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天大教授发表研究成果:源头减碳与后期除碳需双管齐下
中国化工报· 2025-07-04 10:01
碳中和路径研究 - 研究核心观点是实现碳中和需明确区分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的独立目标,采用"双管齐下"策略[1][2] - 当前全球气候政策仅设定净零排放目标,未明确两种路径的平衡方案,可能导致化石燃料持续使用[2] - 仅靠源头减碳难以实现气候目标,现有碳排放速度可能导致1.5℃温升目标的碳预算在5年内耗尽[1] 技术路径分析 - 源头减碳技术包括风光发电、氢燃料等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方案[1] - 后期碳移除技术包括植树造林、空气捕集碳等降低大气碳浓度的手段[1] - 碳移除技术面临投资规模、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不确定性,可能引发耕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问题[2] 策略优化建议 - 明确区分两种路径的目标可带来短期降碳成效、加速碳中和实现时间等多维度的改善[2] - "两条腿走路"策略既能加速减排进程,又能促进碳移除技术发展[2] - 该方案有望消除外界对碳移除技术的负面看法,为解决降碳困局提供新思路[1]
轮胎业破茧时刻:解剖刀划开绿色智造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3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轮胎产量全球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约25%,但产品价格与技术水平仍处于中下游 [3] - 行业面临三大挑战:新能源车底盘革新对轮胎性能提出新要求(如耐药性、抓地力、低噪音、耐磨性)、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下的环保材料应用与滚动阻力优化、产业链协同问题导致原材料研发与终端需求脱节 [3] - 超半数轮胎出口欧盟,面临欧盟绿色壁垒加码(碳足迹核算、回收材料比例、有毒化学品限制) [4] 新能源与政策影响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一辆新能源车需200kg橡胶,带动轮胎需求但加剧能源消耗(整车材料生产需3吨标准煤) [4]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5亿吨标准煤,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新动力 [4] - "十五五"期间碳排放需年均下降5%,政策转向碳排放双控,石化化工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5] - 欧盟轮胎标签法规及电池护照要求延伸至上游材料,出口企业需应对全生命周期碳追踪挑战 [5] 技术转型与绿色升级 - 行业需在需求增加、减少浪费、循环再生等七个方面实现碳中和,提升再生产品比重(物理回收、化学再生等) [6] - 中国化工燃料以煤为主,与全球天然气主导趋势差异显著,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6] - 节能提效三步走策略:淘汰落后产能→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开发颠覆式创新工艺 [6] - 长期需发展电氢协同、原燃料双替代,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7] 行业未来方向 - 绑定新能源赛道为突围关键,需以生态链思维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7] - 轮胎行业需从"跟跑"转向"领跑",在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4]
2025年中国铁路工程建设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投资规模、投产新线、重点企业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已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9:29
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概述 - 铁路行业包括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营两大部分,细分领域涵盖铁路工程建设、铁路运输服务、铁路车辆与设备制造、铁路维修检查与养护等 [1][3] - 铁路工程建设分为站前工程(拆迁及征地、路基、桥涵、隧道、轨道建设等)和站后工程(电力系统、电气化系统、信号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3] - 铁路行业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支撑性影响 [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铁路投资金额8506亿元,较2023年增加861亿元;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投产新线2457公里 [5] - 2025年国家力争完成铁路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务实稳妥推进铁路碳达峰、碳中和 [5] - 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 [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涉及钢铁、水泥、轨枕与道砟、机械车辆制造、工程机械与设备、信息电子设备等行业 [9] - 中游为铁路工程建设与集成,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工程总承包(EPC)等 [9] - 下游为铁路营运和物流服务行业 [9]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较为集中,头部企业包括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13] - 中国铁建2024年中标铁路建设项目共20个,合同金额合计800.1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671.71亿元,净利润222.15亿元 [16][19] - 中国中铁2024年新签合同额1.8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574.39亿元,净利润278.87亿元 [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在投资规模、技术创新、路网扩展、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4] - 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智能、绿色、国际化等方面持续领跑全球 [24] - 未来铁路网络将进一步优化,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交通支柱 [24]
行业比较专题:“反内卷”行情的三阶段
天风证券· 2025-07-04 09:12
报告核心观点 - 反内卷行情若发展顺利或分三阶段,目前处于预期阶段,后续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情况,若无真实出清可能无后两阶段行情;与 16 - 17 年供给侧改革不同,此次目标为制造业,且市场有学习效应,行情或不按三段式演绎 [1][3] 反内卷行情的三阶段 事件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与破除“内卷式”竞争理念一致;此前发改委、中国水泥协会也提及相关内容 [8] “反内卷”行情的背景 - 市场会对标 2016 年后供给侧改革行情,新能源行业有加速出清需求,如光伏设备 24Q3 以来加速出清 [9] 由供给侧驱动的行情市场如何定价 16 - 17 年供给侧改革行情定价复盘 - 供给侧驱动行情因政策因素市场调节机制弱化,供需趋紧时间长、预判难,股价行情大概率分阶段 - 煤炭落后产能淘汰案例分三阶段:2016 年 2 月文件发布,市场有格局出清、煤价企稳预期,煤炭板块有小幅超额行情;2016 年 6 月煤价小涨,板块主升浪,提前定价 16H2 煤价上涨,一致预期引致的股价超额约 1 个月,7 - 10 月煤价涨但无超额,11 月煤价回落板块回调;2017 年 5 - 6 月,定价煤价高位运行时间,行情时间长、超额幅度高,逻辑验证和证伪窗口拉长,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时间 2 个月 [15][16][18] 2020 - 2024 年煤炭“碳中和”下的供给侧驱动行情如何定价 - 此轮行情可理解为 16 - 17 年重复,2023 年因险资买入多第四阶段 - 第一阶段 2020 年 9 月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煤炭板块开始相对沪深 300 产生超额;第二阶段 21 年 9 月煤价见顶,板块回撤近 30%;第三阶段 2022 年市场定价高煤价持续时间;第四阶段 2023Q4 - 2024H1 煤炭涨红利风格溢价,源于险企实行新准则 [20][21] 这次不一样 - 此次反内卷行情目标为有民企参与的制造业,后续需政策落地和产业供需格局好转才有大超额行情,否则可能只有第一波预期驱动行情 - 资本市场有学习效应,行情或不按三段式演绎,可能股价反应提前、主升时间缩短,或出现行情合并形式;7 月适合周期股,对资源股友好 [3][25]
山大电力: 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72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以上,募集资金将围绕主营业务投向电网故障分析、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4个项目,总投资额59,806.12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净额50,000万元[1][2] - 若募集资金不足将用自筹资金补足,超额部分将依法合规使用[2] - 募投项目已获主管部门备案,且无需环评审批[2] 电网故障分析和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项目 - **投资规模**:总投资19,622.25万元,其中土地费用1,020万元、建设工程13,179.31万元、设备投资3,104.65万元[6][7] - **政策背景**:响应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的配电网智能化改造需求[4] - **产能提升**:通过新建厂房、优化产线布局解决现有场地限制,扩大电网故障分析设备及智能化设备产能[4] - **技术升级**:引入自动化设备及智能仓储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信息化水平[5] - **经济效益**:税后内部收益率17.27%,投资回收期7.11年(含3年建设期)[7] 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投资规模**:总投资5,526.95万元,含建设工程618万元、设备投资2,417.44万元、研发费用1,423万元[23] - **行业趋势**:顺应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2024年末达1,562GW,同比增24.6%),开发适应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故障监测及功率预测产品[19][21] - **技术布局**:研发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切入智能微电网领域,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运行问题[20][22] - **经济效益**:税后内部收益率14.57%,投资回收期7.89年(含3年建设期)[24] 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项目 - **投资规模**:总投资5,644.53万元,含土地费用300万元、建设工程3,251.84万元、设备投资729.6万元[17][18] - **市场驱动**:受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23年新注册743万辆,同比增51.49%),响应"新基建"政策需求[16] - **技术优势**:掌握群控充电桩动态功率分配等核心技术,产品覆盖20kW-800kW多型号直流充电机[17] - **经济效益**:税后内部收益率14.75%,投资回收期8.53年(含3年建设期)[19] 研发中心项目 - **投资规模**:总投资20,012.39万元,含土地费用280万元、建设工程4,617.85万元、设备投资4,304.54万元、研发费用10,810万元[14] - **研发方向**:聚焦电网故障智能诊断、人工智能预警、国产芯片适配等6大课题,提升基础研发能力[12][13] - **技术储备**:拥有省级研发平台及多项电网故障分析、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专利[10][11]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9,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支持业务扩张(2021-2023年营收CAGR 17.3%)及研发投入[24]
霍尼韦尔,收购!巴斯夫,出售!
DT新材料· 2025-07-03 21:38
巴斯夫业务调整与战略聚焦 - 完成Styrodur®品牌XPS保温材料业务出售给BACHL,进一步聚焦EPS领域[3] - 计划2027年前将Neopor产能扩展50,000吨至250,000吨/年[3] - EPS凭借成本优势和环保合规性更契合碳中和目标,通过添加石墨烯提升性能接近XPS水平[4] - 中国EPS产能达782万吨(5年CAGR 5.7%),增量市场集中在建筑/包装/汽车/冷链领域[6] - 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股份实现全资控股,整合PA66价值链关键原材料[8][9] - 法国Chalampé新HMD装置投产使己二胺年产能提升至26万吨[12] 霍尼韦尔技术并购动态 - 收购Nexceris旗下Li-ion Tamer业务,强化锂电安全监测技术[13] - 该系统通过监测电池早期"气体逸出"预防热失控事件[15] - 2023年12月以来并购总额达135亿美元,同步分拆非核心业务[16]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全球EPS市场规模2024年156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94亿美元[6] - 石墨聚苯乙烯在中国存在技术差距,但增长空间和壁垒被看好[5] - BACHL通过收购Styrodur®增强产品多样性及环保建材市场地位[7]
净利润同比减少八成!雪天盐业:受宏观经济及市场变化的影响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0:16
业绩下滑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6478万元到7774万元,同比减少2.51亿元到2.634亿元,同比减少76.34%到80.29%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为3.03亿元,较2023年直接腰斩,较2022年的8.38亿元而言仅剩不到四成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下滑27.24%,同期净利润0.267亿元,同比大跌超85% [2] 业绩下滑原因 - 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及市场变化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 [2][3] - 相比其他公司,公司产品结构和区域市场存在差异 [3] 经销商变化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销商同比减少超过3000家,主要是省外经销商减少 [3] - 2025年一季度经销商延续下滑态势,期内减少超2000家 [3] - 减少的原因在于升级营销战略,践行高质量发展,优化部分客户 [3] 行业前景 - 纯碱行业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战略和政策的推进,产能新增约束趋严,未来产能增长受限 [3] - 食盐行业随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预计将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4] - 中高端食用盐的消费需求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未来国内无添加、功能性中高端食盐和日化盐消费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和增长点 [4]
古麒绒材(001390) - 001390古麒绒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17:40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聚焦高规格羽绒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鹅绒和鸭绒,应用于服装、寝具等领域 [2] - 定位是以技术实力引领行业标准,以产品质量服务品牌客户,以清洁生产践行双碳战略 [2] - 参与行业内全部国家标准制定,服务多领域龙头品牌客户,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立足于我国羽绒材料产业,将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市占率,力争成为全球品牌企业 [2][3] 核心技术 - 核心技术集中在羽绒羽毛材料清洁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功能性羽绒羽毛材料研发领域,技术来源为自主研发 [3] - 清洁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包括羽绒生化联合精洗工艺等多项技术和设备 [3] - 功能性羽绒羽毛材料研发包括羽绒表面修饰技术等多项技术和设备 [3] 战略作用 - 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在节能降碳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3] - 羽绒羽毛生产加工属禽业养殖屠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和绿色低碳特征,公司曾被评为“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3] 销售模式 - 采用直销模式,客户类型主要为品牌商和代工厂,销售价格经市场化商业谈判确定 [3][4] - 存在品牌商与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指定代工厂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的模式,品牌商可能支付备料支持金 [4] 投资者参与情况 - 参与本次通讯会议的投资者来自宏利基金、广发证券等机构,具体人员有周少博、吕佳文、董建芳等 [6]
欧洲多国遭遇罕见“热浪” 空调为何仍是“稀缺品”?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21
欧洲空调普及率现状 - 欧洲家庭空调普及率整体仅为20%左右 远低于美国的90% 其中英国5% 德国3% [3] - 热浪导致欧洲多国出现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事件 但家庭普遍缺乏空调设备 [1] 空调稀缺的四重原因 历史与建筑因素 - 欧洲缺乏使用空调的传统需求 被视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3] - 大量房屋建于20世纪前 建筑结构不适合安装空调 英格兰六分之一住宅建于1900年前 [3] 经济与政策因素 - 高电价抑制空调使用 俄乌冲突后能源价格大涨 中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运行成本 [4] - 欧盟碳中和政策限制空调推广 西班牙要求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7摄氏度 [4] 市场趋势与潜在机会 -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盟空调设备数量将从2019年水平翻倍至2050年的2.75亿台 [5] - 英国住宅空调咨询量五年内增长三倍 反映需求觉醒 [5] 争议与挑战 - 政治人物呼吁大规模空调基建计划 但专家警告传统空调依赖化石燃料可能加剧气候变化 [6] - 集中使用空调可能使城市室外温度上升2至4摄氏度 强化热岛效应 [4]
认识之旅:美国青年在华体验“开学第一课”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0:02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2025美国塔尔萨大学"未来能源领袖"夏令营,14名美国准大一新生参与为期10天的在华研学之旅 [1] - 夏令营内容包括专业讲座,涉及人工智能、碳中和及能源转型、中国经济及能源战略等议题,促进中外师生观点交流 [1] - 塔尔萨大学新生项目主管凯尔·米多尔表示,夏令营是学生认识中国、自我和群体的重要窗口 [1] 科技与创新体验 - 美国学生参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体验中国现代化科技发展 [4] - 生物化学专业学生卡梅隆·斯图尔茨表示,旅程让其了解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明确未来兴趣方向 [5] - 历史专业学生格里芬·伍德森通过教授讲解,对科学领域有了全新理解 [5] 历史文化与实地考察 - 美国学生游览长城、天坛、景山公园等名胜,莉莉·辛普森形容为"行走的历史课",弥补东方历史知识空白 [2] - 塔尔萨大学历史系教授步德茂认为,学生通过体验中国现代化和传统的一面,获得更全面、平衡的中国视角 [4] 国际友谊与合作 - 美国学生格里芬·伍德森提到与中国新朋友的共鸣和相似兴趣 [7] - 凯尔·米多尔强调中美青年友谊基于共同经历和人性认同,认为两国青年已为合作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