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建设迎重大进展
新华日报· 2025-07-04 06:03
项目概况 - 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标段Ⅲ风机基础沉桩工程圆满收官 标志着广东省深远海风电开发取得关键性突破 [1] - 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 中心点距岸70公里 水深46-53米 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1GW) [1] -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满足超百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00万吨 [1] 施工技术突破 - 项目采用单根重337吨 长93米的钢管桩 属于大型海上风电基础构件 [2] - 选用"秦航工5000"和"乌东德"专业施工船 确保施工效率与精度 [2] - 沉桩精度和质量严格把控 每个机位均完美达标 [2] 项目管理创新 - 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准捕捉短暂作业窗口 单套钢管桩施工周期控制在32小时以内 [3] - 执行"一机一方案"制度 为每个机位定制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3] - 推行"一机一分析"制度 通过工序横向对比持续优化施工流程 [3] 多方协作机制 -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及施工单位中交三航局高效联动 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 - 总承包单位统筹各作业面 协调保障潜水员安全 避免与打桩作业冲突 [4] - 监理单位严格监管施工质量与现场安全 项目领导班子亲临一线指挥 [4] 行业示范意义 - 为我国深水远海区域海上风电开发积累工程与管理经验 [5] - 推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和创新链高质量发展 [5] - 为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可复制示范样本 [5]
远东股份6月份中标大单合计25.93亿元 持续加码创新研发费用五年超29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04 03:03
公司订单情况 - 2025年6月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25.93亿元,涉及智能缆网、智能电池和智慧机场等业务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1.77亿元,显示在手订单充裕 [1] - 2024年全年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245.93亿元,其中智能缆网业务订单195.06亿元,智能电池业务订单25.07亿元(同比增长411.41%),智慧机场业务订单25.79亿元(同比增长53.96%)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60.9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亏损3.18亿元,主要因智能电池业务亏损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8.74亿元(同比增长1.3%)创同期新高,净利润4593万元(同比增长84.6%),扣非净利润3360万元(同比增长480.01%) [2] - 分业务看,2025年一季度智能缆网业务营收42.07亿元(净利润1.21亿元),智能电池业务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93.64%)但亏损1.07亿元(同比减亏0.53亿元) [2] 业务布局与技术研发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智能电网、锂电池、军民航机场系统集成及工程建设,服务超过1000万客户包括2000余家战略客户 [2] - 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并在光伏与储能领域推出全场景电缆解决方案 [3]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29.54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7亿元,累计实现近200项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先进水平,拥有700余项专利技术 [3]
广期所:做深做细“助绿向新”产业服务计划
期货日报网· 2025-07-04 00:09
期货市场服务新能源产业 - 广期所联合广东证监局等机构举办"助绿向新"期货服务产业培训 近100名政府部门及新能源企业代表参与 聚焦期货工具助力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期所已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期货和期权 广东新能源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在价格下行阶段稳定经营 部分企业采用期货点价、含权贸易优化资源配置 [1] - 活动旨在解决新能源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难点痛点 提升工具运用水平 [1] 广东期现联动发展成效 - 广东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利用期货工具 辖区汇聚9家期货公司及144家分支机构 下设7家风险管理公司和6家境外公司 构建境内外综合服务体系 [2] - 截至2025年6月 广东期货公司有效法人客户达1.56万户(同比+16%) 94家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同比+54%) 参与率达21% 显著高于全国10%水平 [2] 新能源金属行业趋势 - 中国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未来十年将通过政策与技术革新成为能源转型核心引擎 与光伏共同进入平价时代 [3] - 新能源材料发展主线为提高性价比 需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纯度及ESG表现 [3] 衍生品市场应用与产业服务 - 期货市场核心功能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 衍生品策略已成为大宗产业公司风险管理的优选方案 [4] - 广期所"助绿向新"计划包含五大措施 已在西藏、江西等地开展培训 未来将持续深化服务"双碳"战略及大湾区建设 [4][5]
招行150亿抢滩金融资产投资赛道 股份制银行AIC“三足鼎立”格局成型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20:34
股份制银行AIC牌照获批动态 - 招商银行获批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招银AIC),注册资本150亿元,由招行全资控股[1] - 这是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之后第三家获批筹建AIC的股份制银行,三家合计注册资本达350亿元[1][4] - 招银AIC注册资本规模超过兴业和中信的100亿元,创股份制银行同类机构新高[2][4] AIC市场格局演变 - 2016年国务院启动市场化债转股试点后,长期由五大国有银行主导[1] - 2025年5月监管政策松动后,股份制银行在两个月内快速获批三家AIC[1][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4] 招银AIC战略定位 - 业务聚焦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旨在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2] - 重点布局三大领域:科创企业(依托科技金融优势)、绿色低碳产业(响应双碳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区域协同)[2] - 与"轻型银行"战略协同,降低对传统信贷业务的依赖[2] AIC业务价值与挑战 - 可优化企业杠杆结构,形成"投贷联动"协同效应,拓宽银行中收来源[5] - 面临盈利模式挑战:债转股项目周期长、退出渠道有限[2] - 风险管控压力大:股权资产估值波动显著[2] - 股份制银行在客户基础、项目资源上较国有大行存在差距[1][2] 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业务范围可能拓宽至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6] - 差异化竞争加剧:国有大行主导央企项目,股份制银行聚焦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6] - 招行需解决三大核心挑战:零售业务协同、金融科技应用、集团内部子公司联动[6] - 更多股份制银行可能申请AIC牌照,但监管将优先考虑头部机构[7]
长虹精准数控年减碳50000吨,打造绿色智造力
和讯· 2025-07-03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能碳管理的显性化和规范化,精准调控节能降碳 [1] - 公司构建"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全链协同"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智慧矩阵",形成可复制的节能降碳路径 [1] - 公司以ESG管理体系为核心,将绿色基因融入公司治理,实现从顶层设计到生产末梢的全面渗透 [4][5][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条节能体系,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并取得多项绿色认证 [7][8][9][10][11] - 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规划清晰的碳中和路径 [12][13][14] 战略织网 - 公司构建"战略-治理-执行-披露"四位一体的ESG管理体系,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确保绿色理念贯穿公司运营 [5] - 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中,"绿色回收与资源再生"是关键枢纽,已覆盖15个城市的200个回收点 [6] - 公司通过绿色金融获得1亿元绿色循环贷款和21.5万港币补贴,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 ESG管理体系锚定绿色发展 - 公司年度综合能耗强度下降0.09%,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7.94%,水资源耗用强度下降2.33% [6] - 公司旗下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认证、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和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7] - 公司通过绿色技术融入每道工序,从"省级环保诚信企业"升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6] 技术破浪 - 公司通过数千个传感器和智慧能源管理中枢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部分区域已实现"无人值守" [9] - 公司推进传统设备绿色改造和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节能体系 [9] - 电镀车间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少用水50%,废水处置减少50%;液压马达改造节电率最高达39% [9] - 空调真空脱脂炉改造年减碳780吨,挥发油回收率超50%,全年CO₂综合减排量达2583.05吨 [10] - 公司应用相变材料(PCM)技术,中央空调节能超20%,峰谷电价下电费节约超50% [11] 全链协同 - 公司从研发端到回收端构建绿色供应链闭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年减碳超5万吨 [13] - 公司规划2025-2027年新增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2个省级绿色工厂;2030年实现园区光伏全覆盖 [14]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内部碳达峰,2049年前实现碳中和 [14] - 公司筹备2020-2024年碳减排量核算(初步测算约7万吨),计划完成CDCER核算认证并开展交易 [14]
冰轮环境(000811) - 000811冰轮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16:40
公司业务与产业板块 - 公司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有压缩机和换热装置等,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客户行业广泛 [2] - 公司有成熟的磁悬浮压缩机产品,应用于北京冬奥场馆 [2] 可控核聚变产品 - 2016 年公司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后陆续为多家科研院所供应,用于国家重大前沿科技研究项目 [2] 数据中心产品应用 - 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 [2] - 顿汉布什公司两项产品入选工信部目录,国内服务多个项目,海外与集成商合作,海外制造基地扩产,2024 年 7 月新产品研发上市 [2][3] - 冰轮换热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热交换装置,部分技术获评示范技术和入选名单 [3] 核电行业产品 - 公司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创新技术,服务国内多个核电站 [3] - 旗下换热技术公司供货全球首座商用四代技术高温气冷堆,顿汉布什公司是全球核岛制冷机服务商,华源泰盟公司研发相关技术并应用于核能供暖项目 [3] 工业热管理业务 - 公司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依托热泵核心技术,实现余能高效回收与集约利用 [3][4] - 重点子公司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有多项核心技术群,截至 2024 年末授权专利 96 项、软著 33 项,多项产品和技术获评荣誉、入选目录和案例 [4] 海洋经济产品布局 - 船舶制冷系统是公司传统优势细分市场,为远洋捕捞及水产品加工业提供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 [4] - 公司布局船海绿色能源系统智慧解决方案,产品多样,为“梦想”号提供冷库设备及工程,相关技术获 2024 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4][5]
海博思创与越秀产业基金开启战略合作 拓展储能产业金融新路径
海博思创· 2025-07-03 14:39
战略合作 - 海博思创与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1] - 双方将构建"开发型基金+持有型基金+创新型资产证券化基金"的基金矩阵,推动储能行业金融创新 [1] - 合作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共筑储能资产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2] 行业背景 - 国家"136号文"发布后,储能产业面临重大变革,进入重效率、重运营、重效益的市场化新时代 [1] - 储能电站资产经济性将随建设成本降低、电力现货市场开放及配套收入政策完善而提升 [1] - 储能产业为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提供全新投资机会 [1] 公司动态 - 海博思创创始人张剑辉强调金融与产业相互依存,储能发展需金融资本支持 [1] - 越秀产业基金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业务布局涵盖母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和夹层投资 [2] - 越秀产业基金是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产业资本运营商,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资本运作经验 [2] 未来规划 - 海博思创将以绿色能源产业动能为引擎,驱动绿色资本价值升级 [3]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贯通、生态链多维度融合及价值链同频共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3]
中国石化四川首座自建加氢站投营!
搜狐财经· 2025-07-03 07:59
公司动态 - 四川石油成都天府机场服务区加氢站首笔氢能业务加注成功,标志着四川石油首座自建加氢站正式对外运营 [1] - 该加氢站配备2台双枪加氢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每天可为31辆氢能源公交车或19辆物流车提供加氢服务 [5] - 中国石化四川石油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营的加氢站已达6座,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5] - 中国石化已建成140余座加氢站,成为全球最大加氢站运营企业 [8] 技术应用 - 氢能卡车加注时间不到10分钟,满注后可零碳行驶600公里左右 [3] - 加氢站除加氢功能外还配备休息区、维修工具、小药箱、微波炉等免费便民设备设施 [5] 行业布局 - 四川已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并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6] - 中国石化以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使命,依托加能站网络优势推动"氢走廊"建设 [8] - 四川石油构建覆盖全川的经营版图,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四个方面协同发展 [8] 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 2024年氢能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0] - 2025年8月将在广州举办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合作 [10]
冰轮环境(000811) - 000811冰轮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2
2025-07-02 15:18
分组1:公司业务与产品概述 - 公司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有压缩机和换热装置,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包括螺杆式、离心式等多种压缩机及工业热泵等 [2] - 公司有成熟磁悬浮压缩机产品,应用于北京冬奥场馆 [2] - 客户行业涵盖商业制冷、工业冷冻、商用舒适空调、工业特种空调等多个领域 [2] 分组2:可控核聚变产品 - 2016年公司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之后陆续为多家科研院所供应,用于国家重大前沿科技研究项目 [2] 分组3:数据中心产品应用 - 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 [2] - 顿汉布什公司“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集成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入选工信部目录,国内服务众多项目,海外与集成商合作,海外制造基地扩产 [2][3] - 2024年7月升级版IDC专用新产品和FanWal风墙研发上市 [3] - 冰轮换热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热交换设备,“低碳节能闭式冷却技术”获评国家示范技术,“液冷系统热交换器”入选山东首台(套)名单 [3] 分组4:核电行业产品 - 公司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创新技术,服务国内多个核电站 [3] - 旗下换热技术公司供货全球首座商用四代技术高温气冷堆,顿汉布什公司是全球核岛制冷机服务商,华源泰盟公司研发技术应用于国家电投项目 [3] 分组5:工业热管理业务 - 公司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依托热泵核心技术构建能源梯级利用体系 [3][4]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4年末,授权专利96项,软著33项,多项技术和产品获国家及行业认可 [4] 分组6:海洋经济产品布局 - 公司为远洋捕捞及水产品加工业提供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船用制冷机系列产品广泛应用 [4] - 公司布局船海绿色能源系统智慧解决方案,产品有远洋运输船BOG再液化装置等 [4] - 公司为“梦想”号提供冷库设备及工程,“海洋绿能装备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4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4][5]
注册资本1亿元 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经济观察网· 2025-07-02 10:07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达1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由湖北交投(间接持股51 292%)、楚天高速(持股30%)和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共同持股 [2] - 楚天高速是湖北省内唯一公路上市企业 2004年3月10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 经营范围与产业布局 - 楚道氢能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及换电设施销售 [2] - 湖北省通过国有企业联合成立专业公司 旨在推动绿氢技术商业化应用 [2] - 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协同 [3] 股东背景与资源整合 - 湖北交投为湖北省属大型国企 业务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现代物流等多元化领域 为楚道氢能提供产业支撑 [2] - 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是区属国企 主要负责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工作 [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湖北省在绿色能源产业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2][3] -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企业联合成立专业公司有望加速绿氢产业链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