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迅速推进:20余家机构已做好申报发行浮动费率新产品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1:50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主动管 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是本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已有20余家机构做好申报发行浮动费率新产品的准备工作,新产品预 计将会很快推出,其他行业机构也将在准备就绪后陆续上报。 "我们准备申报浮动费率产品,最快可能本周上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业内人士介绍,将上报的浮动费率产品中,"低费率+绝对收益+业绩报酬"和"长期股票投资+定期分 红"两类浮动费率创新产品最受关注。 积极申报 多家基金公司向记者表示,正在抓紧进行申报发行浮动费率新产品的准备工作。 "我司准备上报浮动费率基金,已经在做相关产品准备。"一家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北京公募人士表示,"据我所知,大部分大中型公司都在准备浮动费率产品新发,不过由于系统建 设问题,历史上发过浮动费率产品的公司可能落地速度快一些。" 据悉,目前已有20余家机构做好申报发行浮动费率新产品的准备工作,新产品预计将会很快推出,其他 行业机构也将在准备就绪后陆续上报。 有 ...
249只浮动管理费基金形成三大模式 公募“重回报”转型进行时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42
近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对新设立的主动 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引发行业热议。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提出的浮动管理费收 取模式,将从多方面扭转公募基金固有思维。它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收入与基金业绩紧密挂钩,促 使其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将更加注重为投资者创造回报,深耕价值投资。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5年5月12日,全市场共有249只浮动管理费型基金(各类份额分开计算),形成规模 挂钩型、持有期挂钩型、业绩挂钩型三大模式。 回溯至2013年,公募基金开始探索浮动费率机制,自此拉开行业创新大幕。十余年间,费率结构不断优 化,创新实践层层深入,持续推动行业生态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进阶。 其中,业绩挂钩型基金产品有216只、占比超八成,覆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QDII(合格境内机构 投资者)、FOF(基金中的基金)、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货币市场型、另类投资基金等各类型。 例如,部分基金约定当年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基准5%时,管理人对超过5%的部分 ...
永赢基金: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共筑公募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5-12 14:32
行业政策与改革方向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被视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纲要性文件,旨在通过机制创新与监管升级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向"回报驱动"转型 [1] - 浮动管理费率改革打破传统"旱涝保收"模式,将管理费与业绩深度绑定,差异化费率设计(如业绩低于基准则少收管理费)推动基金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1] - 长周期考核体系以三年以上业绩为核心,重塑薪酬激励机制,强化从业者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引导基金经理立足长期价值投资 [1] 产品与服务优化 - 快速注册机制加速权益类基金创新,开发中低波动含权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等多元工具,适配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2] - 搭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推动投顾业务规范化,打通业务阻点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2] 监管与合规建设 - 强化"长牙带刺"监管措施,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 - 倡导"五要五不"金融文化,为行业声誉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2] 公司战略响应 - 永赢基金表示将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长期稳健收益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聚焦投研专业化、服务精细化及运营数字化 [2] - 深化合规文化建设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双重使命 [2][3] 行业生态展望 - 行业将加速构建"投资者利益优先"新生态,通过利益捆绑与持有人利益为核心赢得公众信任 [3] - 公募基金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值的使命,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 [3]
公募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50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 [1] - 方案重点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 - 改革涉及六大方面:收入报酬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行业功能发挥、投资机构建设、风险底线、监管执法 [1] 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管理费率与产品业绩表现挂钩 [2] - 头部机构需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产品定位和投资约束作用 [2] 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权重 [2] - 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2] - 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 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 - 首次明确将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3] - 重点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 [3] - 通过费率设计和考核机制寻求破解之道 [3]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 投资者多在牛市中后期追涨买入导致亏损 [3]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利用投资者情绪进行营销 [3] - 赛道型基金通过短期高收益排名诱导投资者 [3] 行业利益链条重构 - 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4] - 新方案将各方利益更好捆绑 [4] - 有望遏制过度营销现象 [4]
公募重磅改革:超六成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收入将下降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2:54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五大重点方向改革框架,推动行业考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调投资者保护与机构规范化要求 [1] - 行业新增"基准为锚"作为第五大支柱,强化主动权益基金在资本市场价值挖掘和买方力量壮大中的作用 [1] 管理费机制改革 - 推动管理费从固定收费转向与业绩挂钩的浮动机制,打破"旱涝保收"模式,头部机构率先试点权益类基金分档收费 [2] - 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需采用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持有期内业绩显著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则升档费率 [2][4] - 2019年首批浮动费率试点侧重绝对收益,2023年优化为同时考核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新增规模挂钩和持有时间挂钩模式 [3] 考核体系调整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涵盖产品业绩(净值增长率、基准对比)和投资者盈亏(利润率、盈利占比)指标 [5][6] - 公司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6] - 新增超额收益率和利润率双重考核,取代单一净值增长率排名 [8] 薪酬与业绩强绑定 - 基金经理三年业绩低于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需降薪,显著超越基准可适度提薪 [8] - 2017-2025年数据显示全市场基金三年跑输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15%,主动权益基金达26%,2024年因市场下跌该比例升至64% [8][9] - 强化高管和基金经理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落实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 [10] 行业影响 - 改革促使基金公司注重长期策略制定、投研能力提升和产品布局优化,减少短期业绩压力导致的频繁调仓 [6][7] - 基金经理需更关注基本面研究和长期业绩,优秀者将获得更高薪酬与发展空间 [7][9]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系统性监管框架,引领行业行稳致远
平安证券· 2025-05-09 17:57
报告核心观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督促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调4个突出,关注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和被动权益产品发展,对行业有多方面影响,未来权益市场有望修复 [3][4][5] 《方案》解读 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6] - 调降各类费用,降低投资者成本 [6]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实施长周期考核 [6] - 建立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强制跟投 [6] 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明确相关机制 [7] - 加强透明度建设,揭示业绩和管理费信息 [7] - 重塑评价评奖业态,构建长周期评价体系 [7] 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 - 提升对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 [8] - 启动直销服务平台,促进投顾业务发展 [8] 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 - 提升权益类基金指标权重 [9] - 发展各类权益产品,适配不同风险偏好 [9] - 优化注册安排,加快发行速度 [9] 2大关注重点 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 - 浮动管理费是重点,先在头部机构新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广,借鉴海外经验,或重塑投研团队 [11][12][16] - 关注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关注长期回报 [17] - 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国内费率仍有下降空间 [18][19][21] - 关注基金经理管理质量与风险,约束产品数量和规模 [22] - 薪酬调整非“一刀切”,激励“长期投资”和新晋基金经理 [23] 政策鼓励被动权益产品大发展 - 权益产品注册提速,不同类型产品有不同注册时效 [24]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改革绩效、薪酬机制,提升超额收益稳定性 [25][26] - 政策鼓励且主动权益投资者信心待恢复,中短期被动权益发展趋势或延续 [29][30][40] 《方案》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影响 - 配置类资金定价权提升和低利率环境投资需求,推动主动权益配置结构优化 [41] - 浮动费率指数增强产品或成布局方向,但需关注规模容量 [45] - 投顾和策略服务需求显著提升,可借鉴贝莱德经验,强化资产配置和服务能力 [50][51][52] 总结 - 当前市场估值低,政策发力,未来权益市场有望修复 [56] - 推出方案利于引导资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行业发展 [57]
金鹰基金: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推动公募行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9 13:45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行业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建设一流机构及风险防控等举措 [1] - 方案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要求基金公司以投资收益为核心考核指标,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中长期(三年以上)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3] 资本市场影响 - 提升市场稳定性与成熟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透明度和国际吸引力,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2] - 促进长期资金入市(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稳定基金规模 [2]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推动行业规范化与专业化,强化监管与信息披露,减少短期投机和利益输送 [2] - 重塑竞争格局,引导以长期业绩为导向,提升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2] - 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创新产品如中低波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2][4] 费率与考核机制调整 - 浮动费率改革打破"旱涝保收"模式,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平衡 [3] - 金鹰基金已申报浮动费率权益产品方案,业绩达标时管理人收入提高,未达标则收入降低 [3] 公司具体应对措施 - 金鹰基金优化成本并提升投研能力,主动权益产品业绩出色,布局战略新兴、科技成长领域,助力产业转型 [4] - 固收+产品形成低、中、高风险梯度矩阵,FOF低波系列规模持续增长 [4] - 已建立长期考核机制,覆盖管理层及基金经理,纳入合规风控、三年以上业绩等指标 [4] 投资者受益点 - 管理费与销售费用下调降低持有成本,长期复利效应提升收益空间 [5] - 加强适当性管理和信息披露,避免风险错配,帮助评估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5] - 多元化产品体系优化资产配置,引导理性投资习惯 [5]
基民们,注意了!
经济网· 2025-05-09 11:58
政策导向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基金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 [1] - 监管层要求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考核体系,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3] - 证监会公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3] 行业现状 - 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源于固定费率管理费模式,导致公司更倾向于扩大基金规模而非提升业绩 [1] - 基金规模过大往往导致赚钱能力下降,基金经理能力有上限,管理规模扩大后获取超额利润难度增加 [3] - 巴菲特观点显示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千亿基金年化收益难超15%,而百万资金翻倍案例更常见 [3] 改革措施 - 引入"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标准,要求基金定期公布是否跑赢基准指数 [5] - 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管理费与基金盈利情况、基民持有期和基金规模挂钩 [6] - 管理费与盈利挂钩可鼓励基金跑赢基准,与持有期挂钩可鼓励长期投资 [6] - 要求对基金投资收益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6] 预期影响 - 新政策将促使基金公司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注重投资回报 [6] - 浮动费率机制将基金管理费与基民利益绑定,激励基金提升业绩 [6]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养成长期投资基金的习惯 [6]
公募重磅!业绩差的少收管理费、降薪,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大幅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31
红星资本局5月8日消息,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下降、扭转基金 公司"旱涝保收"现象……5月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通过25条举措直击行业痛点。 红星资本局通过wind统计发现,截至5月8日,近三年共有2071只基金(仅统计初始份额,下同)净值增长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占比约 23.2%,更是有42只基金跑输基准超过50个百分点,其中不乏华商基金高兵、广发基金郑澄然、国投瑞银基金施成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有公募人士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方案》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有助于引导长期投资,也有利于改善基金公司"重规模轻回报"现状,促使基金 经理更注重长期投资收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5月7日,公募基金重磅改革方案落地。《方案》共提出25条举措,重点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 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推行浮动管理费基金 基金 ...
反转再反转!资金大变脸?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09
黄金价格波动 - 现货黄金在亚盘时段一度大涨重回3400美元/盎司,最高触及3414.706美元/盎司,但下午盘中跳水,最低跌至3319.835美元/盎司,较日内高点回调超90美元 [1] - 4月8日-4月22日,现货黄金在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3% [6] - 高盛指出近期金价上涨主要因"亚洲官方"积极买入,价格波动集中在中国市场开盘时间附近 [7][8] 亚洲市场对黄金的影响 - 五一假期前夕,中国交易员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抛售近100万盎司黄金,导致在岸总持仓较历史高点回落5% [8] - 五一假期休市期间现货黄金持续下跌,但假期后首个交易日亚盘时段重拾涨势 [8] - 5月6日-7日,跟踪SGE黄金9999的ETF合计净流入9.36亿元,而全ETF市场净流出超70亿元 [9][11] 比特币ETF与黄金ETF资金流向对比 - 4月中下旬开始,美国比特币ETF资金流入反超黄金ETF,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IBIT)年内净流入69.6亿美元,超过全球最大黄金ETF(GLD)的65亿美元 [13] - 11只比特币ETF连续六天流入量创历史新高,共计流入约30.6亿美元 [13] - 自4月7日以来,比特币价格飙升超30%,重新逼近10万美元关口 [13]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中国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4月末黄金储备7377万盎司,环比增长0.095%,增速较3月末的0.15%有所放缓 [14] 美联储政策与经济前景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并警告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 [16][1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需等待更多数据,市场预期7月降息概率为80%,年内降息3次 [18]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提出25条改革举措,包括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和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19] - 要求主动型权益基金中不低于六成产品采用浮动管理费率模式,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19] - 推动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ETF注册缩短至5个工作日,主动型权益基金缩短至10个工作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