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搜索文档
金融科技跌超3%回踩60日均线,资金单日借道159851加仓超1亿份,逻辑有哪些?
新浪基金· 2025-10-10 19:54
市场表现 - 10月10日A股市场调整,沪指下跌近1%失守3900点 [1] - 金融科技板块普遍下跌,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跌幅超过3%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收跌,指南针、信安世纪、星环科技领跌超7%,拓尔思、润和软件等多股跌超5%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当日收跌3.22%,全天缩量成交7.6亿元 [1] 资金动向 - 金融科技ETF(159851)盘中持续溢价交易,资金逢跌抢筹,单日净申购超过1亿份 [1] - 近20日内资金累计增持金融科技ETF超过20亿元 [1] - 两市成交额连续1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3] 投资逻辑 - 估值端:金融科技板块跌至60日均线附近,估值较高点回落明显 [3] - 交投性:高交投性支撑下,金融科技板块弹性或更大 [3] - 行业端:金融科技迎来新一轮政策与创新共振机遇 [3]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进规模达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3] - 金融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基本面与流动性改善的共振 [3] 行业创新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4日在上海正式运营,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管理 [3] - 该中心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三大数字人民币运营平台 [3] 后市展望与建议 - 金融科技迎来新一轮政策与创新共振机遇,建议持续关注板块机会 [4] - 关注方向包括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金融科技厂商、证券IT厂商、跨境支付厂商等 [4] - 金融科技ETF(159851)规模超120亿元,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10亿元,其标的指数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等热门主题 [4]
基建ETF(159619)盘中上涨1.1%,消费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边际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4:38
基建ETF(159619)跟踪的是中证基建指数(930608),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建筑、机械等基 建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基建指数行业集中度高,鲜明体现"基建"主题,成分股多为行业内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央企属 性,且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流动性良好。 平安证券指出,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施工有所回稳;新订单和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提升1.6和0.7个百分点,同步改善。国家发改委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 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资金正加快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 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随着重点建筑项目和专项债资金的加快落地,建筑业景气度将有所 回升。此外,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达到2025年4月以来最高值,外需改善强于内需,消费制造和装备制 造业边际改善,或对建筑装饰和基础建设行业形成间接支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FICC日报:A股10月开门红,短期关注美政府停摆事件-20251010
华泰期货· 2025-10-10 14:08
FICC日报 | 2025-10-10 A股10月开门红,短期关注美政府停摆事件 市场分析 国内强预期弱现实割裂加剧。国内8月经济压力边际增加,一是中国8月经济数据有所转弱,显现"工业缓、投资弱、 消费淡"等特征;另一方面是外部关税压力有所增加,墨西哥拟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为了应对边际增加的外部压 力,国内近期频提稳增长政策。9月26日,央行第三季度例会,表示"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 性、有效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国家发改委表示,经济运行仍存挑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关注节后政策预期,以及当下旺季不旺预期的修正可能。10月9日,商务部公布对境外 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和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央行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 为3个月。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沪指时隔十年站上3900点关口,有色金属板块拉升,半导体产业链活跃。港股 震荡走低,医药生物板块集体调整。国债集体反弹,商品走高,沪金、沪铜大涨。 关注美国政府停摆时长。10月8日第六轮投票表决中,美国参议院再度否决了为政府提供临时拨款的议案,目前美 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周。 ...
前三季度地方发债 约8.5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0 00:2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进度 - 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2] - 发债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前三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占全年额度5.2万亿元的约84%,发行已接近尾声 [2][3][7] - 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同期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收入10.75万亿元的比重约72% [3] 债券资金用途结构 - 前三季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再融资债券发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和置换隐性债务 [3][4] - 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主要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 [3] - 实质用于偿还旧债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5.39万亿元(含1.2万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占发债总额比重约63% [4][5] - 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约3.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约2.5万亿元 [5] 化债进展与成效 - 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已发行4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5] - 化债举措预计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并推动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5] 专项债投资领域分布 - 用于项目建设的2.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约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 [5] - 约18%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约14%投向土地储备,约1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 [5] - 约12%投向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等社会事业,约6%投向农林水利 [5] 基建投资影响与政策工具 - 前8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0.5%的增速 [7]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积极推进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7]
国债期货日报-20251009
南华期货· 2025-10-09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央行对于发改委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具体安排,短期央行或倾向使用结构性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延后降准降息时点,市场或延续震荡态势,反弹后不宜追高,多单可部分止盈 [3] 各部分内容总结 盘面点评 - 周四期债全线收涨,TF、T、TL成交缩量明显,现券成交清淡,收益率全线下行,资金面宽松,DR001在1.33左右,公开市场逆回购6120亿,买断式逆回购11000亿,净回笼3513亿 [1] 日内消息 - 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内部在后续降息幅度上存在分歧 [2] - 商务部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2] 行情研判 - 今日期债延续节前反弹态势,未受股市大涨影响,因部分投资经理、交易员休假,市场成交清淡,节前发改委宣布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需关注央行具体安排 [3] 国债期货日度数据 |合约|2025 - 10 - 09价格|2025 - 09 - 30价格|今日涨跌|合约持仓(手)2025 - 10 - 09|合约持仓(手)2025 - 09 - 30|今日变动|基差(CTD)2025 - 10 - 09|基差(CTD)2025 - 09 - 30|基差今日变动|主力成交(手)2025 - 10 - 09|主力成交(手)2025 - 09 - 30|主力成交今日变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2512|102.41|102.374|0.036|75441|74895|546|-0.0372|-0.0131|-0.0241|29898|29604|294| |TF2512|105.75|105.655|0.095|149401|150436|-1035|-0.034|-0.0013|-0.0327|51620|62260|-10640| |T2512|108.05|107.885|0.165|252116|249185|2931|0.0524|0.2077|-0.1553|73515|91682|-18167| |TL2512|114.53|114|0.53|174133|170726|3407|0.319|0.3574|-0.0384|97276|135369|-38093|[4]
图说金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开始投放
中信期货· 2025-10-09 19: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29日三大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当天投放资金 已披露资金落地省市包括江苏、浙江等多地 该工具期限长、利率低 投向交通与物流等基建及科创领域 部分项目获额度占总投资比例≤10% 部分地区项目通过率或偏低 [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具基本情况 - 9月29日三大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当天资金开始投放 已披露资金落地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等 [2] - 工具特点为期限长 如项目融资期限有20年、15 - 20年;利率低 如某项目资金利率低于同期LPR 刷新集团成立以来各类融资渠道最低融资成本记录 [2] - 投向领域包括交通与物流、绿色低碳转型、市政和产业园区等基建领域及人工智能等科创领域 [3] - 部分项目获得额度占项目总投资额度的比例小于等于10%(占项目资本金比例小于等于50%) [4] - 部分地区项目通过率或偏低 如浙江某地“市报省通过率40%、省报国家通过率13%” [5] 截至10月8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情况 - 江苏无锡9月29日获批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31.99亿元 [6] - 江苏苏州9月29日获批项目未明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3.84亿元 [6] - 江苏太仓9月29日获批太仓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扩建增压站工程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0.2076亿元 项目总投资2.0766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10% [6] - 江苏泰兴9月29 - 30日获批惠尔信机械的风电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17亿元 [6] - 海南三亚9月29日获批三亚市天涯区节水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项目 [6] - 浙江衢州9月29日获批衢州 - 巨化产城融合一体化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6.3亿元 [6] - 山东烟台9月29日获批核电、长输供热管网等四个重点项目 获批10.68亿(29日已放款2.55亿) [6] - 广西9月30日获批广西能源集团白龙核电项目 项目总投资410亿元 [6] - 江苏南京9月30日获批南京众彩项目 [6] - 广东博罗9月30日获批博罗县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及仓储园区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8亿元 项目总投资18.12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10% [6] - 广东汕尾9月30日获批汕尾市海丰县城市更新一期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0.49亿元 项目总投资5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10% [6] - 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30日获批内蒙古新街台格庙矿区新街一井、二井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4亿元 [6] - 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30日获批库布其新能源有限公司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3.5亿元 [6] - 浙江杭州9月29 - 30日获批十三湾巷城市更新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0.45亿元 [6] - 浙江温州9月30日获批温州北站核心枢纽TOD城市更新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2.56亿元 [6] - 福建漳州9月30日获批厂网河湖一体化生态整治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699亿元 项目总投资18.98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9% [6] - 四川达州9月30日获批达州普光经开区物流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4亿元 项目总投资14.1855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10% [6] - 广西南宁9月30日获批南A中心人工智能企业研发基地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11亿元 [6] - 重庆获批重庆特钢厂城市更新项目 [6] - 安徽安庆获批安庆高新区山口片北部城市更新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0.9936亿元 [6] - 广东江门10月8日获批开平市新美工业园老旧厂区改造项目 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1.79亿元 项目总投资17.9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10% [6]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5-10-09 14:5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增速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3] - 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约10.75万亿元)比重约72% [6] - 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前三季度实际发行规模约4.35万亿元,占全年新增债券发行额度上限(5.2万亿元)比重约84% [10] 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前三季度发行的8.5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再融资债券发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新增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 [6] - 实质用于偿还旧债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5.39万亿元,占发债总额比重约63%,其中包含约1.2万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及偿还拖欠账款 [7] - 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约3.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约2.5万亿元 [8] 专项债券项目投向分布 - 新增专项债资金约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 [8] - 约18%投向交通基础设施 [8] - 约14%投向土地储备 [8] - 约1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另有约12%投向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等社会事业 [8] - 约6%投向农林水利等领域 [8] 化债成效与基建投资影响 - 截至2025年8月底,地方政府已发行4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8] - 在专项债资金助力下,今年前8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高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 [10] 未来政策展望 - 业内专家建议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11] - 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并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11]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5-10-09 14:1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趋势 - 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2] - 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发债规模创新高且保持两位数增速 [2] - 全年新增债券发行上限为5.2万亿元,前三季度实际发行约4.35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约84%,发行已接近尾声 [8] 债券资金用途分配 - 六成以上资金用于偿还旧债,约四成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1]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及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4] - 前三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主要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 [4] - 实质用于偿还旧债的政府债券规模约5.39万亿元,占发债总额比重约63% [5] - 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约3.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约2.5万亿元 [6] 隐性债务化解进展与影响 - 截至8月底,已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6] - 化债举措为地方腾挪出更多资金资源、时间精力和政策空间,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并推动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6] - 业内专家建议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9] 新增债券项目投资方向 - 用于项目建设的2.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约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约18%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约14%投向土地储备 [6] - 约12%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约12%投向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等社会事业,约6%投向农林水利 [6] - 在专项债资金助力下,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前8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 [8] 财政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规模共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8] - 下一步将继续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9]
何谓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8 17:52
文/国金宏观 宋雪涛 此 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出台更多为了长期目标,与2 0 2 2年相比,在 投向、资金来源和经济影响等方面并不相同。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最早于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最终在基数较高、同比增速压力较大的四季度落地,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早在2022年,央行曾支持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设立类似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当时为了托底投资,主要投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 础设施和信息科技物流的产业升级,投放7399亿元,带动当年基建投资增速从上半年的9.3%提升至11.5%。对比2022年,这一次的政策性金 融工具有三个不同之处。 出台背景和投向不同 与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的背景相比,今年实现全年5%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目标压力并不大,此次出台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多 是为了支持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这也符合"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因此,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支持项目方面,更加聚焦新 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