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即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地图2.0」,欢迎上榜/领取!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5 17:53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1] - 预计到2030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2.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16.8% [1] 合成生物学产业地图与会议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地图(2023年)」,包含300+上榜企业名单 [1] - 即将在8月20-22日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上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涉及500+代表性生物制造企业 [1][9]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9] 产业活动与参与方式 - 参与大会的代表可现场免费领取价值499元的产业地图 [6] - 经审核上榜的生物制造企业可扫码报名领取纸质版本 [4][6] - 在榜/上榜企业可免费申请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新品库 [6] 大会背景与支持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协办 [9] - 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业组织支持 [9] - 致力于促进产品规模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9]
化工龙头ETF(516220)涨超1.0%,供应紧张或推动行业景气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0:47
化工行业政策支持 - 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百亿元,重点布局生物化工与生物能源等领域 [1] -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1] - 海南印发《低碳岛建设方案》,提出推动绿氢制甲醇等低碳技术攻关,布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到2030年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超87% [1] 行业技术突破 - 福建农林大学团队开发高效电催化平台实现生物质高附加值转化 [1] - 大连港完成首单国产绿色甲醇加注,碳减排率超100%,标志我国在可再生资源转化技术上取得进展 [1] 化工行业表现 - 化工龙头ETF(516220)涨超1.0%,供应紧张或推动行业景气回升 [1] - 化工龙头ETF(516220)跟踪细分化工指数(000813),该指数选取涉及化肥、农药、涂料、塑料制品等化学工业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化工行业整体表现 [2] 投资产品信息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联接C(012731)和国泰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联接A(012730) [2]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1.9%,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或激活产业链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53
创新药ETF表现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当日涨幅超1 9% [1] - 跟踪标的为SHS创新药指数(931409) 覆盖沪深港三地从事创新药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 涵盖化学制药 生物技术等细分领域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A(014117)和C类份额(014118) [1]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与临床数据催化共同推动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热情升温 [1] - 创新药评审加速 多元支付体系构建等措施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1] - 政策持续推动生物制造 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发展 [1] 细分领域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周涨幅达6 86% 位列子行业第一 [1] - 创新药与创新器械被明确为未来行业主线 [1] 下半年投资方向 - 医疗设备招采回暖 CXO及生命科学上游需求恢复构成"复苏"条线 [1] - 本土药企并购整合加速 例证包括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 [1]
日本瑞翁,生物基丁二烯项目开工,布局两大技术路线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生物基丁二烯产业动态 - 全球合成橡胶龙头Zeon与横滨橡胶合作建设生物基丁二烯中试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2034年商业化[1] - 多家行业巨头布局生物基丁二烯:米其林开设示范工厂,OMV与Synthos合作利用PFAD和食用油为原料,普利司通联合ENEOS和JGC突破生物乙醇转化技术[4][7] - 生物基丁二烯成为橡胶行业减碳"必选项",多数企业采用乙醇作为原料[3][4] 丁二烯应用与市场 - 丁二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橡胶原料,是丁苯橡胶(SBR)和顺丁橡胶(BR)的核心单体[2] - 丁苯橡胶(680万吨/年)和顺丁橡胶(520万吨/年)是全球产能排名前二的通用合成橡胶[3] - 丁苯橡胶主要用于轮胎胎面和胎侧,顺丁橡胶更多用于胎面基部和胎肩[3] 技术路线分析 - Zeon布局两大技术路线:乙醇催化转化(与AIST协作)和生物法直接合成(联合东京科学大学和RIKEN)[5][6] - 乙醇催化路径面临催化剂积碳和乙醇成本问题,生物法存在副产物控制和规模化生产瓶颈[5][6] - 盛禧奥与ETB合作采用多官能催化剂技术生产生物基丁二烯[7] 项目意义与规划 - 中试项目将验证新型催化剂效能,Zeon用于聚丁二烯橡胶原型,横滨橡胶用于轮胎试制[8] - 项目标志着日本在非石油基合成橡胶领域的关键突破,预计2030年完成工艺验证[8] - 将为全球轮胎行业减少石油依赖、推进碳中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8] 行业会议信息 - 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等五大方向[9]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多家机构协办,旨在促进产品规模化和科技成果转化[9]
南工大姜岷和信丰学教授团队: 成功选育嗜温型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并系统解析温度调控机制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3 21:47
虾青素市场与行业概况 - 虾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500倍以上,具有抗癌、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饲料、保健品、化妆品及医疗领域[1] - 2022年全球虾青素市场规模达37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9%[1] - 天然虾青素主要来源为雨生红球藻和红法夫酵母,其中红法夫酵母因发酵高效、成本低、提取便捷等优势成为工业化生产优选菌株,已获中国农业部饲料应用批准[1] 红法夫酵母技术突破 -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成功培育出常温(25°C)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突变株LX6,突破传统低温发酵(20-22°C)能耗高(占生产成本30-50%)的产业瓶颈[3][5] - 突变株LX6在25°C下生物量提升2.5倍,虾青素产量提高6.1倍,含量增加2.5倍,200L反应器中产量达1120 mg/L(含量14.1 mg/g),创红法夫酵母生产纪录,同时降低能耗34.2%[5][12][15] - 研究通过多轮复合诱变和梯度筛选策略,从细胞形态、膜系统(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2.8倍)、氧化应激(ROS调控)及能量代谢(ATP/NADPH优化)多维度解析耐温机制[7][9] 分子机制与基因发现 - 鉴定出四个核心突变基因:IDH2、HMGR、CRTYB和FAD3,其中HMGR和CRTYB突变增强底物结合能力,IDH2和FAD3突变提升25°C下的酶稳定性[8] - 全局转录分析显示LX6中虾青素合成、TCA循环、脂质代谢等通路基因表达显著重编程,系统性支持耐温高产表型[9][11] 产业化与行业活动 - 该技术为虾青素等萜烯类产物的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1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等领域产业化进展[14][16]
激活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52
行业定位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是中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升期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力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1] - 延续"十四五"期间"321"工作体系(政策 服务 环境三领域 融资与权益保护两重点 创新能力提升一目标) 是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制度环境优化 - 加强对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数据安全 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立法修法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 [3] - 健全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系 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与处罚措施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 [3]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设立快速维权中心 搭建交易平台 促进知识产权流通与价值实现 [3] 企业培育体系 -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发展 提供差异化支持 [4] - 聚焦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在京津冀 长三角设立未来产业孵化基地 提供设备共享 技术咨询等服务 [4] - 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通过大企业技术市场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4]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 数字化与绿色化双轮并行是突破发展瓶颈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绿色化核心引擎 [5] -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 2027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5% 上云率超40% [6] - 政府加大专项补贴力度 对数字化减碳技术应用给予设备投资返还比例 对绿色产品研发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7]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 人工智能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耦合 加强储能系统智能管理 区块链促进碳交易与绿色金融体系完善 [8]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厂全流程能效优化 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实时碳监测与供应链绿色协同 [8] - 应用场景涵盖工业"零碳园区" 城市智慧能源管理 农业农村"乡村碳中和" 消费领域"碳足迹消费"等 [8]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 较2020年提高3.5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扩容与商品消费提质升级构成未来增长动力 [10]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销售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1% 对东盟出口额大幅增长30.3% [10]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 海外仓建设"品牌出海" 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实现国内数字化技术与国际绿色标准对接 [10]
华东理工吴辉团队:从乙酸盐高产生物合成3-羟基丙酸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2 23:41
第三代生物炼制技术 - 核心目标为利用一碳分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燃料与化学品的"负碳"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问题 [1] - 合成气发酵制得的乙酸作为非粮碳源,在大宗化学品生物合成中地位显著提升 [1] - 3-羟基丙酸(3-HP)作为可再生大宗化学品,可衍生丙烯腈、1,3-丙二醇等高值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360万吨/年,产值超100亿美元/年 [1]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成果 - 吴辉团队通过丙二酰-CoA途径,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以乙酸合成3-HP的工程菌株ZWR18(MDA) [2] - 该菌株在常规条件下产量达5.53 g/L,得率0.732 g/g(理论得率97.60%);全细胞催化时产量提升至23.89 g/L,得率0.734 g/g(理论得率97.87%) [2] - 使用合成气来源的乙酸为底物时,仍能获得18.87 g/L 3-HP,得率0.58 g/g [2] 代谢工程关键技术 - 通过过表达mcr、dtsR1和accBC基因簇,将乙酰-CoA转化为3-HP [5][6] - 采用启动子筛选、敲除fadR基因及添加浅蓝菌素等策略,将丙二酰-CoA碳流量导向3-HP合成路径 [6] - 辅因子工程强化NADPH和乙酰-CoA供应,最终实现合成气来源乙酸的负碳生产 [6]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农业三大领域 [8] - 议程包括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等,并设有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9]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及《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9]
提前领取!「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地图2.0」500+上榜企业描绘生物经济新势力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2 00:12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1.01万亿元 同比增长15.4% [1] - 预计2030年产业规模突破2.5万亿元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16.8% [1] 合成生物学产业生态建设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地图(2023年)》 覆盖300+企业 行业领取超5000份 [1] - 2025年8月将发布新版产业地图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及其产品布局信息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等五大方向 [9] 企业参与机制 - 企业可通过扫码填写信息申请入选产业地图 [1] - 参会代表可免费领取价值499元的产业地图纸质版 [6] - 上榜企业可免费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新品库 [6] 行业协作平台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机构协办 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组织支持 [9] - 设立项目路演/青年论坛/科技成果展示等同期活动 促进产学研合作 [10]
从业绩和技术看凯赛生物的行业定位:“合成生物第一股”是怎么炼成的?
市值风云· 2025-07-21 18:09
合成生物行业概况 - 合成生物是我国未来产业重要方向,国家通过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支持 [3] - 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171亿美元,中国占比50%,未来五年CAGR预计28.65% [3] - 行业处于科研转化期,生物基材料等子领域已进入成长期,部分如生物发酵原料药进入成熟期 [25][27] 凯赛生物业务分析 - 主营产品包括长链二元酸系列(2003年量产)和生物基聚酰胺系列(2021年单独披露收入)[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9.58亿,其中长链二元酸26.7亿(占比90.3%),聚酰胺1.44亿(占比4.9%)[8] - 长链二元酸业务经历16年发展完成对化学法替代,2018/2021年获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10][12] 聚酰胺业务发展 - 生物基聚酰胺是全新材料,需完成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突破 [13] - 2024年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带来资金+资源+订单支持 [13] - 已构建太原/金乡/乌苏三大生产基地,并与宁德时代等合作开发新能源应用场景 [13][15] - 在民用纺织等领域完成"0到1"验证,处于"1到N"爆发临界点 [16] 生物质废弃物战略 - 秸秆高值化利用是三大发展战略之一,2024年万吨级秸秆乳酸示范线通过验收 [18] - 通用型秸秆技术突破将解决生物制造原料瓶颈,具备重大商业和社会价值 [18][20]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国家将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生物制造未来产业 [22][23] - 全球生物制造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5750亿,麦肯锡预测60%产品未来可用生物法合成 [24]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净利润4.89亿,静态PE 68倍,显著高于传统化工企业(10-15倍)[29][32] - 可比合成生物企业中华熙生物PE 141倍,华恒生物PE 42倍,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中游 [33] - 2024年收入同比增40%,扣非净利增52%,2025Q1扣非净利延续31%增长 [33] 股东结构与信心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上市5年未减持,2025年定增引入招商局集团并锁定5年 [37][38] - 员工股权激励覆盖300名中高层,5年累计分红10.23亿 [43][44] - 战略股东减持占比不足10%,主要为指数基金调仓行为 [36][3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信部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8:32
工信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 工信部将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重点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1]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旨在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2] - 公司成立将保障雅下水电工程顺利建设运营 [2] 优必选科技人形机器人订单突破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采购订单 [3] - 优必选发布全球首个会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3] - 天工行者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预计今年交付超300台 [3] 央企援藏投资升级 - 16家中央企业与西藏自治区签署75个产业项目投资协议,投资额达3175.37亿元 [4] - 项目集中于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预计新增就业岗位超1.14万个 [4] 北京市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 北京市委要求抓好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5] - 完善多元支持措施,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5] 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侦办一批非法出口案件 [6] - 专项行动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零容忍、出重拳" [6] A股半年度业绩预喜 - 超1500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度业绩,676家预喜,占比约43% [7][8] - 2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最大增幅超1000%,193家预计扭亏,占预喜企业近三成 [8] 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 - 102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协议,包括霍尼韦尔、西门子、华润集团、阿里巴巴等 [9] - 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提升,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经贸盛会 [9]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 - "并购六条"发布后,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10] - 支付方式多元化成为本轮并购重组的突出特征 [1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显示,未来10年美国政府可能征收高达2.7万亿美元关税,由美国消费者支付 [11] - 美企开始感到痛苦,就业市场正失去动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