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
搜索文档
A股,涨!中国资产大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8-05 11:5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大幅收高,道琼斯指数涨1.34%至44,173.6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95%至21,053.58点,标普500指数涨1.47%至6,329.94点,为5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 - 英伟达股价收涨3.62%至每股180美元,刷新上周三收盘纪录 [2][3] - 英伟达当日最高价180.200美元,最低价174.520美元,成交量1.48亿股,成交额264.28亿美元,市盈率(TTM)57.21 [5] 中国资产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中最高涨1.8%,收盘涨1.33% [1][7] -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盘中最高涨超6%,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一度涨近5% [1][7]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中国科技ETF、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均涨超2% [7] - 新氧大涨超10%,小马智行涨超7%,富途控股、禾赛科技涨超6%,小鹏汽车、名创优品、世纪互联涨超4% [9][11] - 华米科技股价收涨34%,盘中一度暴涨48%,年内累计涨幅达570% [11] 公司动态 - 华米科技2025年Q2营收59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2%,超出业绩指引上限,经调整净亏损616万美元,同比收窄30.2% [11] - 华米科技预计Q3营收7200-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79% [14] 外资动向 - 主动外资时隔41周首度回流港股市场,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 [1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16] - 美国上市的中国ETF连续三周录得净流入 [17]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维持"超配"评级 [1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年内进行两次25个基点降息是适当调整 [1][18] - CME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94.4%,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67.6% [18] -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从9月开始连续三次降息25个基点,若失业率上升可能降息50个基点 [19]
中概股集体大涨!华米科技飙升48%,外资时隔41周首度回流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41
中国资产海外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大涨超1.8% [1] -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盘中最高涨幅超6% [1] - 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一度大涨近5% [1] - 热门中概股华米科技股价盘中最高暴涨超48% 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570% [1] - 新氧大涨超10% 小马智行涨超7% 富途控股与禾赛大涨超6% 小鹏汽车等涨超4% [1] 外资配置策略转向 - 主动外资时隔41周首度回流港股市场 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 [3] - 主动外资单周净流入港股与ADR市场429万美元 结束连续40周流出态势 [3] - A股市场外资流出规模从前一周2亿美元收窄至930万美元 [3] -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ETF连续三周录得净流入 [3]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3]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 维持"超配"评级 [3] 市场前景与外部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升至94.4% 货币政策环境有利中国资产 [4] - 美股道指、纳指、标普500指数均收涨超1% 为5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4] - 机构建议增加非美元资产投资配比 A股及H股将受益于国际资金流入 [4] - 受益于国内强政策预期及弱美元环境 中国权益资产预计下半年跑赢海外市场 [4]
近60%主权基金优选中国!韩国股民57亿美元涌入,4股外资持股超24%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11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热潮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1] -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2024年累计成交额达57.64亿美元 [1][3]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3] - 7月份5只海外中国ETF单月资金流入超20亿美元 [1][4] 估值重塑与资本流入驱动因素 - 59%新兴市场投资者将中国列为高度/中度优先市场 [3] - MSCI中国指数自7月9日回升约8%,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提振信心 [4] - 主权财富基金配置中国资产的三大动因:当地回报吸引力、多元化效益、外资准入扩大 [4] 外资持仓结构与投资偏好 - 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超24%,思源电气达27.46% [5] - 外资重点布局细分领域龙头,关注竞争壁垒、业绩增速及市场份额扩张能力 [5] - 7月以来外资机构调研216只A股,Point72调研14次居首,涉及华利集团等13家公司 [5] 外资双轨配置策略 - 高股息红利股(防御性):现金流稳定、分红比例高的优质企业 [6][7] - 高成长赛道股(进攻性):半导体、AI算力、高端制造等产业升级方向 [6][7] - 兼具分红与增长的标的受青睐,体现确定性与成长性的平衡 [6][7] 政策与基本面支撑 - 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政策快速出台稳定市场预期 [4] -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本市场改革等政策推动外资加码 [7]
时报观察丨持续释放内生动力 提升中国资产韧性
证券时报· 2025-08-05 07:50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 - 7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放缓 劳工部大幅下修5月和6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 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 [1] - 数据公布当日 美股三大指数下挫 美元指数单日大跌逾100点 黄金价格突破3300美元/盎司 [1] 中国资产表现 - 8月4日A股、港股主要指数稳中有升 中国资产走出独立行情 [1]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新消费亮点频现 新产业加速成长 新动能澎湃迸发 [1]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2] 政策与经济支撑因素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 "以我为主"导向明确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统筹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结构优化 [1] - 政策定力为市场提供"稳预期"基石 经济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高质量发展引擎强劲 [1] - 中国资产韧性源于政策定力、经济结构升级与全球资本再平衡共振 [2] 外资机构动向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 唱多并持续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1] - 高盛年内多次上调中国主要股指目标点位 维持"超配"立场 [1] - 全球资本配置转向"多元配置"和"寻找价值" 中国资产低估值、政策空间及科技创新潜力形成吸引力 [2]
中国资产,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8-05 07:40
中国资产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大涨超1.8%,收盘涨幅达1.33% [2][5] -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盘中最高涨幅超6%,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一度大涨近5% [2][5] - 华米科技股价盘中最高暴涨超48%,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570% [2][5]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中国科技ETF、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均涨超2% [5] - 其他热门中概股如新氧大涨超10%,小马智行涨超7%,富途控股、禾赛大涨超6% [6] 华米科技财报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9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2%,超出业绩指引上限 [5] - 经调整净亏损61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收窄30.2% [5]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7200万至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至79% [6]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道指、纳指、标普500指数均收涨超1%,为5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2][6] - 道指涨1.34%,纳指大涨1.95%,标普500指数涨1.47% [6] 美联储降息预期 -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94.4% [2][7] - 部分观察人士预计美联储可能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 [7] -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美联储最终将转向降息,当前回调为买入良机 [7] 外资流向中国资产 - 主动外资时隔41周首度回流港股市场,单周净流入港股与ADR市场429万美元 [8][9] - A股市场外资流出规模明显收窄,从前一周的2亿美元降至930万美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10]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维持"超配"评级 [10] - 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攀升,受多元化配置需求、人民币走强预期等因素推动 [10] - 瑞银证券预计今年A股盈利可能逐季温和复苏,政策或提振市场信心 [11]
时报观察 持续释放内生动力 提升中国资产韧性
证券时报· 2025-08-05 02:43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 - 7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放缓 劳工部大幅下修5月和6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 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 [1] - 数据公布当日美股三大指数下挫 美元指数单日大跌逾100点 黄金价格突破3300美元/盎司 [1] 中国资产表现 - 8月4日A股、港股主要指数稳中有升 走出独立行情 [1]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2] 中国资产韧性原因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以我为主"导向明确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统筹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结构优化 [1]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新消费亮点频现 新产业加速成长 新动能澎湃迸发 [1] - 中国资产低估值 经济政策空间广阔 科技创新潜力大 与全球资本"多元配置"趋势形成共振 [2] 外资机构动向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 唱多并持续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1] - 高盛年内多次上调中国主要股指目标点位 维持"超配"立场 [1]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资本市场凸显磁吸效应
证券时报· 2025-08-01 02:21
外资增持中国资产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和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至4% [2] - 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2] -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 [2][3]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原因 - 中国科技行业突围、政策环境稳定及经济增长基本面向好 [1] - 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外资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2] - 高盛预计人民币计价资产偏好提升,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3] 外资机构投资动向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摩根士丹利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5%、恒生指数5%、沪深300指数3% [3] - 外资机构调研聚焦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 [3] - 科技与消费成为海外投资者最关注的投资主线 [3] 资本市场开放政策 - 证监会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跨境投融资渠道 [1] - 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 [4] - 推动A股纳入明晟、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 [4] 外资券商在华布局 - 摩根大通证券、高盛证券等5家外商独资券商已设立 [4] - 城堡证券、花旗证券等外资券商申请设立审批中 [4] - 外资控股券商成为市场"新势力" [4] 中资券商国际化 - 首创证券拟赴港上市,或成第14家"A+H"券商 [5] - 中资券商加速布局香港业务,推进投行、财管等国际业务 [5] - 中信证券指出国际化是出海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5] 未来开放方向 - 证监会将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6] - 专家建议扩大互联互通范围,优化跨境税收政策,深化监管合作 [6] - 境外金融机构将加快进入并深度参与境内市场 [6]
海外资金持续加仓中国股票 多只ETF规模增长
环球网· 2025-07-30 14:05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 - 7月以来五只规模较大的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吸引资金净流入27 53亿美元 [1] - iShares MSCI中国ETF资产规模达71 87亿美元较6月底增长12 38% [3] - 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增至76 48亿美元增幅达20% [3] - Direxion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规模增长14 13%至12 53亿美元 [3] - 德银嘉实沪深300中国A股ETF规模扩大10 54%至21 08亿美元 [3] - 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规模增长5 32%至65 3亿美元 [3]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热情 - 2025年以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累计成交额达57 64亿美元 [3] - 中国市场保持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股票投资目的地的地位 [3] 海外主动管理基金加仓中国科技股 - 首域盈信FSSA China Growth基金6月增持腾讯控股2 75%携程集团9 18% [4] - 富达中国焦点基金同期加仓阿里巴巴12 46%携程集团6 32% [4] - 施罗德Schroder ISF China Opps基金增持阿里巴巴5 92% [4]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普遍包含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携程集团等中国科技头部企业 [4] 高盛对中国股市的乐观预期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从85上调至90预示11%的上行空间 [4] - 中国股市突破近期震荡区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创下近年新高和年内高点 [4] - 推动因素包括二季度GDP稳健增长、香港IPO市场复苏、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 [4]
瑞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快讯· 2025-07-29 14:42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 自去年九月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积极变化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日益浓厚,包括A股和港股市场 [1] - 港股相较于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投资者可以从中国公司的基本面改善和估值回升中获益 [1] - 港元汇率与美元挂钩进一步推动了对港股的需求 [1] - 凭借市场深度和估值优势,A股表现有望追上港股 [1] - 中国资产整体被国际投资者低配的局面不会持续 [1]
港股持有比例,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1:29
主动权益类基金对港股持仓情况 -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对港股持有总规模超43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二季度末,4048只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合计7343亿元,较一季度增长12.8% [3] - 公募港股持仓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从36.9%升至39.8%,创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 [3]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379亿元,较一季度增长6.5%,港股仓位从30.8%升至32.5% [3] - ETF持有港股市值从3264.1亿元提升17%至3809.3亿元 [3] 行业和个股配置 - 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是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减仓较多的是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 [3] - 腾讯连续两个季度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港股标的在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据4席 [3] -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比例最高的港股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泡泡玛特 [3] - 增持最多的港股包括信达生物、泡泡玛特、三生制药、京东健康 [3] 公募基金对港股市场的参与 - 目前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超过30% [4]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50.97%的公募基金可以投资港股市场 [4] - 公募基金通过修改老合同条款或新发可投港股基金,更积极参与南向市场 [4] 港股市场表现及展望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近27%,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1][6] -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包括新消费、创新药、"AI+"、出海、智能制造等 [6] - 基金经理看好港股未来表现,因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全球资本重新流入、全球降息周期利好新兴市场 [7] - 部分基金维持高仓位运行,调整"杠铃型"策略,配置航空和互联网等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