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证监会:协同各方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占比提升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47
(二)落实落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各项部署。 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快推进新一 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任务落地。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 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完善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 度和业务模式。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 (五)着力推动巡视整改常态长效。 坚持目标不变、责任不减、标准不降,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 合,制定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方案,健全协调推进、督办落实、监督问责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沪深 北交易所等系统单位巡视整改工作的指导和从严把关。对已完成和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整改任务,经常性 开展回溯检视,实事求是评估整改效果,坚决防止反弹反复;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分阶段明确目标 任务,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推动巡视整改不断走深走实。 据证监会网站, 证监会发布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关于下一步工作打算, 其中提到 , 证监会党委将 以永远在路上的 坚韧和执着,严肃认真抓好持续整改,不断巩固拓展整改 成效。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将持续加大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监督。 (三)全面 ...
从2700点保卫战到市值首破百万亿,“9·24”一周年改变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4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去年9月24日的2700点攀升至3800点以上,最高触及3899.96点,创近十年新高 [1][3]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至15.9% [1][3]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日成交额普遍达万亿元级别,并已连续29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4] - 创业板指与深证成指同样表现强劲,双双超越去年“9·24”行情阶段高点 [4] 个股与板块表现 - 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年9月22日,共有1508只个股实现股价翻倍,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 [1][4] - 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表现尤为亮眼,翻倍股数量均超过200只 [4] - 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多个热门板块轮番表现,推动结构性行情 [4] 公募基金业绩 - 超过99%的基金产品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累计回报为正,其中697只基金区间回报超过100% [4] - 12只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实现2倍增长,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75.84%的业绩居首 [5] - 指数型基金在“翻倍基”中数量占比超四成,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区间收益达180.12% [5] - 权益基金净值大幅修复,“毛基”(净值低于1元)占比从56.87%骤降至17.58%,80只产品净值迈入“2元”甚至“3元”区间 [1][6] 中长期资金流入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7] - 公募基金行业资产净值达到34.88万亿元,年内增加2.58万亿元,ETF市场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达到5.3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42.31% [7] - “国家队”机构截至6月底合计持有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年内增幅超两成 [7] - 险资上半年加仓近24亿份,其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规模突破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7][8]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心态从“解套即赎回”转向犹豫是否落袋为安,并开始积极关注新投资机会 [10][11][12] - 8月A股新开户达265.03万户,环比增长近35%,同比增加165.2%;年内累计新开户总量达1721.71万户,同比增加48% [1][12] - 8月基金新开账户为18.25万户,同比增加36.09%,投资者对市场咨询和配置建议的需求显著增加 [12] - 权益产品赎回情况有所趋缓,相较于“回本潮”阶段已趋于平缓 [12] 政策与改革影响 - 去年9月24日多部门联合推出的“政策组合拳”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迅速提振市场情绪 [1][3]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三阶段推进,预计每年为投资者合计让利超500亿元 [9] - 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了入市意愿 [8]
上交所: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9-22 19: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9月22日晚间,上交所官网发布中共上海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关 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下一步,上交所党委将坚持标准不变、力度 不变、"一把手"负责不变,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 工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 质生产力发展和广大投资者。持续推进抓基本、打基础、走基层,"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 服务"工作。坚持从严监管、科学监管,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努力做到严而有度、 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
上交所: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创新性示范性案例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19
通报提出,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大力度推动中长 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广大投资者。持续推进抓基本、打 基础、走基层,"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服务"工作。坚持从严监管、科学监管,既抓早抓小 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通报提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以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重回 报"行动、加强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为抓手,健全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发挥好科创板改革"试验 田"作用,落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创新 性示范性案例落地。稳步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守正创新、 至诚至公、全球融通,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9月22日,中共上海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下一步,上交 所党委将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在证监会党委领导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监督下,坚持 标准不变、力度不变、"一 ...
证监会:协同各方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占比提升,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8:50
监管能力与执法建设 - 全面提升风险化解处置和监管执法能力 [1] - 统筹扩大检查覆盖面和提升检查有效性 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线索发现能力 [1] - 完善与相关部委、地方党委政府对第三方配合造假的综合惩戒协作机制 [1] - 进一步健全"准入—持续监管—退出"全链条监管体系 [1] - 更好发挥日常监管的修复纠正功能和稽查执法的重拳治理效能 [1] 市场发展与资金引入 - 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1] - 协同各方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占比提升 [1]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1] 制度完善与投资者保护 - 加快补齐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等法规制度短板 [1] - 出台更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招实招 [1]
吴清:中长期资金持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8:32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 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十 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过去五年来,证监会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市 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系统谋划、统筹联动,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长钱长投"显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一揽子政策相继落地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伴随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在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方面,一揽子政策正 不断落地显效。 7月11日,财政部曾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 知》,提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权重,降低当年度考核权重,标志着险资的重要制度性突 破。 据吴清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其中,中央金融办会同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出台推 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入市的痛点堵点,保险资金长期股 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相继落地,"引长钱、促 ...
含“科”量、“朋友圈”越来越大、“长牙带刺” ……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还谈了啥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17:45
资本市场五年发展核心成就 市场表现与规模 - 截至发布会当日(9月22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超39%,创业板指数累计大涨超103% [2] - A股最新总市值达104万亿元,近一年来增长约36万亿元,并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4]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系统进行法规制度"立改废释",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发布实施 [4]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4] 市场结构与产品创新 - 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并推进北交所建设,深化新三板改革,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 [4]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4]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 [4] 投融资功能与上市公司质量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5]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18家提升至24家 [5]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5] 监管执法与市场环境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6] - 坚持监管"长牙带刺",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3][6] - 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13] 改革开放与双向开放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8]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等举措 [8] - "十四五"期间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9]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6]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约7000家私募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12]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 [14]
证监会主席吴清:截至今年8月底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7:07
投资端改革 - 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 制定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1]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着力打通社保 保险 理财等入市痛点堵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落地 [1] - 截至今年8月底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 融资端改革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 逐步走深走实 [2] -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举措 优化发行上市 并购重组 畅通募投管退循环安排 [2] - 今年6月在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 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迎来首单受理 [2]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 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系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 [2]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一般性资产重组数量更多 有力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2] - 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2]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稳妥有序推进市场 产品和机构双向开放 "十四五"期间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3]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优化沪深港通 沪伦通 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 建立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 出台"惠港五条" [3]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3]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截至8月末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22 16:20
"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2025年8月末,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 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了32%。 此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 制度推广到全国等重要的举措都相继落地。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制定实施公募基金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完善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
“稳”字打底 “活”力提升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释放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政策实施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1]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上升,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两融余额达24024.65亿元,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政策协同显效背景下市场"稳"的基础不断巩固,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从市场层次、资金结构、服务实体等多维度提升市场韧性和深度 [4]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升市场活力和稳定性的关键,制度安排着力疏通入市堵点,推动"长钱长投" [5] -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基础仍需加强,下一步需深化投融资改革,融资端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产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6][7][8] 市场活跃度指标 - 全市场两融规模上升,融资融券余额为24024.65亿元,显示投资者正不断加大A股权益配置 [2] - 日均成交额明显提升,今年以来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 [2] - 投资者入场步伐加快,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持续净申购成为居民增量资金入市主要渠道 [3] 政策效果与制度创新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资金供给、市场结构、生态建设实现多维度突破 [1] - 科创板"1+6"政策推出、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公募基金改革、《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 [4]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对公募基金、养老金等全面实施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着力解决A股"长钱不足""长钱不长"等问题 [5]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5] 市场参与主体行动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功能、国资委强力推进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机构投资者联手加仓 [5] - 中金公司认为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显示市场活跃度继续提升 [2] - 招商证券认为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3] 未来改革方向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拓展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 [6] - 完善保险、年金等资金的权益投资监管,推广长周期考核,优化理财、信托等入市机制 [7]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财务造假惩防体系建设,用好市值管理工具,增强投资者回报 [7] - 深入落实"并购六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应退尽退,加速劣质企业出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