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共振上行”,“我们要成为在不同市场周期下均能创造价值的长期主动管理者”
中国基金报· 2025-09-08 08:37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与市场趋势 - 中国股市正进入长期价值重估周期 三大长期要素支撑重估:企业长期竞争力提升、系统性风险缓和、政策强托底 [1][3][4] - 港股和A股基于相同基本面与预期逻辑 共振上行 港股作为离岸市场无风险利率锚定美债收益率 美债未来下行空间更大 [1][5][6] - 上证指数于2025年8月站上3800点 市场在政策推动与资金驱动下持续回暖 [1] 居民资产配置与资金流动 - 居民资产配置由债转股趋势明显 正反馈循环积蓄力量 最终导向全社会信心恢复和提升 [7][8] - 大量三年期高息存款陆续到期 存续产品利率回落至1%左右 资金寻求更具吸引力配置方向 可能流入固收加等权益挂钩型产品 [9] - 银行渠道推出含权产品趋势 反映理财市场结构性变化 [9] 外资配置策略与市场定位 -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策略转向"单独配置" 中国市场成为一类独立资产 根本性转变 [2][10] - 主动型外资尚未大规模流入 但最在意地缘政治风险 已对中国市场有很强信心 等待地缘政治事件更明朗前景 [10]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预计后续有很多配套措施 [10] 安联基金投资策略与操作 - 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于2024年9月成立 依靠前沿性布局和规则化主动管理体系 业绩表现突出 [1][4] - 始终坚持增强型GARP策略 通过红利资产与优质科技资产组合配置 动态调整权重 [11] - 始终坚持自下而上基于ROE的深度研究和紧密跟踪 结合估值调整持仓 [11] - 建仓期间配置相对均衡 2025年持仓偏向优质科技资产 三季度继续维持高仓位 [11] - 优质科技板块基本面全面改善 有望获得显著超额收益 [11]
8月外汇储备重回3.3万亿美元上方 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北京商报· 2025-09-08 07:58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1.54亿美 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 回顾上月数据,外储规模报32922.35亿美元,环比下降252亿美元。此番外储规模升至3.3万亿美元上 方,创下2016年1月以来最高,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 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 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 定提供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一步解释道,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 罕见释放清晰降息信号,美元指数出现一个快速下跌过程,当月跌幅达到2.2%。这意味着8月末我国外 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是当月外储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 主要股指普遍走高,美债收益率下行——这会带动美债价格走高。由此,8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 资产价格上涨,也对月末外储规模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 ...
外储再超3.3万亿美元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0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 司。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优 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 黄金仍是大方向。 往后看,美联储降息节奏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认为,尽管市场对9月美联储 降息预期升温,但4月以来美国通胀率持续上升、失业率依然相对较低,实际经济数据并不支持降息开 启。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第21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局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 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 示,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日益多元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 强,这些因素均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 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外汇储备规模继6月末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外储规模创近十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35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1.54亿美元 较7月末增加299.19亿美元 升幅0.91%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1][2] - 2025年外储规模较上年末大幅增加1198亿美元 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2.2%推动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影响 [2][3] - 未来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成为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关键支撑和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3] 黄金储备动态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8月净增持6万盎司至7402万盎司 自2024年11月以来持续增持 [1][4] - 黄金储备余额达2538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比重升至7.64%的历史新高 反映国际储备资产结构优化 [4][5] - 8月增持规模处于低位 因国际金价当月上涨3.9%创历史新高 央行控制增持成本 [5] 国际储备体系变化 - 黄金超过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资产 [1][5] - 除美国外全球黄金储备余额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持有美国国债余额 [1][5] - 央行增持黄金可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未来增持仍是大方向 [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8月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同步上涨 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达7.126的年内新低 [6] - 人民币升值受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及非美元货币集体升值(日元涨2.5% 欧元涨2.4% 英镑涨2.3%)推动 [6] - 国内股市表现亮眼吸引外资流入 央行中间价报价稳定市场情绪 共同支撑汇率走强 [6][7] - 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保持偏强震荡 需更多积极因素催化破7 [7]
陈翊庭详解香港如何迎来“资本盛宴”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21:4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前八个月香港IPO集资金额达1,345亿港元,同比飙升579%,总集资金额达3,688亿港元,同比上升322% [1] - 港股市场有史以来交易量最高的20个交易日均出现在2024年9月24日政策组合拳推出后,内地股市日成交量一度达3.1万亿元,港股成交量在两周内三次破纪录,分别达到4,600亿港元、5,006亿港元和6,200亿港元 [3] - 南下资金仅占港股日均交易量两成多,其余七成多为全球外资,包括东南亚、欧洲及美国资金 [3] 投资结构转变 - 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外资机构从被动进场转为主动研究中国市场 [3] - 长线基金(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开始配置港股,与对冲基金形成均衡比例 [4] - 外资认购高新科技企业IPO占比达70%-80%,覆盖欧美、中东及东南亚投资者 [9] IPO与再融资动态 - 目前上市科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宗,近半数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于18A生物科技及18C特专科技公司 [8] - 再融资金额已超过IPO两倍,科技企业"闪电配售"吸引大型机构投资,且再融资规模常超越IPO规模 [9] - 某大型科技股IPO中,中东主权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5亿美元 [8] 市场制度与包容性 - 香港交易所通过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推出18A和18C章节,允许未商业化科技企业上市,目前已形成生物科技投融资生态圈 [11][12] - 企业可自由选择"A+H同步上市""先A后H"或"先H后A"路径,"先A后H"企业A股成交额在H股上市后平均上涨15% [12] - 香港交易所与亚洲区内交易所合作,发行以港股为基础资产的ETF或衍生产品,提升流动性 [12] 产品多元化战略 - 香港交易所在FICC领域(固定收益、货币、大宗商品)投入资源,以补齐产品短板 [14]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在全球30多个地区设认可交割仓库,香港新设8家仓库于7月15日开业后不足一个月满仓 [15] - 互联互通产品持续丰富,债券通产品扩展中,长远目标覆盖所有产品交易 [16] 机制优化与创新 - 优化港股打新回拨机制,取消超额认购100倍以上需回拨50%的规定,以吸引机构投资者并合理定价 [16]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的系统对接与结算准备工作持续推进 [16] - 24小时交易暂未推进,因系统维护、机构承受能力及散户公平性等问题 [17]
我国外汇储备创近10年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20:14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 环比上升299亿美元 升幅0.91%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1][3][5] - 规模上升主因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 非美货币升值(日元+2.5% 欧元+2.4% 英镑+2.3%)及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产生的正估值效应 [1][5][6] - 当前外汇储备处于适度充裕水平 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抵御外部冲击提供支撑 [1][5] 黄金储备动态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约2302.28吨) 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 [2][7][8] - 黄金储备余额环比增加98.58亿美元至2538.43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比重升至7.64% 创历史新高 [2][9] - 增持原因包括国际金价易涨难跌趋势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需求 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8][9][10] 市场环境与政策背景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4.23%)推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标普500指数+1.9% 日经指数+4%) [5][6][10] -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意愿强烈 95%受访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 较2024年调查上升17个百分点 [9] - 中国经济根基稳固 对外贸易多元化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支撑国际收支平衡 [6] 资产表现与配置趋势 - 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 非美经济体股市保持高景气(欧洲斯托克指数+1.9%) [6] - 黄金储备占比7.3%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5% 未来需继续增持黄金并适度减持美债 [9] - 国际金价突破36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国内金饰价格达1050元/克以上 [10]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外储止跌回升创近十年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07 14:57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1.54亿美元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较7月末增加299.19亿美元 升幅0.91% [1][3] - 较2024年末大幅增加1198亿美元 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2.2%推动非美元资产升值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影响 [3][5] - 外储规模增长得益于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综合因素 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抵御外部冲击提供关键支撑 [1][5][6] 黄金储备动态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8月净增持6万盎司至7402万盎司 自2024年11月以来持续增长 [2][7] - 黄金储备余额达2538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比重升至7.64%的历史新高 反映国际储备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2][7] - 增持节奏连续6个月处于低位 主因国际金价当月上涨3.9%至历史高位 控制增持成本考量 [7][8][9] 人民币汇率表现 - 8月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同步上涨 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触及7.126的年内新低 [11] - 汇率走强受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及国内股市上涨推动 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升值2.5% 2.4% 2.3% [11][12] - 中间价报价释放强烈引导信号 叠加外资流入支撑 人民币汇率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 [11][12] 影响因素分析 - 美联储降息预期直接导致美元指数下跌 推动非美元资产估值上升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2][5][8] - 中国经济根基稳固 贸易结构优化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为国际收支平衡提供内部支撑 [2][6][12] - 国际储备体系多极化加速 黄金储备余额自1996年来首次超过美债持有余额(除美国外) [8]
21解读|我国外储重回3.3万亿美元大关 黄金储备“十连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4:50
外汇储备规模与变动 - 截至2025年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 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 升幅0.91%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1] - 8月外汇储备上升主因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 非美货币集体升值 其中日元兑美元涨2.5% 欧元涨2.4% 英镑涨2.3 汇率折算效应推升外储估值 [3][4] -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支撑外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4.23% 全球债券指数涨0.5% 标普500指数涨1.9% 日经指数涨4% 欧洲斯托克指数涨1.9% [4][5] 黄金储备动态 - 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约2302.28吨) 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 [2] - 黄金储备余额环比增加98.58亿美元至2538.43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比重上升0.23个百分点至7.64% 创历史新高 [2]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 该比例较2024年上升17个百分点 [7] 储备结构优化动因 - 国际储备体系多极化加速:黄金已超过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资产 非美国家黄金储备余额自1996年来首次超过持有美债余额 [2] - 当前中国黄金储备占比7.3% 明显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 未来需通过增持黄金和适度减持美债优化储备结构 [6] - 增持黄金有助于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元波动 [6][7] 市场环境与政策预期 -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 通胀温和 鲍威尔表态偏鸽 为9月降息打开大门 推动美元走弱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 [3][7] - 国际金价持续走强:9月5日盘中突破3600美元/盎司创新高 收盘报3587.30美元/盎司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突破1050元/克 [7] - 中国经济基本面对外储形成支撑:对外贸易区域多元化 贸易结构优化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5]
我国外储重回3.3万亿美元大关 黄金储备“十连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4:39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 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这是我国外汇储备今年第二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且创下2016年1 月以来新高。 国家外汇局表示,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 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称,8月外汇储备升高背后主要是年初以来美元大幅贬值,美债收益 率大幅走低,以及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带动。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 处于适度充裕水平。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 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央行公布数据显示,8月末黄金储备报7402万盎司(约 2302.28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持有黄金储备余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持续增持成为常态
搜狐财经· 2025-09-07 13:00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8月末央行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 较7月末增加6万盎司 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 [1] - 黄金储备增量连续第6个月处于低位 符合市场预期 [1] -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主因国际金价长期易涨难跌 控制成本必要性下降而优化储备结构需求上升 [1] 国际储备结构优化 - 截至8月末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仅7.3% 明显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 [1] - 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 增持可增强主权货币信用并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2] - 从优化储备结构及应对国际环境变化角度 央行未来持续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1][2] 外汇储备表现 - 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221.54亿美元 较7月末增加299.19亿美元 升幅0.91% [4] - 外汇储备上升主因美元指数下跌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综合作用 [4] - 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吸引力持续增强 对外贸易区域多元化助力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4] 宏观经济背景 - 8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独立性冲击力度加大 推动国际金价在历史高位基础上大幅上涨 [1] - 中国经济根基稳固优势突出 拥有丰富宏观调控工具和政策空间支撑内需潜力挖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