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搜索文档
深蓝汽车打响品牌立身之战,CEO邓承浩:要做到货真价实
经济观察网· 2025-05-25 11:55
品牌战略与产品定位 - 深蓝汽车三年完成40万台交付,进入品牌向上突破关键阶段,S09作为首款30万+六座SUV承担高端市场拓展任务[3] - 公司明确品牌差异化定位:深蓝面向年轻人群(比长安品牌用户平均年龄小10岁),目标用户回归35岁以内区间[4][5] - 通过G318车型调整验证定位策略有效性,新版用户年龄平均降低15岁[4] - 在长安体系内形成品牌协同:深蓝(年轻)、长安(大众)、阿维塔和启源共同布局新能源市场[5]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表现 - S09预售表现强劲:4月23日开启预售至上市前获1.7万个大定订单(定金5999元),已按此规模排产[3] - 定价策略突出性价比:官方售价23.99-30.99万元,叠加补贴后到手价低至20.49万元,较竞品(问界M9/理想L9)具有价格优势[3][7][8] - 目标市场份额:在月销数万台的六座SUV市场争取20%-30%占比[4] - 核心卖点:空间(同级最大后备箱+第三排设计)和智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形成差异化竞争力[7][8] 技术研发与战略转型 - 开源162项核心技术专利: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技术(112项)和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50项)[9] - 战略重心转向AI驱动:构建"全域AI"能力,通过大模型整合智驾/座舱/能源/底盘技术[10] - 2030年战略目标: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累计推出30款新品,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10] - 技术路线图:2028年后推进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开发三类底盘技术平台[10] 产品矩阵与竞争策略 - 已完成6款车型布局:前5款覆盖25万以下市场,S09突破30万+区间[4] - "3纵3横"产品规划:纵向覆盖轿车/SUV/硬派,横向布局紧凑型/中型/中大型[10] - 竞争策略强调"货真价实":在红海市场通过产品力而非定价权取胜[3] - 营销创新:CEO亲自参与终端销售,10天内在5城市促成7台成交[5]
本田调整发展战略:纯电为混动让路
经济观察网· 2025-05-23 09:48
战略调整方向 - 公司将强化智能化和加速混动化,同时放缓电动化步伐,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2] - 智能化将成为关键竞争领域,公司将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广泛推广智能化技术[2] - 公司将调整动力总成产品矩阵,夯实事业基盘,力争2030年汽车销量达到360万辆以上,其中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220万辆[2] 智能化发展 - 公司正在自主研发新一代ADAS系统,可实现全路况环境下的加速与转向辅助,该技术将优先搭载于2027年投放北美和日本市场的纯电及混动车型[3] - 针对中国市场,公司与Momenta合作开发本土化ADAS系统,预计未来所有在华新车型都将标配该技术[3] - 公司计划自2027年起启用全新品牌标识战略,未来混动主力车型也将采用专属H标[4] 混动化发展 - 公司将混动技术确立为短期战略核心,通过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e:HEV"的迭代升级,新一代混动车型燃油效率将提升超10%[3] - 借助零部件共享与生产优化,预计2030年混动系统成本将较2018年降低50%,较2023年降幅达30%[3] - 2027—2030年间,公司计划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3] 电动化调整 - 公司将2030年全球纯电销售占比预期从30%进行了下调,确认纯电车型仍是实现碳中和的终极方案[4] - 公司战略调整涉及产品投放节奏与海外投资时序,加拿大全产业链建设计划将延后[4] - "Honda 0系列"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面世,采用中央域控架构和瑞萨电子联合开发的2000TOPS算力芯片[4] 中国市场影响 - 公司在华销量持续下滑,4月终端汽车销量为4.37万辆,同比减少40.83%,1-4月累计销量为20.16万辆,同比减少28.20%[6] - 公司在中国将按照上海车展发布的最新战略,继续加速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发展[2] - 放缓电动化步伐可能使合资公司在纯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错失抢占市场份额的黄金时机[2][5] 合资公司策略 - 东风本田将在新产品中接入更多中国企业智能化技术,深化与产业链合作实现降本提速[7] - 广汽本田按照"更多引入中国本土智能化技术"的思路发展,既引入本田e:NP系列电动车,也引入烨品牌电动车[7] - 两家合资公司都将加强电动化产品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7]
17万买奔驰,为什么中国人反而不乐意了?
36氪· 2025-05-22 19:11
奔驰电动车市场表现 - 奔驰EQB 260价格从35.2万元降至17.6万元,跌幅达50% [1] - 2024年奔驰电车全年销量仅18.5万辆,远低于中国新势力 [3] - 奔驰电动车技术被认为落后于国产车,缺乏电池、电控、智驾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3] 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SU7上市后表现强劲,月销稳定在2.8万辆,2024年销量达13.5万辆 [3] - 蔚来、理想、极氪等中国品牌在纯电领域已超越奔驰,单车均价和销量规模均占优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新品牌如小米仅用3年即可推出旗舰车型 [3] 德系车企电动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推出智驾版油车A5L,瞄准用户对电车起火风险和油车智驾需求 [5] - 宝马与阿里合作开发"新世代"概念车,搭载AI智能座舱系统,2025年量产 [7] - 大众引入小鹏技术改造电车体系,丰田采用鸿蒙座舱,雷克萨斯在华建厂寻求技术合作 [9] 豪华车市场消费趋势 - 奔驰电动车销量低迷,消费者仍以购买油车为主 [5] - BBA车型折扣常态化,5折销售渐成趋势,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9] - 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祛魅",高价购买意愿降低 [9]
浙江世宝(002703) - 002703浙江世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5:24
行业与业务发展 - 公司在线控转向领域深耕多年,技术储备扎实,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部分项目预计2026年量产,长期来看,随L3+自动驾驶普及和法规放开,线控转向前景广阔 [1][2] - 尽管传统商用车市场增速可能放缓,但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带来结构性机会,公司自研转向器将推动商用车业务可持续增长 [2] - 国际化是公司核心战略之一,正与数个国际车厂开展资格认证和项目交流工作 [2] 财务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稳健增长,增速受行业需求和产品竞争力双重驱动,具体财务目标以后续定期报告披露为准 [2] - 公司通过新产品规模化量产优化成本,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未来随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释放及成本管控强化,毛利率预计呈稳定趋势 [2] 产能规划 - 公司产能利用率大部分情况保持在80%-85%区间,未来扩产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转向产品产能建设 [3] 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客户结构多元优质,一季度业绩增长得益于前期订单放量和高附加值电动智能化产品占比提高 [3] 应对挑战措施 - 面对整车厂商价格调整传导效应,公司在成本管控上采取措施,包括优化组织架构及流程、强化模块化开发与工艺创新、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并推动战略供应商协同降本 [3]
“为用户而改变”,魏牌发布全新智能化平台
观察者网· 2025-05-22 11:11
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全新蓝山车型 售价29 98万—32 68万元 [1] - 全球首发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 [1] - 全新蓝山提供晨光白 薄暮青 暮夜黑等多种车身颜色选择 [5] - Hi4性能版车型针对全工况效率进行优化 [5] - 智舱与智驾全面升级 [5] 品牌战略 - 公司提出"为用户而改变"的核心价值观 [3] - 计划1年内在110座城市建设430家用户交付中心 [5] - 2023年将交付中心扩大至600家 覆盖全国200个城市 [5] - 针对2017年VV7首批车主提供每位8万元置换补贴 [7] 技术平台 - 推出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 [8] - 平台具备7大特点:兼容5大动力形式 搭载2 0T超级混联系统 [10] - 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超400km 支持800V混联架构 [10] - 配备6C电池 充电5分钟续航200km [10] - 搭载ASL智能体和VLA大模型提升智能化体验 [10] 生产与服务 - 实现9小时完成定制化生产交付 [3] - 通过新媒体渠道实时收集用户反馈 [5] - 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定制化服务方案 [5]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19周):Robotaxi商业落地加速,AEB系统标配标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国信证券· 2025-05-22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一年期维度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刺激政策有望加码,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看好国产品牌车企全球地位提升,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数据流方向和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等能源流方向的增量零部件标的 [12][20][21]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智能化推荐科博达、华阳集团等;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等 [3] 本周行情回顾 - 行业涨跌幅:本周 CS 汽车上涨 1.25%,强于沪深 300 指数 1.44pct,CS 乘用车上涨 3.16%,CS 商用车下跌 2.02%等 [2][48] - 个股涨跌幅:本周 CS 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成飞集成、兆丰股份等;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苏奥传感、金鸿顺等 [51] - 估值:本周板块估值相较上周小幅上升,汽车行业市盈率为 32.20,板块间比较估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5] 数据跟踪 - 月度数据:4 月汽车销量 259.0 万辆,同比增长 9.8%,环比下降 1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5.1 万辆和 122.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3.8%和 44.2%,汽车出口 51.7 万辆,环比增长 2%,同比增长 2.6% [1][64] - 新势力方面:4 月新势力交付多数同比上升 [8] - 周度数据:5.5 - 5.11 国内乘用车上牌 45.40 万辆,同比 +4.9%,环比 +7.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 22.61 万辆,同比 +16.0%,环比 +10.7% [1] - 库存:4 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 1.41,同比下降 17.1% [2][99] - 行业相关运营指标:5 月原材料价格整体下降,截至 2025 年 5 月 10 日,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 -22.49%/-4.05%/-1.32%,环比上月同期 +0.10%/-2.28%/-0.29% [2][99] 重要行业新闻与上市车型 - 重要行业新闻:比亚迪欧洲总部落子匈牙利,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开启纯无人 Robotaxi 试运营,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跳舞视频等 [35][36] - 5 月上市车型梳理:包括一汽大众揽境、蔚来 ET5T、全新智己 L6 等多款车型 [46] 公司公告 - 近期部分公司公告,如三联锻造实施项目厂房建设完成竣工验收,万安科技控股子公司完成注销等 [11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对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公司进行盈利预测及估值,给出 2024A、2025E、2026E 的 EPS 和 PE 等数据 [4][116]
强势品牌+深化改革,和谐汽车(03836.HK)构筑长期价值
格隆汇· 2025-05-22 10:15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1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 同比增长3.5%和4.5% 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0.5%和1.5% [1] - 乘用车表现优于商用车 1-11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6.9%和7.1% 商用车分别下降9.1%和5.3% [1] - 豪华车市场表现突出 1-11月国内生产豪华车销量达311.2万辆 同比增长19.5% 高于乘用车累计增速12.4个百分点 [1] 豪华车市场趋势 - 2018-2020年乘用车整体销量持续负增长 豪华车保持独立增长行情 港股汽车经销商板块年内涨幅超13% [2] - 豪华车经销商内部呈现分化趋势 产品组合更优和管理水平更高的经销商表现更佳 [2]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豪华车品牌需求将从2020年350万辆增至2025年570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0.2% 超豪华车需求从10.05万辆增至11.84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3.3% [10] 和谐汽车品牌组合优势 - 拥有9个豪华和5个超豪华品牌 80%以上新车销量来自宝马和雷克萨斯 [4] - 2021年1-10月国内宝马销量61.3万辆 同比增长7.8% 雷克萨斯销量18.3万辆 同比增长14.3% [4] - 超豪华品牌布局完善 经销商门店29%为超豪华品牌 46%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6] - 2021年1-10月宾利销量2204辆 同比增长47.4% 法拉利前三季度销量249辆 同比增长109% [6] 和谐汽车运营表现 - 2021上半年营收、毛利和净利均保持超62%增长 新车销量2.24万辆 增速53.6% 高于豪华车行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销管费用率降低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降低0.3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提高0.2个百分点至9.2% [7] - 年化ROE提升3.7个百分点 年化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3次和15.89次 [7] 和谐汽车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保持稳定网络扩张 注重店铺效率指标和优胜劣汰 [11] - 2021上半年售后及精品业务营收10.97亿元 同比增长52.8% 毛利4.89亿元 同比增长53.3% 维修台数20.91万台 同比增长39.6% [13] - 布局新能源领域 确立"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与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合作 [14] - 宝马计划2023年全面铺开新能源业务 2025年启用电动汽车专用平台 雷克萨斯推出纯电动SUV车型RZ [14] 机构预期与市场表现 - 花旗预计2021年净利润7.52亿元 同比增长83% 2021-202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11% 目标价8.8港元 潜在上升空间81% [16] - 公司年内累计回购1402.9万股 占总股本0.89% [15] - 瑞信、高盛、华泰等多家机构发布报告看好公司业务 [15]
麦格纳、佛瑞亚、安波福……跨国零部件巨头大幅分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2 09:1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跨国零部件厂商业绩分化,部分企业走势向好,部分企业仍在困境中挣扎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化运营的汽车行业,跨国零部件巨头正评估冲击并与客户启动转嫁条款谈判 [1] 公司财报表现 麦格纳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至100.69亿美元(727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期 [2][4] - 净利润同比大增1522%至1.46亿美元(10.5亿元人民币) [2][4] - 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400亿~416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下调至5.1%~5.6% [4] 佛瑞亚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至67亿欧元(545亿元人民币) [2][3] - 汽车电子事业部和座椅事业部成为增长主力,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4.6%至13亿欧元 [3] 安波福 - 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1.6%至48.25亿美元(348亿元人民币),高于分析师预期 [2][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至4.4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9.3% [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9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4] - 净亏损0.11亿美元,主要因税收支出大幅增加至3.5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76亿美元) [4] 李尔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至55.6亿美元(40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跌26%至0.8亿美元(6亿元人民币) [2][5] - 撤回2025年财务预期,正推进业务重组,第一季度裁减3600名员工并加速工厂自动化 [5] 舍弗勒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5%至59.24亿欧元(4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64%至8300万欧元(6.74亿元人民币) [2][6] - 电驱动事业部营收同比增长7.8%,但息税前亏损2.67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22.9% [6] 博格华纳 - 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2%至35.15亿美元(25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26%至1.57亿美元 [2][6] - 正缩减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规模并整合电池部门 [6] 奥托立夫 - 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1.4%至25.78亿美元(18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涨32%至1.67亿美元(12亿元人民币) [2][9] - 重申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预期为10%至10.5% [9] LG新能源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6.265万亿韩元(3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7%至2270亿韩元(12亿元人民币) [2][7] - 营业利润3750亿韩元,但剔除美国税收抵免后实际录得830亿韩元营业亏损 [7] 电动化业务表现 - 电动化业务营收及订单增长,但盈利表现不佳 [6] - 舍弗勒电驱动业务息税前亏损2.67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22.9% [6] - LG新能源剔除美国税收抵免后实际营业亏损830亿韩元 [7] 关税影响与应对措施 - 美国对进口车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跨国零部件厂商正设法转嫁成本 [9] - 麦格纳计划实施成本削减措施,包括卓越运营、结构调整和减少资本支出 [9] - 奥托立夫成功将第一季度因关税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客户 [9][10] - 法雷奥已要求客户预先支付美国新关税的全部费用,并获得多数客户同意 [10] - 佛瑞亚已应对约50%的美国关税影响,正优化供应链并最大化利用美国工厂 [11] - 李尔明确表示关税成本必须由客户100%覆盖 [11] - 博格华纳预期2亿美元关税影响将完全由客户承担 [11]
本田将缩减电动汽车投资规模,福田与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合作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06:39
高通与小米合作 - 高通技术公司与小米集团签署全新多年合作协议 小米旗舰智能手机将持续搭载骁龙8系移动平台 覆盖多个产品代际 在中国及全球市场销售 [1] - 小米将成为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旗舰移动平台的厂商之一 双方计划在智能手机 汽车 AR/VR眼镜 可穿戴设备 平板电脑等边缘侧设备领域推动技术进步 [1] - 合作巩固双方在智能手机及其他设备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 提升小米旗舰产品市场竞争力 激活移动通讯和智能设备行业业务合作与发展潜力 [1] 福田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 - 北汽福田汽车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旨在解决纯电重卡充电 运营痛点 整合双方资源优势 [2] - 合作加速适配兆瓦超充商用车上市 提供高效补能方案 推动行业降本减碳 华为数字能源此前发布重卡兆瓦超充方案 [2] - 合作强化福田在新能源商用车的战略布局 推动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和成本优化 提升市场对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信心 [2] 雷诺技术共享 - 雷诺首席执行官表示愿向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 以增加共享功能车辆产量 降低制造成本 未因与大众合作失败气馁 [3] - 雷诺已与梅赛德斯等多家对手在特定领域合作 共享技术在小型车和商用车领域或更具价值 因这些领域投资大但利润薄 [3] - 开放技术合作有助于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及提高效率 可能促进行业内战略联盟发展 优化市场格局 增强持续增长信心 [3] 本田电动汽车投资调整 - 本田汽车因需求放缓 海外环保限制松动 缩减电动汽车投资 转而聚焦混动车型 放弃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0%目标 预计届时占比约为20% [4] - 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投资计划从10万亿日元下调至7万亿日元 计划4年内推13款新一代混动车 为大型汽车开发混动系统 目标2030年混动车销售超220万辆 [4] - 本田已搁置加拿大电动汽车基地建设计划 投资调整显示对电动汽车市场信心不足 转向更为成熟的混动车型 可能影响电动车领域市场竞争力 [4]
开源晨会-20250521
开源证券· 2025-05-21 22:42
核心观点 报告对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社服、传媒、医药等行业及相关公司进行分析,指出欧洲电车呈现产业化趋势、透明质酸在抗衰领域有新机遇、哔哩哔哩盈利增长且用户规模扩大、一品红AR882权益提升且新药推进良好,还给出各行业投资建议 [5][10][15][2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 2025Q1雷诺、大众、宝马在欧BEV销量大幅增长,雷诺同比+88%,大众交付量同比+113%,宝马同比+64%,特斯拉份额下滑 [5] - 2025Q1中国车企加大出口,比亚迪出口1.4万辆同比+124%,小鹏2524辆同比+143%,3月比亚迪SealU销量近7000台 [6] - 2025 - 2026年欧洲车企新品持续推出,有望巩固并延续电动化趋势 [7] - 碳排放考核现阶段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目标 [8] - 投资建议涉及锂电池、锂电材料等多领域,推荐宁德时代、湖南裕能等,受益标的有中创新航、科达利等 [8] 社服行业 - 2025年4月研究指出透明质酸是ECM动态平衡核心枢纽,补充高分子量HA可重建年轻态ECM网络 [10] - 华熙生物两款三类械抗衰产品获批,“润百颜·玻玻”推动抗衰转向“系统干预”,“润致·缇透”引领细胞级抗衰 [12] - 华熙生物产业转换能力领先,HA市占率与医美三类械证数量居行业第一,受益标的为华熙生物、爱美客 [13] 传媒行业(哔哩哔哩-W) - 2025Q1公司营收70.03亿元同比+23.6%,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维持“买入”评级 [15] - 2025Q1毛利率为36.3%同比+7.9pct,连续11个季度环比提升,实现连续稳定盈利 [16] - 2025Q1B站DAU达1.07亿同比+4.5%,MAU达3.68亿创历史新高,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8分钟同比+3分钟 [17] - 伴随用户成长和内容拓展,平台商业化变现有望迎来黄金期 [19] 医药行业(一品红) - 2025年5月20日公司受让股权使AR882国内权益提升至100%,维持“买入”评级 [21] - AR882具备三大适应症,全球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显示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国内外市场潜力大 [2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早研管线亮点频现,估值有望提升 [23] 市场表现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为煤炭(2.549%)、有色金属(2.052%)、电力设备(1.115%)、银行(0.714%)、医药生物(0.634%) [1] - 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为美容护理( - 1.093%)、电子( - 0.934%)、传媒( - 0.872%)、社会服务( - 0.869%)、机械设备( - 0.8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