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楚天高速参投氢能科技公司 加速推进汉宜高速改扩建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28
公司动态 - 楚天高速与湖北交投、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2] - 公司通过法拍成功竞得大广高速河南光山段收费权 [3] - 公司启动汉宜高速改扩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430.36亿元,目标2027年底基本建成 [3][4] 业务概况 - 路桥运营是公司主要业务,贡献七成营收,拥有多条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 [3] - 交通能源业务包括经营管理13座加油站、2座加氢站、13处充电场站、1处蔚来"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及汉宜高速氢能源示范线 [3] - 汉宜高速日均车流量突破8万辆,远超设计承载能力,改扩建后将从双向4车道拓宽至8车道 [3] 氢能业务进展 - 汉宜高速氢能源示范线累计消纳氢气160余吨,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60万公里,实现减碳超1600吨 [6] - 潜江服务区加氢站单日加氢量多次超500公斤,达到设计峰值 [6] - 楚道氢能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多个领域 [5] 技术创新 - 汉宜改扩建工程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材料仓储自动化管理、设备运行实时监控 [4] - 智慧保通体系计划部署AI视频分析系统,结合车流预测模型自动优化保通方案 [4]
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30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紧密围绕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立足7大产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以"五大赛道"精准发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全省制造业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超148亿元 [1] 精准滴灌:为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尿素产销量行业领先,复合肥产销量稳居行业第一方阵,连续入选《财富》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等榜单,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21亿元,在途业务规模6亿元,业务涵盖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流动资金贷款等多个品种 [2] - 2025年以来,已累计向该集团投放资金超2.7亿元 [2] 链上赋能:让产业链生态焕发新活力 -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食品豫军"的领军企业,方便面市场份额稳居全国前三,拥有遍布全国的9大生产基地及10余个知名品牌,销售终端超210万个 [3]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运用"浦链通""浦证通"等核心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白象集团构建全链条、生态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2025年以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已为白象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超1.6亿元,自合作以来累计支持金额突破20亿元 [3] 绿色引领:为美丽河南建设添砖加瓦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以"浦发绿创"品牌建设为路径,积极助推绿色产业茁壮成长,全面支持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4] - 依托总行"1+6+8+N"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及清洁生产等产业领域 [4] - 截至目前,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67亿元,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56亿元,较年初净增21亿元 [4] - 落地某国有大型光伏组件企业投放贷款1.44亿元,支持其采用国际先进光伏轻质基板巩义技术生产重点产品 [4] 数智驱动:为产业动能激活"新引擎"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客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5]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宇通客车下游终端用户量身打造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总行"惠链贷"产品"额度灵活、期限适配、利率优惠"的优势 [5][6]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宇通设备贷"场景下,当年投放贷款1.7亿元,项目累计投放金额达2.57亿元,成功为超360户终端用户提供了高效融资支持 [6]
两大CVC联手了
FOFWEEKLY· 2025-07-07 17:59
战略合作 - 海博思创与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1] - 合作旨在深度挖掘并释放绿色能源资产价值,响应国家"双碳"战略[1] - 双方将构建"开发型基金+持有型基金+创新型资产证券化基金"的基金矩阵,开辟储能行业金融创新路径[1] 合作方背景 - 越秀产业基金是越秀资本(000987 SZ)旗下私募投资平台,隶属于广州市最大国有企业集团越秀集团[2] - 越秀产业基金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业务布局涵盖母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和夹层投资[2] -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处于领先地位,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资本运作经验和金融机构合作网络[2] 行业影响 - 合作标志着金融资本与储能产业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旨在共筑储能资产高质量发展新生态[1] - 未来将持续以金融力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1] - 储能产业良性发展需要金融资本支持,此次合作将发挥双方在产业端和金融端的核心优势[1]
凯辉基金携手道达尔设立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环节
IPO早知道· 2025-07-07 15:51
基金设立与规模 -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于7月7日正式设立 规模为10亿人民币 [2] - 道达尔能源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 延续一期基金成功模式 [2] - 重庆渝富高质基金与两江资本提供支持 体现重庆市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 [2] 合作历史与战略模式 - 道达尔能源自2016年起与凯辉基金建立长期合作 2019年共同设立一期基金 [3] - 2024年5月双方成立中国首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资产投资平台 [3] - 采用"股权+资产"双驱轮战略 股权投资聚焦技术创新 资产投资参与基础设施 [4] 投资方向与行业布局 - 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发电技术 新型储能技术 氢能等七大领域 [5] - 聚焦全球领先技术 支持龙头企业成长 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 [6] - 已投资康鹏科技 协鑫光电 蜂巢能源 Wallbox等全球能源转型领域企业 [6] 战略意义与生态构建 - 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革新 加速企业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2] - 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促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4] - 构建新能源领域生态体系 加强创新公司与全球能源企业合作 [7] 区域发展与政策协同 - 支持重庆市政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 [6] - 契合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能源结构升级的发展方向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05
玉米产业战略地位 - 玉米产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柱,以全国最大种植规模、最高年产量及最具价值种业市场稳居国家粮食体系核心[1] - 2024年播种面积突破4474.1万公顷,同比增1.18%,单产达439.4公斤/亩,总产量创2.95亿吨新高[1][8] - 全国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超过40%,10个核心省份产量占比稳定在81%以上[8][10] 玉米加工产业链 - 玉米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初级加工产品包括玉米糁、玉米粉等基础原料,深加工产品包括淀粉、酒精、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2] - 产业链上游以育种种植和装备制造为基础,中游为核心加工层,下游对接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医药化工等多元领域[5][6] - 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达68-70%,蛋白质8-10%,脂肪4-5%,为加工提供丰富原料[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玉米消费总量预计达31784.63万吨,工业消费逆势增长3.07%至7936.79万吨,饲用消费小幅回落0.31%[12] - 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回调至1900亿元,较2022年峰值下降6.4%,但产业长期向好[1][14] - 产品结构中淀粉及淀粉糖类占55%市场份额,酒精类占26%,形成"淀粉为主、多元发展"格局[1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三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为中粮科技、梅花生物等全产业链巨头,第二梯队为西王食品等细分领域专家,第三梯队为区域性或专业化企业[20] - 玉米淀粉领域CR5超44%,头部企业如诸城兴贸、西王集团通过纵向整合和高端产品开发增强竞争力[22] - 产能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等玉米主产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2]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降低碳排放[24] -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聚乳酸、功能性糖和生物基材料等为重点方向[25][26] - 生物制造技术引领产业升级,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技术提升原料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27]
今年最低价新股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08:39
新股申购 - 本周共有1只新股申购,为沪市主板新股华电新能,申购日期为7月7日 [1] - 华电新能发行价为3.18元,发行市盈率约为15倍,是今年以来发行价最低的新股,中一签仅需缴款1590元 [2] - 华电新能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1][2] 华电新能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6861.71万千瓦,其中风电3202.4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59.26万千瓦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华电新能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达到85.22亿元、96.20亿元、88.31亿元 [3] -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28亿元,同比增长16.19%,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增长5.89% [3] 华电新能IPO情况 - 本次IPO募资总额181.71亿元,用于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3] - 2021年成功引入中国人寿、国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13家战投 [3] - 股权结构清晰、股东多元化为公司实现战略协同、资源互补提供强力支撑 [3] 其他IPO信息 - 本周将有2家公司IPO首发上会,为拟闯关上证主板的超颖电子和北交所的北矿检测 [4] - 超颖电子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 [4] - 公司为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中国前五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4] - 本次IPO拟募资6.6亿元,用于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5]
从“未来翼谷”到“光能矩阵”,成都产业园区三大项目同步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7-06 19:45
低空经济发展 - 成都未来科技城低空经济交流服务中心正式投运 面积约1000平方米 集招商引资 交流洽谈 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 并设有企业服务驿站提供工商财税 法律金融等代办服务 [4][6] - 该中心作为"产销研学"运营服务综合体 将提升低空经济领域资源集聚和要素配置效率 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平台 [4] - 成都未来科技城已落地沃飞长空总部基地 凌空天行全国总部等龙头项目 并建成59万平方米的"未来翼谷"专业化科技园区 聚焦eVTOL和无人机科技创新 [6]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2035年增至3.5万亿元 [4] 生物医药产业突破 - 普瑞顺祥医疗设备生产基地签约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重点推进高端微创手术器械国产化 项目整合研发创新与精密制造全链条能力 [9][11] - 项目聚焦泌尿外科高值耗材 能量外科等领域 依托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资源 突破进口垄断 核心技术包括±2微米模具精度和电子硬镜成像技术 [9] - 通过创伤外科 能量外科等五大平台技术融合 构建专利转化 产品注册 精密制造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其三位一体工艺可解决医用导管壁厚均匀性难题 [11] 绿色能源转型 - 成都未来科技城首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由科技城集团下属能源公司投资建设 系实践"双碳"战略的关键落地场景 [14] - 国际科教园光储充示范项目一期采用屋顶光伏矩阵 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直接接入园区电网 [14]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低碳化、数智化转型
华夏时报· 2025-07-05 17:13
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建筑行业正积极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模式转变,政策推动建筑节能降碳与智慧化运维体系建设[1] - "双碳"目标下存量建筑节能改造成为行业大趋势,暖通系统能效提升需求显著且效果直接[1] - 绿色智慧楼宇与金融结合将激发巨大市场潜能,智能建筑是产业生态繁荣关键引擎[1] AI驱动建筑数智化转型 - AI技术爆发性发展加速智能建筑应用,其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能力超越传统自动化[2] - AI通过自适应节能策略与设备深度调控实现楼宇管理本质变革,颠覆静态运行模式[2] - 数智化对楼宇科技行业影响深远,是应对复杂多变环境需求的主战场[2] 美的楼宇科技数智化实践 - 公司以iBUILDING平台为核心实现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支持建筑行业转型[3] - 通过智能化软件实现存量建筑无硬件改造节能,如动态控制照明空调系统[3] - 暖通系统能效提升与园区级管理优化可带来显著节能效果[3] 美的集团战略与技术布局 - 数智化是公司核心战略主轴之一,推动从制造向"智造+科技服务"转型[4] - 硬件产品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化产品矩阵覆盖核心业务[4] - 楼宇科技业务以低碳智能为核心,提供暖通、电梯、楼控、能源管理全栈解决方案[5] 产品创新与全球业务拓展 - 发布五大新品解决方案包括MDV9多联机、"磁悬浮+X"水机战略等覆盖核心业务[5] - 已服务全球超200国家、超10万大型工程项目如世界杯场馆、卢浮宫等[5] - 未来重点包括产品创新、开放生态平台建设及全球品牌布局[5] 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 - 上海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启用,提供"软硬一体"智慧园区解决方案[6] - 该中心是强化全球化研发网络的重要举措,助推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战略[6]
乌拉特中旗:发展新能源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内蒙古日报· 2025-07-04 17:41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 - 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50万千瓦灵活性绿色供电示范项目于5月30日全容量并网,总投资18亿元,安装50台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及1座220千伏升压站,年均可输送绿电约18.3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约3.8亿元、利税约2.1亿元 [2] -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于5月31日全容量并网,总投资47.06亿元,建设150台单机10兆瓦风机、3座220千伏升压站及相关配套工程,显著增强地区能源保障能力 [2] - 乌拉特中旗建成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德岭山新型储能电站,可灵活、快速调节发电功率,有效平抑风电、光伏出力波动,参与电网调峰 [5] 新能源资源与开发潜力 - 乌拉特中旗属全国一类风光资源区,风能理论可开发规模约2300万千瓦,光伏光热理论可开发规模约150万千瓦 [6] - 全旗已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583万千瓦(含工商业分布式),累计发电量约976.6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均居巴彦淖尔市首位 [6] - 已成功争取国家首批槽式光热示范、蒙能风储基地、防沙治沙一体化风电、自治区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及独立储能等多个示范项目 [6] 新能源发展规划 - 截至2025年,乌拉特中旗已获批新能源项目6项(含储能),总规模158万千瓦,总投资约68亿元 [6] - 将紧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新能源耦合互补,通过'新能源+产业'模式,实现新能源供应消纳一体化发展 [7]
冰轮环境(000811) - 000811冰轮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4 15:58
公司业务与产业板块 - 公司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为压缩机和换热装置,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包括螺杆式、离心式等多种压缩机及工业热泵等 [2] - 打造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在北京冬奥村项目表现出色 [2] - 客户行业涵盖商业制冷、工业冷冻、商用舒适空调、工业特种空调、余能利用等多个领域 [2] 可控核聚变产品 - 2016 年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填补国内空白,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 [2] - 氦气压缩机入选“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陆续供应多家科研院所 [2] 数据中心产品应用 - 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 [2] - 顿汉布什公司“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集成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入选工信部目录,国内服务诸多项目,海外与集成商合作,海外制造基地扩产 [2][3] - 2024 年 7 月升级版 IDC 专用新产品和 FanWal 风墙研发上市 [3] - 冰轮换热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热交换器,“低碳节能闭式冷却技术”获评示范技术,“液冷系统热交换器”入选山东首台(套)名单 [4] 核电行业产品 - 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系列产品,服务国内多个核电站 [4] - 旗下公司分别在核岛冷却、制冷机服务、核能供热技术等方面有成果和应用 [4][5] 工业热管理业务 - 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依托热泵核心技术,实现余能高效回收与利用 [6]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 2024 年末授权专利 96 项,软著 33 项,多项技术和产品获国家及行业认可 [6] 海洋经济产品布局 - 船舶制冷系统是传统优势市场,为远洋捕捞及水产品加工业提供解决方案,船用制冷机用于相关船只 [6] - 布局船海绿色能源系统智慧解决方案,产品包括远洋运输船 BOG 再液化装置等 [6][7] - 为“梦想”号提供冷库设备及工程,“海洋绿能装备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 2024 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7] 公司竞争优势 - 最大竞争优势为持续技术创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旗下有五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双“甲级”资质设计院 [7] - 多项产品和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奖等,首创二氧化碳绿色制冷技术获联合国赠款奖励,包揽中国制冷学会全部三个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7] - 今年设立中央研究院,强化技术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