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理AI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大消息:联手英伟达!
深圳商报· 2025-09-24 18:24
合作核心内容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达成合作 [1] -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全套Physical AI软件栈 [1] - 合作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 [1] - 合作旨在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1] 技术集成细节 - 阿里云PAI平台将集成的英伟达软件栈包括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数据集 [1] - 英伟达软件栈将与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能力结合 [1] - 集成后将形成覆盖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的全链路平台支撑 [1] 物理AI行业定义与发展 - 物理AI是能够理解物理定律并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智能实体系统 [2] - 物理AI通常封装于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 [2] - 该概念于2020年由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Aslan Miriyev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irko Kova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提出 [2] - 概念强调机体、控制、感知等要素的协同演进 [2] 行业趋势与预测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2024年将物理AI视为AI发展的核心方向 [2] - 黄仁勋强调物理AI通过感知、推理和行动链实现物理交互能力 [2] - 在2024年7月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黄仁勋预测下一波AI浪潮是物理AI [2] - 黄仁勋预测让AI能力融入人类物理世界后,其在解决问题方面将很快超过人的能力 [2]
索辰科技(688507):营收持续提升,产品线丰富、布局拓展加快推进
中泰证券· 2025-09-24 13: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万元 同比增长10.82% 工程仿真软件业务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与功能迭代 完成多个核心产品新版本发布与优化 并领先布局物理AI赛道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正稳步推进与力控科技的并购重组事宜 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低空经济产业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9.83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 [6]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52/7.67/9.15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39%/19% [4][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1.26/1.55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0%/68%/23% [4][6]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工程仿真软件收入占比提高 带动整体毛利率增加 [6] - 基于多年仿真技术沉淀构建物理AI设计平台 实现从传统CAE向智能决策型工程平台升级 [6] - 产品体系正由单一计算工具型向智能决策型工程平台升级 [6] 战略布局与并购 - 2025年2月18日发布公告拟收购力控科技 目前正稳步推进并购重组事宜 [6] - 与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和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低空经济产业 [6] - 未来将充分利用上市平台优势 加大并购重组力度 围绕核心业务进行产业链延伸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02.80元 总市值91.60亿元 流通市值50.61亿元 [2] - 预测2025-2027年P/E分别为122.8/73.0/59.2倍 P/B维持在3倍左右 [4]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4/1.41/1.74元 [4]
广和通:公司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割草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6:39
公司AI与机器人产品布局 - AI产品主要包括AI模组及端侧AI解决方案 [1] - 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割草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 [1] - 公司明确具备机器人相关配套硬件产品 [1][3] 技术领域与产业应用 - 物理AI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学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 通过将物理规律嵌入AI模型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动态模拟、预测与优化 [3] - 技术核心价值在于赋予机器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 推动机器人、自动驾驶、高端制造等领域智能化升级 [3] - 公司产品覆盖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配套零部件硬件领域 [1][3]
理想智驾二级部门数量从3个调整为11个是次要矛盾
理想TOP2· 2025-09-23 00:56
核心观点 - 李想对理想汽车辅助驾驶发展的作用可高度类比马斯克对特斯拉辅助驾驶的影响 包括做大资源 保证资源持续投入 以及基于对AI底层原理的理解做出关键技术路线判断 [1][2][3] - 理想智驾发展取决于三大要素:全球AI产业发展阶段(天时) 理想各类生产要素匹配度(地利) 以及李想个人能力(人和) [2][5] - 理想智驾部门组织架构调整属于次要矛盾 未来1-12个月智驾系统将出现多次高质量快速迭代 [2][6] - 公司发展方向强调"合适萝卜坑"比以履历为锚点的人才更重要 前者面向未来 后者以过去为荣耀点 [2][11] 李想的关键作用 - 具备三个核心作用:做大资源 保证资源持续投入 在理解AI底层原理基础上对技术路线做出关键think different判断并执行 [2][3] - 44岁创始人拥有极高投票权和强驱动力 能保证未来10-15年对公司绝对控制权并推动组织架构变革 [3] - 亲自决策将资源核心投向基于强化学习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减少对端到端投入 并判断双Orin平台可运行VLA模型 [4] - 创始人真懂技术且持续关注 既能获得更多资源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产业发展与生产要素 - 全球AI产业发展阶段是关键前提 具备齐全生产资料的只有中美 [5] - 中国公司需要高效组织生产要素 时机与创始人能力至关重要 深谙创始人梁文锋指出中国创新缺的是信心和高密度人才组织能力 [5] - 自动驾驶是物理AI子集 做好物理AI需要负责人持续下判断并能按产业特点改组公司 [6] - 理想和小米是生产要素相对匹配的公司 理想更擅长think different 小米更擅长吃第二波与价值传递 [6] 技术发展路径 - 理想智驾部门从3个二级部门调整为11个属于次要矛盾 [2] - 迭代方向明确 未来1-12个月VLA将出现多次高质量快速迭代 [2][6] - 具体迭代方向包括:提升仿真数据效率 压榨车端芯片潜力 通过强化学习提升模型能力 优化语音控车体验 以及VLA框架落地 [6][7] - 当前运行4B模型 未来将升级至7B 14B甚至100B模型 实现能力飞跃 [8] - 辅助驾驶比chatbot和机器人更适合强化学习 因奖励函数明确 易于收敛 [8] - 监督学习只能特定场景优化 模仿学习主导的端到端难以针对性解决问题 而强化学习主导的VLA可专门优化问题 [9] - 当前发展阶段类似GPT-1到GPT-3/3.5 大力出奇迹 [10] 人才观念 - 合适萝卜坑(岗位与人才匹配)比以履历为锚点的人才更重要 [2][11] - 英伟达应届生质量低于谷歌Facebook但不影响发展 因所做事情更重要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是类似道理 [11] - 理想整体环境具备做成物理AI的条件 使得萝卜坑比履历锚点人才重要得多 [11]
快讯|周鸿祎直播试吃机器人炒菜;优必选与富士康云智汇达成战略合作;OpenMind开源全球首个AI原生开源机器人系统发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2 14:40
橡鹿机器人商用炒菜机器人进展 - 周鸿祎直播试吃机器人炒菜并评价"锅气十足" 难以区分人类或机器人烹饪[3] - 橡鹿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近1万台 可稳定出餐并保证口味一致性 降低连锁餐饮标准化难度[3] - 炒菜机器人可降低人力成本 实现菜品标准化 改善后厨环境 公司四季度将上线全新月租商业模式[3] 优必选与云智汇科技战略合作 - 优必选与富士康关联公司云智汇科技签署2025-2027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战略协议[6] - 云智汇科技负责全球销售推广与售后 优必选专注研发生产环节 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升级[6] - 双方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示范场景 优必选拥有全球第一的有效专利数量[6]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突破 - "海龟"水下机器人实现近海底环境观测厘米级精度 沉积物干扰降低90%[9] - 采用三点惯性测量感知方法使数据噪声降低76.2% 响应时间缩短1.1倍 倾角控制稳定性提升7.16倍[9] - 具备360度灵活机动能力 突破复杂地形全域机动技术瓶颈 适用于珊瑚观测/水下捕捞/搜救等领域[9] OpenMind开源AI原生机器人系统 - 发布全球首个AI原生开源机器人系统 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及仿真环境[13] - 系统具有硬件中立特性 适配四足/双足等机器人形态 支持Docker快速部署[13] - 集成SLAM技术实现复杂环境稳定移动 配备OM1 Avatar前端交互界面降低研发成本[13] 英伟达投资台湾宇见智能 - 英伟达首次投资台湾创业公司宇见智能 其MetGen平台可将工厂设计蓝图转换为数字孪生环境[17] - 平台3分钟生成完整数字模拟场景 大幅减少厂商蓝图设计时间[17] - 技术契合物理AI落地需求 实现真实与虚拟世界的双向循环[17] 机器人行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5家企业[23]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含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8家企业[24]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含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企业[25]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26家企业[26] - 具身智能企业包含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25家企业[27]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8家企业[29]
黄仁勋,投了个浙大校友
36氪· 2025-09-21 11:57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 估值达6亿美元 较半年前种子轮估值1亿美元增长5倍 [1][3] - 种子轮融资超2000万美元 由CRV和First Round Capital领投 真格基金参投 [1][3] - 行业巨头英伟达 亚马逊 三星和LG Technology Ventures参与A轮投资 [1][8] 团队背景与构成 - 三位华人联合创始人:Lindon Gao(商业经验) 杨世远(技术专长) Jason Ma(学术权威) [2][3] - 核心成员来自哈佛 MIT Berkeley及谷歌 英伟达等头部科技公司 [3] - 创始人曾成功创立并出售智能购物车公司Caper AI 交易额3.5亿美元 [2] 技术研发与产品 - 研发AI模型帮助机器人在现实场景学习 拥有30名员工 [3] - 发布全球首款商业落地灵巧操作基础模型DYNA-1 支持双机械臂协作和语音指令响应 [3][8] - 采用"物理AI"理念 让机器人通过环境数据输入学习而非编码指令 [4][8] 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 - 重点非人形机器人 当前应用固定机械臂于餐厅 健身中心和自助洗衣店等场景 [4] - 解决实际商业场景具体问题 如折叠餐巾 整理毛巾和处理衣物 [4] - 长远目标探索更接近人类形态的机器人并解锁物理AGI [4] 行业环境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上半年吸引121亿美元投资 处于趋势投资前期 [4] - 行业核心挑战为硬件成本高 结构复杂及大脑不够智能 [4] - 英伟达2024年进行约45笔投资 拥有约40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7] 战略投资与生态布局 - 英伟达投资逻辑为强化生态体系 延伸AI能力至物理世界 [7][11] - 通过算力-仿真-数据基础设施编织硬件本体和算法团队网络 [9] - 投资英特尔50亿美元 结合x86 CPU与AI加速GPU 开拓年市场250-500亿美元新领域 [9][11] 华人科技影响力 - 全球百大AI顶尖科学家中65人具中国背景 50人在中国机构工作 [15] - 中国AI专利总量占全球69.7% 2023年专利数达122511件 年增29.6% [16] - 硅谷巨头如马斯克xAI团队华人比例近80% Meta招募多名华裔工程师 [13][14]
徐直军,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21:23
昇腾芯片发展规划 - 公司规划未来三年推出昇腾950、960、970三个系列芯片 [2][5] - 芯片演进速度将达到几乎一年一代且算力翻倍 [2][4][5] - 昇腾950系列相比前代有四大根本性提升:新增支持FP8/MXFP8/MXFP4等低数值精度格式,算力达1P和2P;通过提升向量算力占比等设计大幅提升向量算力;互联带宽达2TB/s,较昇腾910C提升2.5倍;自研HiBL1.0和HiZQ 2.0两种HBM与Die合封 [5] - 昇腾960计划于2027年四季度推出,在算力、内存访问带宽等规格上较昇腾950全面翻倍,并支持自研HiF4数据格式 [6] - 昇腾970初步计划FP4算力、FP8算力、互联带宽较昇腾960翻倍,内存访问带宽至少增加1.5倍 [7] 超节点与集群产品 - 公司发布Atlas 950超节点、Atlas 960超节点、TaiShan 950超节点三款超节点产品 [9] - 推出新型互联协议“灵衢”,并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以促进产业生态 [9][10] - Atlas 950 SuperCluster集群规模是当前世界最大集群xAI Colossus的2.5倍,算力是其1.3倍 [10] - 计划在2027年四季度基于Atlas 960超节点推出Atlas 960 SuperCluster,集群规模将提升至百万卡级 [10]
英伟达做Robotaxi,马斯克你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9-18 17:46
英伟达预计为此项目投入30亿美元,未来将在美国落地开城。作为对比,行业领导者Waymo为达成当前运营规模累计投入约120亿美元。 英伟达发力Robotaxi的逻辑并非简单业务扩张,而是推出Robotaxi技术样本,验证其从GPU芯片到物理AI大模型的全链路工程能力,进而定义下一代"物理 AI"的基础设施与生态标准。 2025年美国Robotaxi市场正加速发展。Waymo已在美国7座城市运营,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付费出行。特斯拉于今年9月在奥斯汀和湾区开放Robotaxi服务, 首日下载量超过Uber 40%,比Waymo历史最高下载量高出6倍。 英伟达做 Robotaxi, 马斯克 你怎么看? it T 赤 示 不 止 大 字母榜 据36氪报导,英伟达内部正在孵化全新的Robotaxi项目,由资深高级总监Ruchi Bhargava负责。英伟达采用了一段式端到端技术路线,核心在于通过仿真技 术构建的世界模型对神经网络进行强化训练。这与特斯拉FSD采用的路线高度相似,但英伟达拥有更强大的技术基础。 该技术路线的关键支撑是英伟达今年1月发布的Cosmos世界基础模型。这一平台整合文本、图像、视频及传感器数据,生 ...
韩科技政策向AI领域大幅倾斜
科技日报· 2025-09-16 07:37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裴庆勋日前在就任50天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阐释了韩国未来五年科技发 展重点方向,包括到2030年跻身世界AI强国前三名,建立人人都能使用AI的社会等。 裴庆勋表示,韩国计划成立新的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部长级理事会。他说,韩国2026年AI领域预算将 超过10万亿韩元,因此需要消除各部委之间的预算重叠提高效率。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部长级理事会将 作为政府层面的机构,负责监督人工智能政策。已升任副总理的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部长将担任该理事 会主席,预计理事会将于10月在国会全体会议和内阁会议后正式成立。 裴庆勋透露,韩国还将发展物理AI。他说,凭借在制造业和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韩国可在医疗保 健、造船、国防和内容领域实现AI转型,从而在物理AI领域获得全球竞争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韩国还将建设AI包容型社会。裴庆勋表示,尽管韩国目前在ChatGPT使用率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必须 把最佳替代方案开发成韩国自己的AI基础模型,并将其开源,以便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包容型 AI"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使用和接触它,无论年龄、性别或经济状况如何。到2030年,韩国将确保20万台 用于AI学习和数 ...
每周股票复盘:索辰科技(688507)拟收购力控科技进展顺利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4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为96.89元,较上周94.73元上涨2.28% [1] - 本周最高价99.99元(9月9日),最低价94.0元(9月8日) [1] - 当前总市值86.74亿元,在软件开发板块市值排名58/133,两市A股排名2140/5153 [1] 物理AI产品布局 - 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包含生成式建模仿真一体化、实时环境渲染、物理模拟引擎等核心功能 [2] - 自动设计训练一体化系统可实现成千上万设计样本的智能衍生与验证,并支持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场景的高精度3D仿真训练 [2] - 产品分为平台型工具(针对开发者)和垂类应用(基于行业经验开发)两种类型 [2] 低空经济应用潜力 - 物理AI平台可解决低空经济中气象风险、电磁干扰及空域管理三大安全隐患 [3] - 通过实时重构气象和电磁环境支持无人机交通管理(UTM)系统开发,优化飞行路径 [3] - 目前公司尚未获得低空经济领域订单 [3] 力控科技收购进展 - 拟收购的力控科技是国产SCD软件领军企业,专注数据采集监控、实时数据库、工控信息安全等领域 [3] - 产品已应用于油气、石化、矿山、冶金等行业,服务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等头部企业 [3] - 交易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最终实施进度仍存在不确定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