酒企业绩加速下滑 部分区域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三位数 口子窖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92.6% [1] - 行业面临高达900天的库存周转天数和普遍的价格倒挂现象 [1] 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 宏观消费环境疲软导致商务宴请等核心消费场景收缩 [1] - 高库存和价格倒挂等多重压力共同导致业绩惨淡 [1] 市场反应与解读 - 业绩公布后资本市场出现反差现象 古井贡酒股价冲高近7% 迎驾贡酒和舍得酒业跟涨超4% [1] - 企业披露真实业绩数据被视为一种勇气 标志着行业主动接纳调整周期 [2] - 业绩的坦诚披露为投资者重新审视行业投资逻辑提供了重要参考 [2] 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变化 - 白酒行业已彻底告别高速增长的粗放阶段 进入稳定成熟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2] - 行业分化趋势加剧 头部酒企凭借品牌力与渠道掌控力持续挤压中小酒企市场份额 行业集中度提升 [2] 行业核心价值与投资逻辑 - 行业核心价值转向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的红利属性 而非爆发式增长 [3] - 高端白酒及老酒的收藏属性稳固 商务消费场景逐步复苏 刚性需求提供坚实基本盘 [3] - 头部酒企拥有成瘾性消费、稀缺性、文化溢价三重护城河 贵州茅台毛利率达91.29% 泸州老窖毛利率达87.11% [3] - 先款后货的模式与老酒增值特性使行业在调整期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现金流 [3]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维持双汇发展“增持”评级,产业链布局完善、龙头地位稳固
格隆汇· 2025-10-31 15:0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59亿元,同比增长4.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6.36亿元,同比增长8.4% [1] - 第三季度养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经营利润为3649万元 [1] 业务板块运营 - 肉制品业务成本预计将维持在低位,公司将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并推广高性价比产品,预计单吨利润将环比下降但同比保持稳定,全年单吨利润仍将处于高位 [1] - 生鲜品板块通过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规模逐季增长,但利润出现明显下降 [1] - 生鲜品利润下降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和规模提升需要、猪价前高后低造成冻品利润减少、以及关税影响下进口肉的拖累 [1] - 养殖业务规模逐季提升,成本逐季下降,养殖成绩及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公司未来将实行稳利扩量策略,在保持头均利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扩张屠宰量 [1] -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龙头地位稳固,被视为稳健价值投资标的 [1]
邓晓峰、冯柳、夏俊杰、董承非等百亿私募大佬2025年三季度重仓股出炉!
私募排排网· 2025-10-31 11:33
总体持仓概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冯柳、邓晓峰等7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合计现身43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总计270.87亿元 [3] - 7位基金经理重仓股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涨幅为30.85% [3] - 冯柳持股市值最高,达140.2亿元,是唯一一位持股市值超100亿元的基金经理;邓晓峰持股市值为94.08亿元 [3] - 夏俊杰持有公司数量最多,为14家;冯柳持有12家;董承非持有7家;邓晓峰持有5家 [3] 邓晓峰持仓动向 - 邓晓峰三季度末持有5家公司,总市值94.08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23.24% [3] - 主要操作包括对紫金矿业进行年内首次减持,旗下产品合计减持约1862.79万股,最新持股市值约为53.01亿元 [7] - 新进建筑材料行业的北新建材,持股2481.3万股,持股市值5.87亿元 [8][9] - 邓晓峰认为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供需结构已发生根本转变,当前市场认知与产业现实存在预期差 [8] 冯柳持仓动向 - 冯柳三季度末持有12家公司,总市值140.2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12.69% [3] - 主要操作是对海康威视进行减持,减持5800万股,连续四个季度减持该股,最新持股2.8亿股,持股市值88.26亿元 [9][10] - 持仓变动以减持为主,共减持8家公司;加仓2家公司;新进和持股不变各1家 [9] 卓利伟持仓动向 - 卓利伟三季度末仅持有潮宏基1家公司,持股市值1.46亿元 [3] - 对潮宏基进行加仓425.55万股,该股受益于黄金和新消费行情,年内涨幅高达149.54% [11] 夏俊杰持仓动向 - 夏俊杰三季度末持有14家公司,总市值11.9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30.08% [3][12] - 新进4家公司,包括华域汽车和思泰克,华域汽车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市值3.38亿元;思泰克持股市值3965.54万元 [12][13] - 夏俊杰表示算力板块像黑洞一样吸走市场资金和注意力,但泡沫难言顶 [12] 董承非持仓动向 - 董承非三季度末持有7家公司,总市值20.63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48.06% [3][14] - 持仓高度集中于半导体行业,5家为半导体公司,年内平均涨幅达65.16% [14] - 新进1家电子行业公司,持股市值3.28亿元 [14][15] - 董承非视半导体为长周期投资故事,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正经历从1到N的过程,国产厂商将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提升市占率 [14] 蒋彤持仓动向 - 蒋彤三季度末持有1家计算机公司石基信息,持股市值1.39亿元,该股年内上涨49.89% [3][6][15] - 对石基信息进行减仓200.39万股,持股总市值由二季度末约1.98亿元降至约1.39亿元 [15][16] - 蒋彤看好AI从模型能力转向实际生产力工具的未来方向,包括数字资产、量子计算、AI应用和机器人 [16] 吴伟志持仓动向 - 吴伟志三季度末持有3家基础化工公司,总市值1.21亿元,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33.65% [3][6] - 新进湖南海利,持股市值3240.05万元;对中旗股份进行加仓69.62万股 [6][15][16] - 吴伟志判断市场处于春夏之间,继续看好后市,今年以来增配周期、科技、医药等成长性板块,未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方向 [16][17]
巴菲特11月公开信定档,市场热议伯克希尔的“股神溢价”会否褪色
凤凰网· 2025-10-31 06:21
随着2025年的10月来到最后一天,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CEO任期也进入了最后两个月倒计时。随着交班节 点临近,资本市场也开始发出质疑:没有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还值得买么? 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年逾九旬的当代股神突然宣布,计划在年底将CEO职务交给他亲自挑选的接班人格雷格· 阿贝尔。自那以来,伯克希尔-B类股下跌了近12%,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21%。 长期以来,巴菲特的年度股东信被许多投资者奉为投资的金科玉律,不少投资者也愿意为巴菲特的公司支付溢价并 长期持有。 根据周四的最新消息,巴菲特的助理公开确认,明年开始阿贝尔将接手撰写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信,并主持在奥马 哈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仍担任董事长的巴菲特将在台下与其他董事一同就座。 最新消息也确认,在担任伯克希尔CEO的最后时光里,巴菲特将在11月10日发布一封写给他三个孩子和伯克希尔股 东的感恩节公开信。 当其他投资人纷纷涌入大型科技巨头时,伯克希尔减持了苹果,到二季度时已经将现金及等价物规模增至3440亿美 元。这家公司的其他怪异之处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坚持在周六发财报、不发布财务指引,也不举行季度管理层电话 会议。这家公司的财报有时还 ...
Sirius XM: The Bottom Is In
Seeking Alpha· 2025-10-31 04:41
作者背景与投资理念 - 作者掌握五种语言 拥有销售代理、项目经理、翻译、计算机顾问、软件工程师等多领域工作经验 并亲手建造房屋 出版文学、哲学和艺术领域的书籍及文章 为多国各类杂志撰稿 [1] - 作者于2004年提前退休后 逐步成为为朋友和自己管理资金的基金经理 遵循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阐述的价值投资原则 [1] - 作者在2015年赢得Seeking Alpha逆向投资竞赛冠军 并在随后几年多次在其他竞赛中获奖 自始便是Seeking Alpha Pro的定期撰稿人 [1] 投资研究与方法 - 作者致力于积累关于所选股票的超越平均水平的知识 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因此不会每周都提出新的投资想法 [1] - 作者曾撰写文章《提前退休者的投资组合》 为提前退休者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 [1]
The Timken Company: Transformed Business With A Strong Moat And Visible Growth
Seeking Alpha· 2025-10-31 00:0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内容主要涉及投资理念和个人声明,不包含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财务数据或市场事件。因此,无法按照任务要求总结出关于特定公司或行业的投资要点、核心观点或相关数据。
品牌控价的攻坚战:以体系化维权重塑市场价值秩序
搜狐财经· 2025-10-30 21:02
品牌价格体系面临的挑战 - 在消费升级与渠道多元化冲击下,品牌价格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品牌溢价能力持续衰减[1] - 低价倾销、跨区窜货、假货仿品等乱象交织,使消费者陷入价格陷阱与品质焦虑的双重困境[1] - 品牌控价已从商业策略升级为关乎品牌存续的必答题[1] 价格混乱的负面影响 - 乱价行为引发连锁反应,包括经销商利润缩水导致服务投入减少,品牌研发投入被迫压缩,最终加剧产品同质化和市场内卷[3] - 某国际快消品牌的天猫旗舰店销量不及拼多多低价同款的五分之一[3] - 73%的消费者因价格混乱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修复该印象的成本是维护价格的5倍以上[3] 构建控价防御体系的策略 - 品牌需构建法律武器、技术中台和渠道治理的三维防御网[4] - 法律武器方面,可依据《价格法》《商标法》发起民事诉讼和行政投诉,某国产手机品牌通过批量诉讼使300余家违规店铺支付赔偿并下架商品,价格体系3个月内恢复稳定[4] - 技术中台方面,部署AI价格监测系统可实时抓取价格数据,某美妆品牌将乱价商品发现时效从3天缩短至2小时,处理效率提升90%[4] - 渠道治理方面,建立经销商分级管理制度和数字化工具,某家电巨头推行渠道阳光计划后,窜货率下降65%,经销商利润提升18%[4]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共生 - 控价的终极目标是推动市场从价格博弈转向价值共创,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会员体系运营和服务升级构建护城河[4] - 某高端服饰品牌推出定制化服务和终身保养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下降40%,复购率提升至65%[4] - 在流量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企业需以长期主义视角将控价转化为价值投资,通过法律、技术、管理的协同创新让价格回归价值本质[5]
侃股:中央汇金缘何偏爱ETF
北京商报· 2025-10-30 19:37
中央汇金投资ETF的规模与偏好 - 截至9月末,中央汇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ETF基金规模达1.55万亿元,是A股市场最大的价值投资者[1] - 中央汇金偏爱ETF基金的原因在于其灵活的交易环境和能达到满意收益预期的收益率[1] - ETF基金被视为最适合中央汇金等超级资金持有的价值投资品种[1] ETF基金的投资优势 - ETF基金容量巨大,可容纳上万亿元资金,其成分股多为流通市值和成交量占据重要地位的超级蓝筹股[1] - ETF成分股均为相关指数成分股,指数编制过程已剔除绩差股和流动性较差股票,相关公司投资价值处于股市中上游水平[1] - 买入ETF基金等同于买入一大批适合价值投资的公司,实现分散投资风险,覆盖各行业龙头企业[1][2] ETF基金的交易与流动性特征 - ETF在二级市场像股票一样交易,流动性强,交易便捷,方便中央汇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出[1] - 在需要维护市场稳定的关键时刻,ETF交易效率更高,成效更快[1] - 买入ETF基金可最大限度减小大额交易对市场产生的冲击,若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买走的是其他投资者持有的ETF,不会对股价产生巨大冲击[2] - 通过申购方式买入ETF,基金公司会分散分批买入相关股票,对二级市场股价冲击最小[2] ETF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特性 - ETF基金收益水平往往能跑赢多数主动型基金和多数投资者,被称为“魔鬼基金”,投资风险相对较低[2] - 中央汇金由于资金体量大,对投资收益预期远低于普通散户,但对收益稳定性要求更高,ETF基金能满足其需要[2] - 相比直接买入单一股票,买入ETF基金更有利于维护市场“三公”原则,更加公平公正[2] 对市场投资理念的引导作用 - 中央汇金持续大规模持有ETF,能起到引导价值投资理念的积极意义,通过买入操作向全市场传递关注整体、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3] - 此行为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从“资金市”向“价值市”转变[3] - 对于投资收益不理想的中小投资者,可效仿中央汇金直接买入ETF基金,由基金公司按指数配比买入成分股,中长期投资收益大概率跑赢中小投资者平均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