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北京商业航天“造星织网”
环球网资讯· 2025-06-26 09:54
银河航天技术创新 - 公司成功研制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灵犀03星 柔性太阳板厚度仅1毫米 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 展开后长度约9米 宽度超过2.5米 [2] - 柔性太阳翼具有重量轻 模块化特点 更易于收纳 同样质量下面积更大 能吸收更多太阳能 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 [2] - 卫星制造生产线融合人机协作理念 借助装配机器人 智能设备及数字化制造系统 打造100公斤至2000公斤级卫星完整制造链条 [3] - 产线具备年产100至150颗中型卫星能力 研制周期缩短80% 实现批量"造星" [3]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卫星发射成本从过去十几亿元降至百万元级别 [3] - 公司探索新供应链 牵引汽车等行业零部件企业提升航天产品制造能力 供应链合作企业从2018年100余家拓展到1300余家 超半数为民营企业 [3] 行业地位与突破 - 公司是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4] - 实现多个"首个"与"首次" 包括国内首款柔性太阳翼平板卫星 首次实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批产研制 建设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网络"小蜘蛛网" 实现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出海落地 [4]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加速手机直连卫星研制 开展相控阵天线 星上大能源 数字处理载荷等核心技术攻关 未来可实现无网区域手机直连"太空Wi-Fi" [5] - 北京商业航天生态蓬勃发展 拥有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商业航天百强企业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 [5] - 北京商业航天已涵盖运载火箭 卫星制造 地面站及终端设备 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计划2026年左右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 [5]
中国月壤样品首次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新华社· 2025-06-26 07:41
新华社维也纳6月25日电(记者于涛 孟凡宇)6月25日,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68届会议 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探月工程20年"成就 展,首次将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中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样品一同在联合国公开展出。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在展览揭幕仪式上致辞说,来自中国的月壤样品 体现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彰显中国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 包容发展的原则,积极致力于并将不断扩大探月国际合作的建设性姿态。他表示,嫦娥月壤使我们更加 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联合国和外空委平台共同推进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的远征。 "77国集团和中国"维也纳分部轮值主席、肯尼亚常驻代表马库鲁表示,期待中国带领全球南方国家大胆 追逐梦想,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弥合空间技术鸿沟,构建人类共同的未来。 中国月壤样品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引起轰动,众多国家使节、代表和国际机构官员驻足观赏,围绕在中 国展台前相互交流、合影留念。各方纷纷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巨大成就是全人类的骄傲,高度赞赏 中国分享国际合作机会,愿积极参加中方航天国际合 ...
广联航空(300900) - 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6 00:4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25日,地点在上海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金证券、华安基金等13家,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毕恒恬和证券事务专员刘金昊 [2] 产业布局情况 - 以军工集团下属主机厂及科研院所为依托,构建立体化产业布局体系 [3] - 空间地域上,在哈尔滨、沈阳等航空产业重点省份设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产业支点网络 [3] - 产业矩阵建设上,实现全链条业务布局,纵向构建航空制造产业链,横向拓展至航天、两机、低空经济等领域 [3] 航空工装业务 - 近两年业务大幅增长,原因一是上市后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二是国家新型号产品研发需求使工装市场需求增长 [3] - 通过获取前置研发任务加强客户粘性,储备未来市场份额,零件类业务将随产品放量迎来增长新阶段 [3][4] 低空经济业务 - 凭借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底蕴,能响应低空经济对飞行器的需求 [4] - 已与多家厂商接洽合作,承接结构类产品研制业务,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细分市场 [4] 军贸业务 - 为各大主机厂及科研单位提供配套任务,部分产品可对外销售,WJ - 700高空高速无人机整机结构已批量交付 [4] - 参研航天类产品结构研制任务,总体单位获海外订单将扩大公司市场份额 [4] 国产大飞机项目影响 - 为公司带来长期机遇,有助于聚焦高端制造领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5] - 项目推进和市场规模扩大将使订单量稳定增长,带动营收和利润提升 [5] 商业航天业务 - 商业航天业务特点是市场需求多元化、技术更新迭代快、成本控制要求高 [6] - 公司通过研究市场需求调整研发方向,加强创新提升效率,确保竞争优势 [6]
城市24小时 | 打造“机器人之城”,“南哥”入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00:08
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包括核心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培育5家整机量产企业、引育150家相关企业、形成50项以上规模化应用、打造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1][4] - 南京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优质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企业集聚并构建创新体系,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领域,埃斯顿和汇川技术等国产头部品牌已在南京深度布局 [1][2] - 南京已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集聚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并通过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活动推动技术深度应用 [2]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布局 - 南京聚焦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创新,目标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1] 城市产业竞争动态 - 南京面临新兴产业竞争压力,此前错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风口,现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赛道突破 [1] 其他城市产业政策 - 深圳印发措施推动餐饮消费升级,壮大预制菜产业,支持"圳品"品牌推广及引进高端餐饮品牌 [5] - 武汉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中心建设"中国星谷",目标建成全国商业航天创新高地 [6] - 云南推进园区经济改革,鼓励跨区域合作共建,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以提升园区经济规模 [7]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 - 2025年度海外影响力前十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成都、南京、武汉、天津,评价维度包括媒体关注度、国际美誉度等 [14]
助力国之重器转化为“民之利器”!“科创北京”航天领域成果项目推介会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20:46
航天科技成果转化 - "科创北京"航天领域成果项目推介会暨中关村"火花"活动航天专场在丰台云岗举办 推动航天尖端技术就地转化 赋能低空经济 高端制造 商业航天等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活动集中展示六大航天科技成果 包括气凝胶高性能隔热材料 无人机涡喷发动机 小型货运飞船搭载服务等 体现航天技术在民用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转化潜力 [5]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 "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落地丰台云岗 同步揭牌"技术经理人场景实践基地" 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机制推动航天技术市场化转化 [3] - 云岗街道将依托驿站建立常态化服务平台 联合中国航天科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打造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7] 产业集群培育 - 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致力于培育"航天+"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探索航天科技惠民生的云岗样板 [3] - 通过技术经理人机制将航天"国之重器"转化为"民之利器" 形成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双向促进 [3][7]
超捷股份(301005) - 2025年0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20:18
收购与业务拓展 - 收购成都新月契机:公司与成都新月同属精密制造领域,收购可使产品向航空航天领域拓展,增加应用范围,成为业绩重要增长点 [2] 商业航天业务 - 业务内容: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包括箭体大部段、整流罩、燃料贮箱、发动机阀门等 [2] - 产线建设:2024年完成产线建设,已批量交付整流罩、壳段等产品,将同步建设燃料贮箱产线 [2] - 客户情况: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商业航天火箭公司 [2] - 产品供应:为蓝箭朱雀三号提供尾段、整流罩等核心箭体结构件 [3] - 产品材质:主要材质是不锈钢和铝合金 [3] - 产品价值量:目前可做的结构件产品单枚价值量约1500万,完成燃料贮箱产线建设后约2500 - 3000万 [3] - 业务开展原因:人才优势,有专业团队且部分人员经验丰富;资金优势,可依靠上市公司资金进行设备购买和产线建设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业务产品:可提供多种紧固件、PEEK材质产品、传感器基座及高精密机加工产品 [3] - 业务进展:已取得部分客户小批量正式订单,还有给其他客户打样,因人形机器人未到产业规模化阶段,未取得大批量订单 [3] 汽车业务 - 产品应用: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换档驻车控制、排气、内外饰等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托盘、底盘与车身等模块,还应用于电子电器、通信等行业 [3][4] - 业务增长点:汽车零部件出口拓展,有与国际一级供应商的合作基础;国内业务增长动力包括新客户开发、产品品类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化替代 [4] - 单车价值量:中级乘用车单车紧固件价值量市场预估2000元左右,公司中小尺寸紧固件连接件单车价值量预估800元左右 [4] 毛利率下滑原因 - 202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削弱规模效应 [4] - 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宗物料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4] - 2023年无锡超捷项目投产,固定折旧摊销增加影响业绩,但2024年已实现盈利,利润端将逐步修复 [4]
深耕区域特色 赋能科创发展——申万宏源证券山东分公司助力山东航天产业腾飞
齐鲁晚报· 2025-06-25 20:12
航空航天主题基金 - 申万宏源证券山东分公司"烟台国丰申万航天基金"获评2025"好品金融"科技金融典型产品 系唯一上榜券商案例 [1] - 该基金为申万宏源首支聚焦航空航天主题的PE/VC股权投资基金 总规模20亿元(首期10亿元) 正在进行扩募 [1] - 基金已布局4家高成长性企业 覆盖运载火箭研制 卫星载荷技术 航天精密部件及液体火箭发动机等核心环节 [1] - 作为山东首个商业航天主题基金 实现资本赋能 项目落地 机制成型三大突破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2] 债券发行与产业基金 - 2024年公司发行7支科技创新债券和碳中和债券 募集资金35亿元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2] - 2025年3月联合省属及威海当地投资平台设立碳纤维产业投资基金 预计未来3年规模达10亿元 [3] - 威海市拥有149家新材料企业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3] 区域战略合作 - 深度参与烟台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规划面积596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航空航天 新材料产业 [3] - 2025年3月与国内航天企业签约 未来3年协助其通过股权/债权融资不低于2亿元 用于重型液体火箭核心系统研制 [3] - 拟在威海设立营业部 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 [3] 综合金融服务 - 公司依托"研究+投资+投行"综合优势 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 普惠民生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4] - 通过市场化运作精准投资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山东省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 [2][4]
“硬科技”高薪与高门槛并存,大佬支招如何选专业
第一财经· 2025-06-25 19:25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崛起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具身智能等硬科技产业快速崛起,相关专业和岗位成为考生家长关注重点 [1] - 无人机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等新兴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均超30% [1] - 低空经济产业链分为上游(研发设计/原材料)、中游(主机厂商)、下游(运营服务),不同环节需要技术型或商业融合型人才 [2] - 教育部2025年新增29个本科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等6个低空经济相关方向,北航等高校首批开设 [2] - 商业航天企业招聘门槛高,硕士为起步要求,偏好"军工七子"院校背景 [3] - 截至2024年商业航天新增企业超11万家,火箭卫星制造占80%,卫星设计工程师平均年薪28.7万元,液体火箭首席工程师年薪中位数82万元 [4] 硬科技行业人才需求特征 - 火箭总体设计岗位倾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卫星载荷设计偏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7] - 商业航天领域5G星地融合专家薪酬溢价超40%,遥感数据处理博士起薪最高80万元 [4] - 航天法律顾问时薪突破5000元,熟悉国际空间法的复合型人才薪酬较2020年翻番 [4] - 具身智能产业资源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北京智能机器人企业超2万家 [8] - 广东江苏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占比最高,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明显 [8] 行业人才培养建议 - 硬科技领域需夯实数理基础,本科生应注重实践项目锻炼动手能力 [7] - 具身智能从业者建议选择产业资源集中区域以获得更多实践机会 [8] - 行业存在"二次选择"空间,从业者可通过转专业或岗位调整重选赛道 [8]
制造成长周报(第19期):杭州召开国际人形机器人展览会 蚂蚁集团首次投资灵巧手
新浪财经· 2025-06-25 19:09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期密集发布应用成果:铁路专业机器人应用成果发布[1] 蚂蚁集团首次投资灵巧手[1] 美的自研人形机器人实现工厂应用[1] 星动Q5智能机器人新品发布[1]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览会筹备中[1] - AI基建进展:阿里云6月底将在韩国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1] - 3D打印行业增长显著:5月全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40%[1] 政府政策 - 证监会明确支持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2] 企业合作与投资 - 德马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协议[2] 秦安股份战略投资墨现科技[2] 飞荣达联合果力智能推出枭尧灵巧手[2] 福然德股份与开普勒机器人合资成立德普智擎[2] 重点投资标的 - 本周关注标的包括龙溪股份、金帝股份、奕瑞科技、应流股份、鼎阳科技[3] 行业投资方向 人形机器人 - 核心环节布局:关节模组(恒立液压、汇川技术等)[4] 灵巧手(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4] 减速器(绿的谐波、金帝股份等)[4] 丝杠(恒立液压、绿的谐波等)[4] 关节轴承+连杆(龙溪股份)[4] 电机(雷赛智能、步科股份等)[4] 本体代工(蓝思科技、永创智能等)[4] 传感器(汉威科技)[4] 设备(博众精工、秦川机床)[4] - 其他关联标的:德马科技、奥普特、国机精工等[4] AI基建 - 受益环节:燃气轮机/冷水机组(汉钟精机、冰轮环境等)[4] 应流股份、豪迈科技等[4] 自主可控 - 电子测量仪器(普源精电、鼎阳科技等)[4] 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汇成真空)[4] 低空经济 - 核心环节:整机/发动机/电机(应流股份、宗申动力等)[5] 智能焊接机器人 - 钢结构领域开始放量 长期市场空间近千亿(柏楚电子)[5] 3D打印 - 技术优势:复杂结构/轻量化/研发周期短 重点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5] X射线检测设备 - 医疗/工业需求驱动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需求(奕瑞科技)[5] 核聚变 - 能源变革方向(应流股份、江苏神通等)[5] 商业航天 - 火箭技术进步推动卫星组网(上海沪工、广电计量等)[5]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快讯· 2025-06-25 17:27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动态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1] - 自2025年5月22日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后,乘组已完成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物资清点整理与转移等工作 [1] - 乘组承担的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1] -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航天员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准备 [1]