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报-20250624
光大期货· 2025-06-24 16:21
碳酸锂日报 碳酸锂日报(2025 年 6 月 24 日) 一、研究观点 点 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EVERBRIGHT FUTURES 1 1. 昨日碳酸锂期货 2509 合约跌 0.77%至 59120 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下跌 450 元/吨至 59950 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下跌 450 元/吨至 58350 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 粒)下跌 250 元/吨至 58770 元/吨。仓单方面,昨日仓单库存减少 1014 吨至 26779 吨。 2. 供应端,周度碳酸锂产量环比有增,6 月碳酸锂产量环比增加超 9%。需求端,周度库存周转天数均 有增加,磷酸铁锂相对增加明显,6 月两大正极材料消耗碳酸锂环比下降 10%。库存端,社会总库 存延续增加,碳酸锂总库存周转天数上升至 2 个月左右,同时,锂矿库存环比小幅增加,6 月正值 财报披露季,海外发运量亦有增加,目前整体锂矿+锂盐库存水平达到 3.5 个月左右,库存压力较 大。 3. 当前价格水平基本处在阶段性底部位置,从锂矿价格 600-610 美金来看短期仍有支撑,但是基本面 仍未有拐点出现,市场情绪仍然偏空 ...
“利好出尽”?盘中惊现“天地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3:42
A股市场早盘表现 - 沪指上涨1%至3400点 深证成指涨1.45% 创业板指涨1.94% [2] - 市场半日成交额达9250亿元 较昨日放量2400亿元 [2] - 超4600只个股上涨 科技板块(机器人/智能驾驶/锂电池)领涨 油气开采与航运板块回调 [2] 华升股份股价异动 - 复牌后上演"天地板" 从涨停价开盘快速跳水至跌14.8% 最终收跌4.33% [4] - 早盘成交额6.17亿元创2024年2月以来新高 换手率20.13% [4] - 年内累计涨幅达55.49% 早盘波动或反映"利好出尽" [4] 华升股份跨界收购 -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易信科技100%股权 并配套募资 [4] - 标的公司主营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服务 属AIDC领域 [4] - 原主业为麻类纺织全产业链 此次收购旨在向新兴产业转型 [4] 华升股份财务表现 - 2024年报归母净利润亏损0.49亿元 2025年一季报续亏0.13亿元 [5] - 亏损主因借款利息费用增加及人工/电商运营成本上升 [5]
【锂电新观察】掀出海热潮!多家锂电材料公司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6-23 15:48
锂电产业链出海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出海已从规划阶段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头部企业海外产能加速释放并开始盈利[1] - 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9%,而德国21.5%、美国9.6%、日本仅6.7%[5] - 海外政策法规(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电池法规》)推动本地化配套需求,倒逼产业链加速出海[5] - 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宁德时代海外毛利率29.45%比境内高7.2个百分点,亿纬锂能海外毛利率21.23%比境内高5.04个百分点[5] 锂电产业链出海现状 - 2025年中科电气在阿曼投建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80亿元[4] - 天赐材料在摩洛哥建设15万吨电解液项目,投资2.8亿美元[4] - 容百科技波兰2.5万吨正极材料基地投资17.05亿元,新宙邦马来西亚电解液基地投资2600万美元[4] - 出海区域集中在欧洲(客户聚集)、东南亚(镍矿资源)和摩洛哥(磷矿资源及贸易友好)[6] 产能落地与盈利案例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2024年开始盈利,匈牙利工厂模组线2025年投产,电芯下半年投产[8]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基地2025年2月投产,远景动力法国工厂2025年6月投产[9] - 龙蟠科技印尼3万吨磷酸铁锂项目2025年初满产满销,二期9万吨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10] - 容百科技韩国工厂2024年Q4满产并首次盈利,新宙邦波兰工厂月出货2000吨且单季度盈利[13] 订单与市场表现 - 龙蟠科技获LGES近百亿元订单、EVE Energy超50亿元订单[12]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客户端需求和订单情况理想,预计盈利能力优于德国工厂[8] - 行业形成"订单获取—利润释放—产能扩张"良性循环[13] 出海挑战与应对 - 海外投资单位成本高(土建周期长、环保审批严、用工政策复杂),恩捷股份指出海外客户验证周期需1-2年(国内仅1年)[15][16] - 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突出,龙蟠科技在印尼与当地技术学校建立人才输送机制[16] - 轻资产技术出海模式受青睐,宁德时代推出LRS技术授权模式,亿纬锂能发展CLS合作经营模式[16]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精实黄剑波:锂电后段 “黄埔军校” 底蕴,开拓锂电细分场景技术新蓝海
高工锂电· 2025-06-23 14:07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15年发展实现从0到1、从跟随到全球领跑的跨越式成长,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2] - 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和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三个阶段[12] - 2025年将作为转折点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和能源体系深度变革[2] 新15年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迭代方向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技术突破[13] - 应用场景将从新能源汽车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全领域[13][16]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海外建厂、技术输出和跨国经营等挑战[2][8] 产业链关键变化 - 电池、装备、材料三大核心产业链在技术、市场和竞争格局方面发生显著变革[13] - 细分领域TOP10企业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特写分析[12][13] - 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后浪"企业崛起将重塑产业生态[16]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实地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通过对话记录行业转折点动态[4] - 视频策划包含20位企业领袖访谈、新青年领袖对话及全球化主题圆桌讨论[7][8] - 2025年行业盛典将汇聚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发布15周年纪录片及评选结果[15][17] 行业核心议题 - 复盘过去15年在技术突破、市场扩张和国际化布局方面的得失[10][11] - 探讨新技术路径、全场景应用拓展和全球竞争策略等未来方向[10][13] - 重点分析企业战略转型案例及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成长轨迹[12][16]
山东威达20250620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山东威达及其子公司上海拜骋、昆山斯沃普、济南一机、苏州德迈科等 [2][3][4][5] - **行业**:电动工具行业、新能源汽车换电站行业、数控机床行业 [2][5][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结构与发展历程 - 业务分电动工具配件和新兴业务(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数控机床等) [3] - 1987 年开始生产钻夹头,2001 年突破创科实业,市占率升至 50%左右,2004 年上市后横向整合配件领域,还布局越南和墨西哥基地;新兴业务通过收购企业进入多领域 [3] 公司业务表现 - **传统业务**:2024 年全球电动工具补库,公司主业向上;2025 年一季度国内电动工具产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 15%和 14%,2024 年钻夹头市占率 50%左右 [2][5] - **新兴业务**:蔚来与宁德时代合作新建换电站,市场空间预计增长 227%,子公司昆山斯沃普有望受益;济南一机受益“中国制造 2025”,一季度国内机床产量增长 17%,有望再成长 [2][5] 公司财务状况 - 2015 年以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截至 2024 年底在手资金约 20 亿元 [6] - 调整换电站收入确认方式提升盈利能力,2024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约 6 - 7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 3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2][6] 公司发展潜力 - 传统配件领域产品迭代带来增量需求和供应壁垒;新兴领域换电站市场空间增长超 227%,数控机床行业景气上行 [7] - 股权结构稳定集中,融资并购协同发展,子公司互补优势明显 [7] 公司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率 5.24%,截至 2024 年底有 590 项专利,同比增 16 项,发明专利 111 项,同比增 15 项 [8] - 研发奠定电动工具配件龙头基础,实现从钻夹头隐形冠军到配件龙头、从传统到新兴制造企业转型 [8] 电动工具行业需求端 - 需求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北美和欧洲占 75% [9] - 美联储等降息,全球建筑业有望回暖,终端需求改善 [9][10] - 2024 年下半年终端零售商补库,需求向上游传导;2024 年全球出货量 5.7 亿台,同比增 25%,国内 2.1 亿台,同比增 26%;2025 年一季度国内手提式产量同比增 15% [10] -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北美和欧洲份额从 78%降至 75%,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 41%降至 27% [10] 电动工具行业供给端 - 整机市场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前七家份额超 70%,TTI 占 21% [11] - 产品质量和准入、快速迭代构成上游配件供应壁垒,迭代由无绳化与锂电化等三大趋势推动,龙头厂商研发投入增加 [11][12] 公司竞争优势 - 钻夹头市占率全球第一,2024 年达 50%,业务领域不断扩展,除电机外零部件可自主生产 [13] - 规模效益显著,2024 年直接材料及人工成本占比下降使毛利率提升 3 个百分点以上,原材料价格下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3]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子公司上海拜骋 2024 年营收同比增 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63%,拓展客户群体,产品覆盖多领域 [4][16] - **换电站业务**:子公司昆山斯沃普专注换电站制造;2024 年底中国纯电车保有量 2300 万辆,同比增 44%,渗透率超 40%;政策支持,蔚来新建 2000 座以上换电站,市场空间超 30 亿元,同比增长 227% [17] - **数控机床业务**:济南一机产品多、用户广,2024 年营收增长 20%,毛利率量价齐升,新签订单高于营收,在手订单丰富;2025 年一季度国内机床产量增长 17%,贸易顺差增长 44% [18] 公司未来资源倾斜方向 主业优势稳固下,有望倾斜资源给新兴业务(换电站和数控机床),利用 20 亿资金打开第二曲线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公司发展影响未详细讨论,但对电动工具市场影响有限,因实施受阻、公司提前布局海外基地、出口美国营收占比低且主要是零部件 [14][15]
锂电二季度业绩前瞻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珠海冠宇、科达利、华友钴业、天华新能、厦钨新能、当升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ST 新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锂电行业整体情况**:2025 年锂电板块需求总体良好,动力和储能需求增长 25%-30%,头部公司出货量目标高于行业增速,呈现向龙头集中趋势;今年月度排产平淡,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 10%-20%,同比增长 30%-40%,中期预计稳定增长[1][2] - **电池与材料环节表现差异**:电池环节优于材料环节,电池端更具话语权;材料端价格上涨趋势弱,钴价上涨使拥有钴资源公司业绩受益,碳酸锂环节因价格下跌企业盈利受影响[1][3] - **部分公司具体业绩情况** - **宁德时代**:二季度排产 157GWh 左右,确认收入 140GWh 以上,同比增长约 30%,单瓦时利润约 9 分钱,业绩预期 150 亿 - 160 亿元,全年利润维持在 650 亿元左右[1][5] - **比亚迪**:二季度销量接近 120 万辆,出口比例超 20%,单车利润超 9000 元,业绩预期 110 亿 - 120 亿元,同比环比增长约 40%,海外销量目标上调至 90 万 - 100 万辆,月出口量接近 9 万辆[1][5] - **亿纬锂能**:二季度排产约 30GWh 以上,确认收入 28GWh - 30GWh,同比增长超 30%,单瓦时利润平均 2 分以上,储能部分超 3 分,经营性利润预期 10 亿 - 11 亿元,总体业绩预期 13 亿 - 14 亿元[1][5] - **珠海冠宇**:二季度消费类电池利润贡献超 2 亿元,动力部分亏损 6000 万元左右,总体利润预期 1.5 亿 - 2 亿元[1][6] - **科达利**:二季度结构件业务收入预计 35 亿 - 36 亿元,同比增长 20%,环比增长接近 20%[1][6] - **三元产业链公司业绩**:三元产业链相关公司二季度业绩较好,华友钴业二季度预计利润 14 亿 - 16 亿元,天华新能、厦钨新能和当升科技等企业全年利润预期上修[3][9]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业绩**:天华新能二季度预计利润 1.8 亿元以上,总出货量约 2.7 万吨,单吨利润大几千元,钴酸锂单吨利润可能超 1 万元;厦钨新能全年利润预期上修至七八亿元[10][11] - **负极材料公司业绩**:负极材料公司整体表现良好,璞泰来二季度预计利润 5.5 亿元以上,中科电气预计实现 1.3 亿 - 1.5 亿元利润[3][12] - **其他环节盈利情况**:电池结构件和隔膜环节盈利较好,*ST 新元经营性出货量约 10 亿瓶,实现 6000 万元左右经营性利润;碳酸锂环节企业盈利受价格下跌影响,正采取降本措施[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预计与第一季度相当,净利率约为 12% - 13%,具体业绩预期在 4.2 亿 - 4.6 亿元之间,因产品价格下降和非经常性损益不确定性,业绩会在该范围内波动[8] - 华友钴业拥有 1.2 万吨/年的镍权益金属钴产量,每季度贡献约 0.3 万吨,外购三四万吨金属钴带来库存收益,二季度增量利润可达两三亿元[9] - 璞泰来涂覆隔膜环比增长显著,设备、PVDF 及粘结剂稳定贡献盈利,负极业务仍处盈亏平衡附近,新产能将在三季末改善情况,全年度预期 25 亿左右[12] - 中科电气出货量增加明显(7.5 万 - 8 万吨),单吨利润维持在 2000 元左右[12]
跨界锂电失败!上市企业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07
公司退市相关公告 - 公司因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7954.06万元),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截至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深交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期满后将被摘牌 [1] - 公司1996年上市后多次濒临退市,2005年被*ST,2006-2013年暂停上市7年,2016年再次被*ST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从汽车零配件制造和新能源电池材料委托加工转向委托加工及贸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2] - 2023年扣除后营收仅7954.0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仅7005.77万元 [2] - 2024年预计亏损3300-4300万元,营业收入约3-3.5亿元,与会计师存在较大分歧 [3] - 公司曾与赣锋锂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新能源产业链开展合作 [2] 公司保壳措施 - 公司1500万元收购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股东 [2] - 新余锂想新能源成立于2024年4月,计划建设年加工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 [2] - 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收购资产突击增加收入超过2亿元 [3] 行业跨界现象分析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动下,众多企业跨界进入锂电行业 [3] - 2023年至今已有超过100笔跨界锂电案例,多数已退出 [3] - 跨界企业普遍存在对行业认识不足、应变能力差、难以形成协同效应等问题 [3] - 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导致许多跨界项目暂停或终止 [3]
中信建投:电动车旺季驱动全年预期上修 年底供需格局有望扭转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7:55
电动车行业需求端 - 2025年国内电车销量预计1653万辆 锂电装机需求超过1899GWh 同比+28% 比年初预期提升超80GWh [1][2] - 1-5月电车销量561万辆 同比+44% 6月预计销量138万辆 储能5月国内见底后逐步企稳 [2] - 美国1-5月销量同比+5% 欧洲九国1-4月同比+27% 为2025碳排放打好开局 [1] 电动车行业供给端 - 供给侧经历2年价格下行已见底 预计24Q4旺季部分材料环节先行涨价 25Q3起铜箔、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企业有望进入盈利修复阶段 [1][2] - 行业供需比例显示24Q4及25Q2末供需形势将有效扭转 逐步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1] 投资机会 - 25年需求确定下 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环节包括电池、结构件、各材料龙头 碳酸锂环节价格处于底部可左侧布局 [2] - 固态电池行情料比2022-2024年更持续 重点关注固态电解质、锂电设备、添加剂等环节 [3] - 出海具备时间和产能优势的企业 如东南亚、欧洲、美国建厂的稀缺产能 因海外建厂持续推进且具备先发优势 [3]
锂电产业链出海持续升温 产能释放红利兑现可期
证券时报· 2025-06-23 01:55
锂电产业链出海热潮 - 中科电气、天赐材料、容百科技等锂电材料厂商近期公告大额海外投资计划,掀起产业链出海热潮[1]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海外本地化配套需求攀升,推动锂电产业链企业加速"走出去"[1]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厂商海外产能加速释放,产业链出海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1] 海外投资具体案例 - 中科电气将在阿曼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2] - 天赐材料将在摩洛哥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及原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8亿美元[2] - 容百科技将在波兰投建年产2.5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投资不超过17.05亿元[2] - 新宙邦将在马来西亚建设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不超过2600万美元[2] 海外市场发展空间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9%,而德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分别为18.2%、21.5%、9.6%、9.5%、6.7%,海外市场空间巨大[3]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等政策实施,倒逼锂电产业链加速海外产能建设[3] - 宁德时代海外市场毛利率29.45%,高于境内7.2个百分点;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海外业务毛利率分别高于境内5.04、6.21个百分点[3] 产能落地与盈利情况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2024年开始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模组线预计今年投产[6]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电池基地2025年2月投产,远景动力法国工厂2025年6月投产[6] - 龙蟠科技印尼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能2025年初投产并满产满销,二期9万吨预计年底完成建设[7] - 容百科技韩国工厂2024年四季度实现单月满产并首次盈利[8] - 新宙邦波兰工厂运营稳定且实现单季度盈利,月出货量约2000吨[8] 本地化运营挑战 - 海外投资单位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多数企业面临资金压力[9]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宁德时代募集超400亿港元主要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9] - 海外工厂建设周期长,客户验证周期1-2年,用工政策严苛,技术人才匮乏[10] - 龙蟠科技在印尼与当地技术学校建立人才输送机制,工厂技术工人多数来自本地[10] 轻资产出海模式 - 宁德时代推出LRS模式,提供技术授权、工厂筹建及运营服务[11] - 亿纬锂能提出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合作研发、技术授权和支持[11]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吉阳智能阳如坤:锂电15年新周期,聚焦大规模智能化制造
高工锂电· 2025-06-22 21:20
高工锂电15周年特别策划 ● 15年,从破土萌芽,到枝桠参天;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 肇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牵引下,中国动力电池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 ● 15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 到领跑的完整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三样"代表,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 升级的时代注脚。 ● 以 2025年为转折,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开启新的15年征程。瞭望新征程,将会是更具 挑战,交通电动化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也加速走向纵深,这也意味着,新应用场景 开启,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新商业模式落地,新的产业生态与格局。 ● 全球化也将成为中国锂电产业新征程中的时代命题。如何从领跑全球,到真正融入全 球,并成长出一批具备跨国经营的国际企业,将成为中国锂电产业新 15年的最大考验。能 否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新时代的辉煌,让我们期待中国锂电产业的时代答卷。 高工15年,与行业同行 ● 后浪奔涌,对话中国新能源新青年领袖 2.高工圆桌派 ● 新 15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时代命题 ● 15年前,高工锂电开始用脚步丈量行业,用研究报告测量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