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人民币论坛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
新华财经· 2025-10-30 14:13
论坛由中国银行科伦坡分行与斯里兰卡锡兰商会联合举办。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院长作《人民币跨境使用为中斯经贸发展注入稳定动能》主题演讲,阐释当 前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趋势,分析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特殊价值,并指出人民币跨境使用将有助于斯里兰卡 实现贸易多元化,丰富外汇资金来源,提升金融体系韧性。 斯里兰卡经济当前呈现复苏态势,中斯经贸投资合作持续增长,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旅游等领域的应 用场景不断拓展。与会人士表示,双方应继续完善金融合作机制,扩大本币结算规模,推动双边金融互 联互通,为两国经贸往来提供更加稳健的金融支撑。 新华财经科伦坡10月30日电(记者陈冬书吴子钰)人民币论坛2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论坛 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中斯经贸合作"为主题,聚焦人民币跨境结算、金融合作及贸易投资便利化 等重点议题,吸引来自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工商界的近300位代表出席。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在致辞中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企业主导、风险可控、循序渐进 的过程,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自然结果。近年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储备货币和投资 工具等领域的功能不断拓展,在能 ...
熊猫债、点心债,这些“萌萌哒”名字怎么来的?
36氪· 2025-10-30 12:35
熊猫债与点心债的定义与命名由来 - 熊猫债指注册地在境外的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2] - 命名遵循国际惯例 以发行国最具特征的元素命名 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成为象征 [3] - 国际债券市场有类似命名 如澳大利亚袋鼠债券 英国猛犬债券 日本武士债券和美国扬基债券 [3] - 点心债狭义指在中国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债券 因初期规模小如点心而得名 [5] - 广义点心债包含所有在境外市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 [5] 市场发展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共有44家主体累计发行109支熊猫债 总发行规模达1948亿元 规模同比增长26.1% [7] - 熊猫债今年以来发行量为1568.50亿元 总存量同比增长26.84%至4003.25亿元 [7] - 点心债市场近三年持续稳健增长 2023年和2024年均有30%左右的年度发行增长 [6] - 全球已有45个国家和超国家组织发行过点心债 [9] 发行主体与结构变化 - 熊猫债发行主体包括外国政府和主权机构 国际开发机构 境外金融机构和境外非金融企业等 [7] - 早期点心债发行主体主要来自中国内地政策性银行和国有企业 [8] - 当前点心债发行人已涵盖地方政府 商业银行 产业类企业 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 地域分布扩展至欧美 中亚 东南亚等 [8] - 2025年前三季度 央行 主权和政府 城投 金融和TMT板块发行点心债占比分别为44.4% 18.1% 12.4% 12.4%和4.2% [8] - 大型科技企业如腾讯 百度和阿里巴巴在2024到2025年相继大规模发行点心债 成为市场新类别 [8] 市场热度攀升的驱动因素 - 熊猫债热度攀升根本原因是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政策 庞大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7] -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下的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显著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持续倒挂 [7] - 监管政策鼓励熊猫债发行 2022年末新规允许发行人将募集资金汇往境外或留存境内使用 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8] - 点心债市场多元化增强了人民币债券的全球配置能力 推动了人民币资产在国际市场中的接受度 [9] - 越来越多非中资背景国际机构将点心债作为人民币融资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9]
大赚近130%!中金公司“秀肌肉”
券商中国· 2025-10-30 12:10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61亿元,同比增长54.36% [1][2]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同比增长129.75%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29%,同比增加3.65个百分点 [1][2]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74.78%,归母净利润22.36亿元,同比增长254.93% [2]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649.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37% [2] 各业务板块业绩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42.55% [3]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76.31% [4] - 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0.62亿元,同比增长26.61% [4] - 前三季度自营收入达到109.66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74.60亿元增长约46.99% [4] 投行业务市场地位 - 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和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排名第一 [3] - A股IPO承销市场和港股IPO承销规模排名第一 [3] - 港股再融资承销规模在中资券商中排名第一 [3] - 中国并购市场已公告交易规模在中资券商中排名第一 [3] - 绿色及ESG债券发行规模和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期末管理规模排名领先 [3] 国际化战略与财富管理 - 公司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例如协助佳鑫国际两地上市和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 [4] -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良好,买方投顾保有规模在9月末创新高至近1200亿元 [4] 股东结构与市场表现 - 主权财富基金文莱投资局新进成为第九大股东,持有1031.83万股,持股比例0.21% [5] - 安联保险资管两只产品均持有公司957.6万股,持股比例0.2% [5] - 公司A股股价年内累计涨幅为16.13%,H股累计涨幅为78.38% [5]
新大陆20251029
2025-10-30 09:56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新大陆,专注于数字支付领域,业务涵盖智能支付终端和商户运营服务[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2.44亿元,同比增长12.04%[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37亿元,同比增长14.03%[3]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达3.38亿元,同比增长29.77%,创历史新高[2][3] 支付服务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支付服务交易总规模达1.62万亿元,第三季度单季接近5,7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8%[2][3][5] * 支付流水自2024年第三季度消费回暖后逐季环比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接近20%[5] * 扫码支付流水占比提升至45%左右,扫码笔数同比增长90%以上,金额同比增长70%左右[2][5] * 刷卡流水相对平稳,增长主要受益于线下消费经济温和复苏及公司优秀的真实商户服务能力[5] * 收单费率呈稳中向好趋势,每年约有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的提升[13] * 公司商户质量提升,小型KA商户流水明显上升[13] 智能终端与设备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支付设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第三季度呈现加速局面[2][3][6] * 设备需求稳中有增,受AI和加密货币等新技术催化,以及国内互联网大厂投放新支付方式带动的设备升级换代需求影响[6] * 公司全球支付终端市占率预计在2025年达到10%左右,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实现15%至20%的市占率提升[4][11][12] * 全球设备业务市场空间估计每年约有300亿到500亿元[11] * 设备业务毛利率环比回升,主要因地区结构变化,欧美市场放量后毛利率预计稳中向好[6] 海外市场拓展与战略 * 欧美市场本地化部署成效显著,进入厚积薄发阶段[2][6] * 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取得突破,以提升市占率为目标[2][4][6] * 亚太区域选择优质客户和盈利能力好的产品进行销售[6] * 2025年公司调整海外策略,以市占率为主导,利用头部竞争者组织变动的窗口期,上半年每个区域均实现20%以上增速[18] * 通过在全球低关税地区设厂、优化产品结构、建设本地化团队来应对政策风险和关税波动,保障毛利率稳定[4][16] 跨境支付业务进展 * 2025年七八月份实现跨境支付及海外收单业务从0到1的突破,未来将进入快速的1到N复制阶段[2][8] * 业务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受理环境,为出海企业和海外商户提供支付解决方案[2][8] * 公司积极响应央行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设,已完成第一批跨境二维码支付体系搭建,并部署聚合支付场景[4][10] 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与合作 * 公司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基于行业垂直大模型和商户侧AI代理产品[2][9] * AI技术应用提高了客服效率、商户质量及合规审核效率,显著降低人工成本[2][9] * 公司AI营销产品于2025年9月上线,两个月内试用商户从1,000多家扩展至超过15万家[3][20] * AI产品功能包括文案宣传、海报设计、营销视频策划及AI数字人等,帮助小微商户完成基本营销活动[20] * 使用AI技术后,单店营业额可提升15%至20%,通过分发营销二维码实现线下转化[21] 增值服务与发展 * 增值服务规模已从小几个亿发展到10亿元量级,通过增值服务提升毛利率单价[7][14] * 疫情后商户对持续经营需求增加,付费意愿显著提升,营销服务、扫码点餐等已成为标配[14] * 增值服务有助于提高利润率及整体费率[13][14] 政策与行业机遇 * “十五规划”提出提振内需和科技领先,扩大内需有助于消费场景打造及交易流水市场规模扩大[7] * 公司作为国库支付通道之一,受益于政策[7] * 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方向,公司围绕此机遇推进业务布局[7][23]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于2025年7月15日实施,公司网证网号业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场景对接和商业模式复制加快[19] 其他业务亮点 * 支付宝“碰一碰”业务贡献了支付宝40%的新增流水交易量,为公司带来设备销售和流水质量提升的积极影响[17] * 欧美市场POS机换机需求包括正常更新和设备智能化,全球智能POS渗透率仅30%,仍有大量更新需求,软件服务毛利率较高[15][1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金额达3.70亿元[3] 长期战略展望 * 公司未来10年战略方向是成为全球支付产业龙头[23] * 中短期设备业务进入收获期,长期紧锣密鼓部署全球收单运营,对标2016年中国二维码支付爆发带来的市场机遇[23] * 全球市场每年有200万亿元交易规模,中国领先支付解决方案的渗透、现金替换和稳定币使用场景将带来更大市场空间[23][24] * 公司致力于数字支付线下场景赛道,将中国顶尖支付解决方案应用到全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3][24]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高飞抵沪履新 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9:54
人事任命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高飞已出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1]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一任党委书记霍颖励已到龄退休 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1] - 交易中心现任领导班子包括党委书记高飞、总裁张漪、纪委书记任坚纲和四位副总裁[5] 债券市场开放政策与成效 - 2023年高飞提出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举措 包括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探索托管行模式、完善风险对冲工具等[3] -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至多币种、优化互换通机制[3] - 2025年9月三部门联合公告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4]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4]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职能与目标 - 交易中心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单位 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基础设施[4] - 交易中心以建设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为目标[4] - 交易中心为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提供发行、交易、交易后处理、信息、基准、数据等服务[4] - 交易中心承担市场交易日常监测 受权发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Shibor、DR、LPR等重要基准利率[5]
潘功胜会见阿布扎比 第一银行行长罗斯塔马尼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42
本报讯 记者马梅若报道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AB)行长罗斯 塔马尼,就FAB在华展业、深化金融合作等进行交流。 其间,潘功胜见证了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签署。FAB在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后,将担任阿联酋第二家 人民币清算行,也将成为第一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的区域性本土银行。清算行合作将为两国经贸合作提 供更加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服务和选择,进一步促进中阿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又讯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阿联酋中央银行合作备忘录》,中国人民 银行决定授权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上市股份公司担任阿联酋人民币清算行。 ...
金价飙破千元!中美黄金储备大揭秘,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10-30 05:54
金价一路飙升,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再次成为焦点。 黄金作为国家信用的"硬脊梁",储备量直接关系到金融安全。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凭借着8133吨的储备量稳稳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以3350吨储备量的德国紧紧跟在其后,然而,中国黄金储备当前的状况却引发了广泛的 讨论。 黄金储备与国家信用 黄金储备是国家信用的重要支撑。 当处于经济动荡时段时,黄金可给予稳定的价值保障,以此来避开货币贬值所引发的风险。 比如,德国于欧债危机那段时期,凭借其黄金存储量,让欧元信誉得以稳固,进而成了欧盟的金融支撑力量 。 | Country | Last | Previous | Reference | Unit | | --- | --- | --- | --- | --- | | United States | 8133 | 8133 | Jun/25 | Tonnes | | Germany | 3350 | 3351 | Jun/25 | Tonnes | | Italy | 2452 | 2452 | Jun/25 | Tonnes | | France | 2437 | 2437 | Jun/25 | Tonnes | | Rus ...
全球货币支付排名:美元涨至47.79%,欧元跌到22.77%,人民币呢
搜狐财经· 2025-10-30 00:20
2025年9月全球支付货币概况 - 2025年9月全球支付总金额环比增长6.74%,显示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回暖 [2] - 美元支付份额为47.79%,环比上升,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2] - 欧元支付份额为22.77%,环比下滑,排名第二 [2] - 英镑和日元的支付份额分别为7.38%和3.69%,份额稳定 [2] - 人民币支付金额环比大幅增长15.53%,份额达到3.17%,超过加元升至全球第五位 [2][5] 主要货币表现驱动因素 - 美元走强得益于美国经济基础稳固、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结算为主以及美联储政策调整,9月份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使用增加 [3] - 欧元份额下滑部分归因于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内交易被计入国际支付份额也导致其数据存在虚高 [3] - 人民币份额增长主要受亚洲贸易增加推动,特别是东盟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增多 [3] - 人民币9月表现强劲亦受中国出口强劲、企业偏好本币结算以规避风险以及政策支持(如扩大跨境使用和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 [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趋势 - 人民币支付份额从2011年统计之初的不足1%增长至2025年9月的3.17%,整体呈上升趋势 [3][7] - 2023年底人民币份额曾超过4%位列第四,后在2025年上半年多在第六位徘徊,5月份额为2.89%被加元超越,9月回升至3.17%重夺第五 [7] - 尽管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支付份额仅占3%,显示其国际化潜力巨大 [7] - 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份额稳定,在外汇市场中排名第六,英国是最大的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占比38% [9] 数据统计的局限性 - 该协会统计数据仅基于其处理的银行间报文流量,未能覆盖所有支付渠道,例如欧元区内交易被全额计入而人民币国内支付通过其他系统(如网银、大小额清算)进行则未被统计 [5] - 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本币结算因不使用该协会系统而未在数据中体现,俄罗斯自2022年后转用本币结算,这部分金额巨大但未被统计 [5] - 中国自2015年上线跨境支付系统,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184家直接参与银行和1553家间接参与方,覆盖12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5000多家机构处理交易,部分交易直接清算不通过该协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支付份额被低估 [5]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及金融17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提及金融多达17次,其金融部分主题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延续了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政策框架 [1] 货币政策体系 - 提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 央行表示将动态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加强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金融监管体系 - 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3]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将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 [3]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将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并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行为依法严打 [4] 人民币国际化与开放 - 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4] -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4]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 宏观审慎管理聚焦具有系统性特征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各有侧重 [5][6] - 央行行长提出从四个方向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覆盖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关联性、金融市场运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风险外溢影响 [7] - 央行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完善重点机构和领域风险防范、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健全协同高效的治理机制 [7]
【西街观察】国际金融治理中的中国力量
北京商报· 2025-10-29 23:21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现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穿梭往来,五个境外分会场通过屏幕 与主会场热烈互动,这个历年之最的国际参与度,生动诠释着中国金融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从"接轨"到"造轨",意味着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不仅要恪守国际通行规则,更要以负责任大国的担 当,为全球提供创新性公共产品与建设性治理方案。 从"规则接受者"到"规则共同制定者",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金融实力和不断开放的金融大市场。 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牵头推动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正是"造轨"实践的典范之作。该项目 借助分布式账本技术,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交易的全新路径,成功破解了传统跨境支付"耗时久、成 本高、环节多"的痛点。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金融规则提供了重要筹码。 这一创新机制,既满足了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合理需求,又通过技术赋能筑牢了金融稳定防 线,为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提供了"中国思路"与"中国方案"。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尤为 关键的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人民币权重位列第三,这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