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如何卡位关键环节?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态电池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业化进度**:今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超预期,产业链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预计2027年小批量量产,2030年大批量量产 [1][2][12] 2. **政策支持**:去年工信部60亿元固态电池项目支持计划覆盖国内龙头企业和车企,为固态电池发展奠定基础 [1][3] 3. **国内外企业进展** - **国外**:丰田推迟至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稳定量产;日产2028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车型;三星2027年量产;LG氧化物路线2028年推出,硫化物路线2030年推出 [1][5] - **国内车企**:上汽2026年搭载;吉利开发出能量密度超400瓦时/公斤电芯;广汽初步试验;比亚迪2027年量产 [1][6] - **国内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等2027年小批量量产氯化物固态电池;国轩高科发布能量密度350瓦时/公斤电池,2027年前后大规模生产;欣旺达2026年前后实现第一代全固态技术应用,目标能量密度350 - 400瓦时/公斤 [1][7][8] 4. **技术对比**:国内头部企业技术进度不逊于国外企业,在专利占有率和核心材料方面表现出色,但日本企业可能存在技术保留 [9] 5. **电解质路线**: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尚未完全定型,各大企业多路线并行,硫化物相对成熟但未来哪条路线胜出不明朗 [10][11] 6. **量产问题**:固态电池已达装车路测水平,但大规模稳定量产面临良品率和一致性问题,需持续优化细节 [12] 7. **硫化锂材料** - **参数**:纯度需达99.99%,粒径越小越好,国内多数厂家已达标 [4][15] - **工艺**:生产工艺包括液相法等多种方法,固相法成熟但高纯度制备有挑战,碳热还原法操作简单但杂质处理困难,液相法成本高且工艺复杂 [16][17] - **降本**:降本瓶颈在提纯过程,具备稀土提纯经验的企业更易实现高纯度制备,成本有望降至一两千元每公斤 [4][18][20] 8. **市场规模**:全固态电池市场预计2025年达10吉瓦时,2030年达600吉瓦时,市场规模2500亿元 [4][24] 9. **应用问题及解决方案** - **腐蚀问题**:硫化物电解质会腐蚀铜箔集流体,但在当前体系中不显著,现阶段不是主要障碍 [26] - **硫化氢问题**:硫化物电解质会产生硫化氢,科研和产业界已采取措施减少其产生 [28] - **热失控问题**:硫化物电解质存在热失控风险,产生硫化氢时会释放大量热量 [28] - **替代可能**:硫化物电解质可能被其他材料替代,多种固态电解质并行使用或部分替换是趋势 [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头部电源厂中试线良品率偏低,一致性问题难以解决,目前接近目标但仍有距离 [14] 2. 硫化锂粒径减小会降低离子电导率,需找到平衡点 [15] 3. 硫化物电解质未来生产路线将多元化,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1] 4. 电子城可能自行研发或寻找供应商代加工硫化物电解质配方 [23] 5. 全固态电池中正负极材料不断迭代优化,不同组合对能量密度有显著影响 [27] 6. 2025 - 2027年是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关键期,行业走势和新能源板块将发生格局变化 [30]
2025高工固态电池峰会6月10日盛大启幕!
高工锂电· 2025-06-09 19:41
会议倒计时1天 6月10日, 由利元亨总冠名的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在苏州举行,此次峰会主题 为"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届时将有超300家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出席,同时还有 乘用车、商用车、低空经济、储能企业超80家应用端企业共赴盛会。 峰会共设两个专场:【专场一】 场景牵引 应用破局 、【专场二】 技术路线多元并进 产业链协同备 战产业化 。 为保证 本届固态电池峰 会顺利进行,高工组委会特 为参会嘉宾提供参会最全攻略( 倒计时3天! 2025高工固态电池峰会参会攻略出炉 ) 签到流程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④领取会议参会证 注意事项: 会议期间,凭参会证进入会场,请全程佩戴并妥善保管,以免丢失或被他人冒领,参 会证件及餐券遗失不补。 峰会议程 | | 专场二:技术路线多元并进 产业链协同备战产业化 | | | --- | --- | --- | | 13:30-13:50 | 固体电解质电池发展路线及挑 ...
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1期20250601-20250607):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
太平洋证券· 2025-06-09 1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电动车智能化+生态升级是目前核心驱动力,未来新能源+AI 有望持续发酵,短期看 AIDC、长期看人形 [3][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包括电动车销量结构性向好、固态电池产业链量产临近关键点、铁锂需求国内外共振向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国内储能系统处于大周期底部、光伏需求低谷、重视海外光储市场有优势的公司 [6]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力、AIDC 产业链有从 UPS 到 HVDC 的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电池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等价格有降有升 [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2025 年 5 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中零跑夺冠,理想、问界排名上升,小鹏、蔚来环比下滑 [28] - 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 15.5%,目标 20 万以上新能源市场增速 2 倍,二季度预计销量 12.3 万 - 12.8 万辆,7 月和 9 月将推新车 [29] - 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计划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通用部分车型将配备 [2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绿电直连国家文件,国内锂电企业已探索绿电直连 [29] - 2025 年 6 月光伏产业链排产分化,多晶硅产量或增,组件等因需求疲软预计继续下降 [30] - 美国固态电池企业 ION 投资新产线使产能提升约 1000 倍,辉能计划 2025 年底量产 [30] -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合作,2026 年多款搭载联合开发电池系统的车型将入市 [30] - 马斯克宣布 2026 年底发射前往火星火箭将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测试,2028 年计划送人类上火星 [31] - 互联网女皇发布 AI 报告,指出 AI 变革不可逆,推理成本暴降 99.7% [31] - 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产业化进程加速 [32] - 国家能源局发文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分布式光伏等豁免许可证 [32] - 奔驰、上汽、长安汽车公布固态电池进展,多家车企加速布局 [32] - 宁德时代面临竞争压力,战略突围聚焦港股上市、布局零碳生态及换电业务 [33] - 美国延长对华 301 条款部分关税豁免至 8 月 31 日 [33] - 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计划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 [33] - 宇树科技完成股改,为 IPO 铺路,计划发布 26 自由度人形机器人新品 [34] - 2025 年 5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 124 万辆,同比增 38%、环比增 9% [34] - 小米护城河是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模式、技术为本,未来 5 年研发再投 2000 亿 [35] - 中核钛白拟终止两个项目,将剩余资金永久补流 [35] - 龙蟠科技与亿纬锂能海外子公司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将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6] - 2025 年 5 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投标 2 小时系统均价创历史新低 [36] - 阿特斯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 2.4 - 2.6GWh,全年预计 7 - 9GWh [36] - 国家能源局原则上豁免新型储能等电力业务许可,多地有储能项目进展 [37] - 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湖州卫蓝首套固态电池 PACK 包下线等 [37]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码头公司合作,推动港口行业加速脱碳 [38] - 中科电气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 [38] - 数据中心从传统 UPS 向 HVDC 演进,HVDC 将深度融合储能系统 [38] 公司新闻跟踪 - 富临精工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 5 亿元预付款支持项目建设,双方约定 2025 - 2029 年合作 [39] - 爱旭股份拟投资约 7.5 亿元建设临邑 112.5MW 风电项目,计划 2027 年建成并网 [39] - 特锐德中标新能源项目,总金额约 1.81 亿元 [39]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 Eve Energy Malaysia 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预计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9]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6月第1周周报: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多晶硅价格暂稳-20250609
中银国际· 2025-06-09 1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方面我国一季度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对美国及全球新兴经济体光伏需求增速乐观,供给侧改革力度有望加强,关注硅料、电池片头部企业格局优化及金属化新技术渗透率提升 [1] - 风电方面国内海陆风招标及建设有望稳步推进,2025年需求向好带动整机与零部件环节盈利修复,海外及出海需求旺盛,建议优先配置盈利有望改善的整机及锻铸件环节等 [1] - 新能源车方面全年销量有望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部分材料环节涨价带动盈利回升,2025年或量利齐升,新技术方面固态电池2027年或量产,建议优先布局电芯环节等 [1] - 电力设备领域国内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特高压及主网建设加快,海外电网改造需求旺盛,关注主网环节相关标的及配网环节 [1] - 氢能方面政策推动产业化发展,绿氢与化工等环节应用有望打开,关注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等 [1]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上涨1.38%,涨幅高于上证综指,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大,锂电池指数涨幅最小 [2][10][13] - 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为科恒股份33.40%、星云股份23.57%等,跌幅居前五个股票为中一科技 -21.70%、长城电工 -18.17%等 [13] 国内锂电市场价格观察 - 本周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有变动,如正极材料NCM523环比跌0.87%、NCM811环比跌0.34%等,部分产品价格持平 [14] 国内光伏市场价格观察 - 硅料价格方面,采购方压价,卖方成本难负荷,新单小部分成交贴近每公斤35 - 36元,国产颗粒硅主流价格区间持稳,海外硅料均价维持每公斤19美元 [15] - 硅片价格整体维持横盘态势,主流价格183N维持在每片0.93 - 0.95元等,月初硅片端排产环比小幅下调 [16] - 中国电池片价格走势因尺寸供需关系不同有差异,210R价格持稳甚至有望小幅上涨,183N、210N后续有下探可能 [17] - 海外电池片价格方面,东南亚电池片输美均价长期未明显变化,六、七月订单需求有支撑,但美国贸易政策可能变动 [18] - 中国组件价格当前至三季度上旬需求弱势,部分现货有低价出清迹象,海外组件价格整体维稳,欧洲市场价格略有波动 [19] - 光伏辅材方面,EVA粒子、背板PET、边框铝材、支架热卷、光伏玻璃本周价格均下降,下周价格走势各异 [21][22] 行业动态 - 新能源车方面,五部门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124万辆,同比增长38%等 [2][24] - 光伏风电方面,本周多晶硅价格暂时维持稳定,下降空间有限 [2][24] - 氢能方面,四川省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4项任务 [24]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有项目中标、投资、合同签署等动态,如风范股份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第十五批采购约2.28亿元项目等 [26] 附录图表 - 报告提及中科电气、爱旭股份等上市公司估值情况 [28]
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 德尔股份接待多家机构调研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8 21:38
固态电池业务进展 - 德尔股份计划投资约3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固态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和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 [1] - 公司拟整合在日本及国内形成的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及相关资产 加快推进中试线建设 [1] - 中试线跑通后将逐步规划实施1GWh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 服务于各类客户及行业需求 [1] - 固态电池项目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中试线建设并具备产品生产能力 [2] - 随后开始分期规划实施1GWh 5GWh的批量化产线建设 实现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 [2] 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 - 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主要进行智能伺服电机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 [1] - 目标是对现有电机生产制造能力进行升级换代 以满足机器人、汽车及其他工业场景市场需求 [1] - 有助于优化公司产业结构 丰富产品线 拓展电机产品应用领域 [1] 公司业务布局 - 德尔股份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 - 全资子公司卡酷思是知名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在汽车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领域有20余年积累 [2] - 卡酷思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已形成全球化产研基地布局 [2] - 针对乘用车电动化趋势 卡酷思专注于电池阻燃保护罩、电池组电磁屏蔽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开发 [2] - 在商用车领域 公司于2023年成功实现液力缓速器产品的批量供货 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2]
2025固态电池“见真章”,产学研9家代表力量齐发力
高工锂电· 2025-06-08 15:15
行业峰会信息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利元亨 [2]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进入工程化落地阶段,核心问题从"能否量产"转向"批量生产与产业链协同" [3] - 硫化物路线面临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瓶颈,聚合物与准固态体系已在柔性电子和可穿戴设备领域落地 [3] - 中科固能在硫化物体系领先,建成百吨级电解质产线并完成60Ah全固态电芯开发 [3] - 屹锂科技推出20Ah电芯和500MWh年产线,电解质导电率达17mS/cm,覆盖消费电子与动力场景 [3] 制造端协同挑战 - 中天储能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开发极低液态含量(5%)多层复合结构电芯,通过UL9540A等认证并完成系统级集成验证 [4] 材料与设备创新 - 星源材质推出固态电解质复合膜产品,兼具阻隔性与电导率 [5] - 蓝廷新能源与东峰集团合作开发MOF基复合隔膜,湖南临武基地布局固态电解质一体化产能 [5] - 博路威X-Roll交叉辊压技术实现±2μm极片厚度误差控制,并拓展至1200mm宽幅应用 [5] - 大族锂电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参与东风鸿泰中试线项目,UV喷涂等工艺适配半/全固态产线 [5] 前沿技术研究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温兆银团队通过三维多孔碳负极等技术,将全固态电池临界电流密度和循环寿命推至国际前沿,建成100MWh示范线 [6] - 苏州大学严锋团队开发聚离子液体体系,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1×10⁻³S/cm,支持5.5V高压 [6] 产业链协同活动 - 6月10日峰会将汇集产学研代表,围绕技术路线、协同路径和量产节点展开对话,参与方包括中科院、苏州大学、中科固能等企业 [6] 往期行业动态 - 上半年新签约固态电池产能超50GWh,无人机和储能应用加速推进 [7]
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春阳团队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固态电池突发短路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析锂动力学,为新型固态电解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2] - 该研究突破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离实际应用更近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 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超4.6万件,中国技术来源占比近30%,专利布局市场占比35%居全球首位 [3]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提出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 [4] - 《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推动制定固态电池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标准研制 [4]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界定全固态电池定义及测试方法 [4] 企业动态 - 国轩高科首条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成,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第一代2GWh量产线已启动设计,中试样品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 [5] - 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6] - 孚能科技研发能量密度400-500Wh/kg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6] - 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2025年底量产,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2027年落地 [6] 行业趋势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叠加政策密集加持,产业链加速迈向成熟,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1][3] - 行业预计能量密度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未来2-3年内有望小批量装车,2030年左右实现量产 [6]
H1新签约固态电池产能超50GWh,无人机、储能驱动加速
高工锂电· 2025-06-07 16:30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 年以来,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从 远景 走向现实。其发展的加速,表现为市场需求与制 造技术两方面的共同驱动。 进程的拉力首先来自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 无人机领域 正 成为一个 鲜明 的突破口, 海内外 多 家企业获得订单并实现交付 ,使其成为 固态 电池 企业 竞相争夺的 " 第一 口 蛋糕 " 。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会议时间: 6月9日 2024 年,公司参与的浙江龙泉半固态磷酸铁锂储能电站项目,成为全球首套采用原位固态化电池 的电网侧大规模储能电站。自 2022 年推出 HyperSafe 系列固态电池储能系统以来,海博思创 持续推动该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同时,应用于机器人、 eVTOL 及储能电站的 固态电池 产品,也从 反复的 实测验 ...
专用设备行业点评报告:锂电设备公司充分计提减值,国内外扩产、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充分释放业绩
东吴证券· 2025-06-06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专用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锂电设备板块触底反弹,重点推荐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绑定海外一线电池厂的后段设备龙头【杭可科技】;建议关注激光焊接龙头【联赢激光】,平台化电池设备商【利元亨】,模组/PACK 龙头【先惠技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锂电玩家重回扩产周期,海外玩家高质量订单加速放量 - 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集 353 亿港元,约 90%(276 亿港元)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规划总产能 72GWh,达产后配套欧洲车企服务欧洲市场,先导智能作为战略合作伙有望受益 [5] - 先导智能海外客户拓展稳步推进,订单加速放量,欧洲获大众等整车厂订单,北美获 ABF 订单,东亚地区车企及能源巨头有望扩产,海外客户高毛利、发货前付款比例高、现金流好,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先导智能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有望改善 [5] 锂电设备行业充分计提减值,风险充分释放 - 2023 - 2024 年锂电设备行业合计计提减值准备 57 亿元,包括信用减值 33 亿元、存货跌价准备约 24 亿元,行业龙头先导智能期间合计计提 28 亿元,减值风险已充分释放 [5] - 后续随着下游恢复扩产,应收账款有望加速收回,2025Q1 先导智能单季已冲回 1 亿元信用减值 [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商强者恒强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主流方向,国内外新老玩家加速布局,比亚迪将在 2027 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 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5] - 固态电池设备和传统液态电池差别主要在前道干法电极设备、中道叠片机等,先导智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的企业,2024 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已过亿元 [5]
国泰海通|新能源:产业化进程加速,催化密集落地——固态电池行业系列之四
报告导读: 车端开启路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近期催化密集落地,看好全固态 电池产业化趋势,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企业进展。 投资建议: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 宝马、奔驰等车企开启路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首批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宝马电动汽车已经正式 上路进行测试,采用美国 Solid Power 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棱柱电池。 梅赛德斯 - 奔驰全新固态电池技 术已在量产车行开展测试,能量密度高达 450Wh/kg ,满电续航超过 1000km 。 长安汽车预计 2026 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 400Wh/kg 。 上汽集团新一 代固态电池将于 25 年底在全新 MG4 上量产应用,预计 2027 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 地。 全固态趋势确定,锂电池企业竞速抢位。 国轩高科发布金石全固态电池,建成首条 0.2GWh 中试线,核 心设备 100% 国产化,并且开启装车路测。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技术行业领先, 2027 年有望实现小批 量生产。 孚能科技充分发挥软包及 SPS 优势,能量密度 40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