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氢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背景、市场销量、产业链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销售规模仍较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20
氢能源自卸车行业概述 - 氢能源自卸车使用氢能作为动力源,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具有动力强、续航长、安全系数高、能源转化效率高等优势,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1][2] - 自卸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土方、砂石、散料装卸运输 [2] -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1][10] 行业发展背景 - 2024年国内自卸汽车销量6.65万辆,同比增长11.22%,扭转了2022年69%的大幅下滑趋势 [4] - 国家"稳增长"政策推动基建投资超18万亿元,支撑自卸汽车市场需求,但房地产行业低迷对提振作用有限 [4] - 新能源自卸车2024年销量13112辆,同比增长97.89%,占新能源重卡销量15.9%,成为第二大细分市场 [6] 市场现状 - 2024年氢燃料电池自卸车销量262辆,仅占新能源自卸车销量的2%,新能源自卸车仍以纯电为主 [10] - 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包括财政补贴、产业标准制定等 [8] - 2024年国内氢车系统装机量超817MW,实现"四连涨",氢能重卡系统平均装机功率从2020年88KW提升至2024年131KW [16]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产业链上游包括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底盘、芯片等,中游为设计与制造,下游应用于矿山开采、基建、港口码头等领域 [12] - 2023年中国氢气产量3500万吨,2024年增至3695万吨,稳居全球第一产氢国 [14] - 氢燃料电池系统价格从2021年5300元/kW降至2023年2800元/kW,降幅47.2%,2024年价格进一步下滑 [18] 发展展望 - 未来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将提升系统效率与耐久性,制氢、储运等环节瓶颈逐步化解,推动规模化应用 [20] - 商用车领域将继续引领示范运营,推动港口物流、城际货运等场景深度脱碳 [20] - 氢燃料电池技术将与纯电动技术互补共生,成为自卸车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柱力量 [20]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联重科(000157)、东风股份(600006)、一汽解放(000800)、中国重汽(000951)、福田汽车(600166)、潍柴动力(000338) [2] - 相关企业涵盖一汽解放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中联重科、云韬氢能、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 [2]
引“金融活水”浇灌“科创绿洲”
人民日报· 2025-05-08 05:46
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概况 - 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由西安市委组织部主导 市区财政联合出资 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主要投资于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2] - 基金设立目的是突破人才创新创业初期面临的研发投入高 融资难 引才留才难等瓶颈 引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创绿洲 [2] - 基金运营近两年已决策人才项目46个 累计决策金额2.64亿元 实际投放超1.9亿元 带动项目投资总额102.9亿元 资金放大38.9倍 直接支持高层次人才105人 [2] 基金投资策略与模式 - 早期科创项目可申请人才基金直接出资最高上限达1000万元 基金明确支持敢于投早投小的长期资本 [2] - 探索创新人才股权激励模式 以产业链重点企业核心技术人才为激励对象 实行基金出资70% 激励对象出资30% 最高支持上限800万元 [2] - 投资项目中成立时间不足1年的5个 1至5年的35个 早期项目占比86.96% B轮融资前项目33个 占比76.74% [3] 重点投资领域与项目成果 - 基金瞄准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氢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 [3] - 投资项目覆盖陕西省2024年度上市后备项目13个 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项目12个 省市重点产业链链主项目3个 [3] - 典型案例显示 600万元政策性资金支持刘明团队撬动1.05亿元社会资本 建成1.2万平方米产线 2024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7倍达千万级 预计2025年突破亿元 [1] 基金运作成效 - 基金不追求短期回报 甘当耐心资本伯乐 在科学家最需要时雪中送炭 助力硬科技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1] - 通过政策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实现资金放大效应 如刘明团队案例中600万元政府资金撬动17.5倍社会资本 [1][2] - 被投企业快速成长 刘明团队企业2024年供货多家上市公司 验证基金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加速作用 [1]
东华能源(002221):PDH景气度底部盘整,布局新材料领域
长江证券· 2025-05-07 22: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80亿元,同比增长12.18%,环比增长10.75%;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5.68%,环比下降83.18%;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23.16%,环比增长3113.61% [2][6] - PDH景气度处于历史底部,公司PDH产能及PP产能位居国内前列,未来茂名项目建成后将成全球最大PP生产商;2024年氢气销售约3.46万吨,同比增长22.39%,缓解了PDH - PP价差收窄对业绩的承压 [13] - 公司以C3产业链为基础,发展以碳纤维为核心的复合材料和氢能产业链,与山东大学团队共建研究院,打造全产业链闭环布局,万吨级T1000碳纤维项目已于2024年5月21日开工建设 [13] - 公司立足茂名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园区港口、码头资源优势显著,经过近30年深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LPG交易商和PDH生产商 [13] - 假设股本不变,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3.8亿元和5.8亿元,对应2025年5月6日收盘价PE分别为56.3X、34.2X、22.2X,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8.22元,总股本157,613万股,流通A股146,089万股,每股净资产7.06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为10.79/7.34元(股价为2025年5月6日收盘价)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方面,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9.38亿元、258.73亿元、238.01亿元、244.99亿元等多项数据 [21]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4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76.23亿元、89.72亿元、108.19亿元、108.76亿元等多项数据 [21]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22亿元、21.54亿元、15.70亿元、10.69亿元等多项数据 [21] - 基本指标方面,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15元、0.24元、0.37元等多项数据 [21]
威孚高科(000581)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7:30
证券代码:000581 200581 证券简称:威孚高科 苏威孚 B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线上参与公司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05 月 07 日 15:00-16:00 地点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 董事长 尹震源 董事、副总经理(代行总经理职责) 荣斌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冯志明 独立董事 冯凯燕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刘进军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1.自媒体时代很多公司新产品新技术都喜欢开发布会,公司能否也学习一下这种自 媒体时代的潮流?占领技术首发舆论高地。毕竟国家也在推广首发经济。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建议。目前公司信息披露主要遵循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 后续会持续优化信息传播方式。 2.电动汽车比重越来越大,贵公司传统油车零部件如何应对?已有什么具体应 ...
2025外企巨头28项氢能动态汇总
势银能链· 2025-05-06 11:25
氢能产业动态概览 核心观点 全球氢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跨国巨头在技术研发 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密集布局 涵盖制氢 储运 燃料电池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 [2] 制氢技术突破 - 博世推出Hybrion PEM电解槽 单套系统功率2.5兆瓦 每小时产氢23公斤 可驱动40吨卡车行驶250-300公里 预计2030年氢气业务收入达数十亿欧元 [3][4][5] - 米其林联合法国CNRS开发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技术 计划用四年摆脱贵金属依赖 [6] - 巴斯夫54MW PEM制氢项目投产 每小时产绿氢10800标方 年减排72000吨 采用72个电堆 单个电堆每小时产氢150标方 [7] - 三星E&A以9.1%持股成为Nel第一大股东 合作开发碱性电解制氢系统 [8] - 液化空气与道达尔能源合资建设250MW电解槽 2029年投运 年产绿氢30000吨 90%直供炼油厂 总投资6亿欧元 [10] - 康明斯获英国石油100MW PEM电解槽订单 提供20台HyLYZER-1000 每公斤氢耗电51kWh [12] - Nel ASA获700万美元订单 供应两台2.5MW集装箱式PEM电解槽 客户为美国大型钢企 [17][18] 储运与加氢基础设施 - 液空与申能在沪建成全国首个30兆帕II型瓶充装中心 日充装能力12吨 满足12座加氢站需求 单车运输量提升60% [20] - 壳牌在阿曼建首座太阳能供电加氢站 日产量130公斤 将配套15辆氢能公交 [21] - 丰田在欧洲测试快速加氢站 40吨卡车8分钟加满(续航600公里) 采用双流量技术 [23] 燃料电池与终端应用 - 现代发布第二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 电堆功率提升16%至110kW 储氢量6.69kg 优化低温性能 [24][25] - 空客公布100座级ZeroE氢动力客机设计 计划2030年代末商业运营 [26] - 丰田与蜀道装备合资2.36亿元成立燃料电池公司 丰田持股50% [27] - 现代在韩建燃料电池系统工厂 2028年投产 供应Nexo等车型 [29] - 宝马引入依维柯氢能卡车 续航800公里(70公斤氢) 加氢20分钟 [30] - 丰田发布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 耐久性翻倍 续航增加20% 适用多场景 [31] - 现代再签2000辆氢能巴士订单 供应Wonder Mobility至2030年 [35] 国际合作与政策驱动 - 沙特ACWA Power与德国SEFE签署协议 2030年起年供德20万吨绿氢 [15] - 丰田与上海市政府合作 将在氢能 智能驾驶等领域开展合作 [33]
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45
能源供需与生产 - 全国能源供应充足 消费保持增长 供需总体宽松 价格稳中有降 [1]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 同比增长21% 占新增装机的90% [1] - 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7% 占全部发电量的35.9% [1] - 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核电发电量4509亿千瓦时 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 [1] 氢能与能源投资 - 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位居世界第一 [2] - 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 [2] - 建成加氢站超540座 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2] - 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前2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9% [2] - 海上风电 新型储能 电网 核电等投资快速增长 [2] 民营企业参与能源发展 - 规模以上充电设施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3] - 新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民营企业所持股比均达到10%以上 [3]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 虚拟电厂 充电基础设施 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3]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 油气储备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 [3]
中自科技(68873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催化剂市场开拓成绩斐然,复材业务重点布局碳纤维PEEK方向
光大证券· 2025-05-05 22: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自科技催化剂业务市场拓展成绩斐然,储能业务高速成长,高端复材业务有望成新增长点,2025年下半年复材结构件产能投产,未来有望开启新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1.35%;归母净利润-0.2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03亿元,同比增7.52%;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降46.91%;2024年研发投入1.10亿元,同比增26.44% [1]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2.38亿、3.02亿元 [3] 业务情况 - 催化剂业务:2024年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收入14.53亿元,同比下滑3.90%,毛利率9.30%,同比减1.33个百分点;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2024年销量首破百万套,新增获国内大客户多款平台项目定点并首次进入某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工业催化剂收入1387.86万元,同比增65.73%;2024年成功中标兰州石化项目并顺利投运,产品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氢能产品收入732.06万元,2024年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获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定点并实现批量销售,2025年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2] - 储能业务:2024年收入0.80亿元,同比增309.47%,为正在打造的第二业绩增长曲线 [2] - 高端复材业务:2023年初启动复材结构件项目建设,地点成都双流区,总产能规划为年产预浸料100万平米、航空复合材料80吨和航空复材零部件装配1万件;下游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有望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截至2025年1月,已完成预浸料中试线建设并投入使用,制造基地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底达可使用状态;研发布局碳纤维PEEK预浸料技术,有望业内领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44|1,565|2,270|2,906|3,544| |营业收入增长率|245.07%|1.35%|45.07%|27.98%|21.9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2|-26|57|238|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61.94%|/|315.21%|26.99%| |EPS(元)|0.35|-0.22|0.48|1.99|2.5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5%|-1.44%|3.04%|11.22%|12.47%| |P/E|57|/|42|10|8| |P/B|1.3|1.3|1.3|1.1|1.0|[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呈现了2023 - 2027E各项目数据变化 [10][11]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11.9%|9.5%|12.5%|16.2%|16.7%| |EBITDA率|4.8%|3.4%|6.4%|13.3%|13.7%| |EBIT率|2.6%|-0.3%|4.0%|11.0%|11.4%| |税前净利润率|2.5%|-2.5%|3.5%|10.6%|11.0%| |归母净利润率|2.7%|-1.7%|2.5%|8.2%|8.5%| |ROA|1.7%|-0.8%|2.1%|7.0%|7.9%| |ROE(摊薄)|2.2%|-1.4%|3.0%|11.2%|12.5%| |经营性ROIC|3.0%|-0.2%|3.6%|10.6%|12.2%| |资产负债率|28%|36%|37%|39%|37%| |流动比率|2.74|1.85|1.51|1.46|1.60| |速动比率|2.22|1.48|1.04|0.99|1.06|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8.03|4.15|3.13|2.93|3.57|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0.67|6.10|4.67|4.48|5.29|[12]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99%|2.29%|2.29%|1.50%|1.50%| |管理费用率|2.63%|3.34%|2.50%|1.50%|1.50%| |财务费用率|0.10%|0.75%|1.64%|1.03%|1.02%| |研发费用率|5.26%|6.65%|5.00%|4.00%|4.00%| |所得税率|-15%|39%|20%|20%|20%| |每股红利|0.00|0.00|0.00|0.00|0.00| |每股经营现金流|-3.00|-1.31|1.91|1.53|2.15| |每股净资产|15.68|15.27|15.75|17.74|20.27| |每股销售收入|12.84|13.09|18.99|24.30|29.64| |PE|57|/|42|10|8| |PB|1.3|1.3|1.3|1.1|1.0| |EV/EBITDA|28.3|46.8|17.6|7.0|5.5| |股息率|0.0%|0.0%|0.0%|0.0%|0.0%|[13]
华光环能(600475):短期工程业务承压,火改及氢能放量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年报及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工程业务下滑和参股的高佳太阳能投资收益减少 [7] - 热电运营及环保运营稳健保障基本盘,工程业务下滑明显但装备销售回暖,在手订单规模同比大幅提升 [7] - 煤粉预热技术调试稳定,火改订单落地可期;氢能电解槽订单落地,有望贡献利润增量 [7] - 2024 年分红比例 61%,当前股息率达 4.9% [7] - 考虑工程业务承压及投资收益减少,下调公司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 2027 年预测,看好公司主业稳健、高分红及氢能和灵活性改造放量,给予公司 2025 年 14PEx,相比当前市值涨幅 16%,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4 月 30 日收盘价 9.13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12.00/8.05 元,市净率 1.0,息率 4.93,流通 A 股市值 86.04 亿元,上证指数 3279.03,深证成指 9899.82 [2] 基础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9.37 元,资产负债率 59.29%,总股本 956 百万股,流通 A 股 942 百万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113|1965|10977|11627|12951| |同比增长率(%)|-13.3|-32.3|20.5|5.9|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04|129|723|763|842| |同比增长率(%)|-5.0|-30.8|2.6|5.6|10.3| |每股收益(元/股)|0.75|0.14|0.76|0.80|0.88| |毛利率(%)|19.2|20.3|21.0|21.0|21.0| |ROE(%)|8.0|1.4|7.9|8.1|8.6| |市盈率|12|/|12|11|10|[6] 公司业务情况 - 热电运营:截至 2024 年末,控股热电联产项目装机量近 1.3GW,2024 年实现收入 45.99 亿元,同比增长 15.59% [7] - 环保运营:2024 年实现营收 6.38 亿元,同比增长 5.50% [7] - 工程业务:2024 年电站工程业务收入 6.75 亿元,同比下降 70%;环保工程收入 13.1 亿元,同比下降 37.59% [7] - 装备销售:2024 年全年收入 17.42 亿元,同比增长 20.18%,截止 2024 年底,在手订单规模 30.44 亿元,同比大幅提升 [7] 技术与订单情况 - 煤粉预热技术:兼具宽负荷率和低 NOx 排放特点,截至 2024 年底,调试锅炉已实现 20%低负荷稳定运行,负荷 0 - 110%灵活可调,NOx 排放较改造前下降 40%,已与意向客户深度沟通接洽并完成项目报价,今年订单落地可期 [7] - 氢能电解槽:2024 年建设完成首期 500MW 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承包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持续入围中能建 2025 年制氢项目短名单,今年有望实现订单出货 [7] 分红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三季度和年底两次分红,全年现金分红总额 4.3 亿元,分红比例达到 61%,按当前市值计算,股息率达到 4.9% [7]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总市值(亿元)|归母净利(百万元)|PE| |----|----|----|----|----| | | |2025/4/30|2024A|2025E|2026E|2027E|2024A|2025E|2026E|2027E| |600875|东方电气|497.41|2922|4540|5155|/|17|11|10|/| |688501|青达环保|32.81|93|203|244|286|35|16|13|11| | |平均值|/|/|/|/|/|/|14|12|/| |600475|华光环能|87.28|704|723|763|842|12|12|11|10|[8]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0513|9113|10977|11627|12951| |减:营业成本|8594|7365|8672|9185|10231| |减:税金及附加|61|58|70|74|83| |主营业务利润|1858|1690|2235|2368|2637| |减:销售费用|84|96|101|108|126| |减:管理费用|622|656|689|752|861| |减:研发费用|258|222|280|288|322| |减:财务费用|187|203|245|227|213| |经营性利润|707|513|920|993|1115|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30|-13|-25|-25|-25|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98|-16|-15|-15|-15|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301|243|243|243|243| |营业利润|1106|1083|1144|1216|1339| |加:营业外净收入|16|27|0|0|0| |利润总额|1123|1109|1144|1216|1339| |减:所得税|186|183|192|212|231| |净利润|937|927|951|1004|1108| |少数股东损益|195|222|228|241|26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1|704|723|763|842|[10]
华光环能(600475):工程业务收缩拖累增速股权激励彰显经营信心
华源证券· 2025-05-05 17: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受电站工程业务收缩、联营企业亏损等影响承压,但净利润表现平稳,项目运营收入规模稳增,装备制造业务有增长但盈利短期承压,2025Q1业绩仍受联营企业和工程业务影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期待业绩企稳回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9.13元,一年内最高12.00元、最低8.05元,总市值87.2797亿元,流通市值86.0417亿元,总股本9.5597亿股,资产负债率59.29%,每股净资产9.37元 [3] 投资要点 -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91.13亿元同比降13.31%,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降4.98%,扣非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降24%;公告2024利润分配预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2024年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61.08%,2025年中期分红金额不超当期归母净利润30%;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营收19.64亿元同比降32.25%,归母净利润1.29亿同比降30.77%,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同比降35.23% [5] - 业绩承压原因:2024年受电站工程业务收缩、联营企业亏损致投资收益减少影响,整体毛利同比下滑1.78亿元,工程与服务板块受电站工程收入下滑拖累,联营企业高佳太阳能亏损使投资收益同比下滑1.15亿元 [5] - 净利润平稳原因:加强合同资产管理使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少0.82亿元,不动产搬迁致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加1.31亿元 [5] - 项目运营收入增长:项目运营管理板块毛利增长源于热电业务增长约0.9亿元,截至2024年末控股热电联产项目装机量近1.3GW,2024年供热量971.32万吨同比增18.76%,有325MW光伏项目在运,2024年增量20.1MW;环保运营服务方面,厨余垃圾处置二期项目投运带动收入增加,但毛利率下滑1.7pct至29.45%,毛利规模维持稳定 [5] - 装备制造业务:装备销量增长拉动营收同比提升20.18%,但受市场竞争影响毛利率下降6.74pct至10.23%,毛利下降约0.7亿元;能源装备加大国内外市场拓展,锅炉设备销量增长,环保装备垃圾焚烧炉和余热锅炉在手订单分别为1.38亿元、5.33亿元,布局氢能及火电灵活性改造领域,氢能已中标多个项目 [5] - 2025Q1业绩承压原因: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0.3亿元及高佳太阳能亏损使投资收益同比减少0.36亿元,工程业务收入下降 [5] - 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8月无锡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9月向150人以7.55元/股授予1308万股,股票分三次解锁,对应2025 - 2027年业绩考核目标中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8%,测算对应目标值分别达5.95/6.43/6.94亿元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4/8.50/8.98亿元,同比增长4.25%/15.73%/5.6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10.3/9.7倍,假设2025 - 2027年每股分红金额维持2024年水平,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约5%,维持“买入”评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513|9113|10989|11955|12427| |同比增长率(%)|18.93%|-13.31%|20.58%|8.79%|3.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1|704|734|850|898| |同比增长率(%)|1.65%|-4.98%|4.25%|15.73%|5.67%| |每股收益(元/股)|0.78|0.74|0.77|0.89|0.94| |ROE(%)|8.90%|7.99%|8.05%|8.91%|8.97%| |市盈率(P/E)|11.77|12.39|11.89|10.27|9.72| [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在2024 - 2027年的情况,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财务比率 [8][9]
联美控股:清洁能源主业稳中向好,高分红彰显股东回报-20250505
信达证券· 2025-05-05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提及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美控股清洁能源主业稳中向好,高分红彰显股东回报,虽 2024 年业绩受减值影响短期承压,但未来盈利有望增长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35.09 亿元,同比增长 2.87%;归母净利润 6.59 亿元,同比减少 23.29%;扣非归母净利润 6.8 亿元,同比减少 19.21%;基本每股收益 0.2935 元/股,同比减少 22.69% [2] - 2025 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 16.98 亿元,同比减少 1.06%;归母净利润 6.18 亿元,同比增长 9.56%;扣非归母净利润 6 亿元,同比增长 3.54%;基本每股收益 0.2779 元/股,同比增长 11.38% [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5.70 亿元、36.89 亿元、38.12 亿元,增速分别为 1.7%、3.3%、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3、9.18、9.72 亿元,增速分别为 27.9%、8.9%、5.9% [3][4] 业务分析 - 清洁供热业务:2024 年主营业务供暖及蒸汽/发电/工程/接网/广告发布/物业、多种经营分别实现收入 22.75、1.31、1.86、2.15、6.71、0.3 亿元,分别同比 +4.05%、 - 1.47%、 - 2.47%、 - 20.64%、 +12.24%、 - 1.23%;整体毛利率为 33.35%,同比下降 1.28pct [3] - 氢能 + 热泵布局:战略投资入股爱德曼氢能装备有限公司,结合关键项目构建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3] 股东回报 - 2024 年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 4.45 亿元(含税),占 24 年归母净利润的 67.51%;累计回购金额 1.95 亿元,特别分红 2.67 亿元;利润分配总额合计 9.07 亿元,占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的 137.60% [3] 研究团队 - 左前明、李春驰、高升等多位分析师组成研究团队,分别在煤炭、能源、环保等领域有丰富经验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